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活动方案>《托班》精编教案

《托班》精编教案

时间:2024-12-19 07:31:08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托班》精编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托班》精编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托班》精编教案

《托班》精编教案1

  教学目标

  用简单的手法学会画海滩。

  通过学习了解沙画的知识。

  教学准备

  沙盘、沙子、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平常在家都玩过沙子吗?

  2、那沙子好玩吗?

  3、你们在家都怎么玩沙子啊?能跟老师说一说吗?

  4、原来沙子这么多玩法那!孩子们你们看过用沙子画的画吗?

  5、那老师画给你们看,孩子们用沙子画的好看吗?

  6、孩子们你们想不想学啊?我们先来了解沙画,在学习画好不?

  二、了解沙画

  1、说说沙画的起源。

  2、沙画的制作和工具。

  3、给幼儿讲讲沙画这门艺术。

  三、学画沙画

  1、沙画原来有这么多知识,孩子们都听明白了吗?

  2、那下面老师来教你们用沙子画画好不?

  3、你们刚接触沙画,我们先来学个简单的就来学画沙滩。

  4、那我们来说说沙滩上都有什么啊?

  5、在炎热的夏天里有大大的太阳、有遮阳伞、带靠背椅子,还有海浪……

  6、老师选几样教你们画上好不?孩子们要跟着老师画画的.顺序哦!

  7、孩子们跟上老师画的没,注意听老师说怎么画的。

  8、老师的画好了,小朋友们画好没?

  9、我们来欣赏每位小朋友画的,评一评谁画的最好。

  10、你们都很聪明,画的都非常棒,要继续努力哦!

《托班》精编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学习讲述句子“我们喜欢大轮子”,感知车轮带给小动物的快乐。

  2、探索轮子的.玩法,感知体验轮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汽车轮子一个,呼啦圈与幼儿人数一样;大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轮子,引出主题。

  (1)教师:宝宝们瞧,这是什么呀?(轮子)你在哪里见过轮子呢?(汽车、电瓶车、卡车等)那你们知道轮子有什么用?(幼儿自由说说)

  (2)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只大轮子》的故事,一起来听一听吧。

  2、教师用图片讲述故事,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图片里有谁呀?小熊发现了什么?

  教师:森林里的小动物的得到了大轮子,它们用大轮子做什么?

  教师:后来谁想要轮子?小动物是怎么样说的?

  带领幼儿一起学说:“不给,不给,我们喜欢大轮子。”

  教师:最后,小动物将轮子给谁了?

  3、引导幼儿讨论: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大轮子,它们围着大轮子吃饭、聊天、讲故事,非常开心,可为什么它们又把大轮子推出树林,给大汽车呢?

  使幼儿明白别人丢了东西,拣到了应该还给别人,轮子是汽车上的零件,汽车更需要轮子等道理。

  4、游戏活动:转转转。

  (1)教师:汽车上有了轮子可以开车;小动物得到了车轮,用车轮当桌子,给它们带来了快乐;假如你得到了车轮,你想做什么呢?

  (2)教师(出示大圈):这个大圈象个大轮子,你想用这个轮子做方向盘吗?

  (3)教师带领幼儿没人手上拿一个轮子方向盘,开着小汽车走出教室。

《托班》精编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标志,并了解其意义和用途等。

  2、能根据标志联想故事的情节,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3、体会获得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1、自制的标志若干、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中的图卡

  2、活动前请“警察叔叔”讲述过安全保护的知识。

  活动过程:

  1、出示标志,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猜猜表示什么意思。(兔子、往右走、楼梯、桥、小心斜坡、小心坑洞、老鼠的`家、船、海、好朋友

  2、根据标志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老师来把这些标志都编到一个故事里去,好不好?

  3、出示一些生活中的标志并让幼儿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的标志,上次老师带小朋友到社区、马路上也找到了一些标志,让我们来看一看、想一想这些标志表述什么意思,在哪里出现的?(请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说出这些符号会在哪里出现?表示什么意思?)

  4、出示一张标志,请幼儿联想一个故事情境。

  5、准备数套标志,将幼儿分成四组,由各组幼儿自行讨论想象,请各组幼儿将所编的故事,上台与同伴一起分享所编的故事。

  a、当心火灾、火警电话、警止吸烟。

  b、报警电话、当心车辆、人行横道。

  c、禁止触摸、当心触电、医疗急救电话。

  d、注意信号灯、保持安静、图书室鼓励每位幼儿,让他们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托班》精编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对语言游戏的兴趣;

  2、掌握动物的不同叫声、动作及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3、初步感受有节奏的语言。

  二、活动准备:

  1、小鸡、小鸭、小狗头饰;

  2、比幼儿数量多的小虫、小鱼、骨头的粘贴食物教具;

  3、粘贴背景图案三个;

  4、图谱一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做好《拍手歌》

  (二)基本部分:

  1、小鸡来做客,出示小鸡头饰

  导入:今天我们小小2班来了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谁来了?我们把小眼睛闭上余老师数3声睁开眼睛,123~~是谁呀?(出示小鸡头饰)我们给小鸡问好

  老师引导幼儿给小鸡问好

  “小鸡怎么叫,它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真棒)

  2、小鸭子来做客,放录音(小鸭叫)引出小鸭

  “嘎嘎嘎,宝宝们听是谁在叫呀?”

  (出示小鸭子)鸭:小朋友们好我是小鸭子,今天我也来小小2班做客,你们欢迎我吗?(引导幼儿给小鸭问好)

  师:小鸭怎么叫的?宝宝们小鸭子来做客我们要请它吃什么呢?(鼓励幼儿:真棒)

  3、小狗来做客,幼儿扮演引出小狗

  “咚咚咚~~”(敲门声)

  “咦!是谁在敲门呀?”

  请一名幼儿带小狗的头饰,模仿小狗的动作跳出来“汪汪汪~我是小狗,今天我来小小二班做客大家欢迎我吗?”(引导幼儿鼓掌并给小狗问好)

  师“今天呀小花狗也来做客,小狗是怎么叫的,我们来学一学,小狗喜欢吃什么呀?(鼓励幼儿:真棒)

  4、以图谱的形式引出儿歌:

  师:宝宝们真棒,我们的`小客人还要给宝宝们表演节目呢!你们开心吗?(边念儿歌边出示教具,帮助幼儿更好、更快的理解儿歌)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小鸭子,嘎嘎嘎,吃什么,吃小鱼;

  小花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以不同的形式教念儿歌)

  (三)结束部分:

  幼儿给小动物喂食物(幼儿的桌子上边放有小动物爱吃的食物:小虫、小鱼、骨头,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小动物的食物粘贴在相应的小动物头饰下边)

  师:老师这里为小客人准备了他们喜欢的食物,现在请宝宝们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喂吃的(老师边说边示范)宝宝们快来给小动物送好吃的啦!~

  四、活动延伸:

  小客人的肚子都吃饱了,他们吃的可开心了,小客人还要谢谢小朋友。他们还想和宝宝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好,我们一起出去游戏吧。

《托班》精编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2、幼儿投入情景表演,在欢乐的气氛下进行模仿律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重点:通过游戏,辨别感受两种强弱不同的音乐

  难点:幼儿投入情景表演,进行模仿律动

  物质准备:

  鼠妈妈、老猫的头饰,蛋糕盒子,请配班老师表演猫,两段强弱不同的音乐

  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并会玩相应的律动游戏

  活动过程:

  流程:引题—小老鼠拿蛋糕—结束

  一、引题

  教师带领幼儿玩《小老鼠上灯台》律动游戏,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做。

  师:“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咕噜咕噜滚下来。”教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律动游戏2遍。

  师:“哎呀,小老鼠肚子饿了,可是又吃不到灯台上的油,那怎么办呀?”教师做努力想办法的`样子。

  师:“哦,我知道在厨房里有一块很大的蛋糕,我们去把蛋糕拿来吃好不好啊?可是啊那边有一只老猫守着,你们在这里等着,鼠妈妈先去看看。”

  二、小老鼠拿蛋糕

  1、教师示范

  音乐起,鼠妈妈跟音乐轻轻的走到厨房里拿起一块蛋糕,音乐变强,鼠妈妈赶快跑回家里。

  师:“鼠宝宝们,妈妈拿到了一块蛋糕,给妈妈鼓鼓掌。”(幼儿鼓掌)

  2、幼儿示范

  师:“你们看到刚刚鼠妈妈是怎么过去拿蛋糕的吗?”(轻轻的走过去的)

  师:“其实鼠妈妈过去拿蛋糕是有方法的,(音乐起)你们听当音乐轻轻的时候,就表示老猫睡着了,我们可以过去拿蛋糕了,当音乐变的很响的时候,就表示老猫要醒了,我们要赶快跑回家里来了,知道这个方法鼠宝宝们也可以去拿蛋糕了。哪位鼠宝宝愿意和鼠妈妈去拿蛋糕呢?”

  音乐起,教师请2位幼儿上前表演,提醒幼儿音乐的变化。

  音乐变强,师:“老猫要醒来了,快跑呀。”

  教师带领幼儿跑回家里。

  师:“我们又拿回来3块蛋糕,给我们鼓鼓掌吧。”

《托班》精编教案6

  设计思路:

  活动内容取材于幼儿熟悉的生活,刚入园孩子还在一片哭声中就对吹泡泡很感兴趣,在孩子已初步适应集体生活的基础上,此活动尝试在户外进行,让孩子接近大自然,通过看、捉、说、念、做一系列活动,使他们能更快的.融入到集体中,从而对各活动产生兴趣。

  教学目标:

  1、在听听、看看、说说、玩玩中愉快地感知“玩泡泡”一系列快乐情绪。

  2、愿意跟着老师和同伴一起“玩”。

  教学准备:

  吹泡泡玩具一套、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

  随音乐自由拍拍听听《吹泡泡》的歌曲,体验快乐情绪。

  2、吹泡泡:

  (1)教师吹泡泡,幼儿捉泡泡。

  (2)老师:老师吹出来的是什么呀?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泡泡多不多?泡泡大不大?泡泡飞到哪里去了?

  (3)教师边做动作边念诵儿歌二遍。

  (4)幼儿尝试着跟念儿歌、做动作。

  3、游戏:吹泡泡

  4、延伸:

  宝宝本领真大,以后我们自己来吹大泡泡、小泡泡好吗?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兴趣高,很投入,幼儿能跟着集体一起“玩”——唱歌、念儿歌、做游戏,如有吹出大泡泡的泡泡玩具,对孩子观察大与小效果更好,儿歌还可选择简短二句为妥。

【《托班》精编教案】相关文章:

托育班周总结09-20

托班幼儿活动方案09-09

主题活动计划托班05-13

托班春季工作计划02-13

托班安全工作计划12-14

托班个人工作计划07-24

托班工作总结15篇08-28

托班工作计划(15篇)01-10

托班老师工作计划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