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合集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回忆洋葱头的基本特征,初步探索并认识洋葱的种子。
2、学习挖,拔洋葱的基本技能,体验劳动的快乐。
3、会正确使用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
【活动准备】
1、洋葱头种子图片。
2、铲子若干,篮子。
3、认识洋葱头的已有经验。
【活动重难点】
初步学会拔,挖洋葱头,萌发爱劳动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回忆洋葱头的基本特征。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蔬菜宝宝,想知道它是谁吗?
幼:想。(教师出示洋葱)
师:看看它是谁呀?
幼:洋葱
师:那我们一起来跟洋葱宝宝打个招呼吧!
幼:洋葱宝宝,你好!
师:前几天呀,我们已经认识过洋葱宝宝了,现在请你想想洋葱头是什么样子的呀?
幼:圆圆的,紫色的,灯笼一样……
师:那他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白色的,紫色的,一层一层的……
师:小朋友们真棒,那洋葱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呢?闻起来又有什么样的味道呢?
幼:摸起来滑滑的,硬硬的,凉凉的,闻起来臭臭的,刺鼻的……
师:虽然洋葱头有着特殊的味道,但是他的营养可丰富了,他不仅可以帮我们把身体里的细菌都杀死了,而且还能帮助我们预防感冒呢!
师:上课的时候老师还将洋葱头切了开来,那横切是什么样的?竖切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横切圆圆的',竖切像花朵一样……
二、找洋葱的方种子。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洋葱的什么呀?
幼:花。
师:这个花是样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呀?
幼:白色,球……
师:那花里面会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找的时候你可以跟你的好朋友一起找,但千万记得要小心,不能去伤害花宝宝。
师:你刚才在花里发现了什么呀?
幼:种子。
师:是不是所有的洋葱都会开花呢?
幼:不是的,有的开花,有的不开花。
教师小结:其实呀,在花里面还藏着许多的洋葱种子,只不过这些种子还没有长老,那长老的种子是什么样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什么样子的呀?
幼:黑色的,一粒一粒的,小小的……
师:那今天食堂里的爷爷奶奶想让我们中二班的小朋友一起帮忙挖洋葱,你们愿意吗?
幼:愿意。
三、挖洋葱。
师:那我们挖洋葱需要什么工具呢?
幼:铲子、
师:那我们怎么挖呢?
幼:我们呀,用两只手抓紧洋葱的叶子,抓的时候不能太上,往下抓一些,用力拔,如果拔不动,就用铲子把土挖松,挖掉,这样就可以把洋葱挖出来了。一会呀,小朋友们就把开花的和不开花的洋葱都拔出来。
幼儿挖洋葱,教师指导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都挖看这么多洋葱,真能干,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洋葱送到食堂的爷爷奶奶那里去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学习记叙、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3、学习伽利略不轻信权威,坚持在实践中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勇于为科学精神献身的可贵精神。
【预习案】
1、 给加点字注音:
滑稽( ) 咕哝( ) 祈祷( ) 惊扰( )
卷帙( ) 伽利略( ) 心不在焉( ) 赫赫有名( )
倔强( )( ) 嘘( )( )(两种读音)
2、 理清文章思路:
(1) 伽利略是怎样发现“摆”的规律的?
(2) 伽利略在斜塔上做实验,教授们、学生们和镇上的人持什么态度?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一、读课本1—7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 第1段写“一个教堂司事”的“漫不经心”有什么作用?
2、 第2段中“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一句运用____
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语段最后一句中,“就这样”具体指什么?
4、 这一部分课文所记述的事迹表现了伽利略的什么精神?
二、读课本16—18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第16自然段中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3、第17自然段描写观看队伍的盛大和观众的“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4、品读第1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家“窃窃私语”,都说些什么?请根据文意补充。
5、 伽利略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请结合这一部分说说伽利略“特殊的勇气”表现在哪些方面。
【检测案】
1、 解释下列词语:
等因奉此:
漫不经心:
一劳永逸:
心不在焉:
2、 课文中介绍了伽利略和学生时代的情况,这与课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编写人:张国昌 审查人:张晓利 把关领导:刘小光
【学习目标】
1、联系课文语言具体环境,品味生动传神的雅词;
2、结合课文的中心主题,出精美出彩的妙句。
【预习案】
1、 点字注音:
根深蒂固( ) 孜孜不倦( ) 锲而不舍( ) 持之以恒( )
汲取( ) 渊博( ) 驾驭( ) 不言而喻( )
2、理清文章思路:
(1)作者是怎样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个观点的?
(2)要想寻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哪些要素?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2、 检查预习案
【探究案】
一、读课本1—3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6页1-3题
二、读课本9—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见语文基础训练页77页1-4题
【归纳总结】
形成知识网络
1—3自然段:通过具体例子得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
4—8自然段:
9—13自然段:
【检测案】
1、 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方法。
【布置内容】
做练习册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模式:
质疑-探究,解疑
教学目标: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这些就是旱灾造成的(看幻灯),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是啊,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生: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师: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某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展开各种想象。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师评价:是的,你已经很渴了;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还不忘他人,为他人着想。)
师:是啊,多么珍贵的一罐水啊!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放声地读,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三.交流自学成果
1.检查朗读情况
师: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4个)
我们就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是你读得好还是他们读得好。
(师评价: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读得这么流利,真能干;知道自己读错了,能及时纠正,你真棒;你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声音很响亮,读得真好听。
四.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1.(师:看来大家已经能读通课文了。那么请你再仔细地放声读读课文,你读了课文之后有什么问题想问?可以把问题写在旁边的空白处。)
自由提问: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水罐里装满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为什么水没有洒?(真是奇迹啊!)
(3)为什么水罐变成了银的?(老师也想知道啊!)
(4)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难道它会变魔术吗?)
(5)为什么从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还会涌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钻石还会变成星星,越升越高?(主要问题)(真是太神奇了!)(你很会思考;你的眼光很敏锐;你的问题很有价值;)
(6)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2.师:是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神奇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水罐里会装满清澈新鲜的`水?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从第一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旱灾,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生病的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
(1).师: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么?
(生;小溪边,大河旁,山泉下,她会翻山越林,到处去找水,手会被树枝割破,衣服会被树枝划破,跌倒了又爬起来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她只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2).师:神仙看到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神仙会想,小姑娘为了她的母亲,不知辛劳到处去找水,她翻山越林,跋山涉水,脸被树枝划破了,衣服也被构破了,手指也已经流血了,她却不喊一声累啊,这是多么孝顺的孩子啊,多么善良的心灵啊,神仙被感动了。有一位神仙从天上飞下来,给了她一罐水;终于她的孝心感动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拿着神水从天而降,用柳枝轻轻一挥,她的手中就有了一罐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连连向观音菩萨磕头谢恩)
(3.)师:好的,那么现在这个问题你能解决了吗,到底是什么力量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是孝心使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师:是的,是孝心感动了上天,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澈新鲜的水。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解决了吗?好的,那我们就把这个?擦去了。(板书:孝心感天)
(4.)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小姑娘对母亲的那份爱。
(课件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小姑娘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
一看,罐子里竟(jìng)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3.师:那是多么清澈,多么新鲜的一罐水啊,可是这罐水怎么会掉在地上,而且一点儿都没有洒呢?请大家再次仔细地放声读第二自然段,按照刚才的方法在文中寻找答案。
(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啊,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忍住了干渴,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
(1.)a.学生说感悟,师引: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吗?(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不但说得好,读得更好。谁还想用你的朗读来表达自己的体会?老师也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兴劲儿,也体会到了小姑娘是多么地关心自己的妈妈。
b.学生读文中内容,师引: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你也是喜出望外的,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喜出望外的呢?(喜是因为有了水;也是因为母亲有救了)
过渡:第二个问题,谁还有补充吗?
(2.)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
(生:我心系着母亲,急着为母亲去送水。母亲正急需水啊)
师:你是担心母亲啊,多孝顺的孩子!(真有孝心,多体贴自己的妈妈啊!)
(3).师:同学们,使水罐又一次显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么呀?
(生:正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小姑娘对母亲的爱,使水罐再次显示出它的神奇。)
师: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这个问题我们也解决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师: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发生了两次神奇的变化,真让我们感动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对母亲那份孝心!(齐读)
(5).师:明明是木头做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疑惑呢?
(学生说,师引:你从哪感悟到的呢?)小狗变得焊锡起来。
(1)师:课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写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吗?(课件出示小狗却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变得欢喜起来。)
(2)师:它在向小姑娘哭诉什么,哀叫什么呢?
(生:也许它在向人们哀求,给它点水喝;
它会说:我好渴啊,求求你,给我点水吧,我快要死了。)
(3)师:而当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后,它变得欢喜起来。它会欢喜地和小姑娘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写)(交流)
(生:因为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获得了新生;
因为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谢小姑娘真挚的爱心。)
(师评:你很会想象;你的语言真美;你说得非常真诚)
(4)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概括水罐发生变化的真正原因吗?
生: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板书:爱心如银)
(5)师: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小姑娘广博无私的爱。(齐读)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自己提问,通过学习,已经解决了三个问题,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课文内容上的)
在学习方法上你有什么收获呢?(生:先读课文,提出问题,再找关键词句体会、感悟,最后提炼或总结原因)剩下的几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五、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六、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
七、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八、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有重点地观察图画,发挥想象,并能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段语言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想的说清楚。
3、知道我们都要爱护鸟类,不能捕捉,伤害他们。
教学重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通顺的话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图意合理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
鸟类的图片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连贯地说清几幅图的意思,学习有重点地观察,发挥想象,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把人物心里是怎样想的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观察导入
1、同学们,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每个单元都要进行一次习作练习。这部分的内容其实就是咱们原来的看图说话,谁来回忆一下,看图说话都有哪些要求?
对呀,习作训练只是在看图说话看清图意,说清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把图画上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这节课,咱们的目标就是要看懂图,说清图。
2、出示三幅图打乱次序的图,请学生上台根据理解重新摆图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摆。
3、今天,咱们就来说说我要找妈妈这个故事
二、仔细观察,想象说话
1、仔细观察,找一找,图上哪两幅图画的内容差不多?(一、三两幅)它们的不同点在哪里?(图一、小钢抓鸟逗鸟,图三、放鸟)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提什么问题?
是啊,小钢好不容易捉来的小鸟玩,为什么最后却放了呢?图中有哪一幅图解释了这个原因?(图二)
2、观察画面2,图上有哪些人,猜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在练说之间,咱们先来看一出哑剧。
镜头一:小钢拽着小鸟出场,很开心的样子,但突然停住了脚步。
镜头二:哭鼻子的小姑娘出场,擦擦眼泪四处张望。
镜头三:民警叔叔上前询问,小姑娘比划着找妈妈,民警叔叔亲切地指着前方,小姑娘破涕为笑,与民警叔叔一起走。
镜头四:小钢看看手中的鸟,沉思片刻,将它放走。
1、哑剧看完了,现在你明白为什么小钢放走小鸟了吗?(看图二进行讨论)
引:看来大家都挺聪明的',都看懂了这个哑剧,要是咱们能给这个哑剧配音,那你猜效果是不是会更好呢?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配音练说,教师提供提示:
⑴小钢捉到了一只小鸟,他怎么做,心情怎么样?
⑵在玩鸟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⑶小姑娘找不到妈妈时,表情怎样,心情这样?会怎么说?
⑷警察叔叔是如何帮助小姑娘的?
⑸看到这一切,小钢的心里怎么想?会对小鸟说些什么?最后他怎么做
2、学生上台练说,集体议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根据图意,将三幅图完整地说一说,并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咱们进行了配音表演,老师发现大家配合说得都不错的。那你能抓选其中一幅将三幅图来说一说吗?语句通顺连贯。
请三个同学分别叙述三幅图。
你能将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吗?(自由练说。指名说)
二、独立习作
出示上节可的相关提示。
三、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08
教学设计方案11-02
教学设计方案09-16
数学教学设计方案05-18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12-03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0-2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2-04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方案10-07
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08-04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