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言(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你知道什么样的名言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名言,欢迎大家分享。
国学经典名言1
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2、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短歌行》)
9、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2、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杜甫)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7、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百年光阴,如驹过隙。(选自《增广贤文》)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3、多行不义必自毙。
24、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
2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27、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30、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3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3、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3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7、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
3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让命运所压倒.
42、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4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4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8、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49、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50、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国学经典名言2
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志南)
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之战)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2、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3、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1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1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19、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20、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2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2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8、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0、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3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3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宋.岳飞.满江红)
33、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3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35、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6、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3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3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4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42、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元.王实甫.西厢记)
4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4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5、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弟子规》
46、风流不在谈锋胜,袖手无言味最长。 (宋.黄昇.鹧鸪天)
47、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48、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49、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阴。 (元.关汉卿)
5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扬子江)
51、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宋.林升.题临安邸)
5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5、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5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58、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6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6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6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5、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6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6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6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69、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70、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71、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7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7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国学经典名言3
1.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矩。(论语·为政)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10.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11.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 氏)
1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1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4.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1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16.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17.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
18.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1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0.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21.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 子·离娄下)
2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3.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2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2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
26.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 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7.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28.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29.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国学经典名言4
义的释义:
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右国颂”,“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估计比孔子早提出礼的概念。
孟子则进一步阐综了“义”。他认为“信”和“果”都必须以“义”。《孟子·离娄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义折之。”
名言:
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平日若无真义气,临事休说生死交。——(明)施耐庵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国学经典名言5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8.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国学经典名言6
1.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
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4.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
5.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
6.一树百获者,人也。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
7.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8.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
9.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1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
1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
12.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
国学经典名言2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1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国学经典名言7
1.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2.新年贴春联,只要门楣上写着“百忍家声”就知道这一家一定姓张。中国姓张的全以祖先的容忍为荣了。
3.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4.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5.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6.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7.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8.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9.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10.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
11.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1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1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14.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国学经典名言8
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大学》)
2.君子诸已而后求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大学》)
3.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大学》)
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中庸》)
5.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
6.大成若却,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7.心以静为贵,欲以寡为贵,思以敏为贵,学以勤为贵,友以诚为贵,情以挚为贵,穷以志为贵,富以仁为贵,话以少为贵,喜以度为贵,怒以忍为贵,体以健为贵!
8.长知足,心安然;甘淡泊,乐无边;为人喜,解人难;忘忧喜,严律己;莫烦恼,忍为先;识时务,永向前!
9.无贪欲,心胸宽;广交友,德为先;抑愤怒,能方圆;烦恼事,抛云端;和邻里,解人难;家和睦,心里甜!
10.寡言养气,寡事养神,寡思养精,寡欲养身, 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精神不蔽,四体长春!
11.言宜实,心宜诚,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宽,虑宜远,气宜柔,骨宜刚,志宜大,胆宜壮!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12.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14.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
国学经典名言9
1.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
2.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3.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4.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人民的灵魂,百姓的脊梁,中华民族大有前途。
5.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6.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
7.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8.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9.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10. “我常说自己是‘样样通,样样松’,这话并不确切。很多方面我不通;有一些方面也不松。合辙押韵,说着好玩而已。
11. “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12. 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对我们国家的不满也是爱国,这是我的看法。
国学经典名言10
《论语》经典名言10句: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国学经典名言11
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天知、地知、神知、鬼知,何谓无知;善报、恶报、速报、迟报,终须有报。
10、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1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种其因者,须食其果。
13、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逃。
1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9、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
20、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2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3、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6、一念善心起,天堂已诞生。一念恶心起,地狱已现前。
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3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行冲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34、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3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王建
37、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0、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
4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3、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4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47、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4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9、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5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1、在罪恶中游泳的.人,必将在悲哀中沉没。
5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5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5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55、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56、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7、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58、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
59、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60、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61、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62、好心自有好报。
63、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6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6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67、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6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6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1、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7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7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7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7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7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7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7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7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8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8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82、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83、思灵泽兮一膏沐,怀兰英兮把琼若,待天明兮立踯躅。
8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国学经典名言12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7.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9.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4.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16.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17.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8.上德无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9.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0.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国学经典名言13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7.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李商隐锦瑟)
18.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9.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国学经典名言14
1、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释义:倒不是百花中特别偏爱菊花,而是因为菊花开过后再也没有花朵可赏了。句中隐含着对菊花独傲寒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2、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释义:一生沉浸在绘画艺术中而不觉得将近年老,富贵对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诗句赞扬了名画家曹霸潜心艺术,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释义:不为富贵所迷惑而安于贫贱,男子汉能达到这一境界才称得上英雄豪杰。今赋予其新的含义,形容志士仁人不谋名利的高尚品质。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释义:桃树李树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它们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实,却吸引人们纷纷前去欣赏采摘,以至在树下自然踩出一条条小路来。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会赢得人们的敬仰。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释义:没有恬淡寡欲的修养,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没有宁静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扰,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诸葛亮认为,修身治学应该首先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释义: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会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8、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释义:但却是在水流平缓没有暗礁的地方,经常听到有船沉没。告诫人们,一帆风顺时,不要自满疏忽,而要小心谨慎。
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释义:坏事即使很小也绝不要干,好事即使细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释义:有错则进行改正,没有错则自我勉励。对别人给自己提出的意见,也应采取这种态度。
国学经典名言15
1、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司马光《资治通鉴》
2、人无喜事精神减,运到穷时落寞多。——冯梦龙《警世通言》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子思《中庸》
5、四川大学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7、恩深似海恩无底,义重如山义更高。——冯梦龙《警世通言》
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
1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4、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子思《中庸》
15、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6、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7、为怕多情,不作怜花句。——纳兰容若《纳兰词》
18、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1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1、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纳兰容若《纳兰词》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2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2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聊斋志异》
2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7、彤云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纳兰容若《纳兰词》
2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3、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36、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警世通言》
37、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3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9、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曾子《大学》
4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4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45、不痴不聋,不做家翁。——司马光《资治通鉴》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48、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49、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纳兰词》
5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51、日者列传:得不为喜,去不为恨。——司马迁《史记》
5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5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5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7、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丧失他们的主帅;
5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5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6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6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不韦《吕氏春秋》
6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国学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国学的名言01-06
国学的名言15篇01-07
国学经典名言15篇01-10
国学的名言(15篇)02-21
国学教学总结08-15
国学经典活动方案03-18
出国学习计划02-18
国学经典教育活动方案12-16
小学国学经典语录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