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4页表内乘法二例5解决问题本课例题是运用学生在学习并掌握7、8、9的乘法口诀后,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加、乘法运算解决座位够不够的问题,新课标中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要求。因此教材非常注重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了生动的资源。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还属于比较活跃的孩子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和动脑去体验学习的快乐,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完成课堂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思考交流的思维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培养学生如何分析、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方法。
四、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学生自然的带入课堂。
优化探索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观察,小组中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从而选择最优算法,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
灵活操练法:设计生动活泼的练习形式,让学生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多媒体协助法:将多媒体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感觉到课堂的直观有趣和充实。
五、说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复习旧知识、创设情景、收集信息
1.口算(并说出口诀)
9x8= 6x3= 7x5= 5x8= 9x9=
8x6= 6x7= 9x3= 2x8= 7x7=
4x6= 8x7= 8x8= 4x9= 5x9=
看图列示
2.同学们,你们喜欢参观科技馆吗?那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乘车去科技馆看一看。可是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老师解决一下好不好
(二)、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5的主题图
谈话:仔细观察,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观察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
学生可能找到如下信息:1)从文字信息中知道两名学生和30名学生2)从图片信息中了解到这辆车左右个两列,每列8个座位3)最后一排5个座4)横着看每排4个一共7排,最后一排5个座。
根据学生的汇报信息板书相关信息。
参观人数:2名老师30名学生。
客车情况:纵向观察------4列,每列8座,最后一排多一座。
横向观察------每排4座,共7排,最后一排5座。
2.根据信息寻找问题:坐得下吗?(板书)。
同学们的信息寻找的很准确那么解决“坐得下吗”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有多少人坐车”和“客车能坐多少人”这两条信息中哪个没有直接告诉我们?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联系生活的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到了学习探索的乐趣。老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体会学习收获的快乐。注重过程的交流和总结。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让个人和一部人的思维为大家所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表内除法》小学数学教学设计12-06
《表内除法》教学反思05-20
小学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0-25
乘法口诀表教学反思11-24
分数乘法教学设计10-25
笔算乘法教学设计10-1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9-1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9-22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09
9乘法口诀教学设计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