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街头不规范用字已经非常普遍。在街头上行走,从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中均可看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容貌,还有可能让不识字的小朋友把错的字一直记在心中,把正确的字当做耳旁风。
二、研究方法。
1、寻找不规范用字。
我调查了一百零二个街头广告,之中有四十八个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七点一。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打折”写成了“打拆”;“寻人启事”写成了“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了“亭车”。更有人把“防火栓”写成了“放火栓”,看后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2、查找图书。
我通过学校图书室、图书馆得知:街头错别字之所以会这么多,一部分是因为写字人文化低,对汉字使用随意;一部分人明明知道错了,不过就是不改。
三、资料整理。
写字人文化水平低,对汉字的使用十分随意。有的人明明知道错了,还是习惯性使用。这样十分不好!
1、同音字混淆。如“事”写成“示”。
2、行进子混淆。如“折”写成“拆”;“防”写成“放”等。
3、字义分析错误。如“停”写成“亭”;“像”写成“象”等。
4、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2
1、写实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4、社会性
调查报告作为时代的镜子,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客观地反映社会情况和问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调查报告所总结的典型经验,对社会各方面具有指导意义;调查报告所接揭露的问题对社会各方面具有警戒作用;调查报告作为一种社会舆论,社会事实的发言人,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人民的愿望,能鼓舞人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信心百倍的争取胜利。
5、典型性
调查报告具有典型性,典型事物最能反映一般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总结某项经验,研究事物的发展趋势而写作的,因此需要恰当的选择典型,解剖麻雀,探索事物的发展规律,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
二、格式
(1)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
三、相关范文
时间:XXX
地点:XX
目的`: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3
一、调查目的
在街上,我曾无数次看到过广告上有着错别字,但都只是一笑而过,没有过多地去了解它。可自从我学了第三单元,我便知道了规范用字的重要性,于是我对街头不规范用字情况做了调查,要让大家知道规范用字的重要性。
二、调查方法
1、查找资料。
2、询问他人。
3、实地调查,做相关的记录。
三、调查情况
在做调查的时候,我发现了有些商家是故意写错字,用谐音字去篡改一些常用成语或词语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从而达到让消费者到店铺消费的目的。如:有的.服装店将成语“依依不舍”改成“衣衣不舍”,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这家服装店看起来还不错,从而进去消费;有些服装店还会将“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等,商家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想让自己的店铺更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仅仅是是服装店,还有一些卖海鲜的店铺把“年年有余”改成“年年有鱼”,这样会让消费者觉得过年不能没有鱼,然后便进店铺去买鱼。这些商家的做法,是对汉字的不尊重。
四、调查结论
1、有些商家是不知道自己写错了字。
2、是商家故意写错字,用错字去吸引消费者。
五、建议
1、在街头传播一些汉字知识,让大家知道写错字的坏处。
2、与商家商量,看是否能把错字给改过来。
3、让大家知道汉字的有趣,也让大家知道写错字,还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4
时间:
20xx-6-13
地点:
武隆县城散
目的:
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5
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调查地点:
XXX路
调查目的:
xxx
调查人员:
xx
行走在街头上,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字等等。通过调查,总结出写错别字的种类其实主要在于同音字和同形字这两大类。同音错别字中,有的属于手误,如千锤百炼误为千垂百炼食不果腹误为食不裹腹粗犷误为粗旷候车厅误为侯车厅等。有的属于故意使用错别字,如一往情深误为衣往情深家世界误为家饰界夸夸其谈误为夸夸棋谈依依不舍误为衣衣不舍库存不多误为裤存不多刻不容缓误为咳不容缓等等。同形错别字中,如气概误为气慨,辐射误为幅射竣工误为峻工,寒暄误为寒喧等等。
通过调查我觉着导致出现错字的原因应该有这样几点: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写了不检查。不重视错别字,认为它的作用不大,但是,事情往往会由小变大,积少成多。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就叫做《一个偏旁毁了一座城的故事》,说的是:清政府军队望风而逃,农民军队太平军乘胜北伐时,驻扎在仪征城外,先行官让小校向主将请示路线。此时,主将正在与人议事,随手写下手令。先行官拿到手一看:烧城而走,虽感吃惊但又不敢违抗,于是下令每人准备一大把柴火,拂晓前烧城。事后主将责问为何烧城?先行官取出手令,主将捶胸顿足:我竟把绕写成了烧字,好端端的仪征城化为灰烬,这都是我的过错啊!读了这个小故事,你不觉着错别字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吗?鉴于错别字的危害性,我特向有关部门提出一些建议: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志愿者活动小组,定期上街头宣传错别字危害,清除一些错别字垃圾。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等等。3、我们小学生应该先把自己的错别字消灭掉,尽量在写字前想好要写的字是什么样的,认真学好、写好每一个字,确保每个字的准确性,搞好错别字,必须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基础水平,才能对字负责,才不会写错别字。4、请大家无论在任何场所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用语,杜绝错别字,提高中国人民的全民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城市良好形象,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献出一份力量,文明城市离我们将不再遥远。值得欣慰的是,有关部门鉴于错别字现象的严重性,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城管加大了对错别字的勘察力度,报刊上的错别字,读者可以写信到报社,许多报社会根据错一个字,罚一百元的.制度来处理,高考作文中,错一个字扣一分。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已经对错别字重视起来了,我相信如果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样子,错别字一定会飞到九霄云外。通过这次关于错别字的调查,使我更加地接近了社会生活,提高了我参与社会的能力,使我知道了关于错别字的多方面知识,和错别字的危害性质。这次调查,不仅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还增长了我的课外知识。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6
XX小学
调查员:xxx
调查时间:xx年10月4日11月16日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7
一、调查时间:11月28日
二、调查地点:东清巷
三、调查目的:发现东清巷的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四、调查数量:共调查20多家店,其中7家店有错别字。
五、调查材料分析: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1、繁体错别字:請——请語——语長——长電——电貝——贝髮——发藝——艺
2、简写错别字:“停”字右边部分写成了“丁”
3、象形错别字:“所”左边部分多了一横,“用”写成了“甩”,“福”的“礻”写成了“衤”,“悠”的“攵”写成了“夊”,“莫”的“艹”中间断开了。
六、出现错别字可能有以下原因:
1.店主为了方便,写成简体字和潦草字。
2.店主养成习惯,喜欢写繁体字和潦草字。
3.店主一时大意,随意写了错字。
4.店主不会写某字,用近音字、形近字代替。
七、建议:
1、成立“消灭错别字”志愿小队,利用休息日上街寻找错字,提醒他们改正。
2、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的力度,尽量减少错别字。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8
报告时间:
地点:
目的:寻找街头错别字,记下来,并改正。
分析:
坐在公交车上,行走在公路上,向窗外望去,各类广告、宣传图画、招牌、店牌、标语牌都可能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据我调查发现,玄坛路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等。玄坛路的街边店面广告上总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依依不舍”写成了“衣衣不舍”、“天天向上”写成“天添向尚”,这些错别字,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些错别字还需要人们用心去仔细思考、反复琢磨才能知道正确的写法。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我的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词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希望以后,那些粗心的老板不要再不我们伟大的.汉字写错、乱改了,不然,这样好多人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从而影响了作业时的正确率和用字的规范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第3篇: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
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达到47.1%,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字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字的使用随意;
○同音字混淆;
○形近字混淆;
○字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字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9
调查时间:11月17日
调查地点:菜市场街头的店铺
调查目的:寻找街头错别字,关部门提出建议,并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招牌,店牌,标语牌看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我共调查啦30家店牌和20张广告牌,有7家店铺乱用谐音乱改成语,乱改诗句和词语。有5张广告牌字普遍存在,有的`乱用繁体字,有的乱用简化字……除了广告牌上有错别字,各种服装店,各种餐厅的店铺牌上也有错别字,如:服装店把‘一见情钟’写成了‘衣见情钟’,把‘三国演义’写成了‘衫国演衣’,把‘挑三拣四’写成了‘挑衫捡饰’。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啄磨、推搞甚至考究一番的话,还真有一点难以辨认呢!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出现,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成因:
1、在生活当中,有很多近似的字如:‘在’和‘再’、‘拆’和‘折’
2、现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也少了很多。甚至可以说,只有一两家店。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1万,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啦如下建议:
1、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2、看见了店铺看有错别字,修改不规范的字。
3、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和成语。
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调查人:韩欣悦
时间:11月19日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0
时间:
20xx年4月15号
地点:
濮阳市华龙区
人物:
我和同学
目的:
寻找街头错别字,并记载下来,改正。
调查经过:
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
一些自行车维修摊前放着“修车冲气”的牌子,其实应该写成“修车充气”;一家理发店的大门上粘贴着“赞停营业”,其实应该是“暂停营业”;还有一家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分析: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是一时大意而写错了字。
调查结果:
现在,在同学们的生活中,错别字、繁体字、简化字少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希望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活动。
感受:
我认为:这些不规范的'字句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错字,另一类是别字。有关部门应该调查一下,查查商店为什么要用错别字来做广告招牌呢?好多小学生总以为广告招牌上的字都是对的,所以写了许多错别字,影响了用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希望我们以后看到的都是正确的字,不再出现错别字了!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1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小区门口。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并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调查资料分析:一出去,便看见琳琅满目的店铺,以及旁边放置的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比如某体育用品店,把篮球错写成“蓝球”。某小吃店把水饺馄饨写成“水饺混饨”某手机店把抢占先机错写成“抢占鲜机”还有的童装店,把大同小异错写成“大童小衣”。还有的把装潢写成了“装璜”。甚至有些饭店门口把炒饭错写成了“抄饭”不仔细查看,还真不知道哪里写错了呢!
通过调查,我认为错别字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商家故意写错别字。
2.商家并不知道哪里错了。
3.商家对汉字知识太浅。
针对上述现象,我提出以下建议:
1.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2.发现并让商家修改错别字。
调查感受:
虽然我们小学生的错别字越来越少了,但是那些店铺的广告牌广告词却有增无减,希望那些写错别字的商家及时改正,这样,让世界上错别字越来越少,甚至没有。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2
汉字是古代人们呕心沥血创造出来的,我们不应该写错。
调查时间:xxxx年x月xx日(星期日)
调查人员:xxx
调查地点:市场街
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调查经过:我特地和另外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等做了一次调查。现在虽是“文化世纪”,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头错别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体字将自己的店名用繁体字作为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外,其它的错别字、异型字等我们又发现了许多。如: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 “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 等;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广告:一“明”惊人,药品广告:“咳”不容缓……在这条街上所有不规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体字和错别字。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体字!繁体字和错别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特别是那些错别字,很可能会传播错误的知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查体会:人们要是不想写错别字的话,就应该在写完的`时候认真检查一下。
调查反思: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可还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后不以为然。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3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1日
调查地点:城市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错别字,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字,并杜绝错别字出现。
调查经过:行走在街头,商店的招牌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我发现不和谐的.字符普遍存在。看那边几家服装店,一家把“一见钟情”写作”衣见钟情;另一家把”百依百顺”写成”百衣百顺”……网吧门口,"一网情深"四个字是那么刺眼。那一家商店门口为了提醒人们不要停车,竟把”禁止停车“写成了”禁止仃车“。饭店门口的招牌上,”鸡蛋“变成了”鸡旦“,”酒水“成了”洒水“。路边贴着的”寻人启事“却是”寻人启示‘,真不知道找人有什么深刻的启示......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调查反思:通过调查,我认为错别字出现主要因为:
1、故意篡改词语,提高生意效益。如“步步糕升。
2、文化素质低,导致写错字。
3、贪图方便,乱写简体字。如:“戴“写成了“ ”。
4、同音字混淆,如“再”与“在”。
5、形近字混淆,如“已”写成“己”。
6、没有理解字义,如“像”写成“象”。
看着这些错别字,我感到很难受。我们中华汉字历史悠久,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如果我们任由错别字泛滥,就会给社会造成混乱,破坏了中国文化。因此,让我们一起改正错别字,严格要求自己,提高文化素养,不写错别字,用规范字,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4
调查时间:
20xx年10月18日(星期日)
调查地点:
市场街
调查对象:
街头招牌、等公共场所中的错别字、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
调查经过:
我特地和另外两个同学针对街头错别字等做了一次调查。现在虽是“文化世纪”,人人都有文化,可是街头错别字仍然不少,除了店家使用繁体字将自己的店名用繁体字作为商标注册,符合《商标法》外,其它的错别字、异型字等我们又发现了许多。如:我们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抄”饭,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零售店铺门口:“另”售,装潢店门口:装“璜”等;
还有一些是店主故意写错的,如:眼镜:一“明”惊人,药品:“咳”不容缓……在这条街上所有不规范店牌中,有90%是使用了繁体字和错别字。而一家店中的告示牌竟全都用了繁体字!繁体字和错别字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特别是那些错别字,很可能会传播错误的知识,产生不良的影响。
调查反思:
在大街上走了一圈后,我们发现街头不规范的字还是挺多的,可还是有很多行人看了之后不以为然。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20xx年左右。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希望人们都能重视起来,正确、规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传播祖国的优秀文化。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5
一、调查目的: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
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
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
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
20xx年11月15日
六、调查结果:
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杨老师的话】
写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它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并一定要有实践为前提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华紫薇同学能从“街头错别字”入手,切口小,调查却很有意义。调查报告的几个要素完整有条理,一目了然,思路清晰,尤其是通过图片展示,有力地说明了错别字的常见和危害,新颖而有效。
不过杨老师还有两个建议:
一、从调查的内容与范围来看,小作者显然将这次调查重点放在“街头错别字”上,如果对照题目——《关于汉字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那调查的广度就不够了。所以,建议将题目改成《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就确切了。
二、如果调查的结果中能先以数据形式总体汇报这次调查结果,再以图片形式展示街头错别字,会更有说服力,增强调查的深度和可信度,对吗?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精选】12-19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1-19
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09-12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5篇07-30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5篇)10-25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10-07
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15篇09-02
街头调查报告09-14
错别字现象调查报告10-04
错别字调查报告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