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求学问答>中小学辅导>语文>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

时间:2022-04-05 17:07:11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

  课前预习《逍遥游》,让学生提问,整理出四个学生问得比较多的问题。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

  1.什么是逍遥游,什么样的人做得到逍遥?

  2.为什么要写大鹏、蜩与学鸠?

  3.小大之辩与逍遥游有什么关系?

  4.写大鹏的事好像重复了,为什么呢?

  一、PPT打出四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组织四人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师: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花5分钟时间讨论这些问题。

  (点第三小组第三行男生)

  生:真正做到逍遥的人是没有的。

  师:同学们,我们说话要有理有据,庄子所谓的逍遥是什么?课文中有没有原句?要“以本为本”。

  板书:以本为本。

  生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师打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并追问,“它们的共性是什么?”

  师提示:我们找信息不仅仅要重原文,找关键句,还要看上下文,看相关的内容。

  生:无待。

  师:谁做得到?

  生集体:至人,神人,圣人。

  师:那我们解决第二个问题。

  (点第5小组第一桌,女生:通过对比,说明……)

  (刚才那男生有不同意见。)

  男生: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小的经验比不上大的经验。或者小的志向比不上大的志向。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这里的知与年可以引申为能力,经验等等,我PPT很简略,但是同学们帮我填充了很多,已经胜过你们的老师了。

  师:所以写大鹏、蜩与学鸠,又不仅仅是写它们,而是要给我们说明一些道理,所以这个叫?

  生:寓言

  师:这是庄子文章的一大特点,里面有很多的寓言(另起一列,板书“寓言”)。

  师:那我们现在来解决第三个问题。点……

  生有点疙瘩

  师提示:其实我们刚才讨论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已经有所涉及了。寓言可不仅仅是为了讲故事,比如大鹏飞往的南冥,可能是?

  生:大鹏的追求。

  师:蜩与学鸠理解了大鹏的志向与追求么?

  生:没有。

  师:对,它们连理解的能力都没有,所以说达到逍遥是有层次的。可分几层?

  生:两层。

  师:亮出三层。说明第一和第二是达不到逍遥的,但大鹏在飞往逍遥的路上。

  师:回答第四个问题,为什么大鹏要写重复?

  生:强调!

  师:这是庄子文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重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寓言”两字下板书:重言。旁边括号重者,重也。)

  生:老师,我觉得庄子多次大鹏,还有情感在里边。

  师:什么情感,哪里看出来的?

  生疙瘩。

  师提示,既然讲到了重言,重复,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描写大鹏鸟的这两段(投放课文一二段),什么字最多。

  生:也。

  师:我们不去掉也字,去掉也字都读一读。

  点第7列第3桌,女生:崇拜之情。

  点前面那位男生:对,很丰富的情感,有着自己的追求。

  师:把也字去掉,去掉的是什么?

  生:是语气,是情感。

  师:那我们再去一去,还能删成什么样?

  PPT放映去掉“其”、“之”、“者”、“则已矣”的一二段。

  北冥有鱼,名为鲲。鲲大,不知几千里;化而为鸟,名为鹏。鹏背,不知几千里;怒而飞,翼若垂天云。是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天池。

  《齐谐》,志怪。《谐》言曰:“鹏徙于南冥,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野马,尘埃,生物以息相吹。天苍苍,正色?远而无所至极?视下,亦若是。

  生表情大吃惊。自觉地读了起来,感受变化。

  师:做学问要下死功夫,同学们,我们不妨对自己再狠一点。

  Ppt放映:

  北冥鱼名鲲。鲲大几千里;化鸟名鹏。鹏背几千里;飞,翼若云。海运徙南冥。

  《齐谐》志怪。言曰:“鹏徙南冥,水击三千里,上九万里,去以六月息。”

  生:哇!

  (生读,感受)

  师(指着红色的标记括号内的怒字):这些去掉的词,比如说这个,说明大鹏是奋力而飞,,刚才的对比,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庄子对他笔下的大鹏充满了无比的热爱的。这只奋飞向南的大鹏何尝不是庄子在此天地间的化身呢!

  师:那庄子对蜩与学鸠呢?是怎么样的态度?

  生:悲哀的。

  师:对,之二虫又何知。

  生:可怜。

  师:对,悲怜,悲悯。至人无已,多的不是鄙夷,而是希望他们也能好起来。到这里,我们惊奇地发现佛家,道家的圣人都长得一个样,都深爱着世人,而不是仅仅消极地冷眼旁观,庄子眼极冷而心极热。

  最后再朗读一下最后一段,再次感受庄子对这个世界的热爱!

  备注:宋荣子与“至人无已”的理解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苏教版的解释差到没边。所以准备了两谒语,做解释用。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学生一看就知道宋荣子是怎么一回事了。

  另外,准备了老子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天道无为、道法自然,以备补充,来讲庄子思想的渊源。

【高一语文《逍遥游》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逍遥游说课稿12-07

语文高一教学总结11-26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0-12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03-11

高一语文教学总结09-19

高一语文学习计划02-22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05-20

高一语文期末教学的工作总结01-15

高一语文个人工作计划03-03

高一语文《铸剑》精品教学设计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