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学习资料
《山中访友》是著名散文家李汉荣先生发表于1995年第6期《散文》月刊一篇杰作。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学习资料,希望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表达方法:
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采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
“撞了个满怀”,形象地写出了沐浴在令人心旷神怡的和风中的那种感觉。因为风中含着“露水”,所以特别滋润心脾;也因为风中含着栀子花的气息,所以在滋润中还带着一丝甜蜜。这“走出门”后给作者的第一感受,就不同寻常,说明了“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同时,也间接地点明山中访友是在初夏的一个早晨。
②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③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鸟儿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闪亮,而是在“与我交换眼神”。一声“呼唤”,一个“眼神”,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④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树为人友,人为树友,人和树已融为一体。这是多么奇妙的一种境界!从这些联想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那种走进大自然物我相融的境界。
【六年级上册语文《山中访友》学习资料】相关文章: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11-17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09-29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11-19
《山中访友》说课稿15篇11-29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5篇10-20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精华【15篇】09-15
高二上册语文学习计划10-08
《消息二则》学习资料09-01
六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计划11-23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