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名言>曾国藩名言

曾国藩名言

时间:2024-07-28 08:57:51 名言 我要投稿

曾国藩名言汇总70句精选

  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本篇文章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曾国藩名言,欢迎参考。

曾国藩名言汇总70句精选

1、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4、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5、凡事皆贵专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

6、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7、忍耐冷清忍耐艰苦,忍耐劳累忍耐寂寞。

8、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9、养身之道,以"君逸臣劳"为要。省思虑、除烦恼,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谓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动,"臣劳"之谓也。——《曾国藩书信》。

10、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曾国藩书信》。

11、立法不难,行法为难。凡立一法,总须实实行之,且常常行之。——《曾国藩书信》。

12、细思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曾国藩书信》。

13、凡兵勇与百姓交涉者,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所以感召天和者在此,即所以要获名誉者在此,望阁下实心行之,幸勿视为老生常谈也。——《曾国藩书信》。

14、凡行军最忌有赫赫之名,为天下所指目,为贼匪所必争。莫若从贼所不经意之处下手,既得之后,贼乃知其为要隘,起而争之,则我占先着矣。——《曾国藩书信》。

15、军无后继,是古来一大忌。——《曾国藩书信》。

16、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曾国藩家书》

17、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曾国藩家书》

18、譬之富家居积,看书则在外贸易,获利三倍者也,读书则在家俱守,不轻花费者也;譬之兵家战争,看书则攻城略地,开拓士字也,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曾国藩家书》

19、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曾国藩家书》

20、商贸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曾国藩家书》

21、凡亲族邻里来家,无不恭敬款按,有急必周济之,有讼必排解之,有喜必庆贺之,有疾必问,有丧必用。——《曾国藩家书》

22、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曾国藩家书》

23、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24、立志不坚,不能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曾国藩日记》。

25、从有恒二字痛下功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曾国藩家书》。

26、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国藩家书》。

27、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曾国藩日记》。

28、不能过谦,过谦则下无敬畏之心。——《曾国藩家书》。

29、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曾国藩家书》。

30、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31、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曾国藩

32、可以一出而振人之厄,一言而解人之纷,此亦不必过为退避也,但因以为利,则市道矣。——曾国藩

33、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34、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35、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36、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37、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万不可兼营并鹜,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 ——曾国藩

38、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

39、万里关山睡梦中,今朝始洗眼朦胧。云头齐拥剑门上,峰势欲随江水东。楚客初来询物俗,蜀人从古足英雄。卧龙跃马今安在?极目天边意未穷。 ——曾国藩 《初入四川境喜晴》

40、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

41、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得,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做主。——曾国藩

4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43、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44、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45、清淡者,崇德之基也。忧勤者,建业之本也。古珲无富贵之圣贤,无宴逸之豪杰。

46、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47、随时以法言巽语相规,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48、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49、组练三千朝踏浪;貔貅十万夜观书。

50、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四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51、"世事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

5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53、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54、圣贤领要之语曰:"人性惟危,道心惟微。"危者,嗜欲之心,如堤之束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微者,理义之心,如帷之映灯,见之难而晦之易也。

5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56、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曾国藩

57、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着。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曾国藩

58、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曾国藩

59、读经要就情事参理道,读史要就理道定是非。 ——曾国藩

60、知己之过失,即自为承认之地,改去毫无吝惜之心,此最难之事。

61、"坚忍有恒"四字,最为办事要着,勿畏难中辍,勿滋生弊窦,勿遗人口实。照此进行,何患不达目的?

62、历史从来没有如果,它有的,只是一个尽力想要守住初心,想要尽快结束战争,还清静于人民,还政权于清廷的老头子,在深夜的书房写下一幅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63、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曾国藩

64、每日默检,要见这念头自德性上发出,自气质上发出,自习识上发出,自物欲上发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识得本来面目,初学最要如此。

65、君子直不发人所不白;清不矫人所不堪;刚不绝人所不忍;察不掩人所不意;任不强人所不胜。

66、事前加慎,过后不悔。

67、自得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驱使,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戴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驱使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许?哀哉!

68、智慧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69、盖世人念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行。

70、三乐:念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尔后憩息,三乐也。

【曾国藩名言】相关文章:

曾国藩名言07-16

曾国藩的名言12-20

曾国藩名言名句06-29

曾国藩家训的名言01-26

曾国藩名言15篇10-12

曾国藩名言70句精选10-19

曾国藩名言(15篇)01-18

曾国藩名言短句80句精选07-15

曾国藩名言说说30句精选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