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典佛语的语录集锦84条
瞋恚即实际,以依真如起,了知如法界,是名瞋三昧。以下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佛语的语录84条,欢迎阅读与收藏。
1、人间戏剧,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常常扮演主角,有的人常常扮演配角,有的人从主角跌落到配角,有的人从配角上升为主角。这往往不是人自己可以选择的。但是,不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人都不能忘记自己人生的原始起点,都不能迷失自己生命的真我本质。
2、在挫折面前,我们要达观一些,人生没有一帆风顺,有坦途就有坎坷,没有坎坷的路是绝路;有顺境就有曲折,没有曲折的路是回头路;有完美就有不完美,没有磨砺的成功不是完美的;有成功就有挫折,没有挫折的人生是听天由命,是颓废的养成。
3、人生在世,切不要失去慈悲心,一定要常常观照这颗心,使它富有智慧与永恒!没有美好愿望的欢喜,也许是残酷的;而没有欢喜的美好愿望,则容易变得冷漠。在似水的流年里,应以无畏的智慧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但求奉献;不求被理解,但求去理解;不求被爱,但求去爱。
4、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坛经·般若第二》
5、世界需要与平,社会需要祥与,人心需要与气。
6、佛光是心光,眼虽不能见,心却能见。
7、听着雨声的悠然,摊开一张素白的纸写下这一笺风月人事,风微微地吹,吹开心扉的轩窗,打开一扇久闭的门迎向多姿的世界,无关风情,无关过往,于时光深处静看荷莲的绽放,一朵一朵的洁净与淡雅清澈透心思的烦恼,抛开,放下,相对无语也算是生命中一场禅意的修行。
8、[天天禅语]眼睛向外观看时,见到一切形形色色,感到世界如此的真实;用心往内观照时,觉得内心空无一物,感到世界如此的虚幻。世界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幻?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论上世界是虚幻的,现实上世界是真实的。事实上,世界既不是真实,又不是虚幻,而是显空双运、明空双运、乐空双运与智悲双运的大法界境界。
9、有福,应知福、知足。
10、谈生死,应了解如何去除烦恼。
11、若时光允许,就让我用花的从容陪你细水长流,用禅意的修行,与你姹紫嫣红看遍。让无悔的眷恋在花香盈满间盛放百年,让柔情缱绻每一个回首的瞬间,用花香覆盖沧桑,用安然放逐纷乱。有些深情,有些厚谊,即使被红尘染尽沧桑,有过一份绚烂的曾经,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花虽落,暗香依旧,不刻意的提起,也不会忘记,偶尔的念起,心中便是暖暖的。守一份淡泊,浅笑安然,静默于花开花谢的沉香里。
12、执著与把握不同——执著是为己而争,把握则是当下付出。
13、生活中,一个人的事业、家庭的好坏都是他自身的放大和外延。
14、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
15、懂得示弱,是聪明女人的优点。弱为阴,女人原本为阴性属性,这样才会生理平衡;真正聪明的女人在职场叱咤风云,在家里依然可以风情万种;真正聪明的女人没有必要在任何人面前都表现得很强势,那个需要你软下来成为小女子的人,一定是今生最爱你的人。因为这世上,喜欢上你的人都是爱上你的灵魂,在真正爱你的人面前,你的缺点也是同样熠熠生辉的。
16、善用其心用心养花,花花皆是芬芳;用心烧菜,菜菜皆是美味;用心作人,人人皆是好人;用心交友,友友皆是贵人;用心爱人,人人皆是亲人;用心做事,事事皆是好事;用心念佛,念念皆是功德;用心学法,法法皆可明心;用心参禅,禅禅皆可见性。降伏自心,心魔皆可净除;善用其心,无心却也有心。
17、我们必须确知:人只要是活在错误当中,他也不得不活在烦恼当中。而人最大的弱点是姑息自己、苛求别人。
18、夜晚已经过去,太阳已经升起,不管经历了怎样的噩梦,晨 风都会为我们抚平。那些已经逝去的生灵,是我们必须活着的原因, 在这个速度的时代,天灾和人祸总是并行。是哪一只手制造了夜晚的 。晾悚?生命之轻何以变得愈发不能承受?早晨醒来的人们,在继续上 路的同时,要学会叩问!
19、金钱和财富看起来美好,常令人们对其趋之若鹜。不过,金钱也不是万能的,财富也未必总能令人快乐,只有超越其存在,才能享受其带来的价值。佛教大师告诉世人,真正的金钱观是要对金钱等物质上的东西喜于接受,也喜于付出。
20、平等:无分美丑善恶,芸芸众生都平等得到水的滋润。无分高低凹凸,自然环境都平等得到水的滋养。所以水对芸芸众生与自然环境的利益是平等的。
21、谓第一义圣乐言说所入,是第一义,非言说是第一义。《楞伽经》卷二
22、阳光从外往里照,佛光从里往外照。
23、自古以来,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才会保持自然的和谐,阴阳的平衡,万物才能自然更迭。
24、以无护为方便圆满戒度,犯、无犯相不可得故。
25、空并不是指一切都没有,而是说人可以努力去促成某事,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不需要放在心里。得失不挂心,才能斩断烦恼的根源。空是指对一切不贪恋,万事都放下,心中无一物,才不会有执著心,没有执念,才不会产生痛苦。
26、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一,现病品
27、顺境和逆境比较,人们都喜欢顺境。因为在同等条件下,在顺境中向 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 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对人的事业发展也有不利因素,顺境中的宽松气 氛、优越条件,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古人说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对顺境消极作用的一种警戒。积极利用顺境 的有利条件,避免顺境的消极影响,是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应该注意的一 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8、心无妄想,即是佛国 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 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29、不说是非,不传播是非,不计较是非,更不要为是非患得患失。
30、你提出的意见如果不被对方采纳,可能因为三种因素造成: 一是你的意见本身是错的,二是你提意见的方法错了,三是选择的意 见对象有错。意见本身错了你让人家怎么接受?方法错了导致人家不 愿接受。关键是第三点,对象一错就只能对牛弹琴。总之是错在自 己,与对方无关。
31、当爱情的激情被生活的琐碎一点点磨光时,夫妻关系便会进入一个相对平淡期,如死水般没有波澜。这样的生活很可怕,因为看似平静,却往往酝酿着大的变动。太平静时属阴,此时最好能有阳气进入,不时激起一些波澜,这样水源才会鲜活起来,当水一旦流动时,才会有阴阳的转换与平衡。
32、生活中会有很多让我们无法承受的负担。如果我们不肯放下这些重 负,就会痛苦不堪,也不会得到快乐。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放下肩负的包 袱.轻松前行,快乐就会悄然而至,烦恼就会悄然远去。
33、菩萨千手千眼,凡夫也千手千眼。不同的是,菩萨千眼观察众生受苦,而以千手救度出苦;凡夫千眼看人家的不是,千手往自心中抓进烦恼。
34、信与不信,因果就在那里,或善或恶,与你如影随形,不离不弃。
35、在大地上行走,身上不必怕惹灰尘,眼里不必怕进风沙。心干净了,身上自然不脏,眼睛自然不迷。在大地上行走,值得信赖的引领者是自己的心灵。
36、人类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鱼缸里的鱼。
37、迎合爱的脚步,你要有所改变。
38、简单就是美。
39、每个人的路途都是很长的,不要过多去留恋已经失去的东西。前方的路时时 刻刻都等着你去拼搏。生命原本就是一种恩赐,好好地去珍惜每一天的日子,好 好珍惜生活赐给你的一切。因为时间过去了,就真的永远都不能重来了!
40、所谓念佛,即是让弥陀做我的主人,一切听他,一切靠他,一切围绕他;生活以弥陀为圆心,无论在哪里,生命的弧线永远对准圆心,聚焦弥陀。早安!
41、火在佛法中,又称为无明火,还包括了怨恨、愤怒和仇视。对于能够顺自己意的事就很欢喜,可是往往我们在世间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遇到不如意,心中就有火气,这就是无明火。
42、律,不独指粗迹而已。若不主敬存诚,即为犯律。而因果又为律中纲骨,若人不知因果及瞒因昧果,皆为违律。念佛之人,举心动念常与佛合,则律教禅净一道齐行矣。
43、我们的繁忙并不在利益他人的事情上,而是在利益自己的事情上,所以忙的最终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佛陀曾经很清楚地告诉过我们:幸福和快乐源于利益他人,痛苦和忧虑源于利益自己。无著菩萨也说:"诸苦由贪自乐起,佛从利他心所生,故于自乐他痛苦,修正换是佛子行。"
44、磁场与能量在人体外在形式的体现主要是:个性、气质、习气、影响力、说服力、吸引力、魅力等。磁场与能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个性、气质、习气、影响力、说服力、吸引力和魅力。这些气质的外在表现往住在先天出生时便决定了一大部分,它受家庭环境、父母基因、祖辈福德、前世修行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当然,后天环境也会影响到我们能量的强弱,如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父母教育、学校教育状况、自身修为等。
45、"无平不陂。"成功没有坦途,前进的道路上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坎坷、陷阱,等着人们去克服。因此,不必幻想轻轻松松地收获,成功就意味着要作好艰苦奋斗、奋战到底的心理准备。
46、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就是寓动于静,寓静于动,动静相依。静然后能定,定然后能安,安然后能虑,虑然后能得。静中有受用,用禅的思想来指导生活,在动中才不会落空。在动中无忧无惧,反过来又能在静中得定,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47、问:"如何是佛?"师云:"洞庭无盖。"——《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48、佛法是靠学习得来的吗?显然不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在看佛经,但是成佛的人却极少,可见只看佛经并不能有所成就。因此,佛法必须通过实证,通过付诸实践才能不断加深认识,逐渐实现真正的解脱。
49、菩萨修行大涅槃者,作是思惟:我若不能忍受如是身苦、心苦,则不能令一切众生渡烦恼河,以是思惟,虽有如是身心苦恼,默然忍受。
50、所归依者,谓唯灭谛爱尽涅槃。或复有谓:归依僧者,归依四姓出家之僧,今显此僧威仪形相,皆是有漏,非所归依,所归依者,谓成僧伽学无学法。
51、人们的真性情都是自然流露,如同天上浮云不受羁绊。当我们抑制自己的本性,祈求获得别人的认可时,不但自己失去生机和朝气,而且生活的欢喜乐趣也会丧失殆尽。从世俗的眼光中,真正解脱出来,何谈不自在呢?
52、何谓圆照?前念已灭,后念未生,正恁么时,一心湛寂,了了明明,是之谓照。圆者,非着力,非不着力,不沉不浮恍如朗月孤圆是也。此寂一念未起,清净无比,遍体清凉,便是本来面目。
53、汝若歇得念念驰求心,与释迦老子不别。
54、若以静处为是闹处为非,则是坏世间相而求佛相。离生灭而求寂灭。
55、人应该经常照三面镜子。一是以心为镜,看看自己是否还有青春荡漾的心灵,看看自己的心灵是否已悄然腐蚀。二是以群为镜,看看自己是否还有泛爱众人的爱意,看看自己的爱意是否已慢慢凋零。三是以人为镜,看看自己是否还有见贤思齐的德行,看看自己的德行是否已随风飘去。
56、石头再硬还是被水给滴穿了,树桩再大还是被细绳给锯断了,堤坝再坚固还是被蚂蚁给啃倒了,所以我相信困难再大你也可以把它给克服掉的!好朋友,加油哦!
57、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真正的自由是在无所依傍之时,发现无路而处处是路。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才算得上自由,这不是路的缘故,是心路。
58、无法,无本心,始解心心法,法即非法,非法即法,无法无非法,故是心心法。
59、人生中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当内心博大、空灵无碍,犹如倒空的杯子,便能恬淡宁静。人的心灵,若能如莲花如日月,超然物外,无分别心、取舍心、爱憎心、得失心,便能获得自在与安详。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让一切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60、生活仿佛是由心情着色的。好的心情总能让生活充满亮色,让不顺心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让繁忙的工作也不那么让人烦扰,所以别再让坏心情影响我们了,换个好心情去迎接每天新的生活。
61、有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不停在风口浪尖上摇晃,她说,只要盛开,就要怒放;只要坚持,就是希望!她的世界,禁锢在小小的花盘上。可是她说,眼里的天空,无限大,虽然孤独,却从不寂寞。风雨吹打着她,而她,却始终微笑。她说,笑容就是一块调色板,只要能够拥有快乐,生命的画图上就有了最美丽的色彩。她把痛苦与泪水,藏在花开的瞬间。她说,只要还能怒放,就要开成最美的一枝蒲公英,即便最后香销花殒,也要在漫天飞舞中快乐地演出生命的绝舞!
62、简简单单生活,平平淡淡快乐,轻轻松松地过好每一天。
63、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
64、人生在世,没有一种快乐,是专为我们设计的,没有一种痛苦,是单为我们预留的。这个世上有多少种心情,就有多少种开心;有多少种不幸,就有多少种心痛。好好善待自己,过去的能忘则忘,眼前的能不计较就不计较,学会放开自己,未来的不要想得太多。沉淀心情,去除浮躁,心静得自在。
65、有信仰的人最富贵,具道德的人最安乐,肯修行的人最安心,有智慧的人最可敬。用财富装扮身躯,不如用虔诚美化心灵。
66、若谁不常修自心,便有种种不同苦。若谁常常修自心,即生不共之安乐。
67、学佛不是我比谁更有智慧,而是我有太多无明烦恼要去除;学佛不是要逃避人世、追求虚无,而是深知日常生活处处是道场,活在当下就是修行;学佛不是要发现外在有一个神 ,而是发现自己的自心本性;学佛不是茫目追随,而是要了解到生命的价值在于慈悲,而慈悲是无分毫伤害的心,一种利他的心。
68、曾经有人问我,人与人之间的最高境界是不是若即若离?其实,不一定需要若即若离,但一定得有空间。不论是什么关系,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与自由。正如你自己希望畅快的呼吸,别人也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把握好自己生活的尺度,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69、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生命都是很短暂的,彼此之间都是过路客,随时随刻大家都要各奔东西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要能够彼此珍惜缘分。
70、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时时处处都是享受,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美好事物的心。这颗心就是我们所说的"活在当下"。
71、"苦"的观念可从三方面去审察:一般苦难的苦;由变易而生的苦;由因缘和合(条件具备)而生起的苦。
72、人活着不可以太计较,不管别人怎么想、怎么看、怎么说,付之一笑就好了,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73、切记。不要一天到晚,想神通,想开悟,那是修道的绊脚石。
74、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75、花开、花谢,生死、死生,人的真实生命在哪里?
76、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77、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我们要学会和外界独处,和生命独处,和自己独处。学会独处的人,心胸才能够豁达;学会独处的人,心智才能够成熟;学会独处的人,才能领悟到生活的深邃。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独处让我们内心充实起来。我们的内心就是在无数个独处中渐渐坚强起来。独处,让内心更强大。
7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高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79、得不到的东西,禅语。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显露太少,学习经典语录。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显露后,你会发掘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美好。
80、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棲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81、禅诗·送僧之金陵:胜游生末迹,杳自狎时群。卷衲消寒木,扬帆寄断云。曙瓶花外汲,午磬浪边闻。别后石城月,依依远共分——雪窦重显
82、恶慧愚痴人,以其邪见故,侮蔑罗汉教,依正法行者,以及尊者教,而自取毁灭,如格他格草,结果自灭亡。
83、懂理不懂事,能知不能行,此"理"与"知"就如空花水月,要"理事"相应"知行合一",才是真理与真知。
84、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法句经》。注:修学过程中,如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与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还不如独守正道。
【经典佛语的语录84条】相关文章:
静心佛语语录01-31
精选佛语的语录汇编69条08-17
简短的佛语的语录48句10-22
经典佛语的语录集锦56条11-24
经典佛语的语录大合集50句01-31
实用的佛语的语录汇编30句04-05
【推荐】佛语的语录摘录35句11-15
有关佛语的语录锦集45条11-03
【精华】2023年佛语的语录36句11-16
2023年实用的佛语的语录40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