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说课稿>《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时间:2024-05-11 17:40:39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的治理》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1

尊敬的领导,各位老师:

  你们好。

  《黄河的治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黄土高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国第二长河,被称为母亲河。了解黄河的基础知识,感受黄河的母亲情怀,感同身受的'去感知黄河的忧患意思和治理策略。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是有益的,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是初二的地理教材,对学生的情况作如下四个方面的分析:

  1、知识掌握上,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于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一定了解,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掌握,而黄河这一特殊的河流有较生疏,因此要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心理上,学生对于地理课有一定的厌倦的心理,不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去吸引学生。

  3、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教师在学中应抓住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采取多种直观的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加强双边活动,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学习本节课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黄河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奉献与危害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特征等不易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2

  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黄河的治理。我认为说课应该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

  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要从我国的地形、气候、水文三个方面介绍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水文方面重点介绍了黄河和长江。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也给两岸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学习黄河对认识我国自然环境及改造利用地上悬河具有重要意义。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气候的延伸,又是下面学习水资源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及各河段的特征,掌握黄河存在的问题及治理黄河的措施,通过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概况,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措施,从而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黄河的贡献与危害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治理措施。

  本节课的难点是黄河各河段的环境问题及黄河的治理措施。我确定的依据一是教材内容,黄河的治理涉及到多方面的地理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总结出黄河的治理措施。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河各河段水文特征及治理措施。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图形图表演示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2、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情况。

  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四)教学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

  二、说教法:

  1.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创设一个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习地理是基本技能

  2.教学策略是:由于学生在前两节地形、气候的学习中也已了解地形及气候对河流的影响,并且对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或多或少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节课先请学生谈谈关于黄河已了解多少,学生已知的内容就无需重复讲解,对于部分内容只要教师再强调或练习巩固即可。

  而对于学生不熟悉或不了解的内容,教师应当提供资料、合理置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学习、最后达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为目的,要使每一位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通过积极动脑,或多或少都能说出些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就行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主,教师引导、启发

  三、说学法:小组合作,主动探究,角色扮演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一)、颂黄河

  利用课件播放黄河壶口瀑布景观视频,同时伴有歌曲《怒吼吧,黄河!》

  设计意图:一堂好课开头是关键,而这个引入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兴趣的,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积极性,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黄河

  讲授新课:

  (二)、知黄河

  成功的导出本课的主题后,接下来这部分知识,是学生掌握的知识。

  步骤:1、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黄河的基本资料,课上展示交流黄河的知识

  2、演示黄河水系图。

  要求:分组活动,各小组选派组长共同交流,从图中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上中下游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和地形区,然后各组选派代表看图讲解,比一比,哪组说的详细,准确,教师补充,为下面的内容作了铺垫。

  设计意图:展示交流,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锻炼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交流,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三)、赞黄河:

  本课的重点虽然不在这里,但可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念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步骤:1.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再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2.进行完这个活动,此时同学们对母亲河的奉献、伟大有了初步的感受,为进一步加深印象,此时,多媒体显示:宁夏平原的景观图片,自然而然印象深刻。

  教师适时总结,我是这样总结的:黄河,你曾无私养育了两岸的`人们。但如今,你却成了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

  (四)、忧黄河: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一个重点,我采用了读图分析——发现问题——启发引导——主动探究的思路来完成的。

  1.多媒体显示:“黄河的忧患”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结合资料,教师提出问题:“黄河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允许学生大胆回答,教师再设疑:说一说造成黄河忧患不断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这些因素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适时启发、引导进而得出答案。

  2.然后课件演示黄河“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自然而然说出“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及“地上河”有什么危害?

  情况预测:这个活动,以学生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扩展思维,主动回答,有的同学可能回答不准确,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引导、帮助,适时总结。

  设计意图:以上活动,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能力,推理分析的思维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五)、救黄河: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如何治理黄河这个问题就呈现在眼前了,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重点,我采用了“角色扮演法”来完成。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母亲现在多灾多难,做儿女的怎能袖手旁观呢?”

  角色扮演:“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认为怎样治理呢?”学生献计献策。

  教师展示:“引黄淤灌图”及上、中、下游的治理措施(上游:梯级开发,兴修水利;中游: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固堤分流)。

  然后观看图片,介绍“保护母亲河行动”及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学生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自感悟,亲身实践,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另一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概括小结

  要求:学生用几句话对本节课的内容加以概括,并想象描述一下未来的黄河;老师适时总结。

  设计意图:1.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的学习方法,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通过总结可以使学生快乐学习的同时完成知识和技能目标,也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整理信息能力;

  2.通过描述未来的黄河,培养他们想象能力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黄河的治理》说课稿】相关文章:

黄河的主人说课稿12-01

黄河颂说课稿07-06

黄河的主人教学设计07-19

黄河颂教学反思12-01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12-08

《黄河颂》教学反思01-20

保护黄河建议书12-29

保护黄河的倡议书02-21

保护黄河倡议书03-02

保护黄河的建议书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