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的名言 推荐度:
- 国学名言 推荐度:
- 国学名言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学的名言1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名言吧,名言主要是指人们普遍熟悉的成语、俗语、谚语、格言、诗词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名言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的名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学的名言1
1、没有学识就是盲人。
2、学问之道无捷径。
3、先学爬,后学跳。
4、前人犯错,后人戒。
5、孩提时代学到的东西,至死也不会忘却。
6、学习趁年少,而且要学好。
7、学问是心灵的眼睛。
8、有知识而无时间,只算半个能人。
9、知识的确是天空中硕大无比的太阳。它的光辉撒下生命和力量。——韦伯斯特
10、知识是心灵的食粮。——柏拉图
11、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
12、知识是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
1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14、知识使人谦虚,无知使人骄傲。
15、知识来自实践。
16、真知如同珍宝,不是轻易获得的,必须学习、钻研、思考,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强烈的求知欲。——托马斯·阿诺德
17、知识是一座城堡,每个人都应为它增砖添瓦。——爱默生
18、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19、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
20、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
21、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
22、如果我没有,我就一定要,我一定要,就一定能
23、一切都会过去,生活还需继续。
24、坚持是一种智慧,固执是一种死板。
25、学习是制度,培训是责任。
26、时间让我们沉淀,空间让我们成长。
27、人生要策划,要洗涤心灵,洒扫心灵。
28、人生要成沉淀,要有定力,一个人定力不够会浮躁。
29、言行一致是成功的开始。
30、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
31、有信念不一定成功,没信念一定会失败。
32、做人低三分,做事高三分。
33、借力,吃力,不费力。
34、看我的,跟我来,一起干。
35、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36、想法产生看法,看法产生做法。
37、不是没有用,而是没去用。
38、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
39、经验是负债,学习是资产。
40、学习不一定成功,不学习一定不能成功。
41、珍惜今天的拥有,明天才会富有。
42、以爱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
43、人生没有彩排,每一个细节都是现场直播。
44、善用内在潜能,你就是走运的人。
45、命不能争,运可以造,弱者认命,强者抗命,能者求命,智者造命。
46、忘记昨天,直面今天,迎接明天。
47、问题不在于:一个人能够轻蔑、藐视或批评什么,而是在于:他能够喜爱看重以及欣赏什么。——约翰·鲁斯金
48、医生知道的事如此的少,他们的收费却是如此的高。——马克吐温
49、一般的伟人总是让身边的人感到渺小;但真正的`伟人却能让身边的人认为自己很伟大。——G.K.Chesteron
50、在寒冷中颤抖过的人倍觉太阳的温暖,经历过各种人生烦恼的人,才懂得生命的珍贵。——怀特曼
国学的名言2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翻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小朋友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懂得如何做人。家长朋友除了要通过日常生活对孩子进行教育之外,也要懂得用这些国学名言名句来对孩子进行培养和教育。
国学的名言3
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2、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所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
3、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9、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1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1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4、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6、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7、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
1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9、古之所谓士仕者,厚敦者也,合群者也。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22、无用吾之所短遇人之所长,故塞而避所短,移而从所任。
2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24、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6、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辨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谓至文。
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2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30、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3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32、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
3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4、君子乐其道,小人乐其欲。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36、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42、妻子具而孝衰于亲。
4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4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45、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46、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47、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夫是之谓诚君子。
48、成远算者不恤近怨,任大事者不顾细谨。——《明史》
4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52、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
53、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5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5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7、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5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59、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60、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6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6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66、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67、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68、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6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70、学不可以已。
7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2、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7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4、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国学的名言4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
2.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子。
3.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丢了羊再把羊圈补好,还不算晚。就是说出了差错赶紧去补救,还来得及。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好药虽苦却有利于治病,忠诚的话虽不顺耳却对端正行为有帮助。现在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
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如果太清了,就没有鱼了,人如果太精明了,就没有同伴了.。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悲伤也没用了。
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青春年华虽然已经逝去,但珍惜桑榆似的老年岁月就不会为时太晚。
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
1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国学的名言5
1.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
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4.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5.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6.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7.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8.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9.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0. “我常说自己是‘样样通,样样松’,这话并不确切。很多方面我不通;有一些方面也不松。合辙押韵,说着好玩而已。
11.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12.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国学的名言6
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3.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3.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1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18.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国学的名言7
1、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司马光《资治通鉴》
2、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冯梦龙《警世通言》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子思《中庸》
5、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7、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冯梦龙《警世通言》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4、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子思《中庸》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6、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7、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1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2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7、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纳兰容若《纳兰词》
2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3、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6、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3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3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9、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曾子《大学》
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5、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司马光《资治通鉴》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4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49、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纳兰词》
5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51、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5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5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7、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他们的主帅;
5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6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6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不韦《吕氏春秋》
6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国学的.名言8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3.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5.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8.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9.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10.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2.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13.一寸山河一寸金。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1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在以上的这些经典名言名句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喜欢这些名言名句的孩子,将它们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吧。
国学的名言9
1.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
2.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3.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4.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5.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7.两人一般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针。
8.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口面不知心。
9.灯蛾扑火甘就镬,春蚕作茧自缠身。
10.名高妒起,宠极谤生。物极必反,器满则倾。
11.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於心。
12.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
13.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14.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牲禽。
15.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7.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18.燕雀哪知雄鹄志,虎狼岂被犬羊欺。
19.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国学的名言10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2.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
3.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
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
5.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
6.大成若却,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
8.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
9.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
1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
11.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2.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14.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国学的名言11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9.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国学的名言12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3.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9.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12.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1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国学的名言13
《中庸》经典名言3句:
1.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国学的名言14
1、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张载《正蒙》
2、极其大而后中可求,止其中而后大可有。——张载《正蒙》
3、由象识心,徇象丧心。知象者心,存象之心,亦象而已,谓之心可乎?——张载《正蒙》
4、和乐,道之端乎!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张载《正蒙》
5、义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圣,动静合一存乎神,阴阳合一存乎道,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张载《正蒙》
6、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两在故不测。两故化,推行于一。——张载《正蒙》
7、诚于此,动于彼,神之道与!——张载《正蒙》
8、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9、凡听言,要先知言者人品,又要知言者意向,又要知言者识见,又要知言者气质,则听不爽矣。——吕坤
10、不矜而行,终累大德《法句经》
国学的名言15
1、常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所以世上才会有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感悟。
2、现代社会虽说工作有明确分工,但我们在社会却担任了不同的角色,子女、父母、员工、老板、朋友等等,我都要为之展现不同的能力。再者,美国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一书中提到:现在黑天鹅事件频发社会如果我们能力是单一的就会变得非常脆弱。相信头条大部分作者都是“反脆弱”的践行者,他们都有正常的工作,但依然有持续写作和优质内容输出的能力,这正是适应社会所需要的。
3、以上主要表明了了孔子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修养的要求。三个人在那一起走,肯定有我的老师,肯定有能做我老师的人。这个老师也不是真正意义的老师,而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人。看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我们就应该向他学习,看到没有才能没有德行的人,我们就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似的过错。贤,贤人也,一般是指具有贤德的品质的人,有才能的人,高尚品德的人。也是古代常说的圣贤之人。但这句话我认为是指的那些所有做人做事身上有可取之处的人,我们要学习的也就是他们的长处;那些不贤的人,也并非都是所谓的“坏人”,而是指在做人做事上还有欠缺的人,看到这种人,我们要反思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欠缺之处。但是,所有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在发展着,进步着的。一个“好人”可能会变成为一个“坏人”,一个“坏人”也有可能变成“好人”。不管什么样的人,我们都能学习他们的优点,而缺点能反省对照自己,以改变自己的不足。所以孔子主要是在强调一种自我的约束。人人都可以通过别人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自己向贤人方向靠。看嘛,这种品质和精神我们现在社会是多么的需要!
4、我喜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别人不喜欢做的,不要强加,自己不喜欢做的,也不要强求
5、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6、克己复礼,勿施于人——讲求的都是,要求自己,从自己出发。所以才有“仁者爱人”的归结。
7、我喜欢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8、孔子自己打脸的名言多了,我喜欢的之一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唯酒无量”。这既体现了蠕家的休身,又验证了蠕学的弃家。能把蠕家信徒的脸打成猪头肉。
9、倘若你想要别人去做的事,亦应该想一想别人,他们愿不愿意。也就是多替对方着想,这样的友情才会更长久更牢固。
10、扬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
11、我喜欢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刚入大学时,老师就让我们熟读《论语》,认真理解其中的每一句。我当时按照老师的要求,反复读了好几遍《论语》,对很多句子都印象深刻。但是,很多年过去了,其中的大多数已经忘记了,可我的生活深深地印证了孔夫子的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孔子的名言实在有太多,但对我影响最大和最喜欢的就是这句话。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6、我喜欢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一个大教育家,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尚且这样的谦虚好学,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拜师学习呢?但是他还是这样的谦虚。他的成就。正是因为他的海纳百川,所以才能成其大,也才能够成就他这样的大才。孔子的谦逊和好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如今很多学生不懂他也不愿意去问老师,更不愿意去问同学,不懂就不懂,不懂也装懂,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回想起孔子的这句话,重提勤学好问,很有必要性,韩愈就写过一篇《师说》,号召大家要向老师学习。否则为惑不解。古人尚且重视拜师求学,难道今人还不如古人吗?今人虽然有很多发达的科技手段,比如说手机,比如说电脑在百度上上网一查,那惑就解答出来了,也不用去问其他的人了,这个是很便捷,很方便的一种手段,科技发展到今天,但是我还是觉得古人的那种拜师求学的方式有很多可取之处,虽然没有今天这样便捷的高科技手段,古人的那种谦逊的态度及对待学问对待老师的方式方法很值得现代的我们学习模仿。
17、庞大与精炼至极的对此恰恰反映了国学思想的巧妙布局,美!
18、我最喜欢的是“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
19、因为一个人单这三句悟透弄懂,就非常了不起了,若能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就懂得做人的谦卑与低调你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天外有人"不可妄自菲薄,"孔子在此基础上继续教我们领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我们从谦卑中深悟真正懂得了什么为知之,什么为不知,什么是知,我们就学会了做人的诚实,有了这两个基础,谦卑与城实,我可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全面思想,当我们理解了孔子提出的三纲,五常,其正真的内涵,你就懂得了运筹帷幄齐家治国基本治理方案,尤其是五常适合与做人做事得天下........
20、谢邀,我最喜欢孔子说过的一下几句具有代表性得名言:
2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22、论语一半由主张仁义礼智信组成,它体积庞大,强调了做人、做官的`责任和品质。另一半仅仅”殷有三贤焉”精炼至极,强调对非人道、非仁政者说不的敬意!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4、孔子说的三纲五常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颜渊篇第二章》。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名言。承接上文,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更加详细的阐述“仁”中的恕道。字面上是说自己所不欲的,莫要施于人。其后句“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中的“怨”字,宜与“求仁得仁又何怨”句共同参详理解。
26、意思是说一国的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但是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27、我蛮欣赏这句话的。
28、孔子说:“看见有德行或才干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人们,你不喜欢的东西,或许别人也不喜欢。它告诉人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在你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是否会影响到别人。
30、间亳留情真使自制造镜照见自真相。
3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2、孔子吃饭是要摆谱的,主食越精越好,肉丝越细越好,不好的就不吃。妻子做的饭菜,孔子是坚决奉行烹调得不好,不吃;没有合口的调味酱料,不吃;从市集上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肉切割得不合规矩,不吃;坐席摆得不端正,不吃等等。面对这样自己“远疱厨”却又穷挑剔的渣男,哪个女人不一肚子火?孔蠕们这素质,还修身呢,直接死了才不祸害人!
33、“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3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5、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喜欢这一句。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3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自《论语·里仁》
38、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我们每个人学到的知识都各有不同,如果想脱颖而出,就必须从别人身上学习,因此,你身边的人就是你可以学习的对象,只要是人,总有优点。
39、孔子的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喜欢。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做人不能骄傲自满,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40、在《论语》中,“道不同,不相为谋”是一句不算起眼或者深刻难懂的话,但就是这句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以及与人交往方面的很多要注意的问题。
41、根据我观察世界绝数说意义二价值。
42、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经典语录有:
43、我曾是一个把朋友看得很重要的人,为朋友倾尽所有、受尽委屈都不后悔。可是后来,尤其是大学毕业以后,我觉得跟以前的朋友间似乎越来越疏远了。大家分散在各行各业,而且都变得很忙。
44、论语中我更喜欢”殷有三贤焉”,因为这占据了论语的一半工程。
45、我曾良愿望:我每都希望每都我望誉能毁近我恍悟根本能。
46、根据我观察坏同切毒植物并知道自坏毒物我发现坏改。
4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4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论语·述而》
49、我最喜欢的是下面两句:
50、子曰:“君子不器”。
51、我最喜欢孔子这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就是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的地方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52、君子应当博学具有多方面才干,不止局限于某个方面。
53、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好的地方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地方,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5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5、者说:真理愈辩愈明,我曾期虔诚相信句,近我忽彻悟觉事情相反,真理愈辩愈糊涂。
56、应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半部论语反道夸啊!
57、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58、待切善良管家属朋友都应该两字箴言:曰真二曰忍真者真情实意相待允许弄虚作假;待坏则另别论忍者相互容忍。
5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为我认为自己不喜欢的就不应该强加给别人。
60、每都争取完满自古及今海内海外百百完满没所我说完满才。
61、"温故而知新",学习如此,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夜卧床榻之上,回眸过往的是是非非,每有回忆便有新的理解和收获。同一件事,每岁年龄回忆都会有每岁的不同新味。也只有孔老夫子能用如此精炼的语言道出如此意味深长的哲理。
62、是人都有他自己的天赋和特长,并且各不相同。比如读书,有的人喜欢文科,有的人喜欢理科。做事,有的人擅长手工制作,有的人擅长机械操作等等。再者就是人生阅历方面,有见识的多少和经历不同。总之,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可以让别人学习的东西。
63、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我。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最能体现中国人对待生死这个终极问题的智慧,可以说,他超越了一切宗教对超度生死的努力,孔子的答案是:活在当下、过好现在。中国不需要脱离人类自身血缘关系的超拔之神,自己的血缘祖先中设立神位,足以建构完整的世界观和宇宙观。人文关怀,中国非神学性的。有情有义、有血有肉,合情又合理。
6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7、于是,孔子和亓官氏只要一开口说话,总免不了一场大吵大闹,以至于最后孔子的生活状态变成是“食不语,寝不言”。换句话说,孔子看到亓官氏,就不愿说话,不想说话,不肯说话;当然,亓官氏也不愿意再搭理孔子。而婚姻一旦到走到这个地步,那就只剩下一条出路:散伙!于是“齐家”变成了“弃家。”
68、解读为: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69、孔子的名言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论语》了,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孔子教育人们崇尚周礼,而他的这些名言就是教育人们崇尚伦理道德,尊师长,明礼仪,重品行,守规矩,构建和谐仁爱社会,这些思想和学说,都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发展所必须的,对于人类社会的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正因为如此,所以孔子被历代社会奉为圣人。他的思想,将被人类社会永远发扬光大。
70、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我每天都很充实很快乐!
7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国学的名言】相关文章:
国学的名言01-06
国学经典名言15篇01-10
国学经典名言(15篇)01-31
国学的名言(15篇)02-21
国学教学总结08-15
国学经典活动方案03-18
出国学习计划02-18
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方案12-16
小学国学经典语录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