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

时间:2024-11-02 13:09:17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精选】活动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顺利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活动方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活动方案范文锦集五篇

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意向的活动形式,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有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学生在俱乐部里活动,不仅能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了解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为更好的适应更高层次的俱乐部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学体育教育和大学体育俱乐部教育有了一个好得衔接。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外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省体育传统学校),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我校教师为主体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组成的校级各个项目俱乐部。具体详见《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

  2、以市体校教师为主体的竞走、摔跤、举重、皮划艇等组成的校级训练队。

  要求: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组队训练,做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有计划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有活动图片,学期末有总结。

  四、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各个俱乐部的指导教师是第一责任人,班级阅读和写字指导教师为班级当堂课第一责任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辅导教师做好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五、注意事项及其他

  1、课外活动期间,各小组指导教师要记录好学生缺勤情况。

  2、辅导教师提前到位,不准提前下课,否则出现意外,由各小组指导教师承担责任。

  3、课外活动期间,不得出现无故缺辅导教师情况,俱乐部部长切实配合好教师,并做好俱乐部活动与组织的保障工作,发挥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活动效益。

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通过让学生亲自养蚕,了解蚕的一生,了解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形态变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同时,养蚕的过程还可以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能够由物及人产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因此,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

  二、活动内容安排:

  (一)我们来养蚕——知识准备期(1周时间)

  活动一:开展“蚕宝宝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

  学生走进网络、走进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调查其悠久历史,认识了解种桑、养蚕、抽丝、纺织的工具及工艺流程,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

  三年级准备主题:蚕宝宝的一生

  四年级准备主题:养蚕知识大揭秘

  五年级准备主题:养蚕与丝绸之路

  活动二:“我为蚕宝宝安家”评选活动

  要求:一至五年级均可参加。各中队以小队为单位开展活动,每个小队5——6人。各小队制作养蚕箱,并在班内展示,评出两个班级蚕宝宝的最佳“安乐窝”,参加校级安乐窝的终极PK。

  校级PK时间:4月9日中午。地点:小广场。评选方式: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投票选出最佳安乐窝。

  (二)给蚕宝宝记日记——亲历实践期(3周时间)

  活动一:认养蚕宝宝

  大队部举行一次蚕宝宝认养主题升旗仪式。每班30颗左右蚕卵。各班按照每人一条的比例进行小队蚕宝宝的认养。

  活动二、喂养蚕宝宝

  要求:在养蚕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认真记录。一二年级完成养蚕观察记录表,并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养蚕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至五年级同学以日记、照片等多种形式,记录实践的见闻、感受,完成观察《蚕宝宝日记》一组(一组是指从活动开始启动到蚕结茧止)。

  活动三:蚕宝宝选美大赛

  要求:各班的合作小组均可参赛。每个小组可选1至3条蚕宝宝参赛,并给每一枚蚕宝宝取名,填写《参赛登记表》,交大队部参赛。注:参赛的蚕宝宝必须是我校学生为主饲养。

  评选标准:个大、肤白、名美

  (三)养蚕经验交流会——成果收获期(1周时间)

  活动一:评选最佳《蚕宝宝图画》

  要求:一二年级参加。各班推选三幅最佳作品。填写好《参赛登记表》,交大队部参赛。

  活动二:评选最佳《蚕宝宝日记》

  要求:三至五年级参赛。个人参赛,合作小组参赛均可。每班呈交《参赛报名表》,并将相关作品规整交大队部。

  活动三:评选“茧王”活动。

  要求:一至五年级各班的合作小组均可参赛。参赛的蚕茧必须是我校学生为主饲养,每个合作小组可选1至3枚蚕茧参赛。填写《参赛登记表》,交大队部参赛。

  评选标准:个大、茧重、色白

  活动四:评选最佳“养蚕小分队”

  要求:每班推选最佳“养蚕小分队”。并上交一张小组合作养蚕的照片。

  评选标准:根据“蚕宝宝的出茧率”评选出最佳小队。可以出现名次并列。

  活动五:班级授牌“蚕宝宝养殖研究所”

  要求:根据各班的活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成果等情况,学校授予相关班级为“蚕桑养殖研究所”,颁发证书。

  三、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间的团队精神。(班级、小队)

  2、活动过程要保持完整,运用鼓励、强化、监督等多种形式,发挥学生研究的主动性,把整个过程移交给学生。

  3、活动结束之后,蚕茧由各班自行解决。

活动方案 篇3

  中心小学笔墨飘香写字比赛活动方案提要:通过练字,使每位学生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

  一、活动目的:

  1、深入推进我校“三进”工作,丰富学生语言文字知识,提高小学生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2、通过练字,使每位学生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

  二、领导小组:

  总负责:毛文征

  各年级参赛学生名单抽取:z。

  比赛监考:

  低年级:z;中年级:z;高年级:z。

  各年级段评委(10分制):

  低年级:z;高年级:z。

  三、比赛说明:

  1、比赛时间:低、中、高年级:12月24日-26日中午自习时间。

  2、比赛地点:东五楼多媒体教室。

  3、参赛学生:全校每个班级在本周四前抽取班务手册上第3、13、23、33、43位学生名单报z老师处。

  4、比赛内容:1-2年级铅笔书写“东方、小鸟、蚂蚁、好友、江南、白云、风浪、听泉”,3-4年级钢笔书写《题西林壁》,5-6年级毛笔书写“龙马精神”。

  四、作品要求:

  1、各班级按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书写指定内容。

  2、各年级所用纸张由学校统一提供。

  3、须使用规范汉字书写,笔形及笔画组合关系可按书体特点要求处理。

  4、书法作品应具有一定的行款格式。

  五、奖励办法

  各年级段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根据五名学生总得分评比优胜班级。学生取得成绩纳入教师“三进”工作考核。

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目的:

  1.与大自然零接触,让孩子走入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见识,并对孩子进行独立、勇敢情感培养。

  2.把课堂延伸到自然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及自理能力,体验运动的快乐。

  3.在运动中,让学生从小树立健康意识。

  二、筹备组委会:

  组长:

  成员:

  三、活动时间:5月一天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对象:幼儿园F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内容:负重远足闯关、美食分享、纪念奖牌赠送

  七、活动要求:

  1.活动前各班组织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强调纪律,进行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

  2.活动时要求孩子在班级老师的带领下有组织地进行,发挥小队长的作用,分好组。(每组5-6个幼儿)

  3.活动后自觉地将垃圾带回,保护环境卫生。

  八、安全分析: 1.从我校到我们活动地,要沿着公路走一段路,还有一段田埂路和上坡的小路比较窄,这是一个应该注意的方面,要做到前有老师领队,中间、后面有老师维持。这样一整支队伍不分离、不脱节。 2.这次活动参加人数较多,所以在路途中,要求学生不拥挤、不打闹。分班级一路纵队走。 3.不准学生到山坡的悬崖边去玩耍。提倡各班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九、活动准备:

  1.班主任提前做好孩子的思想动员、教育及分组工作:

  (1)、要求学生要做好自我保护,如穿的衣和鞋等。

  (2)、注意安全,学生须带够食物。各班主任要及时检查。

  (3)、教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互帮互助,团结合作。

  (4)、对学生远足时的交通安全和整个活动过程中的环保进行教育。

  2.每班由三位教师负责整个活动,班主任负责安排协调。

  3.三个大班按照F2、F1、F3班的顺序出车,到达目的地,按组次在指定地点开始活动。

  分班分组——拍小组照----分组闯关游戏----集合、美食分享——颁发奖牌——返校。

  十、活动过程:

  1、上午8:50分,各班清点人数 ,按班级出发 F2-F1-F3

  2.各班到达香山驿站后,开始组织活动。要求各班有班级标识、小组有小组标识、口号、小组名字。

  3.负重徒步分三关。第一关:穿越丛林(网,关卡负责人:如)

  第二关:智力游戏:猜谜(负责人:)

  第三关: 合作游戏(五人六足)(负责人:)

  全程拍照:; 医务:

  4.活动后,各班围圈 美食分享 颁奖牌

  5.坐校车返回幼儿园

  十一、其他事项:

  1.孩子负重3公斤物品(建议:两瓶水、水果、零食) (请老师结合孩子情况提出建议)。

  2.以上设想还有不周到的地方,班主任临时对孩子加以补充教育,力求本次活动安全、快乐而有意义。

  十二、教师安排:

  1.总指挥:

  2. 安全员:(备急救箱一个:创可贴、纱布、酒精、棉花等)。

  3.场地安排、摄影:

  4.教师跟班安排:

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创设

  瓶子在幼儿园生活中多处可见,我们常常看见幼儿抱瓶子、滚瓶子、踢瓶子,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瓶子玩游戏,十分开心。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挖掘出瓶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其中渗透情感教育。

  2、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的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三、活动准备

  1、各种透明瓶子人手一个,瓶子上贴1"5个圆点,瓶盖、花生豆若干。

  2、音乐和歌曲磁带。

  四、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

  1)选瓶: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做朋友。

  2)和瓶子跳舞:幼儿抱瓶子(没有瓶盖)随音乐舞蹈。

  2、引导幼儿和瓶宝宝做各种游戏,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喂瓶宝宝吃豆。

  引导幼儿正确点数瓶子上圆点的数量,然后根据圆点的数量往瓶子里投放相应数量的'豆子。

  2)盖瓶盖。

  引导幼儿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瓶盖,盖好。并通过彩色的瓶盖认识基本的颜色。

  3)瓶乐会。

  鼓励幼儿自由摇晃瓶子,尝试用瓶子演奏乐曲,提高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知。

  3、延伸活动

  启发幼儿到户外大胆地尝试游戏,想出各种玩瓶的方法,最后把瓶宝宝送回他们的家里。

【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精选】活动方案10-20

活动方案(经典)09-25

活动方案(精选)10-11

活动方案[经典]10-16

活动方案07-29

活动方案07-29

活动方案【经典】08-30

[精选]活动方案09-05

(经典)活动方案11-17

[经典]活动方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