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说课稿>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

时间:2022-11-03 11:19:23 说课稿 我要投稿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变色蜗牛是小班上学期早期阅读课,变色蜗牛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又在平时常见到的几种颜色为线索所引出的故事,讲述了小蜗牛每吃一种水果就会随着水果的颜色变换身体颜色,所引出的故事,小班孩子对颜色认识还够,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因此,我选择了这个故事,并将它与语言和社会两个领域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小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为中心。我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认知上: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颜色的认识。

  2、能力上:积极参与故发展的讨论,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体验友爱互助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目标中提到学会

  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颜色猜测想象故事情节,在活动中,我把这点作为教学重点。小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完整,有时只说了半句话就无法再说了,或表达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再加深对颜色的认识,这样孩子在活动中理解了故事内容,又认识了几种水果,物质上的准备:我给孩子们每人一本图书,让他们边看书边理解故事的发展情节。

  (四)说学情

  小班幼儿年龄在4岁左右,他们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对游戏特别感兴趣,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于词汇贫乏,幼儿在游戏中想说又不知该怎样说,即使说了也很难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完整。因此,我想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给幼儿提供说话的机会。

  (五)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情境教学法、角色游戏法、体温法等。i。情境教学法:我尝试打破以往仅用图片进行故事教学的传统模式,而是根据故事内容,为幼儿创设情境,幼儿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中,许多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幼儿有了时间的经验,慢慢引导幼儿根据色卡知道小蜗牛的身体变化,让幼儿通过图片理解的效果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让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猜猜的轻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难点,幼儿运用了讨论谈话法、猜测法等学习方法。i。讨论谈话法:幼儿在讨论。猜测中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ii。猜测法:幼儿在游戏中,边游戏边猜测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体现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七)活动程序

  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听声音猜测是谁来了,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小蜗牛吃了什么,变成了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讲述。

  3、完整讲述故事。

  一:听声音猜测是哪个小动物,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象声词蟋簌,并让孩子们猜猜看谁来了,小朋友们就大胆想象,是谁来了呢?他们的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

  b)在游戏情境中讨论出故事情节。这个环节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幼儿讨论:

  1、第一天小蜗牛吃了什么东西?身体变成了什么颜色?

  2、第二天小蜗牛又会吃什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

  3、第二天过去了是第几天?蜗牛妈妈又会给他吃什么东西呢?那小蜗牛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这一环节通过提问、猜测,让幼儿在讨论、寻找中大胆地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语,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它是解决重点,突破活动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故事情节很平凡,所以在设计活动时,我将小蜗牛从第一天到第七天吃水果吃东西的地方设计了当小蜗牛遇到了小朋友后,小朋友会给他吃什么东西呢?小蜗牛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了呢?这样一来。孩子们举手的热情更高了,回答问题也热烈了,虽然有的孩子回答的文不对题,但毕竟孩子在思考问题,在认真表现自己了,我就及时给予他们鼓励,给予他们肯定。

  c)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环节其实我是在进行复述故事了,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让幼儿通过回忆的方式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体会,第一天蜗牛吃了什么?他变成了什么颜色的蜗牛?第二天,他又吃了什么?又变成了什么颜色的了?第三天呢?直至到第七天他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你们觉得他还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了呢?在这样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提问下,孩子对故事已进一步的理解了。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2

  中华民族的民间童谣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对于今天的孩子,它还是一座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在社会急促地跨入现代化轨道的今天,大家越来越认识到从小对幼儿进行民间文化熏陶和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纲要》中不也说:一个活动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讨论法:《纲要》中提出:“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用讨论法可以解决幼儿之间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让幼儿参与到讨论中来。

  倾听法: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教幼儿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语音、语汇和语法规则。根据纲要中让幼儿“想说、敢说”的要求,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

  合作法:体现合作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主动学习,我运用启发性、开放性的提问,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整理得出结论,教师只是画龙点睛式地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在教学中以商讨式的口吻展开教学,给幼儿一个自由度,让幼儿两两结伴、自由结伴商讨、分工合作记忆童谣内容,感受合作带来的好处。为每个幼儿的参与与表现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

  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聚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为一体的特点。本次活动的第三环节中,我就引导幼儿用游戏的形式朗诵童谣让幼儿感受作品的活泼、有趣。

  一、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在说说、看看、听听、想想、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倾听法、讨论法、讲述法、观察法、游戏练习法等学习方法。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游戏练习法:是幼儿在玩角色游戏中边游戏边进行仿编,充分体现《纲要》中提出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的精神实质。

  二、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语言和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教学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第一个环节:提问导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目的是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对属相的认识。

  2、第二个环节:通过说、猜、看图等形式认识十二生肖,并通过倾听、合作记忆、图文匹配等方法知道它们的排列顺序。运用启发式提问、猜测、交流讨论、倾听、图片匹配等方法,教师、幼儿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的机制。

  3、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通过看图、拆图、动作匹配、游戏等形式有节奏的朗读童谣,达到本次活动的高潮。

  4、最后结束部分,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喜爱之情,让幼儿在意犹未尽中结束本次活动。

  三、活动延伸:

  为了丰富、拓展本次活动的内容,我把活动适当延伸,让幼儿在收集更多的童谣,感受中华民族的民间童谣是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是值得我们学习和保留的财产之一。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分类》这部分内容虽然不多,但很重要。分类能力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并且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而这一系列认识活动,都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对于将来理解、接受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方式也有很大益处。

  由于学生年纪小,生活经验不足,所以联系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学习。教学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由观察、讨论方法,到能够按照单一标准分类,最后发现物品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活动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学会分类,掌握分类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确定的依据

  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三维目标的整合,依据课标要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能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掌握分类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各种形式的分类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学生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三、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中,我以开放式教学为主,采用探究、合作、发现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本课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目的。

  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活动中的反馈情况,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把评价的权利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看到自己的进步,体现评价形式的多元化。

  四、教学流程预案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分类。

  上课伊始,我先创设了一个逛超市的情境,放一段超市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观看完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然后揭示课题: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方便寻找,就要把它们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学分类。这个情境的设计自然地向学生渗透了做事要讲秩序,物品要按需要分类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分类的意义,同时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也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动手操作,探究分类方法

  在这一环节中我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次探究学习的机会,意图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

  第一次探究:首先让学生拿出我课前发给他们的学具袋①,同桌两个人合作一起来分一分里面的学具。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每个人分两类,也可以一起合作分出四类,边分边说说分的依据。然后找代表到前展台上演示分的过程,得出结论这些学具一共可以分成四类。看似一个简单的操作活动却不仅让学生体会、理解分类,还激发了他们的合作的意识。

  第二次探究:让学生拿出学具袋②,这里面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第一次分类,分好后选代表到展台上展示分类的结果和方法,请其他小组同学互相评价。然后提出问题,其他小组有不同的分法吗?再找出不同分法的小组代表到展台上展示,从而让学生感受以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动手开始进行第二次不同标准的分类。学生们在小组互评中得到启发,又对图片进行重新分类,大大激发了学生不断探索、积极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进而突破了重、难点。

  (三)、从具体到抽象,运用分类

  首先出示39页的做一做,我把书上图做成图片,让学生讨论之后到前面展台亲自分一分,感受分类的多样化。然后谈话:“刚才,同学们动手合作分类摆放物品,做得非常好,那么,画出来的,你能分吗?”这时分别出示40页的3题4题,让学生看着图进行分类回答问题!这样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会运用分类解决问题。

  (四)、实践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分类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处处接触到分类,让学生想一想,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过或接触过分类?然后让学生把全班同学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以达到巩固的目的。从而也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理念。最后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书包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玩具进行分类。让学生感受分类的乐趣和作用。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4

  一、设计意图

  各位老师好,我是12级学前8班的xx,今天我带来的说课内容是大班美术活动《春暖花开》。先说说我的设计意图:《纲要》指出幼儿教育目标:"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中美的欣赏力。"由于桃花在我们生活中不是很常见,孩子们也缺乏了解,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初步认识桃花,并能学习运用吹画和棉签画的方法来表现桃花的特点,在创作的过程中既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可以很好地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二、活动目标

  再说说我的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我确定了认知、技能、情感三方面的目标:

  1.了解桃树和桃花的基本特征。(认知)2.能用吹画和棉签画来表现桃树和桃花(技能)3.体验吹画和棉签画的乐趣。(情感)活动的重点:学习用吹画和手指点画的方法表现桃树和桃花的基本特征。

  活动的难点:用吹画的方式吹出树枝

  三、活动准备

  为使活动呈现出趣味性,寓教育于情境游戏之中,我做了如下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桃花,知道桃花的基本样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棕色、粉红色颜料、棉签、抹布、范例、纸张等。

  四、教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①讲解法②示范法③范例法等。

  五、学法

  再来说学法,本次活动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发展为本,幼儿采用的学法主要有:①谈话法②操作法③观察法等。

  六、活动过程

  为了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激发兴趣,导入活动本环节我将以春天为主题,谈话引出课题,如询问小朋友:"春天到了,花都开了,小朋友们还记得你们看到了哪些花吗?"2、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桃花的结构通过播放桃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桃花的结构、形状、颜色,并且我会通过提问幼儿桃花的基本特征来使幼儿更加仔细、专注地观察图片。

  3、引导幼儿学习吹画的方法

  (1)在本环节中我首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对范例的画法的兴趣,再分析范例,让幼儿了解桃花树的树干和树枝是用棕色颜料吹出来的,花朵是等颜色干后,再用棉签蘸粉红色颜色点上的。

  (2)然后示范讲述吹画桃花方法:先滴几滴黑颜料在作业纸下部适当位置,对着黑颜料往前吹,并稍稍改变吹的方向,可向上、向左或向右吹,慢慢吹出树枝的形态。吹好树枝后稍等一等,待干后用棉签蘸上粉红色颜料,在树枝的适当位置画出梅花。此时还要提醒幼儿注意画面干净、整洁,画好后要在抹布上把手擦干净。

  4、先交代要求,再让幼儿操作,同时给予适当指导。

  幼儿在画面上练习吹画桃花。在幼儿操作时,要重点帮助幼儿掌握吹树枝的方法。要求能力强的幼儿多吹几棵梅树,能力弱的幼儿掌握吹的方法。尽量使每个幼儿完成作业,享受成功的快乐。

  5、总体评价,结束活动活动最后挑选出几张幼儿的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再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创作经验。

  活动延伸让每个幼儿把桃花贴在墙上组成桃林,供大家欣赏。

  七、教学特色

  虽然是同一创作内容但是采用了棉签画、吹画这两种以前没用过的画法,让幼儿了解了"桃花"还可用不同的美术形式来表现,拓宽了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活动中幼儿能迁移以往的创作经验举一反三。

  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亲子之间有一种朴素又美好的情感,然而在活动中表达这种情感往往显得表层和单薄,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平凡的东西同样耐人寻味。

  在活动中,教师以幼儿身边的爸爸妈妈为切口,试图通过欣赏照片、制作和讲述记录卡等方式,一定程度地量化"情感",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实在,使潜在的亲情自然流露,从而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等能力。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感知理解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初步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仿编活动,进一步了解大自然中事物间的关联。

  3、体验仿编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增强诗歌仿编活动的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使幼儿懂得诗歌中爸爸妈妈和我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是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尝试进行仿编活动。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PPT课件、亲子照片、记录卡、笔等。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朗诵法、直观法、提问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朗诵法、讨论谈话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和课件直接获得印象。朗诵法、讨论法是幼儿在讨论以及朗诵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家里都有谁呀?

  你们喜欢爸爸、妈妈吗?为什么?

  二、展开

  1.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保护你,你感觉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你又像什么?

  2.教师朗诵诗歌

  3.学习诗歌ppt

  课件:图一(1)画面上有什么?

  爸爸是(一座山),妈妈是(一座山),我是山间的(小溪)

  课件:图二(2)采用上述方法,鼓励幼儿看图学习诗歌的第二段。

  爸爸是(一棵树)妈妈是(一棵树)我是树上的(小鸟)在爸爸妈妈身边飞过。

  4.师生共同学习诗歌,并有表情地完整朗诵。

  5.引导幼儿按诗歌中的格式仿编部分内容。

  (1)爸爸、妈妈除了是一座山,一棵树,爸爸、妈妈还可以是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说一说)

  (2)带领幼儿念一念自己仿编的诗歌。

  三、结束欣赏歌曲爸爸妈妈和我

  四、延伸活动

  1、角色表演:爸爸妈妈和我。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2、绘画:爸爸妈妈和我。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语言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6

  一、说目标:

  本活动既有认知能力的培养,又有情感和动作能力的培养,我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如下: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芦柑的明显特征;2、在操作和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3、知道芦柑是永春的特产,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这些目标都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进行操作与探索,体验活动的乐趣;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初步爱家乡的情感”的精神。

  二、说教材:

  永春被誉为“柑桔之乡”,芦柑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所喜爱的,然而小朋友虽然喜欢吃芦柑,但对芦柑的特征、用途等还不太了解,很少有人知道芦柑是永春的特产。所以,有必要加深小朋友对芦柑的特征、用途的了解,激发其爱家乡的情感。升入中班后,我班孩子的动作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活动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且探索欲望更为强烈。因此,我设计具有乡土气息的科学活动――永春芦柑。

  活动前我带小朋友到芦柑园参观芦柑的采摘、分果及包装芦柑的过程,了解公分卡的使用方法感受果农劳动的艰辛。其次,还带小朋友参观逢源饮料厂工人制作芦柑汁的过程,了解榨汁机的使用方法。

  本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芦柑的明显特征,知道它是永春的特产,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难点是幼儿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大胆地操作和探索。这主要是依据《纲要》中的科学目标而制订的。

  三、说教法: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幼儿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因此我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法有:

  1、情景教学法。此教法运用于活动的全过程,我围绕目标和内容先设置“芦柑园”的情景,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这个情境中对芦柑进行观察与探索;然后设置包装厂、饮料厂、设计室、陈皮加工厂等情境,让他们在这些情境中扮演各种角色进行大胆操作、探索,积极思维。

  2、逐步分解法。观察是认识各种事物的门户,是学习和获得各种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性,运用逐步分解法可让幼儿学习正确观察、探索事物的顺序。因此,我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逐步引导孩子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探索,培养感知能力,从而由外到内感知芦柑的特征,了解其用途,这就是本活动的重点。

  3、操作教学法。此教法主要运用在“分组活动”中,让小朋友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大胆地操作和探索,这也就是本活动的难点,所以在这个操作环节中我所投放的材料有层次之分,注重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如:“包装厂”提供公分卡、包装袋、大透明胶、芦柑箱等让小朋友包装芦柑;“陈皮加工厂”提供塑料刀、砧板、芦柑皮等材料让小朋友制作陈皮,这两组的操作材料较简单又容易操作,适用于能力较弱的幼儿。“芦柑饮料厂”提供榨汁机、干净的杯子、筷子和瓶子等材料让小朋友探索芦柑汁的制作方法,从而发现用哪种方法制作的`果汁更快,更简便;“小小设计室”提供油画棒、图画纸、浆糊、筷子、毛线等材料让小朋友设计芦柑的商标和利用芦柑皮进行创造活动。这两组的操作材料有一定的难度,适用于能力强的幼儿。因此,在“分组活动”这个环节中我要给能力弱的幼儿以具体的帮助指导。

  4、游戏法。由于中班的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他们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的角色进行活动。因此,在活动中,我让小朋友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操作、探索活动,并通过孩子的操作、探索来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四、说学法:

  在活动中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有:

  1、多渠道参与法。在活动中我引导孩子通过摘一摘、数一数、排一排、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孩子观察、探索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加深对芦柑的认识。

  2、尝试法:蒙台梭利认为,“不动手做的孩子是不会知道如何去做的。”因此在分组活动中,我让孩子通过商量、合作并尝试多种操作方法,培养孩子的操作能力;发现、创造的能力。

  五、说活动过程:

  本活动我采用环环相扣的形式进行,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感知探究――操作探索——交流分享——活动延伸

  (一)激发兴趣。

  活动一开始我就为孩子创设了“芦柑园”的情境,让孩子消除心理压力,并运用激欲式设问,“芦柑丰收了,请小朋友当果农到芦柑园摘芦柑,好吗?”的问话,唤起孩子活动的激情,引发孩子观察芦柑的兴趣。

  (二)感知探究。(采柑活动)

  我设计“采柑活动”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落实重点,为难点突破奠定基础。

  我先让小朋友在音乐的伴奏下,自选篮子或推车,快乐地到“芦柑园”摘芦柑;接着让孩子们摘数一数自己摘的芦柑的数量,并鼓励孩子将采下的芦柑,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然后运用逐步分解法,逐步引导幼儿通过看、摸、闻、尝等多种感官,从外到内了解芦柑的特征和用途,并丰富有关的词汇(如:橙黄、扁圆、一瓣又一瓣)。最后,通过集中提问的形式,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探究结果,从而加深孩子参芦柑的认识。

  (三)操作探索。(分组活动)

  小朋友在感知芦柑的特征后,很自然地就想要进一步探究芦柑的用途。因此,我就立足于幼儿的自我服务领域,为孩子创设体验成功的多种机会-------分组活动,让小朋友扮演包装工包装芦柑;扮演设计师设计芦柑的商标并用芦柑皮进行创造活动;扮演饮料厂、陈皮加工厂的工人制作芦柑饮料和陈皮。这个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在分组活动前我言简意赅地向孩子交待清楚任务和要求。活动时我做好活动的支持者和孩子探索的指导者,重点指导能力强的幼儿探索制作芦柑饮料最快、最简便的方法,或用芦柑皮进行创造活动;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巩固切芦柑皮及包装芦柑的技能。

  (四)交流分享。(分享活动)

  近几年来,从我园的省级教研课题《幼儿自我服务中的成功体验探究》到现在的《幼儿交流活动中的成功体验探究》的不断延伸与拓展,我们都有目的地将“成功体验”有机渗透到所组织的活动中,这也是贯彻《纲要》的精神所在。因此,我设计了“分享活动”这一环节,让小朋友在分组活动后进行集中交流,再现其探索过程,从而感受成功体验。在小朋友交流了操作经验以后,我还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学习社会交往技能――与人分享,我请他们与小班幼儿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芦柑汁或芦柑;并将打包的芦柑送到敬老院,激发孩子尊老爱幼的情感。

  (五)活动延伸:

  为了让小朋友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艰辛,我设计了此延伸活动:指导孩子将芦柑皮凉、晒,并将晒干的皮送到制药厂。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7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片花瓣诉风情。”——有一些人,见过就忘记,有一些事,经过就结束。然而,也有一些小小的事,却能让人终身难忘!窗外雪花飞舞,我的思绪也飘回了那次说课。

  说课这个词在农村幼儿园普及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记得第一次接触是在XX年初吧,记得是镇教办组织全镇青年幼师进行一次说课比赛,幼儿园就我和另一位较年轻的老师参加。当时并不明白到底何为说课,因为在农村幼儿园信息比较闭塞,再加之外出学习的机会太少近乎为零,就经验主义认为,幼儿园的活动不外乎设计教案或上课展示吧,作为工作了十多年的我应该没啥问题。

  比赛前一天在小吃店吃早饭遇到了小学老师。一贯好学的我就问了她关于说课的事。不问则已,一问倒吓了一跳。“说课不是简单的写教案或上课,说课要求你贯穿理论知识,你的教学方法……”那老师说了许多我都没听进去,唯一的感觉就是“快找一篇说课稿借鉴一下,拜托了。”我这个人的心理素质较差,那时的手忙脚乱就别提了。上完一天的课,我和另一老师去小学找说课稿,仔细研究说课稿的格式,自己揣摩幼儿园的说课稿该怎样写,决定晚上依葫芦画瓢学写一篇先练练手。

  阴雨蒙蒙的天气使我的心情明朗不了。坐在比赛的教室里听其他老师的嘀咕使我的紧张缓解了不少,大家都对说课感到陌生,这个新鲜事物在幼儿园还没有发芽。当肖校长写下说课题目《发现》时,我没慌,我想到了前天给孩子们讲故事《三只蝴蝶》时孩子们的发现:课题来源于生活,我按照说课稿的格式设计了语言活动《三只蝴蝶》,写完我长长舒了口气。接下来还要表达自己的说课稿。这下我完全清楚了,说课说课就是先写后说。也许是自己发现的感触,我连说带比划,终于很有感情地结束了说课。猜猜比赛结果?哇!两名选手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我是其中一个。

  高兴之余更多的是不轻松。说课到底说什么,我才感知了一个框架,她的灵魂到底如何把握?我不清楚。作为幼儿园的骨干,我只有领悟透了才能带动大家。谁来帮帮我?我常常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本科学历,高级职称,在幼儿园工作足够了,只要把我的爱给孩子,没什么难得倒的。每天尽心尽职地做好一切就够了。好象“学习”这个词在我的生活中已疏远了。在农村基层幼儿园没有专家引领,没有名家讲学,再不自我加压,勤奋学习人就会赶不上这个课程改革的趟了。没人能帮,只有自己帮自己!

  因为小学里说课比较多,于是我请教了小学的业务校长。我至今清楚地记得他说:“说课并不是什么难事。怎样说好课,关键在于为什么。你为什么设计这节课?你为什么设计这个目标?你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准备?你为什么要尝试这种教学方法?……解决了为什么,你的说课就成功了。”要解决这么多的为什么谈何容易!平时设计一节活动只是自己觉得这个环节好像孩子接受有困难就再改一下,没细想为什么开始孩子不能接受是因为不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还是我的教学方法不当?说课是用科学知识来诠释活动的环节,引领活动的成功。我恍然大悟。解决为什么的切入口就是理论知识充电。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要求的口号是:“读书读书,再读书。”他进一步指出:“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了意义。”“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首先阅读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但从没细细研读。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的.潮流中我能舍她而弃之吗?纲要中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我烂熟于心,纲要中幼儿的年龄认知水平、能力,教师的教育策略、角色转换等我倒背如流。那时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上课,不管是知识讲授还是指导操作,纲要中的经典都会在脑中闪现“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我重拾了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等等,我做了大量的理论卡片。专家的理念真的很好,能拓展我们的思路。这是他们心血的结晶。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结合国情,结合本地、本校、本园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我们要用善于观察的眼睛来了解每个孩子,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运用我们的所知所学来制定适合孩子的发展计划。这是我读书后的反思。我要学会用科学的头脑来思考课程问题。那段时间我激情澎湃,我每天翻阅幼教杂志,做笔记,写心得。我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有什么所思所想就记下来。我并不光是为说课准备了,我觉得我是在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素质了。这时的说课已经跟我毫无芥蒂,心中的理论知识的支撑,眼中孩子世界的缤纷足以让我游刃有余了。

  县里的比赛有些威严,全县六十多名选手坐在一个很大的会议室里,包、手机都交上去,每隔十分钟进去一个选手。我记不请我的序号了,只记得上午没轮到我,下午比的。抽签拿题目,是《能干的小手》,很普遍的题目但要设计出新意还要动动脑筋噢。限时写完还要限时表达完。走进说课室时我发现前面坐了一长排的评委。我有些紧张,说课时话语有些颤,但一会就镇定了。我想自己的感觉还好,不能进入前列,也能在中游数数。比赛完我逛了商场,给自己轻松轻松。回到家就接到园长电话说课成绩进入前十名,准备一天去县里现场上课。……

  忘不了这个故事,因为它锤炼了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本功,记录着我——一名青年教师成长之路上的足迹!老师是什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如果土壤营养丰富,你的庄稼就会长得茂盛;如果土壤贫瘠,庄稼就会颗粒无收。为了幼教田野的硕果累累,吾将上下而求索。用敢于创新的自信,迎接新的挑战!坚信明天会更好!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8

  设计意图

  《细则》中指出教师应支持鼓励幼儿用各种美术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连环画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用几幅图画来表现一个故事,对于发展幼儿逻辑思维,空间概念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说教材

  连环画创作这种形式也是幼儿在小班和中班没有接触过的,随着大班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水平的提高,他们常常对着自己画的图画,乐此不疲地讲着长长的故事,这是进行连环画创作的基础。在我们开展“小动物怎样过冬”这一主题中,孩子们对歌曲《蚂蚁搬豆》故事很感兴趣,因此以这个幼儿熟悉的故事为内容,进行连环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创作,是符合幼儿认识规律和发展需要的。

  说活动目标

  结合大班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将此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位为,认知目标: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内在联系,学习创作连环画。能力目标:能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情感目标:能积极参与活动,体验连环画创作的乐趣。

  说重点难点

  因为孩子首次接触连环画这种艺术形式,所以我将了解连环画的特征及内在联系,学习创作连环画作为本节活动的重点。而我们班幼儿在表现事件主要情节的能力比较弱,所以我将能用连环画的方式表现故事的主要情节作为本节活动的难点。

  说教法

  《纲要》中提出“幼儿的艺术学习应该在富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幼儿自主的探索会让他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活动设计中,我主要采用了启发提问法,以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创作连环画的欲望,主动了解连环画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

  说学法

  根据大班幼儿思维发展水平,鼓励幼儿通过观察讨论、自主探究、操作感知的方法,让幼儿自主的发现连环画的特征及内在联系,尝试创作自己的第一幅连环画作品。

  说活动过程

  第一个环节:自主探索,激发兴趣

  这个环节是完成重点目标的一个环节,主要采用幼儿自主探索的方法,主动发现连环画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与其他形式的区别和创作方法。首先,我为幼儿出示3-4幅连环画作品,请幼儿来欣赏,内容丰富,色彩艳丽的连环画直接引发幼儿对这一新颖的艺术形式的兴趣。待到幼儿充分的观察和感知连环画的内容后,通过提问“刚刚小朋友欣赏的这几幅画和你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吗?”来引导幼儿自主的发现连环画的特征和内在联系。自主性的`学习能使幼儿有主见、有主意、有办法、能独立做事和不断向自己挑战,所以,“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自己学习”就成了我在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旨。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和我的适时适当的引导,会发现连环画和他平时所接触的画有哪些不同。教师根据幼儿的整理和发现小结:原来,用有联系的几幅画来表示的一个故事,就叫做连环画。

  第二个环节:发挥想象,大胆创作

  这个环节是突破难点的一个环节,利用歌曲、图片等形式,让幼儿对“蚂蚁搬豆”故事的主要情节有清晰的了解。通过播放幼儿熟悉的歌曲《蚂蚁搬豆》并提问“这首歌讲了一件什么事?”,让幼儿来更清晰的掌握故事内容。然后提问“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来创作成连环画?”来激发幼儿想创作连环画的欲望。

  通过启发提问“你想把这个故事分成几幅画?每幅画准备画什么内容?”这种开放性的提问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指南》中指出“幼儿独特的笔触、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是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有一些孩子会把故事分为四副图,还有的会分为六幅甚至更多,他们在设计每幅画的时候会添加一些自己的想象,比如会有小朋友说想把豆子变成糖果,还有的小朋友想在蚂蚁共同合力搬豆子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小插曲,可能几个人也搬不动,他们还会想一些其他的办法,对于幼儿的这些想象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尊重,接纳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情感、想象。当然也避免不了有些幼儿会出现重复等特殊现象,老师要给予适时适当的提示,帮助幼儿提高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翻页)

  幼儿在创作连环画之前教师提出要求:1,把一张纸进行平均分,这是幼儿的前期经验,本班幼儿已经可以独自进行;2注明顺序,因为是初接触连环画,也为了让其他人很好的去根据顺序欣赏;3构图合理,颜色鲜明,大班幼儿在构图合理和颜色搭配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4注意握笔和坐姿。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幼儿明确要求后进行创作连环画,教师巡回指导,指导的时候,幼儿在将纸张平均分和每幅图的内容上要重点关注。老师个别指导一些能力较差的幼儿,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设计自己的故事,达到有层次的教学的目的。

  第三个环节:充分展示 增强自信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每位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这个环节,教师注重评价方法的改革,采用同伴互评、幼儿自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以欣赏的态度积极评价每位幼儿,围绕连环画的特点、情节进行评价。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创作过程中的良好表现进行评价,使幼儿在第一次创作连环画的活动中,有成功的体验,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对艺术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和更强的创作欲望。

  说活动总结

  通过幼儿的自主观察,发现连环画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联系,有了连环画这一概念,幼儿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前期经验:比如将纸张平均分,绘画小蚂蚁,来进行连环画的创作。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发展了逻辑思维,建构了连环画形式的故事情节,对故事情节的掌控也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说活动延伸

  幼儿把自己的连环画作品放到图书区中,在区域活动中再让孩子去看一看、说一说,相互去欣赏,相互去学习,以便更好地激发幼儿对连环画这一绘画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或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故事再次鼓励幼儿大胆进行创作。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9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我选择了《老鼠嫁女》这个诙谐、幽默的民间故事作为教学蓝本,孩子们通过《老鼠嫁女》的故事,并借鉴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我国老百姓结婚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习俗和喜庆的气氛,提高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及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2、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精神,幼儿园活动内容应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因此,根据故事《老鼠嫁女》及本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2)、认知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3)、能力目标

  尝试用语言,动作,表情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活动准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必要而充分的准备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为了更好的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为活动作了如下准备:

  多媒体课件(《老鼠嫁女》动画片、各形象头像

  二、说教法、学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共同交流。要注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此,在活动过程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这是《纲要》的要求。

  2、引导启发法

  如何通过看动画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和提升呢?我运用了引导启发法。启发幼儿有序的说出故事《老鼠嫁女》的内容。如:故事的名字?谁要出嫁?嫁给什么样的人?鼠爸爸都去找了谁?最后找谁做女婿?结果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你认为鼠爸爸对吗?

  3、模仿体验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条件,让幼儿根据故事中的人物特点、表情进行模仿,发挥幼儿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人,厉害的人是什么样子的?(请幼儿模仿“厉害”一词)

  在游戏活动中,将表达与动作、表情、幼儿创造结合起来表演。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和表演欲望,在体验中提升思维和能力。

  4、领域渗透法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三、说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

  师:(出示老鼠爸爸的形象)看!这是谁呀?

  通过观察,了解形象特点

  幼:老鼠爸爸

  师:今天老鼠爸爸家在办一件大喜事,他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世界上最厉害的人,那你们觉得谁是世界上最厉害的呢?

  幼:(大胆想象,自由回答)

  师:那到底是不是和你们说的一样呢?我们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儿》

  2、听故事《老鼠嫁女》,引导幼儿自由表达,理解故事内容。

  (1)你们想知道今天是谁结婚吗?那请你们认真听故事,听完后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播放多媒体动画《老鼠嫁女》的故事)

  (2)逐一播放多媒体动画《老鼠嫁女》片段,理解相关内容:故事中谁要嫁女?要嫁给什么样的人?它找了谁?最后怎么样?(通过幼儿看动画片,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

  (3)体验故事: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人,“厉害”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幼儿能大胆的用语言、表情、动作表演)。

  (4)、你认为老鼠找“厉害”的猫做新郎对吗?为什么?

  老师小结:老鼠找猫做新郎真可笑呀。

  (4)表演故事:播放课件《老鼠嫁女》。自由模仿课件内容进行故事表演。

  3、角色表演:老师准备些相关的头饰,我想请小朋友们戴着这些头饰来表演这个故事的,你拿到的是太阳那么你就是太阳,拿到的是大风那么你就是大风,拿到什么你就扮作什么,怎么表演呢,听好要求,对话的时候轮到谁说就谁说,不是对话的地方就由老师讲,会讲的小朋友可以和老师一起讲,明白了吗?那我们来试一试。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0

  各位领导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班的音乐活动《大雨小雨》,下面我将分:说活动背景、说教法学法、说活动过程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活动背景:

  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大自然到处洋溢着一片春的气息,我班也随着春天的来临开展了《春天的童话》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美丽的大自然,也知道春天是个多雨时节,而下雨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时下正是春雨绵绵的季节,幼儿也异常喜爱雨天,他们常常兴奋地谈论着。我抓住这一季节特征,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观察、感受、了解雨。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培养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活动,因此,我就生成了音乐活动《大雨小雨》。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他们必须在亲身体验、探索中去发现事物的特征。下雨天,他们常常爱往雨中跑:接着雨滴、踩着水坑等等。对雨是兴趣昂然、情有独钟。我们便可利用幼儿这个兴趣点,又发生在幼儿周边的生活经验开展有益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体现《纲要》中提出的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精神。

  为此,我制定了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和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2、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3、在教师的眼神和动作的帮助下,不演奏时能控制住铃鼓,使其不发出声音。根据活动目标及幼儿实际,我把重点定位于:感受和表现声音的大、小,学习用不同的演奏铃鼓的方法表现大雨、小雨的不同的节奏和音色。难点:根据大雨和小雨的不同音色和节奏探索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

  为了使活动能更好地开展,我作了充分的准备:

  1、教学挂图《大雨和小雨》。

  2、将座位排成一个圆圈。每人一个铃鼓。

  二、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我精选了以下教法:情境法,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提问法,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仔细观察,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所见联系,解决难点。示范法,解决难点,用富于情感、较夸张的示范榜样来诱导幼儿模仿。

  本次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加表现活动,精选的学法有:听唱法,幼儿通过听来感受乐曲的不同音色和节奏,锻炼幼儿的自学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观察发现法,是解决个别幼儿差异的好方法,让幼儿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看法,体现《纲要》中创设宽松、自由、愉快环境,激发师幼互动,利于幼儿想象。表演体验法,幼儿在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想象表演,能直接而充分地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便于实现“因势利导,因人施教”。这些方法我将在说活动过程中详细体现出来。

  三、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针对教学目标,对每个环节作了精心设计,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使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在音乐实践里。

  1.设置谈话,回忆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设置谈话引导幼儿回忆有关下雨的经验。由于幼儿喜欢雨,只有他们感兴趣的,才能激发真正的学习动机。因此,我这样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下雨吗?大雨是什么样子的?小雨又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歌曲,感受意境。

  这是活动的重点,我引导幼儿在感受大雨、小雨的不同音色及节奏后用动作来表现出来:小朋友说得真好,大雨的`声音是大大的,哪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动作来把大雨表现出来?我鼓励幼儿在欣赏歌曲后和同伴讨论并表演出来,幼儿通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知道了大雨的声音大大的,可以用拍手等动作表示。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理解小雨的音色及节奏。

  3.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词,我利用图片用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引起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刚才小朋友听到老师唱了《大雨和小雨》,谁来告诉老师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幼儿根据自己所听到的回答:哗啦――哗――啦,小雨的声音是:嘀――嘀――嗒――嗒――嘀――嘀――嗒――嗒。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挥发的话语有完整、不完整之分的,我就鼓励幼儿说完整话,当幼儿说出一句,我就以夸张的示范节奏朗读出来,让幼儿加深印象,从而模仿,等幼儿全部说出后,再完整节奏朗读。于是,我再引导幼儿:大雨和小雨的声音不一样,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一边唱一边请幼儿配上动作。

  4.出示铃鼓,模仿音色。

  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鼓励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用铃鼓来演奏大雨、小雨的声音。我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怎样演奏它,发出的声音像下大雨呢?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把铃鼓摇起来,这样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大雨的声音了,于是,我让幼儿一起空手练习演奏大雨的声音,并提出要求:我们在唱到哗啦哗啦时,才用铃鼓把下大雨的声音演奏出来,开始两个小节和最后一小节是不用演奏的。用同样的方法让幼儿探索演奏小雨的声音。(用手碰铃鼓,发出的声音就像下小雨的声音)。接着我请幼儿用铃鼓完整演奏歌曲的节奏。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更高兴趣,我将幼儿分成大雨和小雨组。在老师动作的暗示下,让幼儿学习准确地演奏自己的角色“大雨”和“小雨”。

  以上是我对《大雨小雨》这一活动的设计思路及粗浅认识,我想一节好的音乐活动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也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熏陶下,不断探索,不断成长。其中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的内容

  如果选用“七说”的说课模式,则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

  1、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时确定的本节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目标须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类。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并密切联系学生情况,同时尽量紧扣现实生活。

  2、说教材重点和难点:教材重点是教材内容表现出来的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或本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弄清一般教学和重点突出的部分,其确定的依据主要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来说明。教学难点是由教材内容本身和学生特征所决定的,因此教学难点确定的依据要从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原因来分析。学生难懂的原因从教材内容来看,一是内容较深、抽象性强,对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偏高;二是综合性较强,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广泛;三是分散性较大,对学生的归纳能力要求偏高。从学生来看,一是年龄和心理特征;二是原有知识基础。

  3、说教法:

  说教法,是指说教学方法,即说怎样教的问题。

  教法的选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教学内容的特点等来确定。一节课选用的教法一般以1—2种为主,1—2种为辅。教法不宜过多,否则就成了教法的展示课,同时学生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内也难以适应。

  说课时先概括地说教法的类别,再具体阐述选用的理由,然后在说教学程序时穿插进去具体介绍怎样运用。

  4、说学法:

  学法是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方法。说课中说的学法,严格意义上讲,实际上是指学法的指导,就学习的方法而言,它包括学习的态度、法则、程序、手段等等。教师可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实际情况,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模式的大前提下具体进行学法指导,并在说课时解释清楚进行某些学法指导的做法和原因。

  5、说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具体选用了哪些教教具,采取了什么样的组织形式,通过哪些评价方式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等等。对于选用的教学手段,都需要说清楚其目的性何在。

  6、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应该以激励为主。教学评价有针对学生群体的评价,也有针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其主要方式有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等,最常见的是教师评价。教师评价通常又有语言评价、行为评价、软件评价、制度评价(操行)等方式。说教学评价时,既要说明采用的何种评价方式,也要简单介绍其操作办法,并着重解释其好处。

  7、说精彩教学片段:(在无教学课件的情况下)

  所谓精彩教学片段,即是指说课教师就所设想的一节课,将在场的同事当成学生,即兴展示自认为设计最精彩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对精彩教学片段的展示应该以组织性或者叙述性的语言为主,不仅要演示这个片段中的教师活动,更要说清楚学生的活动,同时阐明自己认为这个片段精彩的原因是什么。

  或着7、说教学程序:(在有教学课件的情况下)即教师利用教学课件或其它辅助教学用具、媒体,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在叙说教学程序时,需将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目的解释清楚,并说明整体设计的好处和理由是什么。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1

  一、说设计意图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对于幼儿来说是冬天里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所以我选择了语言活动《下雪了》。

  幼儿喜欢悦耳的声音,重叠有节奏感的象声词更能使小班幼儿产生亲切感。喜欢小动物又是幼儿的天性,这个故事经过象声词介绍了几种动物以及他们的叫声,在简便而又充满悬念的故事氛围中,幼儿能够学习并掌握动物的名称与各种象声词。经过活动能够让幼儿积累动物名称的经验,反复出现的"你去哪儿呀"是一种招呼用语,便于幼儿在生活中模仿运用,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学习。

  二、说目标

  1、认识小狗、小猫等几种小动物,准确说出它们的名字,明白叫声,学说象声词。

  故事中的小动物都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而孩子们印象中小动物的名称或许是其叫声的代名词,所以,应当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语言信息,所以明白小动物的准确名称是本次活动的目标之一。

  2、明白冬天会下雪,初步激发幼儿喜欢冬天的情感。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可能不喜欢冬天的寒冷,可是他们喜欢雪,喜欢玩雪,玩雪会使他们不怕寒冷,所以我选择了语言活动《下雪了》,经过故事初步去激发幼儿喜欢冬天的'情感。

  3、象声词:汪汪喵喵哞哞等。短句学说:你到哪儿去呀?

  故事里告诉幼儿小动物的名字,如小狗、小猫、小猪、小鸡、小牛、小麻雀、小老鼠等,让幼儿积累了动物名称的经验;表示小动物声音的"汪汪、喵喵、哼哼、叽叽、哞哞、叽叽喳喳、吱吱",能使幼儿学习并掌握动物的名称与象声词;反复出现的"你去哪儿呀"是一种招呼语,便于幼儿在生活中模仿运用。

  三、说重难点活动重点:

  明白动物的叫声并与正确的名称建立联系。(给予孩子正确、科学的语言信息)

  活动难点:能根据画面的情节联想到"堆雪人",并会用材料表现(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根据画面的情节去有意识联想,并会用抽象的材料去装扮的确很难,活动中也是初步培养幼儿的这种本事。)

  四、说过程

  活动分三个环节完成:

  一、导入部分经过看PPT,欣赏美丽的雪花,激发幼儿对冬天的喜爱。从而引出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猫……

  二、理解故事

  1、根据小动物的叫声猜测出小动物的名称,学学、说说,帮忙幼儿学习语言。

  2、小动物们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急急忙忙地走着,他们去哪儿呀?他们在一齐干什么呢?一个个匆匆忙忙、连奔带跑的样貌,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3、根据小动物拿的各种东西学习装扮小雪人,让幼儿初步了解原先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能够来装扮雪人。

  三、延伸活动故事到此结束了吗?没有,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全部藏在好看的书本里,给幼儿留下悬念,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语言欣赏活动《耳朵上的绿星》。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耳朵上的绿星》这一内容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诙谐有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扩展孩子的词汇量;其二是现在的孩子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

  (二)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因此,我从能力和情感两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从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节、内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2、从情感上,使幼儿懂得,做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别人着想,教学难点是请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二、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学图片一套,故事课件一套,表演用头饰若干个。

  三、说教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直观法、提问法、角色游戏等教学方法。

  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

  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采用角色游戏法是因为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在幼儿身心略感疲惫时,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现自我,大胆说话。

  四、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情境表演直接获得印象。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是幼儿练习说话的好机会。

  五、说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1、出示主要角色,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3、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4、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一、出示小松鼠,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就以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今天晚上,小松鼠要上台表演唱歌,请小朋友帮它出出主意,怎样才能打扮得很美呢?(请幼儿讨论并说说)

  二、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此环节我运用了直观法和提问等方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

  1、到"小松鼠不摘草,也不采花,他真好。"通过提问:a、小松鼠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得很美?b、小松鼠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他怎么想?c它为什么不用花草打扮自己?d、这件事别谁看到了,它们怎么说?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2、到"小松鼠从来没有这么漂亮过。"提问:a、小松鼠怎么会这么漂亮?b、小松鼠耳朵上闪亮的绿星是什么?是从哪儿来的?

  3、到结束,提问:小松鼠上台表演了,为什么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

  三、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松鼠的善良美好,使幼儿懂得做事要替他人着想。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通过看课件的形式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运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小松鼠耳朵上的绿星到底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要扮成闪亮的绿星停在小松鼠的耳朵上?揭示出了小松鼠因为善良美好也得到了萤火虫的回报,请小朋友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对待人和事物,进行思想提升。

  四、幼儿进行角色表演。

  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

  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语言活动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揭示“骗人必将害自己”的道理。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比一比,再组词。(《课堂作业》第4题)

  皮( )里( )孩( )

  被( )理( )刻( )

  (二)引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那么,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讲读课文第1、2段

  (1)轻声朗读第、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从前,有个孩子在山上放羊)这一句话向我们交代故事的时间是在从前,地点是在山上,主要是写放羊的孩子。从前是指什么时候?“常常”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常常”说一句话?

  (2)读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句子:有一天,他在山上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

  a.看看“狼来了”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说明很着急。

  b.“狼来了”这句话说了几次(两次),要加重语气。

  c.朗读指导。

  狼真的来了吗?那么放羊的孩子真的着急吗?谁能用故意着急的语气来念一念“狼来了!”?指名读--评议--齐读。

  ②山下的人听见喊声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当时他们的心情怎样?(紧张、焦急)课文中哪几个词充分地表现了这一点?(赶快、跑、忙)“赶快”什么意思?你能用“赶快”说句话吗?

  ③指导朗读。用紧张、焦急的语气读读山下的人说的话。指名读--评议--齐读。

  ④放羊的人这时候又怎么样呢?看图结合课文来说,指导学生用开玩笑的语气读。

  (四)学习第3段

  ①放羊的孩子只骗了一次吗?指名读第3民说说从哪里看出来。

  ②理解“一连、好几回”的意思。

  ③“好玩”是什么意思?放羊的孩子觉得什么很好玩,板书:好几回

  ④齐读第3段。

  (五)学习第4、5段

  (1)导语:明明没有狼,放羊的孩子却大声喊:“粮来了!狼来了!”而且欺骗了好几回,他这样做对吗,会给他带来什么结果,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第4、5段课文。

  (2)仔细看图:狼真的来时,放羊的孩子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怎样的?淮能用着急、害怕的`语气读一读课文中第二次写“狼来了!狼来了!”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3)狼真的来了,山下的人听见喊声,为什么不去打狼?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板书:不相信。指导用生气的语气念山下的人说的话。

  (4)看最后一幅图:说说最后结果怎么样?放羊的孩子为什么哭了?用伤心的语气读最后一节。

  (六)总结全文

  (1)开始放羊的孩子为什么笑了?后来为什么哭了?

  (2)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3)齐读全文。

  (七)作业

  (1)课后练习第3题:比一比,读一读。

  ①羊被狼吃了。

  ②狼吃了羊。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第1句主要讲谁?第2句主要讲谁?指导学生念好重音。

  《课堂作业)第6题:抄写句子。

  板书设计:

  39狼来了

  骗

  放羊的孩子---------山下的人

  好几回

  ↓羊被狼吃了↓

  哭←------不相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总结课文,指导学生的行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卡片抽读,开火车读。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2)听写词语。《课堂作业》第5题。

  (二)指导朗读课文

  (1)第一次用“狼来了”骗人:放羊的孩子是故意的语气,山下的人说的话是着急的语气。

  (2)第二次狼真的来了:要念出着急、害怕的语气。而山下的人说的话要读出生气、不相信的语气。“又、别理他”要读重音。

  (3)第五段,要求读出伤心的语气。

  (4)叙述部分用不快不慢、声音不大不小的语气念。

  (5)练习指名读,分角色朗读,齐读全文。

  (三)复习有关课文内容,总结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狼真的来了,山下的人为什么下去打狼?

  (3)羊被狼吃了,放羊的孩子会怎么想?

  (4)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看图说说、评评、议议,指导行为(指导完成课堂作业第7题)

  (1)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①图一:丁丁打碎了碗,说是小猫打碎的。

  ②图二:冬冬打碎了碗,向妈妈承认错误。

  (2)导行:你说过谎吗?今后该怎么做?

  (五)四人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推荐一人参加班队活动的故事大工评选)

  (六)作业

  每个小朋友,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秋天的雨》是一首非常优美动听的散文诗,依据散文内容制作的课件,色彩艳丽、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情画意,既可以让幼儿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同时,又能激发幼儿动手描绘秋天景色的兴趣,因此,散文诗《秋天的雨》适合大班幼儿教学活动。

  (二)、幼儿情况分析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好,但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为了更好的让幼儿学会用散文诗中的优美语句来回答问题,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艺术鉴赏能力,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课。

  (三)、活动目标依据《纲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特制订以下活动目标:

  1、从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的丰收季节。

  2、能细心倾听,初步理解诗中的拟人表现手法。

  3、理解并掌握词汇:“五彩缤纷”、“温柔”、能大胆用肢体语言表现相应的动作。

  4、识字:雨、歌、秋天、落叶。

  (四)、活动重点、难点

  依据《纲要》:“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因此,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是:

  熟悉散文内容,感受散文诗中的优美语句,理解诗中的拟人表现手法,丰富词汇,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五)、活动准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在课前准备中,我让幼儿到户外近距离观看雨景,使幼儿对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后,为了更好的让幼儿理解散文,使之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二、说设计

  (一)教法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表演法、讨论法来进行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视听结合欣赏,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中的'拟人表现手法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表演法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通过通过讨论法让幼儿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培养幼儿的想像力、思维能力及合作精神。

  (二)学法为了让幼儿能轻松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整个过程采用”集体教学,分组讨论的学法,让幼儿通过听听、看看、讲讲、议议等形式来学习、理解散文诗。

2022年幼儿园说课稿15

  教学领域

  艺术领域

  年龄段/班

  6岁/大班

  设计意图

  首先,源于幼儿的兴趣,班级幼儿在户外活动时喜欢收集一些叶子和花朵,并对比其形状、颜色的不同。在班级的植物角,也常常拿着放大镜认真的观察。

  其次,源于一种建立自然关系的个人情感。植物是大自然最伟大的化妆师,其美丽的表现正是来自植物的颜色,尤其是随着四季的转变、植物种类的不同,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灵上无限的享受和冲击。

  最后,结合幼儿园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社区资源。因此,我设计了植物拓印美术活动《大自然的色彩》。

  说教材

  关于《指南》艺术领域中的目标提到“幼儿喜欢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并乐于收集和创作,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因此我希望通过植物拓印活动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去感受、发现植物的色彩之美,从而达到教育目标。

  说活动目标

  认知:通过观察和了解,发现树叶的外形和叶脉的奇妙。

  技能:在捣一捣、敲一敲中训练手臂力量的控制,掌握敲拓印的技巧。

  情感:让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美,关注身边的花草树木,从而激发幼儿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说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敲拓印技巧,进行创意拓印。

  难点:敲拓印时手的力度掌握。

  说教法

  实地参观法,《指南》中提出幼儿以直接感受和经验为主,利用幼儿园门口的社区公园,让幼儿走出校园,走进自然,亲身体验植物的色彩之美;

  问题支架法,“除了欣赏、绘画,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留住这些植物的颜色呢?”让幼儿进行思考,并引出植物敲拓画这一方法;(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多倾听幼儿的想法,可以先抛出问题,引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比较法,教师拿出三幅用不同方法完成的树叶作品,让幼儿比较其三幅作品的不同;

  示范法,因本班幼儿没有敲拓印画的经验,教师需亲身示范,让幼儿能更直观,更近距离的学习如何进行敲拓印画制作。

  说学法

  观察法,在拓印的制作过程中观察叶子的外形和叶脉特征。通过老师的示范,幼儿观察拓印画制作的方法。

  尝试法,幼儿亲身体验植物敲拓印,感受敲拓印的魅力。

  交流讨论法,与同伴交流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

  说活动过程

  1.走出校园,融入自然

  教师带领着幼儿来到社区公园,我们席地而坐,舒缓的轻音乐在耳边响起,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具有意境的氛围。幼儿用眼睛、耳朵去感受和体会。(幼儿来到新的环境,难免容易兴奋,舒缓的音乐能让幼儿平静下来,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

  2.快乐表达,自然之美

  幼儿在自然环境的熏陶下,更容易发现美、感受美。引导幼儿从植物形态、形状、颜色等方面说一说自己发现的美。(每个幼儿都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和愿望,我们应营造一个轻松的语言交流环境,去聆听幼儿的想法。同时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渗透。)

  3.大胆想象,创意拼画

  幼儿分小组,在周围收集一些自己认为美的自然物,带回来向大家展示。“你能用收集的材料拼成一副画吗?或者一个图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这些树叶和花朵进行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意拼画。(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相互配合与帮助。)

  4.首次体验,拓印魅力

  提问幼儿“我们能用什么方法留住这些漂亮的拼画呢?”老师出示三幅不同制作方法完成的树叶作品,引导幼儿发现其不同。并提问幼儿,你觉得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来的?和我们平常的画有什么不同?老师介绍敲拓印,并示范植物敲拓印制作,让幼儿观察拓印的手法。(通过比较,幼儿发现敲拓印的特点。)幼儿开始亲身体验,把刚刚拼好的图案用麻布轻轻盖上,选择一块石头,用适当的力量敲击,植物的颜色就会慢慢渗透到麻布上。

  5.分享作品,交流经验

  请幼儿为自己的作品取名字,并分享创作想法和理由。(《指南》艺术领域中对大班幼儿提出“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的艺术作品和感受。)

  幼儿在尝试制作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如:因石头太尖,导致麻布破了;敲击力度没掌握好,颜色印染不均匀等等。)《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幼儿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可以鼓励幼儿多观察、多思考,多倾听,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获得他人的经验。这不就是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吗?

  说活动总结

  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非常喜欢亲近大自然,当我们的活动搬到了户外,孩子们的各种感官都被无限激发。建议在活动形式上将来可以尝试亲子的形式进行。

  说活动延伸

  1.投放材料:在班级区域内投放植物敲拓印材料,满足幼儿继续探索和创作的需求。

  2.作品展示: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美化班级环境。

  3.迁移运用:幼儿在走进自然,制作植物拓印画的过程中,其实也发现了一些人为制造的垃圾,真切的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回到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同设计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宣传单和宣传标语,去社区和公园宣传环保意识。

【幼儿园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05-02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03-14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0-11

优秀的幼儿园说课稿11-25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05-01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05-03

幼儿园美术说课稿02-16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9-25

幼儿园大班健康说课稿07-22

幼儿园说课稿:认识时钟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