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南怀瑾的语录大集合58条
穷归穷,绝不愁,如果又穷又愁,这就划不来,变成穷愁潦倒就冤得很。 ——南怀瑾 《谈历史与人生》下面是关于南怀瑾的语录58条,一起来欣赏吧。
1、如果要消费刺激生产,顶好天天打仗。所以你看,美国到处挑动打仗,这是最大的消费刺激生产了。现在,美国又提倡走所谓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你们去研究下这个新自由主义,完全站在自己国家的立场,拿经济武器统治全世界,用钱来控制全世界的人,变成经际经济军阀。这是什么文化?我们要深思。
2、一个均贫的社会,如果稳定下来,先求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我们今天还没办法。你到美国看看,人家的农庄,一望无际,看不到头。把农业基础打稳,工业发展,再谈商业,再谈国际贸易,那就不同了。结果,我们由均贫的社会,一下开放了,先盖高楼大厦,土地公有嘛,老板是政府,他能随便卖。
3、上德若谷",一个人真到了虚怀若谷,才能够包罗万象。
4、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做人要方正,但不要因为方正,而割舍其他一切;人方正到割裂其他的时候,就变成不能容物了。
5、人生祸福相依,笑泪交织,得到不必太喜,你拥有一些,必然会放弃另一些;失去的无须过悲,没有什么可以永久地停留。不要以事业的成败、收入的多寡来定义人生的幸福,它们只是附庸,与幸福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凡事抱以平常心,不抱怨,不嫉恨,不懈怠,不冷漠,幸福才有所依附。
6、人生的许多败笔,多是输在距离上。暗恋某人,或者某人有利用价值,总想与之走得近些,太近则摩擦多,久之易生不满、误解、矛盾、隔阂,最终疏远。与人相处的距离,其实是相互间的一种尊重。有了距离,才有双方的空间与自由,心灵与情感才不会窒息。我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尽量多给彼此一些转身的余地。
7、有些东西,即便再珍贵,只要是你用钱买来的,最终都会贬值;只有那些用爱、善良、正义所孕育出来的东西,才是我们人生的瑰宝,才能经得起时光的冲刷,才会在我们的回忆长河中熠熠生辉。不要在意你手头拥有多少,而是注重你身后留下多少;不要一味拘泥于物质的丰饶,精神的充盈方是永远散之不去的财富。
8、一辈子不长,有些精彩只能经历一次,有些景色只能路过一回。不要等,有时候等着等着,就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性,就学会在等待中蹉跎岁月;不要怕,能说的立即说,能做的马上做,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畏首畏尾,你今天不做的,或许就是永久的遗憾;不要悔,路是自己选择的,走过的,错过的,都是自己的情愿。
9、我们能走多久,靠的不是双脚,而是志向大小,鸿鹄志在苍宇,燕雀心系檐下;我们能登多高,靠的不是身躯,而是意志强弱,强者遇挫越勇,弱者逢败弥伤;我们能做什么,靠的不是双手,而是智慧高低,勤劳砥砺品性,思想创造未来;我们能看多远,靠的不是双眼,而是胸怀宽窄,你装得下世界,世界才会容你。
10、学知识不一定能长本事,但是有本事必须要学知识。不要把改变命运的转折,放在一个偶然的巧合或机缘上,只有丰厚的知识积淀,才能迸发出强劲的精神力量,催生出曼妙的通幽风景。跟书本学,向实践学,与众生学,勤练飞翔的本领,夯实冲天的根基,你能学到了,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谁也抢不去。
11、我们无人完美。人生的智慧,是用完美的心态,捕捉某些完美的片断,培育完美的心境。心若完美,就要尽力追逐,追逐那些会消逝的东西,只要心无悔,做什么都值得;就要寂静等待,等待那些可能得不到的东西,只要心无恨,等再久都可以;就要适时放下,放下本属于自己的东西,只要心无伤,放什么都无所谓。
12、所有的原谅,不是我愿意,我只是还想,让你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所有的放弃,不是我愿意,我只是心疼,你为何那么不在意;所有的祝福,不是我愿意,我用假装的笑颜,掩饰雨般的泪迹。据说夜里睡不着的人,皆是醒在别人的梦里。走过百转千回,我们谁也不是谁的唯一,对于陪伴与懂得,爱情原只是一件外衣。
13、要想赢,就别怕输,莫低下高贵的头,种下馁弃的心,败其行仅限一时,损基志却累长久。最可悲的,不过于受挫前一蹶不振,蜷缩在原地迷失自我,就如被狗咬了,还想着在追着咬狗中赢回来。明智的是,上错了一趟车,就积极搭乘下一班车,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枉然。输不可怕,不趴下几回,谁知跌倒滋味?
14、生命中的人来去皆缘,有的短若昙花,如风无痕,他们仅是记忆中的碎片,终将黯淡在遥远的往事里;有的和你阅尽世间冷暖,尝尽苦辣酸甜,烘托出你人生的境界,赐予你回想的充盈。然而,有人陪你起步,无人伴你终点,生命尽头飘荡的,仍是你一个人的余音。管他短暂或长远,且行且惜,莫让倥偬人生太凄凉。
15、每一个在你的生命里出现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的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各有因缘,都值得感激和珍惜!
16、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正如齐宣王看见一头牛发抖不忍宰杀,扩而充之,就是大慈大悲,大仁大爱。只可惜没有扩而充之而已。一般的妇人之仁,如果扩而充之,就是仁之爱,那就非常伟大了。
17、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 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 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 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 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 当机能立断,遇难能慎行。 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 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 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 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
18、物质文明的发达看起来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9、因果报应作为佛法世界观、人生观的精华所在,其与宿命论是截然不同的,它更是人生的一个规律。
20、想发脾气,把脾气转为慈悲,把烦闷转为快乐,这就叫一步一步修行,修正自己的行为。
21、佛要教化一切众生。慈爱一切众生,对好的要慈悲,对坏的更要慈悲。好人要度,要教化,坏人更要教化。天堂的人要度,地狱里的更可怜,更要度。这是佛法的精神,所以说要度一切众生。
22、‘ 我’都尚且非我,那里还有你、我、他,那都是非我,一切无相。万有的相是因缘凑合,是假合的虚妄相,不是真实。但是虚妄不是没有,只是偶然暂时的存在而已。金刚经使我们同时认清,不要被虚妄的人生,和物理世界的暂时现象,骗去了自己的智慧,骗去了自己真性的情感。
23、身体的我既非真我,那么我们的思惟意识,念头是不是我呢?也不是,因为每一分,每一秒思想意识都会变去;尤其年龄大的时候,过去几十年,甚至现在说的话, 都随时忘记,所以说能够思惟、意识、念头也非我,这些都不是我。‘我’都尚且非我,那里还有你、我、他,那都是非我,一切无相。
24、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缍是有情。菩萨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
25、一切事情,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26、我们祖先晓得语言三十年一变,所以把语、文分开,把语言变成独立文字,因此中国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来,两年功夫,只要学通中国字,就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都懂了。中国方块字,康熙字典里大约五万个,一个中国人,如果认得2500个,哦哟!这个学问是非常大喽!
27、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南怀瑾
28、没有认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天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29、譬如我们讲戒,传统佛法的大乘戒律,第一条就不能自赞毁他。自赞毁他是菩萨道中最严重的事,如果拿这四个字与一般心理学一起研究,你看这个社会活着的人,那一个不是走这条路线?如果不自赞毁他,就没有办法活下去,为了想出人头地,总想尽办法去伤害别人。假定有人自己站起来,不但没有伤害别人,同时使别人也站起来,这就是菩萨道,学佛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然而一般人做不到,自己站起来都犯了菩萨戒,在自赞,在毁他,都是毁谤他人,自己才成功。
30、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南怀瑾
31、在世界上有两个东西是没有办法实验的,就是政治和军事。这两个东西,包罗万象,变动不居。从历史上看,古今中外的政治,专制、君主、民主、集体,究竟哪样好?谁能下得了这个结论?尤其现代的中国,几十年来,西方的什么思想文化,都搬到中国这个舞台上来玩过,但是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来的,结果如何呢?所以为政的人要了解人生,要有经验,要多去体会。
32、一个人先要学会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会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33、有人不择手段的创业,经常喜欢引用西方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的"不择手段"这句话。但是你要注意,对马丁·路德这句话,不要只说一半,他是说:"不择手段,完成最高道德。"现在把这句话拦腰一刀,砍去一半,把"不择手段"拿去用,而不是"完成最高道德",这就很危险了。
34、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
35、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观察现在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作镜子,反照自己。
36、我讲一个故事,是唐人的两句诗,也是对现代状况和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所谓举子就是读书人,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事情,知识分子一点都没用,读书没用!读了一辈子,不过归到泥巴里打滚。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属于小偷、土匪之类的,才会做出来。
37、我们祖先晓得语言三十年一变,所以把语、言分开,把语言变成独立文字,因此中国五千年文化,用古文保留下来,两年功夫,只要学通中国字,就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都懂了。中国方块字,康熙字典里大约五万个,一个中国人,如果认得2500个,哦哟!这个学问是非常大喽!国文教授还认不到1500.
38、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39、男人的气质,临危而不惧,途穷而志存;苦难能自立,责任揽自身;怨恨能德报,美丑辩分明;名利甘居后,为理愿驰骋;仁厚纳知己,开明扩胸襟;当机能立断,遇乱能慎行;忍辱能负重,坚忍能守恒;临弱可落泪,对恶敢拼争;功高不自傲,事后常反省;举止终如一,立言必有行。人生最高境界: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40、信心清净有两种意义,一种是专讲个人的信仰,因为真正的信仰并不是迷信。为什么不是迷信呢?因为是深解义趣,把道理彻底了解了来学佛,才是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假定说佛学的理不透,盲目的去信仰,盲目的去礼拜,那不能说他是不信;不过,严格的说,还属于盲目迷信的阶段。真正佛法的正信,是要达到深解义趣这四个字;先懂得理论以后,再由这个理论着手修持。所以说,一个真正学佛的人,必须要深解义趣,这个信心才是绝对的正信,这一个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才是宇宙中一切众生,自求解脱成佛之路。
41、一个人先要会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会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
42、多跟人格成熟、品行可靠的人往来,帮忙你成长,急难的时候可靠。多和老年人往来,可以学很多经验学问。
43、"我除了依照佛经以外,拿我几十年摸索的经验,诚恳地告诉各位,你真达到正身、正意,没有一个身体不能转化;没有病去不掉的;没有身心不会健康的。正身、正意做到了,身心两方面绝对地健康,可以返老还童。因为一切唯心所造,这是真的,就是"正身"、"正意"四个字。" ——南怀瑾
44、天堂固然好,但却有人偏要死也不厌地狱。极乐世界固然使人羡慕,心向往之,但却有人愿意永远沐浴在无边苦海中,以苦为乐。与其舍一而取一,早已背道而驰。不如两两相忘,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南怀瑾 《谈历史与人生》
45、生命就是这样,年年都有个春天,年年也有个冬天,这是生灭两头的现象;念头、细胞乃至一切物质也是有生有灭,永远都是这样。找到了生命能生能灭的根本,叫做成佛,叫证得菩提。……为什么佛教到中国,很容易就被吸收呢?因为中国文化的老祖宗《易经》,也讲过这个道理。 ——南怀瑾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46、人不能没有学问,不能没有知识,仅为了学问而钻到牛角尖里去,又有什么用?像这样的学问,我们不大赞成。 ——南怀瑾 《谈历史与人生》
47、畏就是敬,人生无所畏,实在很危险。 ——南怀瑾 《论语别裁》
48、一个人内心没有涵养,就会变成色厉内荏,表面满不在乎,而内心非常空虚。其实,大可不必。一个人好就是好,穷就是穷,痛苦就是痛苦。 ——南怀瑾
49、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南怀瑾 《花雨满天维摩说法》
50、老实说吧,没有什么脑袋好不好的,是肯用心与不肯用心之故。你把我这句话仔细研究,聪明的人一听就会,就记住了,我笨,我多念一百遍,也成功了。所以"勤能补拙"这四个字要记住。 ——南怀瑾 《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
51、秋风落叶乱为堆, 扫去还来千百回。 一笑罢休闲处坐, 任他着地自成灰。 ——南怀瑾 《圆觉经略说》
52、我们学佛,不但要通达佛经,连世间的一切知识技能也要通,在家是好子女、好父母,在社会是真正有贡献的人,这样可以算学佛。 ——南怀瑾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53、学问最难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 ——南怀瑾 《谈历史与人生》
54、学道要营养好,休息得够,才能用功,人家问我闭关做啥!睡觉。一进关房先睡七八天,以后不要睡了,一坐就用功了。尤其是夜里十一点以后一定要睡觉,烂睡一卧,那才会有精神。 ——南怀瑾
55、不执著于真假、善恶、美丑,便可得其道妙而逍遥自在了。
56、人为什么要外面人讲你好,你才觉得自己好呢?外面跟我毫不相干,在我自己,我认为好就好,爱笑就笑,爱哭就哭,跟别人毫不相干。
57、《金刚经》告诉你,一切现象都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即有即空,即空即有。
58、没有人生观,跟着大家走那是很有问题的。问舍求田,本无大志,掀天揭地,方是奇才,这才是人生的目标。
【南怀瑾的语录58条】相关文章:
南怀瑾的语录锦集59句02-15
2025年南怀瑾的语录摘录55条02-01
雷锋语录经典语录02-26
【精选】经典的语录10-02
经典的语录09-26
经典 的语录12-26
[经典]经典的语录05-07
经典的语录07-10
经典的语录[精选]08-07
经典的语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