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说课稿>音乐说课稿

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5-11-14 09:59:1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品】音乐说课稿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音乐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品】音乐说课稿汇总五篇

音乐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中第十单元第 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 。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十单元第十九节《对租国河山的礼赞》 ,教材所选用的作品 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首交响诗《捷克的原野和森槔》 、交响诗《芬 兰颂》 ,这两部作品都是民族乐派典型的代表作品,由于课时限制,本节课的教 学内容主要以鉴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为主,教学活动围绕“民族”二字,帮 助学生从题材内容方面、音乐风格方面了解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

  二、说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自学教材上所提供的资料,对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作者有 初步的了解。

  2通过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分段主题欣赏及演唱,能够从节奏、旋律、 音色、调式方面说出每段主题音乐的特点.

  三、说教学重、难点:

  难点:把握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重点:从调式、结构,旋律、节奏方面分析《捷克的原野和森林》的音乐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归纳后对所学习作品和作者有所 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语导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欣赏《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阅读书上 128 页、131 页 的文字。

  (2)下面我们就对《捷克的原野和森林》这首交响诗来逐段地分析.

  ①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一,回答:旋律的行进有何特点?用什么乐器 奏的?作者用这样的音乐表现手法描绘出捷克什么样的风景?

  ②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引子二,回答: 引子二与引子一对比音乐表现有 何不同?

  ③欣赏主题一,回答:音乐的声部行进有何特点?具有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特 点?

  ④看谱学唱主题二,再聆听主题二的三次演奏:回答:每一次音乐都发生怎样 的`变化?

  ⑤欣赏主题三,回答:与主题一、主题二对比音乐在哪方面更有特色?

  (3)完整欣赏《捷克的原野和森林》 ,在欣赏过程中再一次感受音乐的民族风格特 点.

  讨论并说出:民族乐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从题材内容、音乐风格方面来论 证。

  六、教师小结

  民族的音乐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音乐, 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会用鲜明的民族风格把 它发扬光大,并影响着后人的民族意识,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这个课题来欣赏.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音乐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母亲河礼赞》。《长江之歌》是电影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二、说学情:

  七八年级的学生中一大部分已处于变声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们的声音不稳定,发声持久性差,唱歌费力,还有他们虽然喜欢听影视音乐,但更多的是关注剧情,就音乐与画面,音乐与剧情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关注。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长江之歌》旋律,用亲切,真挚的'感情演唱。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音乐体验,歌唱模仿,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分小组合作,综合利用音乐知识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把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B。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C。 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四、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旋律的音准和情绪。

  2)教学难点:掌握歌唱的方法,歌曲的曲式结构。

  五、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整体感知法,小组讨论法,探究法,视听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课:本课的导入我采用长江风景图片。

  2)、歌曲简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

  3)、歌曲欣赏:欣赏《长江之歌》。

  4)、小组讨论:问:歌曲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5)、歌曲学唱:本课的重点,首先随录音模唱,通过第一遍模唱,使学生熟悉旋律,找出换气点,第二遍模唱,我会指导学生吸气如闻花香,呼气如吹灰的方法来演唱,第三遍模唱让学生注意声音位置的统一,保持气息均匀流畅。

  6)师生互动:教师领唱,男女生分组展示。

  7)、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七。教学展望:

  1)音乐课堂具有富有个性、充满快乐、富有想象、动态生成、富有创意、充满意境的课堂 。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有不足和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予以指正,谢谢大家。

音乐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唱脸谱》

  课题概述:《唱脸谱》是人民音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美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教学内容:

  1、歌曲《唱脸谱》。

  2、戏曲行当、脸谱。

  教学要求:

  1、学唱《唱脸谱》通过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比较,了解京剧花脸唱腔和唱法的特点。

  2、结合《唱脸谱》的演唱,使学生了解有关戏曲行当、脸谱知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脸谱、拖腔等知识;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倚音、休止符等音乐记号在戏曲音乐中的韵味。

  三、能力目标:通过《唱脸谱》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

  3、让学生感受体会京剧的韵味。

  教学难点:

  休止符和拖腔处的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作品分析:

  脸谱:"花脸"是传统戏曲中净角独特的化妆形式。是在中国戏曲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人物脸部化妆的相对固定的程式化谱式,

  教案:

  作为戏曲艺术(尤其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脸谱不仅描画出角色的特定外在形象,而且也体现了角色的内在性格。京剧舞台上,红色表示忠义英勇,如关羽;黑色表示肃穆刚直,如包公、李逵;黄色表示勇猛彪悍,如典韦、黄三太;蓝色表示狰狞残暴,如单雄信;绿色表示粗莽憨直,如马武;白色表示阴险诡诈,如曹操。

  《唱脸谱》是一首以脸谱为歌唱题材的歌曲,全曲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京剧中各种人物角色脸谱的特点,旋律朴实、亲切,具有浓郁的京剧韵味,是群众喜欢的"戏歌"。

  曲式:全曲有两个段落构成。在A段歌唱开始之前,是一个富有朝气、洋溢着热情的.引子,其旋律音调孕育于京剧,有浓郁的京剧韵味。给人以"源于京剧、胜于京剧"的亲切感、新鲜感和时代感。B段旋律更接近于京剧西皮男生歌唱的音调,并且较多地运用了净(花腔)的行腔特点,使其显得朴实、明快、豪爽。最后一个子长达五小节半的拖腔,使情绪发展引向高潮,尤其在fa、mi两音上的长时间延长,更具有磅礴的气势。

  行当:是中国传统戏曲中表现某些特定类型角色的专业分工。京剧艺术一般把舞台上的人物依性别、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生、旦、净、丑四个类型。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一)通过课件展示几张脸谱让学生辨认

  1、学生自由讨论,并请学生回答。

  2、同学们现在回答的不准确没关系,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脸谱。

  (二)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脸谱的颜色(有白脸、红脸、黑脸、黄脸、绿脸、蓝脸)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一)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

  1、(播放视频歌曲),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及人物。

  2、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歌词中都体现出来了)

  (二)再次播放歌曲《唱脸谱》,请学生思考问题。

  1、与一般歌曲的风格特点比较它有那些不同之处?

  2、学生自由谈,教师总结。(这首歌带有京剧的韵味)

  (三)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跟视频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5、跟学生介绍有关戏曲行当的知识。(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6、分组演唱歌曲,小组进行比赛,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一)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二)创作:(背景音乐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一)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二)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堂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音乐说课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与此次说课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四年级音乐课《跳起来》,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 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激情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

  (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 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卡拍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老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通过合作,老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对比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己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教学流程图

  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导入 播放影像资料,导入课程

  一.《马刀舞》欣赏

  1.播放《马刀舞》的音频资料

  2.再次播放,细细聆听品位

  引入管弦乐小知识

  (1)PPT图片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队形的缩略图

  (2)利用textb软件将学生听到的和没有听到的乐器从外形到音色一一展示

  3.播放现场版《马刀舞》视频

  切入:听完紧张快速的《马刀舞》,让我们稍作休息,换一首别样风格的音乐来放松一下吧!

  (二)《小步舞曲》赏析

  1.播放巴赫的《小步舞曲》

  2.乐曲作者---巴赫简介

  舞曲体裁说明

  3.根据小步舞三拍子的特点教授舞步

  强------------弱-------弱

  迈小步-----踮脚-----踮脚

  4.老师喊拍子来指导学生进行分步练习

  老师找一学生合作,进行领舞,播放《小步舞曲》,以舞会的形式全体学生一起跳起来。

  (三)对比总结

  课堂小结。

音乐说课稿 篇5

  各位老师:

  早上好!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今天我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七册音乐《大树桩你有几岁》一课进行说课。

  一、 说目标

  《大树桩你有几岁》要求学生在学习歌曲技能的同时,了解歌词中提供的大树的“年轮”知识 。这首歌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创作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聆听歌曲击拍的方式,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特点。

  2、在交流、合作、表演、创作活动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及力度记号“f、p”,懂得其在歌曲中的表达作用。指导学生用优美热情的声音演唱,启发学生想象在河边树林旁发现树桩时的喜悦心情。

  2、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音乐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和感受音乐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初步体会成功的喜悦。

  3、培养孩子们的演唱兴趣。

  教学重点:自信、有表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教学中学生随时出现的问题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正确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给歌曲自编伴奏和舞蹈动作。

  三、说教育理念。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将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将体现在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师生的每一次评价、的每一页界面、课堂的每一处声响。教师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景,利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景,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四、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中,我设计了一下三个大的环节: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

  在一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律动,不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为后面的导入创设了一个故事情节。

  我的课题导入采用的是故事法,一只小蜗牛爬到大树桩上发现有一圈一圈的年轮 ,从而让学生明白通过年轮可以知道大树的年纪,然后问题一转,“这么粗的`大树桩到底有多少岁呢?”直接导入了新课教学。

  (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在歌曲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教唱和听唱法,让学生反复聆听歌曲,每听一遍就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要求也层层递进。第一遍听一下这个大树桩到底有几岁;听第二遍的时候要求学生感受这首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特点,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接着老师讲述三拍子的意思和强弱规律,要求学生用身体的各部位击拍打节奏,比如拍手、拍头、拍肩等表现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听第三遍歌曲的时候便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三拍子击拍方式来表现歌曲;接着老师出示歌谱表,讲解延长记号、顿音记号和力度符号的相关知识,并示范这些符号的唱法,随后老师教唱歌曲,着重强调这些符号的唱法,第四遍让学生随多媒体学唱歌曲;老师采用师生对唱、男女对唱、生生接龙唱等多种形式巩固歌曲。第五遍让学生齐唱,充分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体验创新 激发热情

  歌曲的第三个环节是表演阶段,也是本课高潮的一个环节。其要求就是要学生为歌曲自编伴奏和自创简单舞蹈动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我先让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最后让他们上台表演。这样锻炼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更主要的是锻炼了他们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

  总之这节课,我尽努力让学生享受到了音乐的美,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兴趣,但很遗憾的是学生对歌曲好像还不是很熟悉,还有极少数同学还不能完整流利的把歌曲唱下来。当然问题还有很多,诚恳希望在座的所有老师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再次谢谢大家!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11-16

音乐课说课稿08-17

优秀小学音乐说课稿11-08

中班音乐说课稿三篇02-21

音乐说课稿集锦七篇10-28

【推荐】中班音乐说课稿三篇06-25

【推荐】音乐说课稿汇编八篇07-09

五年级音乐说课稿01-11

精选音乐说课稿范文锦集5篇03-30

【精华】音乐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