求学网>求学问答>中小学辅导>语文>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2022-03-27 16:45:31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1

  一、现代文阅读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价值诉求:经典文学创新的边界

  杨建军

  阅读研究和创意开发是经典文学资源传承发展依赖的两条主要路径,然而这两条路径的发展都遭遇了困境。

  经典文学资源曾经以纸媒印刷为主要传播形式,与读书密切相关的文学课堂、文学研究等阅读研究活动是传承经典文学资源、体现经典文学价值的重要形式。当前,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意开发,正如火如荼地展开。由经典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漫画、游戏等铺天盖地而来,把经典文学作为“IP剧”创意开发素材的尝试也正在兴起,人们沉浸在由新的文化传播形式缔造的感官盛宴里。可是,我们也悲哀地发现,某些创意开发淡化经典的精神价值,甚至借用经典文学故事制造感官刺激已成为一种新时尚。文学经典被纳入了社会的消费系统,公众多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作为商品来消费,而不再对经典的意义进行深入思考。在将经典文学资源开发为相关的文化产品时,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操作方式一再降低经典改编所需恪守的底线。倚重演艺明星,借助经典故事框架,制造娱乐盛宴成为一种热潮,一系列“雷剧”、“神剧”接踵而来。究其原因,过于注重人的视听体验而忽略人的精神境界提升,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意开发走上了媚俗且庸俗的道路。

  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应该让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和价值诉求的立体化相辅相成。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曾在《文学社会学》中提出的概念“次文学”,指由文学原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戏剧、连环画、评书等文艺作品。他认为“次文学”在文学作品的普及和传播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回溯历史可见,诸多文学名著的传承也存在着由原著改编的戏剧、评书、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正是这些由文学原著衍生的多元文化产品合力促生了经典文学生生不息的活力。在全媒体时代的当下,经典文学资源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应该是其创新发展的组成部分。

  价值诉求的立体化,是经典文学资源创新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当前,经典文学资源传承面临的短板,是价值诉求过于简单化。在片面追求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借助经典文学资源的社会影响力,追求经典老故事的新奇呈现,把经典文学任意改编的诸多“戏说”,正是价值诉求简单化的体现。有学者认为,文化资源应该具有膜拜、展示、体验三个层面的价值。膜拜价值是文艺作品能够在精神层面给予人感染力的价值,展示价值是文艺作品能够以多种艺术形式得以呈现的价值,体验价值是文艺作品能够给人参与感和互动感的价值。经典文学资源价值诉求的立体化,意味着膜拜、展示、体验三个层面价值诉求的有机结合。形象地说,即膜拜价值是经典之魂魄,展示价值是经典之体态,体验价值是经典之衣着。不能把经典文学开发成戴着经典帽子的行尸走肉或贴着经典商标的时尚服饰。只有这三种价值有机结合,才能形成经典文学形神兼备且仪态万方的艺术感染力。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对于“经典文学资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经典文学资源主要以纸媒印刷的形式进行传播,并通过与读书紧密关联的活动传承其作为经典的价值。

  B. 现在,经典文学资源以多媒体的手段为主要传播形式,并通过创意开发的新形式让人们获得新的有益的信息。

  C. 要让经典文学资源永葆青春活力,不仅要使其呈现形式多样化,更要注重其创新发展过程中价值诉求的立体化。

  D. 膜拜、展示、体验三个层面的价值在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新发展中缺一不可,三者也应做到有机结合。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经典文学资源传承发展依赖的两条主要路径一一阅读研究和创意开发,目前的发展境况都不容乐观。

  B. 新的文化传播形式让人们感受到了经典文学新的魅力,但是经典文学的精神价值惨遭淡化却成了不争的事实。

  C. “雷剧”“神剧”的泛滥使人们过于注重视听体验而忽略提升精神境界,让经典文学资源的创意开发走上错误轨道。

  D. 文章引用法国学者罗贝尔·埃斯卡皮的观点,是为了论证由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剧等也能促使经典文学保持生生不息传承的活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传播载体的变革,某些创意开发中,新的文化传播形式带来的审美体验显得单一,经典文学资源传承越来越趋于小众化。

  B. 依靠演艺明星和经典文学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将经典文学变为“戏说”,正是当前经典文学资源传承面临的价值诉求简单化的表现。

  C. 将文学经典变为商品,而不是深入思考经典文学的意义,加上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这些使得经典文学改编质量越来越差。

  D. 文章把经典的展示、体验、膜拜价值分别比作经典的衣着、体态和魂魄,这一比喻和对比论证,突显了价值诉求立体化的重要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钱匣的故事

  陈忠实

  (1)四个人围着方桌坐定,孝武动手给每人盅里斟下酒,白嘉轩佝偻着腰站起来,刚开口叫了一声“三哥”,突然涕泪俱下,哽咽不住。鹿三①惊讶地侧头瞅着不知该说什么好。孝武孝义②也默默凝坐着。白嘉轩说:“三哥,我这一生遭了多少罪呀……”随之说道:“我有话要给孝武孝义说,三哥你陪着我。我想把那个钱匣匣儿的故经念给后人听。”

  (2)这是白家的一个传久不衰的故经。虽然平淡无奇却被尊为家规,由谢世的家主儿严肃认真地传给下一辈人,尤其是即将接任的新的家主儿。那是一只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槐木匣子,做工粗糙,不能摆饰陈列也无法让人观赏。

  (3)由白嘉轩推大约六代的祖宗里头,继任的家主儿在三年守孝期问变成了一个五毒俱全的败家子,孝期未满就把土地牲畜房屋踢净尽了,还把两个妹妹的聘礼挥霍光净。母亲气死了,请不起乐人买不起棺材穿不上三件寿衣,只凑合着买了两张苇席埋了。这个恬不知羞的败家子竟然厚着脸皮吹牛说:“白鹿村再有钱的人再大的财东,没见谁给他先人装个双层枋吧 我给俺妈用的是双层子寿材……“村人一想也对,两张苇席裹了双层……就回给他一句顺口溜:白家老大埋他爸,能闹多大算多大;白家老大埋他妈,能瞎尽管瞎。这个败家子领着老婆孩子出门要饭去了,再没有回来。

  (3)亲自经历这个拨锅倒灶痛苦过程的老二,默默地去给村里一些家道殷实的人家割草挑水混饭吃,没有事做的时候就接受村人乡邻一碗粥一个馍的施舍。这个默默不语的孩子长大了,就弄下一个木模一只石锤去打土坯了,早出夜归,和村里人几乎断了见面的机会。他从不串门更不要说闲游浪逛,晚上就躺在那间仅可容身的灶房里歇息,有人发现过他在念书。这间灶房是被激怒的族人和近门子人出面干预的结果,败家子老大才留下这一间灶屋没有卖掉,使老二有一坨立足之地。

  (5)他搜罗到一块槐木板,借来了木匠的锯子刨子和凿子,割制成一只小小的木匣儿,上头刻凿下一道筷头儿宽的缝口,整个匣子的六面全都用木卯嵌死了。他每天晚上回来,把打土坯挣下的铜子麻钱塞进缝口,然后枕着匣子睡觉。三年以后,他用凿子拆下匣底,把一堆铜元和麻钱码齐数清,一下子就买回来一亩一分二厘水地,那是一块天字地。白鹿村的人这个时候才瞪大眼睛,瞅着那个无异于哑巴的老二身上条条缕缕的破衫烂裤。每二年,他用自己的置买下的土地上收获的第一料新麦蒸成雪白馍馍,给白鹿村每一家每一户都送去两个,回报他们在他处身绝境的幼年时期的馈赠之恩。这个有心数儿的孩子当时每接受一碗粥一个馍,都在灶屋土墙上刻写下了赐舍者的姓名,诸如五婆三婶七嫂二姑四姐等等。已经成年的他在实行回报时,坚决冲破了当初记帐时的原本企图,给每一家乡党不管当时给予还是未给予他施舍的人家一律送上两个馍馍,结果使那些来施舍过他的人更加感动以至羞愧。又两年,他再次撬开匣底,在祖传的留给他的那一半庄基地上盖起了两间厦屋。又一年,他给自己娶回来一房媳妇……

  (6)直到他死,尽管土地牲畜房屋已发展到哥哥败家之前的景况,被卖掉的那一半庄稼用高过原价三倍的价钱再赎买回来,如愿以偿盖起三间厅房,他仍然是一身补丁摞着补丁的衣裤。

  (7)白家老大败家和老二兴业发家的故事最后凝炼为一个有进口无出口的木匣儿,被村村寨寨一代一代富的穷的庄稼人咀嚼着品味着删改着充实着传给自己的后代……

  (8)“我看咱家只差一步就闹到重用木匣子的地步咧!”白嘉轩喝了几盅酒,感慨起来,“你们看看孝文是不是那个败家子老大 是!只是我还活着,孝武也长大了,才没给他踢踏到那一步……像他那号败家子,早饿死了早让人眼目清闲……

  (9)孝武哇!今黑我就把这匣子交给你,当然用不看拿它攒钱,你常看看它就不会迷住心窍。”听到木匣子的故经,鹿三却顿然想起进山背粮的故事来……

  (10)鹿三准备去背粮,要走的当儿,白嘉轩说:“三哥,让孝武孝义跟你一搭去。”鹿三转过身笑着问:“财主家也叫娃去背粮,你不怕惹人笑话 ”白嘉轩说:“谁爱笑由谁笑去。”鹿三认真说:“孝武去行孝义去怕不行,娃太小,甭说背粮食光是跑路怕也跑不下来,来回好几百里哩!”白嘉轩冷冷他说:“要是从场里把粮袋子挪到屋里,我就不让他去了,就是图了这个远!让他跟你跑一趟有好处……”

  (11)因为带着两个孩子,五天的路程走了七天才回到白鹿村。傍晚时分,孝武孝义在村口和鹿三分手后走进街门,孝义扑通坐到地上起不来了。白嘉轩却幸灾乐祸似的笑说:“这回把碎息娃子跑美咧!这回碎息娃子就明白啥叫个粮食咯……”

  (12)想到这里,鹿三说:“孝文要是心里有这匣子就好了咧!”

  (13)孝武接过匣子庄重而又激动起来:“爸,我明年春上就把门房盖起来。”白嘉轩说:“你把门房盖起来,就把你的名字刻到墙上,把孝文卖房的年月也刻上,这话我再不说二遍……”

  (节选自《白鹿原》有删减)

  注:①鹿三,白嘉轩的长工兼好友。②白嘉轩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孝文、孝武、孝义。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的开篇借助凝练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交代了白嘉轩一生历经苦难,心性刚强的他,打算用钱匣匣的故经教育两个孩子,堪称用心良苦。

  B. 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先祖故事,用强烈鲜明的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写了自家祖上老大败家,老二兴家的故事始末,发人深省。

  C. 文中“老二”记下赐舍者的名字,是不愿意占人便宜,也是希望将来有能力时偿还报答帮助过自己的人。

  D. 小说的叙事语言朴实无华,功力十足,运用地方语言,富有口语化特征,极大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2.请简要概括并分析“老二”这一人物形象。

  3.白家的故事凝练成“钱匣匣”,试分析白嘉轩把“钱匣匣”传给孝武前后的心理变化。你认为当今时代“钱匣匣”蕴含的精神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请简述你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游戏咨询机构伽马数据估计,20xx年第一季度,《王者荣耀》取得了55-60亿元的收入,估计占整个手游市场收入的20%左右,与市场上巨大成功相伴而来的,是社会上的争议不断。小学生沉迷游戏后刷爆家长的银行卡之类的新闻不断出现。在社会关注之下,7月4日,《王者荣耀》 “防沉迷系统”上线。系统推出当天,港股收盘时,腾讯股价下跌七4.13%,市值蒸发151亿美元。

  《王者荣耀》的防沉迷系统,被众多媒体称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系统。目前,各大网络游戏厂商都制定了相似的防沉迷系统规则。

  实际上,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所遵循的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已有超十年历史。20xx 年到20xx年,新闻出版总署曾联合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公安部等部门发布了多个“游戏防沉迷”条例。

  然而,以上政策执行得仍不到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游戏绿色度测评 统计报告》,自20xx年以来,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当年所有测评游戏中的占比却在下降。而且,20xx年没有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数量仍占到当年所有测评游戏数量的 71%。

  (摘编自《澎湃网:防止小学生沉迷游戏,防沉迷系统是最佳方案吗?》)

  材料二 :

  《20xx年中囯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去年网游用户数量达到5.66亿人,同比增长5.9%外, 记者调查发现,从几岁的小学生到40多岁的中青年都有沉溺于网游的玩家.因为家庭关体缺失、 学校教育不足、同伴负面影响等种种原因,许多青少年愿意到网游世界中寻求精神寄托。而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希望在网游的虚拟世界里获得在现实工作中难以取得的成就感。

  据一些游戏设计师介绍,企业内部对游戏设计的考评就是靠每日活跃玩家(DU)等指标 ,为了达到目—的,游戏就会每天搞整点活动等,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某些游戏厂商虽然推出游戏防沉迷系统,但通过使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未成年人依然可以“畅游”该游戏。因为网游后台没有核查申请人和玩家是否为同一人,实名制根本落不到实处。以游客身份登录的,虽然系统默认为未成年人,但仍然可以凭游客身份充值买游戏装备。

  (摘编自《凤凰网:防沉迷系统形同虚设亟须实行游戏分级制》)

  材料三:

  武汉市教科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说,防止沉迷网游最关键的是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多培养孩子现实中的兴趣爱好,加强和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应该进行管控和限制。另一方面,作为游戏运营企业应提高企业的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社会公众以及网络平台对涉及色情暴力的游戏及时举报。同时,网络平台还应大力推荐、宣传积极向上并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绿色游戏。

  “扬清是激浊最有效的手段,当前亟待扶持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吸引力的绿色游戏。”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曹三省说,青少年受到网游的吸引,说明网游有强大的吸引力,文化需求的出口还不够。为此,应建立有效的推动机制,把绿色游戏当成产业来做,并对整个行业进行引导,推动更多的企业越来越绿色。要用运动锻炼、兴趣爱好、绿色游戏等来占据青少年的闲暇时光,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摘编自《新华网:网游在和我们争时间?》)

  注:①游戏收益:指在游戏中取得的经验值和虚拟货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导致——腾讯公司的股价下跌——推断——防沉迷系统上线会减少公司收益

  B. 网易按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执行——对比——《王者荣耀》分档限制游戏时间——结论——后者执行沉迷条例更为积极主动

  C. 要求部分运营商限制游戏时间——进而——要求全部网友执行实名认证规定——结论——相关条例的管控力度不断加强

  D. 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占比下降——对比——未设置防沉迷系统的游戏占七成以上——推断——不少厂商在防沉迷方面表现消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十一年前游戏防沉迷系统标准版本就已经在网易、暴雪等各大游戏厂商中推行。

  B. 刺激玩家提高在线时长、允许游客充值等行为,违反游戏防沉迷条例相关规定。

  C. 当前不少成年玩家沉溺于网游,其心理成因与那些青少年玩家有某些相似之处。

  D. 那些家庭关怀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的青少年,比较容易成为沉溺于网游的玩家。

  E. 大力推行绿色游戏,运动锻炼等有益活动,就能做到真正防止青少年沉迷网游。

  3.当前游戏防沉迷系统取得的效果欠佳,主要有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震,字元振,魏州贵乡人。少有大志,十六,与薛稷、赵彦昭同为太学生,家尝送资钱四十万,会有缞服者叩门,自言“五世未葬,愿假以治丧”。元振举与之,无少吝,亦不质名氏。稷等叹骇。十八举进士,为通泉尉。任侠使气,拨去小节,尝盗铸及掠卖部中口千余,以饷遗宾客,百姓厌苦。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后览嘉叹,诏示学士李峤等,即授右武卫铠曹参军。

  会吐蕃乞和,钦陵①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后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率骑往迎。

  神龙中,迁安西大都护。西突厥酋乌质勒部落盛强,款塞愿和,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其子娑葛以元振计杀其父,谋勒兵袭击,副使解琬知之,劝元振夜遁,元振不听,坚卧营为不疑者。明日,素服往吊,道逢娑葛兵,虏不意元振来,遂不敢逼,扬言迎卫。进至其帐,修吊赠礼,哭甚哀,为留数十日助丧事,娑葛感义,更遣使献马、驼、牛羊十余万。

  玄宗诛太平公主也,诸宰相走伏外省,独元振总兵扈帝,事定,宿中书者十四昔乃休。进封代国公,会玄宗讲武骊山,既三令,帝亲鼓之,元振遽奏礼止,帝怒军容不整,将斩之。张说等谏乃赦死,流新州。开元元年,帝思旧功,起为州司马,怏怏不得志,道病卒,年五十八。十年,赠太子少保。

  (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有刪改)

  注:①钦陵:当时的吐蕃首领。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B.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C.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D. 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生”,是在古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生员,因国子监又称太学而得名。

  B. “中书”即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枢官署,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军事机构。

  C. “缞服”指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之意和哀悼之情。

  D. “太子少保”是皇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一般作为荣誉性的官衔赐给重臣近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元振不拘小节。他在太学时曾将四十万钱送给陌生人;在任上曾将铸私钱、卖人口得来的钱财馈赠宾客,老百姓十分厌恶并深以为苦。

  B. 郭元振颇具谋略。在对待吐蕃问题上,郭元振献出离间之计,武后听从此策,后来事情果如其所料,吐蕃内部发生变故,其首领被诛杀。

  C. 郭元振结局凄凉。他因得罪唐玄宗而差点被杀,后被流放到新州,皇帝念其旧功,又起用他为饶州司马,郭元振怏怏不得志,在半道病死。

  D. 郭元振有胆有识。娑葛认为郭元振设计害死自己父亲,打算率兵袭击,部下劝他逃跑,郭元振没有听从,认为应当坚守营垒,对付娑葛兵的袭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后知所为,召欲诘,既与语,奇之。索所为文章,上《宝剑篇》。

  (2)元振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振立不动,至夕冻冽。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注:①代郡;这里指雁门。②代马,骏马的名称,产于古代漠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

  B. 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

  C. 颈联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

  D. 作者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

  E. 全诗运用虚实相生的写法,既有“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的自然之景;也有“时时醉向酒家眠”的想象之景。

  2.诗歌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四、名句名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_____,_____”两句,交代出指挥赤壁之战的周瑜正值青春年少,春风得意之时。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而失败的典故反对冒进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xx年合肥楼市调控并未松懈,调控一直持续进行中。“银十”传统楼市销售旺季过半,合肥楼市依然不瘟不火。

  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自驾游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这将带动自驾游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链条,创造发展机遇。

  ③索溪谷的山,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峰中摇摇晃晃,山势龙飞凤舞,使人望而生畏。

  ④对于刘庆邦、苏童、迟子建的短篇小说,王安忆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那是什么样的神来之笔啊!”

  ⑤一个优秀的作家必须拥有强大的内心,坚持个性化的写作,作品能经得起时间检验就好了,而不必顾忌文学上的清规戒律。

  ⑥在整理、编辑加工《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时,阅读家书原文,参看历史照片,一种最强烈最自然的薪尽火传之感扑面而来。 ^ ^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④⑥ D. ②⑤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B. 在风景优美但交通不便的山区搞开发,最大的难处在于既要改善和解决人们当下的实际困难,又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C.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通过了世卫组织的评估,成为第5个世卫组织全球流感参与和研究合作中心,将在流感预防和控制方面发挥作用。

  D. 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自问世四十多年以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从中受益。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 ”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髙手,医者仁心。”

  C. 上月,在工人文化宫举行先生的“百竹展”,先生在《自序》中写道:少小喜画,幸遇裱师赵炳奎先生介绍,蒙恩师苏昧塑先生不弃,收为“入室弟子”,如是三载,为人学艺,受益一生。

  D. 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六、语言应用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我国古代《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就是说,音乐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而这种情感①_______。这种解释,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当然②___,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中描写军旅之声,二胡曲《空山鸟语》中模仿鸟鸣之声;而更多的乐曲是并不直接再现什么生活景象,而是表现某种情绪和感情。与其说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再现无锡惠泉的月夜景色,倒不如说它是 ③________, 即使在上述描写的乐章里,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充满创作者的感情的。

  频繁跳槽已成为当下我国职场的突出问题,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用人负担,《中国青年报》、 社会调查中心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

  (1)根据以上表格简要概括跳槽的主要群体及主要原因

  (2)面对这一现象,企业要长期留住员工,应做出怎样相应的整改?

  七、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一些旅游团特别青睐的大学,每到旅游旺季,校园就成了“人民公园”,学生也成了“被参观”的对象。众多游客进入,给校园安全造成隐患,校方出台“限外令”,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引发网民热议。

  材料二

  故宫博物院馆长单霁翔说,为最大限度地开放文化资源,故宫除了采用分散参观人群,开放更多区域等措施,目前正在用新技术让国宝《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观众走进模拟空间,就可穿越时光,穿梭于北宋市井。

  上面两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2

  一、选择题

  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岑寂胳肢窝gā博闻强志qiáng口慧而实不至。

  B、喧阗撒手锏sā度德量力liáng一年之际在于春。

  C、籼米押轴戏zhòu既往不究jiū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D、畏葸梵婀玲fàn逸兴遄飞chuán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国诗词大会》推广传统诗词文化的成效。将古诗词元素融入于现代生活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好方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要写诗成为诗人,但在日常文字表达中化用古诗词,足以让一个人在精神上起来。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月光、蝉鸣、蛙声与稻香,都是夏夜田间的景物,遭遇罢官的辛弃疾在此一住十几年,心性渐渐,词句变得安详平实。

  A、有目共睹;或许;雍容;寻常;淡然;

  B、家喻户晓;必将;充实;平凡;索然;

  C、立竿见影;必定;丰盈;平常;安然;

  D、显而易见;也许;从容;常见;了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引起了世人的目光。

  B、去年,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票选出了心目中的“新中国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了外国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

  C、《昆曲艺术大典》的编辑出版不仅对昆曲的传承、抢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会带动古典戏曲甚至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D、总之,90后不是“不靠谱”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理想信念坚定,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一代;他们爱国情怀浓厚、民族自豪感强烈,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一代。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应该是西方。

  B、《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

  229年的历史。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文学史上像这样的并称还有很多,比如《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司马迁与西汉司马相如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称。

  C、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采用“纪实”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成长史,创作了自传体长篇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D、《孔雀东南飞》中有诗句“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一天晚上用针线做各种游戏乞巧;“下九”指农历的每月二十九,每月的这一天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时至两宋时期,儒学吸取了佛学哲学的某些论证方法,使自身的哲学思辨特别是在本体论上有了新的理论创造。

  “会通”,用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话说,就是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否则儒学就会枯竭凋零。他在诗里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和其他理学家将“三教”会通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称为“新儒学”。

  与朱熹理学有别,南宋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思想,认为“心即理”,只要“发明本心”,即可“穷理尽性”。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心学传统,论述“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学说,反映了人们要求独立思考的理性要求。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说,思想学术为天下之“公器”“公识”,要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在他看来,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有助于打破学术上的门户之见,综合各家之长,开辟出一条新路。

  (节选自张岂之《中华文化具有会通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诸子百家虽立论、学说不同,但都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都具有会通精神。

  B、《吕氏春秋》不仅会通儒、道两家的思想,还论及了名、法、墨、农、阴阳各家的学说和主张。

  C、从《淮南子》有关道家、儒家、墨家思想的论述中,可以看出,我国汉代在思想学术上也具有会通精神。

  D、魏晋玄学以“三玄”为基础,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儒家与道家学说从战国末期到魏晋时期的长期会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中国佛学也吸取了儒学思想,令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使当时的佛教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B、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也会通道家的学说和思想;两宋儒学会通佛学,在理论创新上颇有成就。

  C、南宋朱熹所代表的“新儒学”在以儒学为主的思想体系中会通了“三教”,为儒学寻找“活水源头”。

  D、黄宗羲认为思想学术应该是由天下士人共同研究、确定其价值的“公器”“公识”,因而学术思想上的会通尤为重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战国末期到南宋末年,中国思想文化至少经历两次大的会通,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B、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其中儒、释、道“三教”的会通影响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

  C、思想文化史上的会通,既体现在学说和思想的融会贯通,也包括一些研究和论证方法的彼此借鉴和吸收。

  D、思想学术上的会通精神,不仅有助于构建新的学术体系和学术流派,还可以丰富传统的思想学术。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ú)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

  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啻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

  (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贵顺物情物:人。

  B、宫中卑湿卑:地势低下。

  C、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品秩:品级身份。

  D、每节己以顺人节:节约。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

  B、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固请至于再三。

  C、请营一阁以居之每节己以顺人。

  D、竞为无限,遂至灭亡若遂来请,糜费良多。

  3、以下六句话,全都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的一组是()

  ①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②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③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④若遂.来请,糜费良多。⑤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⑥公所奏对甚善!

  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⑤⑥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B、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C、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D、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

  B、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

  C、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

  D、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固然与喜欢奢侈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滥施刑罚,从另一方面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

  (2)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

  (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注】王禹偁(chēng):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

  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作者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又是怎样表达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五、句子默写

  根据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写句子。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兰亭集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相》)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李凭箜篌引》)

  (4)会桃花之芳园,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登高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能开阔视野,容易产生诗情。杜甫登高,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气势;王勃登高,俯瞰到“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轴”的富庶繁荣。李白登高,体验到

  “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的艰险,荀子更是从登高中细细品味到人生的哲理:“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龙应台

  (1)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戏说起。

  (2)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我特别带了八十五岁的父亲去听。从小听他唱“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浅水龙,困在了沙滩……”,老人想必喜欢。

  (3)遥远的十世纪,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十五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汉贼不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是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4)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5)父亲十六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十六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流离,在两岸的`斗争对峙中仓皇度日,七十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6)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

  (7)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8)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得是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9)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认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10)在那以后,我陪父亲去听过好几次的《四郎探母》,每一次都会遇见父老们和他们中年的子女;每一次都像是一场灵魂的洗涤,感情的疗伤,社区的礼拜。

  (11)从《四郎探母》,我如醍醐灌顶似地发觉,是的,我懂了为什么《伊底帕斯》能在星空下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为什么《李尔王》在四百年后仍让人感动。

  (12)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13)它使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14)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15)它使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连结而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四郎”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验过“四郎”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16)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你为四郎哭泣》因事见理,借看戏之事谈论文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化玄远为浅近,形象具体,易于读者理解,使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强。

  B、看《四郎探母》时,父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断地递纸巾”这里的“只好”从侧面表现出了父亲受感染至深,也传达了我既理解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C、文章第13—15几个自然段从个人到社区再到同类,由小到大、逐层深入,逻辑严密。

  D、从《四郎探母》,我懂得了《伊底帕斯》《李尔王》这些作品能经久不衰是因为优秀的文艺作品都令人感动。

  2、这篇文章的标题颇具特色,请试加分析。

  3、赏析第16段画线句子。

  4、龙应台曾说,文学的一种“功能”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你通过《如果你为四郎哭泣》一文能看见哪些感动?

  5、这篇散文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试作具体分析。

  七、语言应用

  下列文字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依文意将中间四句排列顺序。

  “始吾幼且少,①②③④,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甲、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乙、及长,丙、为文章以辞为工,丁、乃知文者以明道,空格处依次填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材料,仿照上面内容,续写一段话,并写出整个故事带给你的启示。

  (1)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2)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砍柴人陪放羊人聊了一天,表面上他一无所获,但是砍柴人通过放羊人聊天,知道了哪个山的柴多,哪个山的路好走,哪个山布满荆棘,第二天收获多多回家了。——沟通很重要。找对人聊天,少走弯路更重要!

  (3)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决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换,于是你有了羊,他也有了柴。——等价交换,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天生我才必有用!

  (4)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_____ 所以,我们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材料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xx年元旦,“我的18岁”几乎刷爆朋友圈。一时间,人们在迎接新年的同时,也陷入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反思。

  你是否发现,也许我们忘记了第一次和雨的嬉戏,也许我们失去了对下雨的惊喜,也许,我们失去惊喜的不止是下雨……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05-24

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总结7篇01-15

高三上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9-10

高三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01-22

高三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05-26

高三上学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04-09

新高三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12-18

高三上学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2-20

高三上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07-03

语文学期教学总结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