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增长才干的一种好办法,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1
这学期我担任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本学期由于新生开学要军训等其他事情,真正授课时间短,而教材内容多,任务重,而且10级计算机班又是新生班,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了解都非常匮乏,基础非常薄弱,但是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一、教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是中职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事软件维护、计算机维修,还是网络管理,就算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买一台电脑,选购不会上当受骗,自己能够安装和维护,也要悉心学习。
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首先就要教育学生要有学习的韧性,不怕吃苦不怕累,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在教学上,身为教者,首先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具(各计算机硬件设备),在网上下载最新硬件图片以及购买参数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室形象直观的传递计算机硬件信息,细致的讲解,一步一个脚印,融会贯通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用学生最常接触的手机、MP3、MP4、DVD等常见设施为例子,讲解存储卡,讲解光驱,用电视显像管成像原理讲解显示器等等,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
其次,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教材相对比较滞后,因此身为教者我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合现实需要的计算机发展人才。
再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成立以刘璇为组长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兴趣小组(开设时间计划为2年),通过学校机房平时维护将理论课上讲的内容联系到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培养和锻炼学生要敢动手、勤动手,为最终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维修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做好考核,增强教学目标的实行。
建议: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学校应成立独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投入计算机实训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设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2
一、对微型机系统、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认识:
(1)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
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据和计算器)发展到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部件的第四代,产生了微型计算机
1971年,Intel公司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芯片Intel4004,开创了一
个全新的计算机时代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第1代:4位和低档8位微机
第2代:中高档8位微机
第3代:16位微机
第4代:32位微机
第5代:
Pentium(奔腾)—32位微处理器
PentiumMMx(多能奔腾)—32位
第6代:(P6核心结构)
PentiumPro(高能奔腾)—32位
PentiumII(奔腾2)—32位微处理器
PentiumIII(奔腾3)—32位微处理器
第6代之后:
Pentium4—32位微处理器(非P6第六代x86系列CPU核心结构)
Itanium—64位微处理器
(3)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高速外设的出现,微型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今,已推出了多种带有不同的微处理器技术和总线结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采用Pentium微处理器的微机体系结构,其基本结构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改变了主板总线结构。为了提高微机体系结构的整体性能,规范体系结构的接口标准,根据各部件处理或传输信息的速度快慢,采用了更加明显的三级总线结构,即CPU总线(HostBus)、局部总线(PCI总线)和体系结构总线(一般是ISA)。三级总线之间由更高集成度的多功能桥路芯片组成的芯片组相连,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基本结构称为南北桥结构。
由Intel公司南北桥结构的芯片组440Bx所组成了PentiumⅡ微机的基本结构。440Bx芯片组主要由两块多功能芯片组成。其中,北桥芯片82443Bx集成有CPU总线接口,支持单、双处理器,双处理器可以组成对称多处理机(SMP)结构;同时82443Bx还集成了主存控制器、PCI总线接口、PCI仲裁器及AGP接口,并支持体系结构管理模式(SMM)和电源管理功能。它作为CPU总线与PCI总线的桥梁。
二、计算机组装体会:
我们都知道,想要对计算机进行深入的了解,首先就得从他们的硬件系统进行初步的剖析,因为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支撑整个计算机系统正常工作的主干道。而组装实操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计算工作原理的平台。
通过学习了计算机组装,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硬件方面的一些组装知识、更深入地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其中包括CPU,主板,内存,外存和外部设备等配件的基本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通过这次的组装实训,原来在这方面还有点模糊的我,开始渐渐地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了。这样我也能更好的利用它了————这个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的朋友。
这次的组装实训,我从中受益匪浅,而这也使我意识到计算机硬件的更新和维护的重要性。
三、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认识体会:
本次实训,我们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装操作中,分为系统软件安装和应用软件安装两大部分。在这两大部分的实操中,我们用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设备和系统光盘等对老师布置下来的任务进行了有目的地实时操练,当然其中也遇到了一些不知所措的问题,但后来通过向指导老师请教,还是顺利地完成了任务,而在安装过程中的最大感触就是无论安装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都必须具备有一定的耐心,因为要想装好一个完整的软件我们就必须做好安装软件过程中每一步的操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安装下来的软件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通过这次的软件安装实操,我学到了更多的计算机知识,这为我能更好地迈向计算机领域打下了又一重要的基础。
四、对计算机维护工作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学习了计算机维护,我们了解了计算机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学到了相关方面的工作原理,学习了CMOS设置和硬盘的分区及格式化。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和常用软件的安装。
这次的计算机维护实操,我们还了解到计算机故障的分类和检修方法,CPU,主板,内存,外存和外部设备等配件的故障识别与处理,系统的优化与软件故障的处理,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以及怎样利用杀毒软件杀毒。虽然在个别方面我们已经懂得了不少,不过我们很高兴能够这么全面、这么系统化的了解到这么多的维护知识,这对我们受益匪浅。
此外,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操让我们通过实践更好地巩固了知识。对我来说,这辈子的生活是离不开计算机的,而学习计算机维护则充实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在日后的生活中利用它。
五、对故障检测方法,常见故障原因和排除的认识和体会:对于我们来说,计算机运行过程中有无出现问题无疑决定着我们能否正常地使用它来完成各项工作,于是了解和认识相关的故障检测和排错知识变得十分之有必要,以下是我在本次实训过程中学习到的部分相关知识和步骤:
1、计算机故障的检测原则
计算机系统故障的检测原则是,由软到硬,由大到小,由表及里,先电源后负载,先静态后动态,先一般故障后特殊故障,先简单后复杂,先公共性故障后局部性故障,先主要故障后次要故障。
2、计算机系统故障诊断步骤
先区分是软件故障还硬件故障
再具体确定是系统软件还是应用软件故障
3、排除软件引起的故障
CMOS设置问题
硬件冲突问题
虚拟设备驱动程序(VxD)问题
动态链接库(DLL)问题
内存常驻(TSR)程序问题
病毒问题
硬件故障常用的检测和判断方法
1、常见硬故障的分类:
按故障出现的部位,硬故障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电器故障。包括元件本身引起的故障、由外电路引起的故障、电路板本身引起的故障以及人为造成的电器损坏故障
机械故障。主要出现在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上,主要有针式打印机、软盘驱动器、键盘、绘图仪等。
介质故障。指存储数据的磁介质及光介质损坏,造成数据不能读
人为故障。主要指由于人为地操作失误或未按机器要求的环境条件及操作规程造成的。
疲劳性故障。这类故障大部分和机械磨损或与机械部分相关的部件有关,而且电器元件也有使用寿命和有效期,一旦坏了就难以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2、硬件故障常用的检测方法:
1)原理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从系统的原理入手,根据系统的时序关系从逻辑上分析各部分电路的特征,进而找出故障原因的方法。它是一种专业维修的方法。
(2)程序诊断法
包括简易程序测试法、检查诊断程序测试法和高级程序法,实质上都是通过检查程序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故障诊断,通过显示错误代码或错误标志信息以及发出不同响声,为用户提供故障原因和故障位置信息。
(3)人工诊断法
包括直接观察法、插拔法、交换法、跟踪法等
(4)测量法
用测试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逻辑表等)测量有关信号的波形、电位等
3、硬件故障的检查步骤:
硬件故障的检查步骤是:先分清主机故障还是外部设备故障,即从系统确定到设备,再由设备确定到部件。
常见故障判别及排除:
1、计算机启动的过程
计算机系统启动过程如下:
(1)PC电源的ON——显示器,键盘,机箱上的灯闪烁。
(2)检测显卡——画面上出现短暂的显卡信息。
(3)检测内存——屏幕上出现内存的容量信息
(4)执行BIOS——画面上出现简略的BIOS信息。
(5)检测其它设备——出现其它设备的信息(CPU、内存、硬盘、光驱……)。
(6)执行OS(操作系统)的初始化文件。
2、开机黑屏的一般解决方法:
如果没有电力供应,检查PC电源、电源接口和电源线通电情况
(1)检查机箱电源的接口和电源线是否完好,如果接口和电源线有破损断裂的,应当及时更换。
(2)检查主板电源线插口,如果没有破损就将插口拔出再插入,一般可以解决主板由于接触不良,导致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
(3)检查机箱电源供电情况。一般用替代法进行检测,即将电源盒装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试一试。如果机箱电源有问题,机箱电源风扇就不会转动。
(4)检查机箱电源上的开关,看它与主板的连接是否正确;检查主板上的跳线,找到控制电源的跳线,试着削短该跳线针;如果主板可以正常运行,这说明该跳线有问题了
若有电显示但仍然黑屏,按下面的步骤处理
触。比较笨的办法就是将它拔出来之后再重新插进去。
(2)如果问题太严重,就只得拔掉所有次要性的部件,断开所有次要性电源线,包括IDE软驱等设备。
(3)如果资金充裕,可以购买Debug诊断卡,辨别系统在启动过程中死机的原因。
3、通过BIOS自检铃声判断开机故障:
根据在启动时的喇叭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错误类型。根据主板形式的不同,
声音的表示也有所不同。
4、通过开机屏幕提示判断故障:
(1)CMOSSetup的错误。如果CMOSSetup中的硬盘参数设置不正确的话,因计算机无法识别硬盘而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2)系统文件的错误。Windows启动时需要Command、com、Io、sys、Msdos、sys、Drvspace、bin四个文件。
(3)初始化文件的'错误。Windows在启动时要读取Autoexec、bat、Config、sys、system、ini、Win、ini、User、dat、System、dat六个文件。
(4)Windows的错误。Windows初始画面出现后的故障大部分是软件的故障,如程序间的冲突或驱动程序的问题等等。
5、死机和蓝屏故障:
硬件原因主要有:
(1)计算机过热。(2)移动不当。
(3)灰尘。(4)设备不匹配。
(5)软硬件不兼容。(6)内存条故障。
(7)硬盘故障。(8)CPU超频。
(9)硬件资源冲突。(10)内存容量不够。
(11)使用劣质元件。
软件原因主要有:
(1)病毒感染。
(2)CMOS设置不当。
(3)系统文件的误删除或错误。
(4)初始化文件遭破坏。
(5)动态链接库文件DLL丢失。
(6)硬盘剩余空间太少或碎片太多。
(7)BIOS升级失败。
(8)软件升级不当。
(9)滥用测试版软件。
(10)非法卸载软件。
(11)使用盗版软件。
(12)应用软件本身存在缺陷或与系统软件不兼容。
(13)启动的程序太多,使系统资源消耗殆尽,使个别程序需要的数据在内存或虚拟内存中找不到了就会出现异常错误。
(14)非法操作。
(15)非正常关闭计算机。
(16)有时候运行各种软件都正常,但是却忽然间莫名其妙地死机,重新启动后运行这些应用程序又十分正常。
(1)硬盘出现坏磁道。不好的电源易导致硬盘出现假坏道,这种故障一般可通过软件修复。
(2)电脑运行伴有“轰轰”的噪声。这是出在电源风扇的噪音增大所致,如果电脑长时间没有开启过,电风扇上面灰尘积攒过多,则可能出现这种现象,解决办法是拆开电脑,卸下电源,将风扇从上面拆下,除尘。
(3)光驱读盘性能不好。在新购买的计算机或新买的CD—ROM上,读盘时伴有巨大的“嗡嗡”声,排除光驱的故障之后,很可能是电源有问题。
(4)超频不稳定。CPU超频工作对于电源的稳定性要求很高,如果电源质量比较差,在超频后,经常会出现突然死机或重新启动的现象。
(5)显示屏上有水波纹。有可能是电源的电磁辐射外泄,受电源磁场的影响,干扰了显示器的正常显示,如果长期不注意,显示器有可能被磁化。
(6)主机经常莫名奇妙地重新启动。有可能是电源的功率不够,电源提供的功率不足以带动电脑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导致系统软件运行错误、硬盘、光驱不能读写、内存丢失等,使得机器重新启动
7、不是故障的故障:
用户组装不正确或插口接触不良等也会导致系统故障。这时可以打开计算机检查接线、插口等是否连结良好。在安装新购的硬盘、CD—ROM等EIDE设备时要注意Slave(从盘)/Master(主盘)的设置,如果设置得不正确则会无法启动或使用相应设备时发生错误。
以及其它的外部设备的故障和排除方法等等。
六、优化计算机的配置:
在学习如何优化计算机的配置中,我们了解了内存优化、硬盘优化以及提高开关机速度、优化执行性能、加快上网浏览速度等在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明白了为了使得硬件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程序运行的速度能够有所改善,有必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的重要性。于是我们在自己的电脑练习了许多基于手动设置的优化配置从中收获颇丰。
通过学习优化计算机配置的相关知识以及在自己电脑上进行了多次的练习操作,我又进一步地认识到计算机优化的重要性,我将继续在计算机这片广阔的领域里面学习更多有用的知识,为往后能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3
这学期我担任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材内容多,任务重,而且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了解都非常匮乏,基础非常薄弱,但是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非常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一、教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是中职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事软件维护、计算机维修,还是网络管理,就算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买一台电脑,选购不会上当受骗,自己能够安装和维护,也要悉心学习.
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首先就要教育学生要有学习的韧性,不怕吃苦不怕累,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
在教学上,身为教者,首先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具(各计算机硬件设备),在网上下载最新硬件图片以及购买参数信
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室形象直观的传递计算机硬件信息,细致的.讲解,一步一个脚印,融会贯通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用学生最常接触的手机、MP3、MP4、DVD等常见设施为例子,讲解存储卡,讲解光驱,用电视显像管成像原理讲解显示器等等,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其次,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教材相对比较滞后,因此身为教者我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合现实需要的计算机发展人才。再者,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通过学校机房平时维护将理论课上讲的内容联系到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培养和锻炼学生要敢动手、勤动手,为最终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维修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做好考核,增强教学目标的实行。
建议:为了更好完成教学,学校应为增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训设备的数量和品种,投入计算机实训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设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4
这学期我担任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本学期在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们圆满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一、教这门课程首先要使学生知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重要性,这门课程是中职生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现在的计算机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事软件维护、计算机维修,还是网络管理,就算是为了自己以后能够买一台电脑,选购不会上当受骗,自己能够安装和维护,也要悉心学习。
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学好,首先就要教育学生要有学习的韧性,不怕吃苦不怕累,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
在教学上,身为教者,首先要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教具(各计算机硬件设备),在网上下载最新硬件图片以及购买参数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室形象直观的传递计算机硬件信息,细致的讲解,一步一个脚印,融会贯通的讲好每一个知识点,用学生最常接触的手机、MP3、MP4、DVD等常见设施为例子,讲解存储卡,讲解光驱,用电视显像管成像原理讲解显示器等等,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的兴趣。
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教材相对比较滞后,因此身为教者我必须及时补充更新,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适合现实需要的计算机发展人才。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成立以刘璇为组长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兴趣小组(开设时间计划为2年),通过学校机房平时维护将理论课上讲的内容联系到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与维护,培养和锻炼学生要敢动手、勤动手,为最终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维修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做好大项目考核,增强教学目标的实行,和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5
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基础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学好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再把实践运用到实际。通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我感觉自己的硬软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首先老师制定的实训课题十分合理贴切,既有基础,又有拔高。
一、计算机硬件的认识与组装是比较基础的知识,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在这一实训中,我感觉教训很大。因为我把我们那组的计算机给搞坏了,具体是CPU风扇不转了,原因可能是CPU风扇坏了。组装因硬件不同而有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CMOS与BIOS参数的设置这个实训是十分重要的,这次实训还算比较成功的,按照课本的上的内容和老师的步步传授一步一步进行的。但是困难还是有的,界面单调,语言障碍等,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得多多实践。
三、硬盘的分区与格式化在计算机组装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不分区不格式化就不能安装操作系统。在这个实训中,我们在进入DOS系统时出现了问题,因为Fdisk命令只能在DOS环境下运行。
四、操作系统的安装是我最喜欢的实训项目,曾经多少次因为不会装系统而无奈。其实装系统并不是我原来想象中那么复杂,只要练习数遍就可掌握个八八九九。在这次实训中,我做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在下面我练习了好几次。但是操作系统处在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安装仍需虚心学习。
五、微机的`维护与优化是一个拔高的实训项目,也是一个很模糊的实训项目,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维护与优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总结,多遇到问题,才能多解决问题。
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书本上理论性的东西与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
最后感谢石正喜老师对我们悉心指导,关怀备至,对我们的实训起了很大的帮助,我们获益匪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并祝愿老师在今后的生活中事事顺心,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有长足的进步!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6
1、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通常有“五大件”组成: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1)、输入设备
键盘: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鼠标:
“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全称:“橡胶球传动之光栅轮带发光二极管及光敏三极管之晶元脉冲信号转换器”或“红外线散射之光斑照射粒子带发光半导体及光电感应器之光源脉冲信号传感器”。
除此之外的输入设备,还有游戏杆、光笔、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图像扫描仪、传真机、条形码阅读器、语音输入设备等。
(2)、输出设备显示器:显示器(Display)是计算机必备的输出设备,常用的有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和等离子显示器。
除此之外的输出设备,还有打印机、绘图仪等。
(3)、存储器存储器将输入设备接收到的信息以二进制的数据形式存到存计算机硬件系统储器中。存储器有两种,分别叫做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是由半导体器件构成的。从使用功能上分,有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又称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为ROM)。
外存储器
外存储器的种类很多,又称辅助存储器。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
(4)、运算器
运算器是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装置,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也能作比较、判断、查找、逻辑运算等。
(5)、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指挥和控制其它各部分工作的中心,其工作过程和人的大脑指挥和控制人的各器官一样。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决定执行程序的顺序,给出执行指令时机器各部件需要的操作控制命令。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主要功能:
从内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位置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并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数据流动的方向。
控制器根据事先给定的命令发出控制信息,使整个电脑指令执行过程一步一步地进行,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
具体计算机的配置
CPU:AMD速龙IIX4631(盒)
主板:铭瑄MS-A890GX
内存:金泰克4GBDDR31600(磐虎)
显示器:飞利浦243E2SB
硬盘:希捷Barracuda750G7200转32MBSATA2(ST3750528AS)
显卡:蓝宝石HD4870
声卡:主板集成光驱:LG18速DVD-ROMDH18
键盘鼠标:双飞燕7100N无线键鼠套装
机箱:动力火车绝尘侠T01
电源:游戏悍将红星R500W
音箱:山音GS-600066B
2、计算机的组装步骤和方法组装计算机的基本步骤
组装计算机时,应按照下述的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1)机箱的安装,主要是对机箱进行拆封,并且将电源安装在机箱里。
(2)主板的安装,将主板安装在机箱主板上。
(3)CPU的安装,在主板处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装所需的CPU,并且安装上散热风扇。
(4)内存条的安装,将内存条插入主板内存插槽中。
(5)显卡的安装,根据显卡总线选择合适的插槽。
(6)声卡的安装,现在市场主流声卡多为PCI插槽的声卡。
(7)驱动器的安装,主要针对硬盘、光驱和软驱进行安装。
(8)机箱与主板间的连线,即各种指示灯、电源开关线。PC喇叭的连接,以及硬盘、光驱和软驱电源线和数据线的连接。
(9)盖上机箱盖(理论上在安装完主机后,是可以盖上机箱盖了,但为了此后出问题的检查,最好先不加盖,而等系统安装完毕后再盖)。
(10)输入设备的安装,连接键盘鼠标与主机一体化。
(11)输出设备的安装,即显示器的安装。
(12)再重新检查各个接线,准备进行测试。
(13)给机器加电,若显示器能够正常显示,表明初装已经正确,此时进入BIOS进行系统初始设置。
进行了上述的步骤,一般硬件的安装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电脑运行起来,还需要进行下面的安装步骤。
(14)分区硬盘和格式化硬盘。
(15)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98或者WindowsXP系统。
(16)安装操作系统后,安装驱动程序,如显卡、声卡等驱动程序。
3、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检修方法
1、计算机故障产生的原因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看,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基本原因有七个方面:
(1)硬件接触不良
(2)电路短路或器件烧坏
(3)器件老化
(4)软件异常或设置不当
(5)计算机病毒
(6)电源异常
(7)人为操作不当
2、计算机故障检修方法
计算机故障检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清洁法
(2)直接观察法
(3)拨插法
(4)替换法
(5)比较法
(6)最小系统法
(7)诊断程序法
(8)测量法
(9)诊断卡法
4、两个计算机故障案例的分析处理
1)、黑屏故障检修开机后显示器黑屏,无显示,是许多计算机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其实,只要你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这些非器件损坏的简单故障完全可以自己动手排除。
1)、当显示器黑屏没有图像显示时(不过目前市面上的显示器在主机没有信号送来时,屏幕上会显示器“没有信号线连接“),首先检查主机电源是否插接良好,电源的风扇是否转动?主机面板上电源指示灯、硬盘指示灯是闪否亮?因为若主机电源不工作或主板没有供电时,显示器在没有接收到信号时,当然就不会有图像显示的。
2)、再检查显示器的电源是否插接良好?如果您的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轻触开关时,当你给显示器加电时,应该会听到轻微的“辟啪“声,这时可判断显示器的开关电源电路良好。再显示器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开启?显示器的电源指示灯是否亮?当用手靠近显示器屏幕并慢慢移动是否有“咝咝“的声音,同时手上的汗毛有被吸起的感觉,这在检查显示器高压电路是否正常工作了。
3)、如果确定显示器已经加电了,且有高压产生时,继续检查显示器的数据线接头与显卡的信号输出接口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松动?再拔下插头检查一下,D型接口中是否有弯曲或断针或者有大量污垢。这是许多用户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连接D型插口时,用力不均匀,或忘记拧紧接口的固定螺丝,使接口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或因安装时方法不当或用力过大,使D型接口内有断针或弯针,以致造成接触不良。
注意:显示器的的数据线插头的15针可能有缺针,如4,9,11针,这时正常的,千万不要人为的用其他金属丝来补充这些缺针位,以免造成其他故障。
再多说一点吧:1,2,3针为红,绿,蓝三枪信号输入,如果哪根针接触不好时,屏幕就会有缺少相应的颜色。
如果第12,15针有问题时,主机就不能发现相应的显示器,但这不影响使用。
如果第13,14针有问题,显示器就会出现黑屏,显示器的指示灯在开机一会儿后由绿色变为橙色。也就出现了上述的黑屏之一。
4)、打开机箱检查显示器卡安装是否正确?与主板插槽是否接触良好?显卡或插槽是否因使用时间太长而积尘太多,以至造成接触不良?显卡上的芯片是否有烧焦、开裂的痕迹。当因显卡原因导致黑屏时,计算机开机自检时即有一短四长的“嘀嘀“声提示。安装显示卡时,要用手握住显示卡上半部分,均匀用力插入卡槽中,使显卡的固定螺丝口与主机箱的螺丝口吻合。未插正时不要强行固定,造成显卡扭曲。如果确认安装正确时,可以取下显卡用酒精棉球擦拭一下插脚的金手指或者换一个插槽(只能对于PCI显卡)安装。如果还不行,只能换一块好的显卡一试下。
2、蓝屏故障检修产生蓝屏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硬件设备故障、不兼容的硬件设备或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故障、应用软件故障或病毒等,具体故障类型有:
(1)硬件故障类型。硬件故障类型主要有:CPU或显卡超频不当、硬件设备兼容性差、硬件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老化或质量差、硬件设备散热差、硬件设备冲突等。
(2)软件故障类型。软件故障类型主要有:系统无法打开文件、不正确的函数运算或死循环、运行应用软件或文件数量太多、内存拒绝存取等。
蓝屏故障的主要处理方法有以下五种。
(1)按正常重新启动计算机。
(2)使用“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启动计算机。
(3)查杀病毒
(4)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和ServicePack。
(5)按蓝屏提示信息检修计算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计算机组装实习报告03-12
委托组装合同范本07-21
维护实习报告05-15
计算机工作总结06-16
维护的承诺书范本05-29
计算机教学工作总结04-21
计算机教师工作总结08-12
秩序维护部工作计划07-18
秩序维护部工作计划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