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自己去吧》教学后记
今天语文课堂上学习了14课《自己去吧》,当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发现,孩子们只是平平淡淡,语速平稳,语调统一地去“读”着课文,而没有走进课文,把自己当做文中的角色来读。
为了让孩子们能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我给孩子们做了范读,然后让他们评议一下老师哪里读得好?想向老师学习什么……
有的学生说:“老师读得有感情。”
“哪里有感情?”我追问道。
“老师读小鸭子和小鹰的语调跟鸭妈妈和鹰妈妈的语调不同。”
“是啊,鸭宝宝,鹰宝宝的语调要活泼,可爱一点;鸭妈妈和鹰妈妈的语调要和蔼可亲,语重心长一些。”
“如果宝宝和妈妈的语调和声音读反了会有什么效果呢?大家想不想听听?”
“想——”孩子们异常兴奋地齐声和道。
接着,我就特意交换了宝宝和妈妈的语气语调重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接着我问道:“说说,你为们什么笑啊?”
“因为老师这样一读,妈妈就变成小孩了;孩子变成妈妈了……”
“是啊,看来我们在读文时一定要把握好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了。下面大家自己试着读读课文中宝宝和妈妈的对话,一定要让别人听出是谁在和谁对话。”
学生们开始了入情入境地练习。
【语文《自己去吧》教学后记】相关文章: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12-05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10-14
《自己去吧》教学设计04-09
《自己去吧》说课稿08-03
《自己去吧》数学课程实录09-15
做更好的自己教学设计11-13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学设计12-11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0-17
语文园地语文教学设计12-18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