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求学问答>中小学辅导>语文>初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初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时间:2022-04-03 19:49:51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一、选择题

初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五四学制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虐待(nuè) 炮制(páo) 屏息聆听(bǐng) 即物起兴(xìng)

  B. 挑剔(tī) 稽首(qǐ) 豁然贯通(huò) 咬文嚼字(jiáo)

  C. 发怵(shù) 伫立(zhū) 味同嚼蜡(jué) 锲而不舍(qiè)

  D. 酷肖(xiāo) 污秽(huì) 抑扬顿挫(yì) 大名鼎鼎(dǐng)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糟蹋 忌讳 顾名思意 兴高彩烈

  B. 诓骗 霹雳 吹毛求疵 脱泥带水

  C. 诘难 要诀 根深蒂固 腐草为荧

  D. 狡黠 籍贯 不攻自破 辨伪去妄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这次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C.当你养尊处优、春风得意的时候,一定要居安思危,决不能丧失忧患意识。

  D.这里经济飞速增长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地处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优势。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

  B.我们顺利地按照守林人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密林深处的那堆火山岩。

  C.作为喊了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莱芜人,如今却要从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做起,确实有点难为情。

  D.年轻人一定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充分认识学习社会科学、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意义很有必要。

  二、诗歌鉴赏

  对下列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辋川六言①(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②,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地名;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A.“山下孤烟远村”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近处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孤烟”一词衬托出人,可见人烟稀少。

  B.“天边独树高原”中的“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寂寞。

  C.全诗后两句通过人物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D.全诗前两句重在描绘景物,后两句重在抒发情感,彼此交融,相互渗透。

  三、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示例)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学作品阅读

  名著阅读。

  以下两段文字均出自《海底两万里》,阅读后回答问题。

  (1)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同时又希望,他的强有力的潜水船战胜了那海洋中最可怕的深渊,诺第留斯号在无数的船只都沉没了的海上独能存在!”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比喻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诗人对从政仍有所期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下题。

  (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二)《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①四海之众,曾亡柱干②之固守于四境?殆③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④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⑤。

  (节选自《汉书》)

  【注】①秉:执掌。②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③殆:大概。④中人:中等资质的人。⑤英俊:杰出人物。

  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祗辱于奴隶之手(______)(2)执策而临之(______)

  (3)济济多士(______)(4)以博聚英俊(_______)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语段(一)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语段(一)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①_______________;语段(二)用②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强调③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心明媚,世界才明媚

  ①有个故事说,有人总是向客人抱怨:对面住的太太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晾晒的衣服上总是斑斑点点。有位细心朋友来访时发现,不是人家衣服没洗干净,而是抱怨者自家窗户上有块灰渍。朋友擦掉灰渍后说:“你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②在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不是出在别人那里,而是出在自己身上。可是,我们常常议论、指责别人的不好,而事实上,往往不是别人不好,而是自己的心里早已装了一些不好的评价标准。据说,苏轼的妹妹说过:“心中有鲜花,看什么都是鲜花;心中有牛粪,看什么都是牛粪。”

  ③一旦遇到了问题、麻烦,人们往往喜欢从别人那里找答案。也许,这是人的一个劣根性。古人说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凸显了这个劣根性。可是,这样的行径,往往会伤及一些无辜者。生活中,常见的情形是,付出了好心,不但没有得到好的回报,反而遭到了误解。而这,就是因为一些人不明白对方的好意而误解了对方。

  ④北宋著名理学家邵雍就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他在山中行走,渴了,便向一个农妇讨水喝,那农妇就舀了瓢水递给他,还拿了一把干草放到瓢里。见农妇这样做,他很生气,同时觉得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但是由于当时渴得厉害,他还是忍了忍,边吹着干草边把水喝了下去。之后他问道:“你为什么这样刻薄,给瓢水还要加把干草?”农妇笑着答道:“你气喘吁吁,一定特别渴。大口喝凉水,容易呛坏身子,往水里加把干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喝水。”听完,他泪流满面,同时为他对农妇的误解而深深自责。

  ⑤邵雍之所以把农妇的善良误认为是刻薄,是因为他的心里存有偏见。由此可知,不管你是大学问家还是平民百姓,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心灵,是不是有了灰尘、阴暗、邪恶等杂质。一旦有了,并且你还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存在或尚未将其清除掉,那么你的视野里、心上就会多了些不美观的景色。而事实上,你的视野里和心上原本是清净而美好的。心变了,所以,景色就不同了。

  ⑥照这个理说,世上很多的问题、麻烦、痛苦,都是自找的。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太原有个人叫郭林宗,因为家里的庭院里有一棵树,便总是疑神疑鬼,每次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就觉得跟这棵树有关,后来,他决定要砍掉它,而他的朋友徐孺子听说后,劝阻他说:“这么好的树,为什么要砍掉它呢?”他说:“建造住宅的庭院,就像正方的口字,口中有木,成了困字,这是不祥之兆。”徐孺子说:“照你这样讲,院中有人,不就是囚字吗?囚字更不祥啊。”他听后,哑口无言。生活本来是方方正正的,却因为自己的谬论、无知而变成了歪瓜裂枣。

  ⑦所以,很多的问题、麻烦、痛苦,都是自己酿成的。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解决问题才是正道。用哲学上的话说,自己才是内因。同时,也不要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花不香、山不青、水不秀、天不蓝、笑不甜,要知道,境由心造,什么样的心境创造什么样的环境,心明媚了,世界才明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要分析第③段中“也许,这是人的一个劣根性”一句中“也许”一词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4段和第6段,叙述了两个故事,从不同侧面阐明道理,为中心论点服务。请用简洁的雨掩盖梳着两个事例,请分别说明这两个事例的作用。

  4.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生活本来是方方正正的,却因为自己的谬论、无知而变成了歪瓜裂枣。

  5.第(7)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心中有间小木屋

  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耐以生存的生意,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不错!”老公看了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走,进去看看。”我提议。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

  ④后来,北风凌冽,不再散步。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属相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光转向电脑屏幕。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

  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额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

  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1.通途全文思考: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_________的特点,第⑥段却说“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短语的含义。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划线句“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

  了根”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八、材料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

  (1)自拟题目,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2)综合运用多种论证犯法。

  (3)不少于800字,书写认真。

  海南的黄花梨是极其名贵的木材,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上好材料,以其制作的家具被视为上乘佳品,而且极具收藏价值。带有“鬼脸”的黄花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视为佳品中的珍品,价值连城,受到世人的追捧。其实,所谓“鬼脸”就是黄花梨木受到伤害之后留下的疤。

  因为海南地处沿海,常遭台风袭击,所以生长在风雨飘摇中的黄花梨不是被扭曲,就是被折弯,甚至被折断。尽管如此,也阻挡不了黄花梨的成长,只不过,为了弥补伤害,受伤处的纹理发生了变化,长出了非正常的纹路,形成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图形,有的像动物,有的像植物,有的像人物,形态各异,丰富多彩,形象逼真,十分迷人。这就是人们俗称的“鬼脸”。原来,黄花梨的“鬼脸”是经过了无数风风雨雨,经历了多灾多难之后形成的伤疤。然而,就是因为这伤疤,才让黄花梨更加名贵,更具魅力,以致成为文人笔下的素材,成为收藏家推崇的对象。

  在伤害处长出一朵花,伤害就不成为伤害,而是上天的恩赐。如此看来,上天给我们的每一次困难;其实都是对我们最好的磨炼,而只有经受住这种伤害与磨练,我们才能扛得起任务,赢得来成功。

【初三12月月考语文试卷五四学制】相关文章:

初中数学制定学习计划07-15

初三语文的教学计划11-25

初三语文教学反思06-03

初三语文学习计划11-14

初三语文教学总结11-21

初三语文工作计划01-29

初三语文教学计划05-09

五四青年的名言10-08

五四活动方案08-21

初三上册语文教学反思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