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求学问答>中小学辅导>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时间:2022-04-03 08:32:2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古诗文积累。

  (1)下列古诗文默写和原文不符合的两项是(____)(____)

  A.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B.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C.烈士暮年,壮心不已。D.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E.冰霜正凄惨,终岁常端正。F.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古诗文填空。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春望》中运用动作和外貌的细节描写,表现作者忧国忧民形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现在抡到夜晚的艺术家上场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喑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chóu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薄(______)膜更胜一chóu(________)篡(______)夺

  (2)选段第一句话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

  (3)划线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

  (4)上述选段选自《___________》,这是一部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誉为“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八年级一班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剪纸”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剪纸艺人)

  (1)班长想推荐一位剪纸艺人,他搜索到一则新闻的导语部分,请你根据内容,拟定这则新闻的标题。

  连云港日报2月22日电窗花剪纸曾是年货的必备之一,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我市民间剪纸艺人王维良,亮相2月21日晚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具有祝福寓意又“年”味十足的传统剪纸被全国观众知晓。(记者杨锐冰通讯员安长英)

  标题:__________。

  (剪纸欣赏)

  教室宣传栏中贴了一幅剪纸作品,请你根据画面内容告诉大家其寓意。

  寓意:_______________。

  (剪纸知识)

  (3)班级邀请剪纸专家王教授举行讲座。讲座后小波同学写了一封感谢信,请你帮忙修改。

  感谢信

  王教授:

  谢谢您来我班做关于剪纸知识的讲座,特别是您对剪纸艺术独到的见解,显示您确实有较高的水平,令人钦佩。……

  ①这段感谢信缺少问候语,应在正文开头添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划线句子表达不够得体,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趣谈温度测量

  温度是作为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从微观上来讲,它表示物体分子热运动的程度。从中国古代发明的冰瓶。后来,伽利略发明了温度计,奠定了记温学和热学发展的基础。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古人就开始用最原始的水作为介质做成了温度计,并称其为“冰瓶”,它是通过水结冰和融化来判断气温的。到了商周时期,古人又开始观察“火候”,借燃烧时火焰的变化,来推测温度高低,并把目测火候的方法运用于青铜器的冶炼中。先秦时成书的《考工记·栗氏》就记载了观察火候的方法和过程,从不同火焰和烟色来判断温度的变化。如青铜冶炼时出现白色烟雾,表明温度大约为907℃,锌开始挥发;炉火纯青,表明溫度已达到1200℃,锌完全挥发;全是青焰时,便可以浇铸了。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目测火候法相当准确,而且在现代冶炼、制瓷等多种行业中仍在运用。

  随着西方科技的强盛,以及对地质的深入研究,使测量古时候的温度成为可能。1947年,美国科学家尤里和比奇莱森,首先地球化学测温技术。他们从地球化学的氧同位素分析着手,找到了测量古温度的可靠方法。氧元素是个大家族,包括氧16、氧17、氧18。其中,氧18的核反应能力大大超过了氧16和氧17,可它的数量特别稀少。据统计,在自然界中,每形成500个氧16,才会产生一个氧18。因为在自然界中,氧同位素的比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生物体活着的时候,它们体内氧同位素的比值,同生存的环境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当这些生物体死去,它们体内的这种同位素比值就不再变化了。亿万年后,这些生物体遗骸成了化石,人们只要用化学方法从化石中提取氧,再测出氧16和氧18的比值,就能知道当时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温度了。氧同位素的比值,真可称得上是一支灵敏的温度计。

  另外,在观察海洋岩芯时,科学家们发现有一种对冷暖变化特别敏感的敏圆辐虫,计算它的数量与有孔虫总数的比率,就可以推算出当时的海洋温度。计算结果表明,高的比率与冰期的暖水有关,低的比率与冰期的冷水有关。更有趣的是,螺壳的旋卷方向也与温度有关。凡是右旋的截锥圆辐虫的介壳,与温暖的环境有关,左旋的介壳则与较冷的环境有关。因此,从螺壳左右旋卷的比率,可推断盘古时期的温度。

  探测古时候温度所得到的古气候和古环境资料,可以为未来气候和环境变化提供预测依据,也可以为解释当今气候环境变化的原因提供有效的科学思路。

  (摘自《知识窗》20xx年第3期,作者胡立成)

  1.从全文看,温度测量的“趣”体现在哪些方面?

  2.选文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语句加点的词语可否删掉?为什么?

  人们只要用化学方法从化石中提取氧,再测出氧16和氧18的比值,就能知道当.时.这些生物生活的环境温度了。

  4.测量古时候温度有什么意义?

  拱桥

  老臣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听这名字,你就可以想到他的形象,比如角弓或者青虾,还有课本上的赵州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很老。那时,他已在村庄东边一座老旧的石屋里当了许多年的校长。其实,校长、老师也就是他一个人。

  他的脸上有许多褶皱,一说话就满脸开花。胡茬子布满两腮和下巴,尤其是下巴,总是硬扎扎的。哪位男生犯了纪律,他从不打手板,而是低沉着嗓音说:“把手伸出来吧,手背儿。”他的大手便把你的小手抓牢,将下巴挨近那颤抖着的小小面积的手背儿,来回蹭那么几下,让你觉得刮了刺猬一般的痒痛。因此,我们对他宽宽的下巴充满畏惧。

  我那时读三年级,很捣蛋的,有次挨了扎,便对同班的二青说:“校长的下巴要是脚后跟儿多好,咱就不怕他了。”脚后跟儿同校长的下巴比起来,的确有本质的不同,光溜溜的,没有钢针一样的胡茬,手背拂上去很平展的。二青听了,先是嘎嘎笑了两声,然后就当了叛徒,把我出卖给校长。校长便把我找去,用浑浊的老眼定定地望着我,说道:“你真的怕我的下巴?”

  我望着他宽阔的脸,敬畏地点点头。

  他用手掌刮刮下巴,发出“嚓嚓”的响,说:“怕就别捣乱了,小子。”

  除了用下巴刮手背儿,他对我们很好,比如,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座真的拱桥。山里人家,稀稀落落的,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五丈宽的沟,冬天干涸,雨天却气势汹汹,浊流滚滚。沟上没有桥,水虽仅齐校长的膝盖,但对十来岁的孩子可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

  我攀“拱桥”只一次,是在怨校长下巴不是脚后跟儿不久。

  洪水把我们隔在这岸,校长便从那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没人能替他,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校长是最年长的,我和二青则是第二、第三年长的。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着着有关脚后跟儿的比喻对不起他,二是觉着自己大了不能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背。八个同学给背过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办法去解。校长已垂着弯背,哗啦哗啦蹚水过来了。他浑身透湿,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他蹲下来,袒给我一面弓形的脊背。

  “不!”我拒绝,说,“我敢过。”但这是吹牛,水浑浑的,浪头一个撵着一个,看着都让人晕眩,何况那水要淹没我的肚脐眼儿呢?

  “来吧,孩子。”他又说说。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我闭上眼睛,趴上了那座“拱桥”。身体被浮载起来,晃晃悠悠,迈下水去。浪声灌满双耳,我却趴得紧紧的,与那面脊背紧紧箍在一起。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拱桥,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板着我。“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的拱桥。

  喘吁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不是走的,是爬。”“爬”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爬”,便狠踹了他一脚。

  那年秋天,我转学了,校长也走了,他实在再也教不动书了。小学校便黄了数年,直到盖起希望小学。已当了乡长的二青说:“盖座拱桥吧!”于是,通往学校的沟上就有了座石桥……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选自《老臣的博客》,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写出“拱桥”在文中蕴含的三层含义。

  2.文章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写校长的“老”。试举两例简要说明。

  3.校长怎样惩罚犯错的男生?为什么要这样惩罚?

  4.从叙事安排角度来看,文章划线句中“爬”这个动作,是否显得突兀?为什么?

  5.如何理解这座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五、文言文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已有的业绩。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困于心,衡于虑

  (3)必先苦其心志(4)莫不得之于艰难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创业与守成孰难?

  3.乙文魏征的回答印证了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观点。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六、命题作文

  请以“我终于翻越了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

  (2)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08-22

第一学期语文组工作计划07-03

第一学期小学语文教学总结07-11

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08-11

八年级数学期末工作总结05-24

语文期末教学反思04-19

语文期末教学反思04-13

语文期末教学总结03-03

五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教学总结05-13

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