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求学问答>中小学辅导>语文>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2022-05-11 19:01:39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2篇

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1

  一、句子默写

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2篇

  诗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篇名或作者。

  ①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则)

  ②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___________)《黄鹤楼》)

  ④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____。(卢纶《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

  ⑦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使我们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描写边城冷落荒凉景色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深ān(_______) ②杀lù(_______) ③万恶不shè(_______)

  三、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庆天气周而复始:时而骄阳似火,炽热难耐,时而乌云密布,暴雨浇城。

  B.南滨路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开业了,明星们的雕像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C.感受落英缤纷,感受繁木成荫,你一定会读懂孕育在自然变化中的美丽。

  D.智慧的人能够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以免重蹈覆辙而悔之莫及。

  四、文言文阅读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A.小惠未徧 徧:同“遍”,遍及 B.牺牲玉帛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C.神弗福也 福:福气 D.小大之狱 狱:案件

  五、选择题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B.司马迁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后人把这部书称为《史记》。

  C.《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属于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其作者分别是柳宗元、欧阳修,两位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D.《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取经成功,观音菩萨授唐僧为“金蝉子”,孙悟空为“斗战胜佛”,猪八戒为“天蓬元帅”,沙僧为“金身罗汉”。

  B.《水浒传》中,宋江怒杀阎婆惜后,被发配到江州,一日乘酒兴写下“反诗”,因此被抓,下到死囚牢中,最后梁山好汉劫了法场,救出宋江。

  C.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回忆无常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D.《汤姆 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 吐温的代表作,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六、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无锡水浒城影视基地每天有根据《水浒传》精心编排的节目表演。其中一组表演:“武松醉打蒋门神”“ 北京斗武”“燕青打擂”,既再现《水浒》情节,又展示中华武术文化,令游客流连忘返。

  以上文段横线上应填写的相关人物是谁?他的性格有何特点(至少写出两点)?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与赏析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去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其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1.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 D.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

  2.下列句中的“以”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D.何不试之以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惩罚太子。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擢知制诰

  ②擒贼,斩以徇

  ③俟其至

  ④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5.翻译下列句子。

  (1)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去处。”

  (2)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八、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送七兄①赴扬州帅幕

  陆游

  初报边烽照石头②,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策③,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释: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行七。②石头:山名。在江苏江宁西,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③刍荛(chú ráo)策:普通人的意见。

  (1)诗的一二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

  九、现代文阅读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 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第④段画横线的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蒸饭匠

  李靖

  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

  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

  ③第二天,我就走出院子,和蒸饭的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姓孙,叫孙广禄,是溧水沙河孙家圩一带的人。问到他年龄,我吓了一跳,78岁,比我爷爷小10岁。但也年近80了,他竟然独自蒸几十斤的米,力气不小。他说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三四岁时就看人弄过(蒸饭),但直到60岁退休,才拾起过去的技艺,并越做越精,在县城做出了名。除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还有教堂里的做礼拜。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最多的时候600人,每年圣诞节24、25号两天,他要蒸180斤的米。一个木桶最多60斤,从凌晨开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蒸一桶米,“规规矩矩要两个半小时,”他说。老人当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说什么事都要有规划、讲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会做得好。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满满的都是学问。

  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78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

  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

  ⑥在我们交谈的三天里,爷爷葬礼上的哀乐和悲鸣声不断,一直是我们对话的背景。那场面是有点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亡的仪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谈论人生。蒸饭这门技艺,我想是老孙寄情于别处的一种方法吧。专注去做好蒸饭这件事,令他获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暂忘却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笔记下他说下的那些话,专心听他讲一生的故事,也在弥补我没有记录爷爷人生的遗憾,也在转移我失去他的痛楚。我们俩就在这样一个悲哀的场合,找到了许多共鸣。

  ⑦走的时候,老孙收拾好自己的铁锅和木桶,放到了小三轮车上。我把小本子还给了他,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说他看到我好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爷爷的葬礼上,认识了这名蒸饭的老人。(C)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

  1.文章以爷爷的葬礼开篇,有何用意?

  2.品味语言

  (1)第②段中“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一句中的“干”字极富表现力,请品析其妙处。

  (2)试从修辞的角度,在(A)(B)两句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

  3.文中的蒸饭匠老孙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概括其人物形象。

  4.除了写老孙,文中还写了葬礼上做红白喜事的众人和厨师,有何作用?

  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文末(C)处划线句的理解。

  十、命题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除夕夜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带着我们的思绪回望过去的一年,清明祭祖明明灭灭的火光令人不由自主回望已然的生命路程……在回望中丰富情感,在回望中顿悟提升,在回望中再次感受生命两岸渐次绽放的花朵芬芳。

  请以“回望自芬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2

  一、书写

  阅读下列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

  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zhì爱,是烙在生命里的,如何割舍得了?就像盐蒿之于滩涂。滩涂的贫瘠与荒凉,给予盐蒿的,是酸涩,是苦咸,但也给予了它顽强与坚rèn。岁月教会我们的,原是感恩。(丁立梅《秋天的滩涂》)

  二、名句名篇

  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桃李不言,(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6)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7)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三、文学作品阅读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保尔脑袋被弹片击中,伤好后经朱赫来介绍,在铁路肃反委员会工作。一次,在车站偶遇谢廖沙,却忘记将瓦莉亚英勇牺牲的事告诉他,一个星期后,谢廖沙在战场上牺牲了。

  B.《水浒传》中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故事都与鲁智深有关,从中可见其虽有急躁莽撞、嫉恶如仇的一面,但也有粗中有细的一面。

  C.《西游记》中,孙悟空假扮的“牛魔王”以吃斋为由不肯吃唐僧肉引起红孩儿怀疑,又因答不出红孩儿的生辰,被红孩儿识破。最后,悟空只好请来观音菩萨,降服红孩儿。

  D.《汤姆索亚历险记》“洞中历险”情节中,汤姆与艾米·劳伦斯在岩洞里探寻玩耍,因讨厌蝙蝠,选择其他路径,结果迷了路,后来还遇到了印第安·乔。

  (2)阅读《红岩》选段,回答相关问题。

  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

  选段中江姐在城墙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

  (3)“怎知被冷水一逼,弄得火气攻心,三魂出舍,可怜气塞胸堂喉舌冷,魂飞魄散丧残生!”这句话说的是谁?他为什么“魂飞魄散丧残生”的?谁救了他?

  四、语言应用

  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利用遥感卫星进行国土普查,是人类获取信息。例如,我国对于青藏高原等地进行普查,②遥感卫星提供的一幅照片的覆盖面积是航空照片的近140倍上下,只需1人用3天时间就可以完成解译判读工作。③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利用遥感卫星图片,发掘了一批古代遗迹。比如内蒙古昭乌达盟附近的一座被黄沙深埋的古城,④在遥感卫星照片上被确认并发现是元朝忽必烈为其女儿兴建的应昌古城。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词语后面增补。

  (2)第②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改为 。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与 互换位置。

  五、综合性学习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材料一】20xx年5月22日,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13岁的副班长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同年11月,重庆一初中女生因住校时太邋遢,而遭同宿舍人殴打,致10级伤残。

  【材料二】20xx年6月10日上午,16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告知父母藏掖4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日晚,小黄在独自回家的途中,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等人围殴致伤。11日晚,经手术,小黄被切除了脾脏。

  【材料三】近些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许多学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法制与规则教育,忽视生命、尊重与心理教育,由于国家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在欺凌过程中,欺凌者会对受害者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给“校园欺凌”下个定义。

  (2)结合材料,就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从学校和被欺凌者的角度各提一条建议。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题润州金山寺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

  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①见,钟声两岸闻。

  翻思②在朝市③,终日醉醺醺。

  【注释】①中流:河流的中央。②翻思:回想。③朝市:泛指尘世。

  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首诗第二联的内容。

  2.“钟声两岸闻”表现了金山寺怎样的氛围?试作简要分析。

  3.这首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颜斶说齐王

  齐宣王见颜斶①,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说。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②。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③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④,食必太牢⑤,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⑥。”颜斶辞去曰:“夫玉生於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⑦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⑧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⑨,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⑩。”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选自《战国策·齐策四》)

  【注释】①颜斶(chù):齐国的隐士。②趋士:指礼贤下士③柳下季垄:柳下季即柳下惠,姓展名禽字季,鲁国贤人,居于柳下。垄:坟墓。④游:交往。⑤太牢:一牛、一羊、一猪,三牲具备叫“太牢”。⑥丽都:华美。⑦太璞:蕴藏着玉的石块。⑧尊遂:尊贵显达。遂,达。⑨晚食以当肉:意即把饭吃得迟一点,虽没有好吃的,但是因为饥饿而感到香甜,抵得上吃肉。⑩虞:同“娱”,乐。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宣王不说()②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

  ③曾不若死士之垄()④则终身不辱()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

  ②斶愿得归,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

  3.选文写了颜斶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4.选文主要表现了颜斶、 的性格特点。

  八、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艺高,亦应有所畏

  韦一

  ①谚语“艺高人胆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激励,它鼓励人们好好地磨练技艺,达到高境界之时,就可以毫无畏惧了;二是要勇于冒险,有了顶尖的技艺,可以借此在江湖上行走,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了。二者都强调了:艺高,就可以无畏。真是这样吗?“艺”,即技艺,是指一个人的技能、本领、实力等;畏,即敬畏,是一种态度、一种境界、一种智慧、一种原则。二者显然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②今年3·15曝光的“车易拍”利用易置换和快易拍两个不同的登录端、买家平台和卖家平台的不透明性,截断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渔利。于是,本以为天衣无缝的技术设置,终究逃不过恢恢“天网”。这即是不畏法律的直接后果。近两年,明星涉毒事件屡见报端。这些明星都因“艺”而受人肯定,却因“胆大”而遭受惩罚。如果他们能有所畏,能自律,能明白自己作为公众人物应承担的责任,还会发生这样令人唏嘘的事吗?

  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畏文化。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南宋朱熹在《中庸》章句集注中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明代方孝孺认为:“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④有所畏,畏什么?畏自然规律、畏道德、畏法律、畏品格、畏制度、畏责任等等,它包含了谨慎、严肃、坚守原则等含义。

  ⑤身处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一个容易身不由己地“买买买”的时代,一个多元选择的世界,人们追求更多的物质,通过各种方式为自己贴上各种标签,以显示与众不同的品位,以宣示锋芒毕露的存在。殊不知,此时更考验人们的价值选择,人们更要有敬畏之心,更应记得并遵从内心的理智,提升修养。

  ⑥李云迪18岁就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冠军,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但他去年在首尔艺术中心举行的音乐会上演奏时却出现了严重失误。据悉,近两三年来,李云迪参加过的综艺节目、商演活动、社交活动有增无减。很多人能理解李云迪“这一次意外”,却不能接受他娱乐化,商业化气息日重的事实,认为这会影响他的艺术生命。这何尝不是对艺高胆大者的一个警示。

  ⑦《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努力以高实力成为一名兔子警官,破获动物失踪案后,却在记者会上提到“野蛮化的全都是肉食动物”,同时也提到“DNA”,然后推论出“也许所有的肉食动物都会发狂。”这导致了动物城的大规模混乱。作为一名“艺高”的警察朱迪,那显然不是一位合格的发言人。如果破案能力高超的朱迪能有所畏,自然就不会在记者会上凭借道听途说就妄下结论。

  ⑧可见,“艺高”者“胆大”会出大事,更何况“艺高”者,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且为专才而非通才。而事物本就是变化发展的,人何以无所畏?

  (选自20xx年第5期《作文素材》)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结合第②段文字,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今年3·15曝光的“车易拍”利用易置换和快易拍两个不同的登录端、买家平台和卖家平台的不透明性,截断了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渔利。于是,本以为天衣无缝的技术设置,终究逃不过恢恢“天网”。这即是不畏法律的直接后果。

  3.根据提示,结合文意简述⑤~⑧段的论证思路。

  首先提出了“人们更要有敬畏之心,更应记得并遵从内心的理智,提升修养”的观点。

  然后

  最后

  4.第③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月亮门里,月亮门外

  ①冯小刚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一出,它夺人眼球的圆形画幅,就引出了诸般讨论,从域外导演到中国文人画,从西洋镜的风俗小片儿到中国风情的私房小照,林林总总,煞是热闹。而这圆形画幅只让我想到一样:月亮门。

  ②小时候住在乡下,有一年因为要翻修院墙,父亲打算跟邻居提议,在两家檐下的院墙修一道月亮门,一为往来方便,二也好看。这个提议被邻居婉拒,因为多一些院墙建鸡栏鸭舍,比一个好看不实用的月亮门要重要得多。

  ③月亮门的概念就这样被植入一个孩童的心中。在大人们讨论建不建月亮门的时候,我脑海里映现的是父亲描述的画面,大人孩子从圆拱形的月亮门进进出出,月亮门旁有斜逸的樱桃树的枝条和一丛丛刺玫花的身影,好像画面是挺美的。

  ④几年后,父亲被调到另一所小学任校长,翻修学校院墙的时候,我终于看到了校园里红砖建的圆拱门。月亮门!我眼前一亮。从此,每当我看到那所小学的师生们在绿树花丛中往来穿行于那道红色月亮门的时候,心中便总涌上某种说不清的美好浪漫的感觉来。

  ⑤9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常去单位的家属区看我实习时的指导老师。老师家在几排老式的楼房中,起初我总记不住具体的楼号,很快我就找到了一个重要标志物——楼旁有灰色水泥的月亮门!我观察了一下,别的楼旁也有水泥装饰门,有的是菱形的,有的是方形的,只有这一处是圆形的。月亮门成了一个亲切的符号。

  ⑥可是月亮门也记载着一些无奈。工作的大院建了小公园,从宿舍楼一出来,一眼望到的就是新修的围墙上开的那道月亮门!我每天可以进出于这道月亮门上下班,想想便有几分浪漫。可惜这浪漫没来几天,月亮门便彻底被封死了。因为办公区与宿舍区要严格分开,月亮门从此无法通行,它徒有其表地成了长长的白墙灰瓦间一个毫无生气的拱形图样。

  ⑦20xx年的夏天,全世界都关注着鸟巢,“北京欢迎你”的歌声在大街小巷流淌。许多旧城区、城中村都突击搭建灰色的影壁墙,这些影壁墙中间,出现了不少月亮门。月亮门外,是整齐的街区,月亮门内是细碎的百姓生活。这个特殊的意象被一个叫白尚仁的法国人拍摄下来。他的照片都以月亮门作背景:修车的手艺人和下象棋的街坊,赤膊打台球的小伙子和卖礼仪庆典用品的店铺,山西面点摊主和他的熟客……那个摄影展,名字就叫“月亮门”。月亮门里,是简单甚至卑微的普通人的生活,那些细碎、平凡、庸常的瞬间,无关虚荣,却黏合着温暖的中国映像,真实而珍贵。

  ⑧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住宅中在院墙上开设的圆弧形洞门,因圆形如月而得名。它既可作为出入的通道,又可透过门洞引入另一侧的景观,兼具实用性与装饰性。小小月亮门,融汇了美学、哲学、建筑学、文学等多重元素,也凝聚了门里门外的诸多张望、盼望与遐想。

  1.请根据提示,补充概括关于“月亮门”的故事情节。

  ——学校建月亮门满足了我和父亲的愿望————单位新建的月亮门被封——。

  2.结合全文,具体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3.结合加点的文字,赏析下列句子。

  月亮门从此无法通行,它徒有其表地成了长长的白墙灰瓦间一个毫无生气的拱形图样。

  4.作者对那个法国人的照片均以月亮门作背景来拍摄北京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5.文章以“月亮门里,月亮门外”为题可谓独具匠心,请简述这个标题的妙处。

  九、命题作文

  记忆是相会的一种形式。

  忘记是自由的一种形式。

  ——【黎巴嫩】纪伯伦《沙与沫》

  请以“记忆”或“忘记”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在答题卡“题目”后的横线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届九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下学期语文工作总结06-25

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02-04

高三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05-02

下学期高二语文教学总结06-29

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15篇02-19

语文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07-23

初一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01-15

月考工作总结05-02

试卷保密承诺书01-17

高三语文下学期教学计划15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