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说课稿模板锦集三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逍遥游》是庄子的作品,文本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为我们揭示了庄子思想的精髓:逍遥游。这篇课文是编排在鲁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属于讲读课文。
二、说目标:
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一定数量的名篇”。据此,我设置了一课时内容,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重点的实虚词、句式、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2、理解《逍遥游》语言特点和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
诵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德育目标:
了解庄子及《逍遥游》的基本哲学思想,并且辩证的看待这种思想。
三、说重、难点:
重点:落实具体的文言知识及涵咏体味文本的思想感情。
难点:辩证看待庄子在《逍遥游》中所体现出的哲学思想。
四、说教法:
1、诵读法。古文,必须通过诵读才能培养出一种古文的语感,只有通过反复的吟诵,学生才能愈来愈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内涵。
2、梳理法。对于文本的文言现象,采用分组重点突破,讨论归纳整理的方法进行教学。
3、研讨法。对于文章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哲学思想,可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组研讨进行分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给予点拨提示,促使学生往深一层想。
五、说学法:
1、预习法。学习一篇课文,预习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知识量大,所需掌握的内容多,不经预习直接听课,学生很可能会不知老师所云者何,听课效果大打折扣。反之,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听课时对文章重难点的把握就会事半功倍。
2、诵读法。“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学文言文,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懂文言文。《逍遥游》气势磅礴,寓意丰富,想象奇特,比喻生动,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动性,通过诵读、思考、讨论、探究归纳文言知识现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促成学生的有效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3分钟)
马叙伦曾经说过:“开宗不解?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足见《逍遥游》之魅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近庄子,走近《逍遥游》,去解读一下“逍遥” 的内涵。
(设计依据:《课标》与“教学大纲要求”中提出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阅读和鉴赏,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奠定学习散文的感情基调。)
(二)一读文本(学生朗读),疏通字词,整体感知文本。(约5分钟)
明确:
给下面的字注音。
鲲鹏 抟 坳堂 夭阏 蜩 榆枋 蟪蛄 斥鴳 泠然 数数然
(设计依据:课标指出,对那些富于情韵、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作品,应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把握文体知识。通过诵读突破知识目标。)
(三)再读文章(学生自由读),积累并梳理文言知识,归纳总结重点字词句式:(约10分钟)
由于预习充分,在课堂上可给学生少许时间(2分钟左右),整理一下思路,提出难以理解的词句,学生之间分组讨论、交流、补充、订正,相互答疑,老师从旁予以纠正。 明确:
重点实词:志 适 穷 绝 待
重点虚词:其 之 斯 恶
重点句式:
(1)判断句(南冥者,天池也。)
(2)倒装句(彼且奚适也?)
(3)固定句式(天之苍苍,其……?其……?)
通假字:冥—溟 反—返 知—智 辩—辨 而—能 辩—办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归纳整理文言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目标,达到掌握一定文言现象的目的。)
(四)三读文本(学生诵读),涵咏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庄子思想及写作手法。(约20分钟)
1、 请一位朗诵水平较好的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完成一项任务:在文本中找出作者所阐释的“逍遥”的含义的段落,理解其字面含义。
学生思考、圈画、交流、讨论,然后小组发言,其他小组补充,教师从旁予以点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思想情感。
明确:《逍遥游》最后一自然段。
2、怎样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五)四读文本,巩固文言知识,深切体悟作者的思想,获得审美体验。(3分钟)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充分把握本文的教学内容,深刻体悟作者的情感,了解作者的哲学思想,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六)小结:(2分钟)
《逍遥游》是作者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通过这节课的品读分析,我们发现庄子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在我们的人生之路上,正像于丹所说:孔子负责八小时之内,教我们敬业;庄子负责八小时之外,教我们静心。我们应该辩证的学习庄子的“逍遥游”思想。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但它可以叫我们学会审视。
(七)作业:(2分钟)
写作练习:假如庄子生活在现在……
(设计意图:进一步体味庄子“逍遥”的思想,在写作的过程中更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思想,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逍遥游
庄子
鲲鹏 —— 蜩 学鸠
野马 尘埃
朝菌 蟪蛄 —— 冥灵 大椿 有所待,不逍遥。 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 彭祖—— 众人 游于无穷,无所待,逍遥。
宋荣子 列子—— 知效一官者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
这篇课文围绕爱祖国、爱家乡为专题,通过学习这篇教材,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增强他们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并激发他们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本文文质兼美,语言生动、优美的词语,字里行间都体现出晚上的首都是多么的美丽。结合低年级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时,陈老师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和学习成果。
下面,我把说课内容分成四部分:一、教材的理解;二、教学目标;三、教法和学法;四、课堂教学设计。
【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⑵通过观看图片,增强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我是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的精神,以及实验的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
2、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我是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引导学生积累词语,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兴趣和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3、学习准备:
⑴教师:
制作课件。
⑵学生:
正确朗读课文
我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准备学具的。
【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的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成功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设计】
一开始上课,陈老师就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设计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为了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陈老师依据课改教材的特点,配合学生本身的年龄特点,主要采取了直观、朗读、形象的程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用奔放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五大环节:
1、引题激趣:
整节课,我们用去北京旅游展开课堂教学,由于学生们对去旅游很感兴趣,就认真去学习课文,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2、学习课文:
在初读课文前,陈老师先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把课文读好?如果在读课文时,你遇到不懂的字,你会怎么办?”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方法。初读课文时,陈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老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景中,较好地完成熟读课文的教学任务。
这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原则的要求设计的。
在学习文段过程中,陈老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学习,她采用了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学法,运用学法自读自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陈老师通过自制课件,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来读课文,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开心,学得投入。
这是根据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来设计教学的,这个环节能充分展示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师生间的亲和力。
3、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老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接着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最后说感受、说变化。这样安排,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
4、在课外活动中,陈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给家长或小伙伴听,以及把收集的资料向小伙伴说说。以此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变化,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5、总结全文:
总结课文时,陈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新旧家乡建筑物等方面的图片,给学生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知识,以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拓展。
【板书设计】
12、北京亮起来了
北京亮起来了(爱)明亮辉煌
设计板书意图:
1、这样板书简洁扼要,它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同时,又以形式的美感吸引了学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审美情趣。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一碗清汤荞麦面》第二课时,此说课为课前说课。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碗清汤荞麦面》是中职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处世美德中“阅读与欣赏”这个模块中的内容。第一单元主要从青春、理想、自信等角度给学生以启迪,而本单元话题主要从人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感受青春的美丽之后,进而感知生活的味道,人性的魅力。
本文是本单元中第三篇讲读课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内涵深刻,能使学生有所触动,有所启发,是对学生进行人生教育的理想范本。文中所展现的人性美好的一面、母子三人的团结拼搏对学生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小说基本要素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对人物形象的评价,理解小说所阐释的深刻蕴意还处在起步阶段,需要引导和强化。见于此种情况,通过情境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进而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
三、设计意图
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各种情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体验。为此,通过引导,创设情境,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体验,进而感悟人生。
四、目标方法
1、由此我依次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情节,初步感知文章情感内涵。
(2)感受作品传达的人性美,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
我把教学重点放在通过自学初步尝试复述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小说人物形象。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语言组织能力,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来能更好地感知人物形象,为学习小说人物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进行铺垫。
教学难点放在评选最佳感动人物奖并阐述颁奖理由,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感情诉说。再初步的感知之后,还需要让学生进行深入感悟。学生的思维存在个性差异,对一篇文章的感受,每个人的想法与看法会所有不同。让学生自我评选感动人物,给他们提供一个诉说的平台,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人物的过程中学会反思,进而促进其成长。不过,因为还需要写颁奖理由,需要简要概述,对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会有一定的难度 ,必要时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2、教学方法:
而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问题引导法、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此教法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着重体现了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用“心”感知人物形象,用“行动”来体验人物所经历的故事,用“脑”来思考自我,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以自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与实践。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分工、也有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可以分享本组成果,互相鼓励,这样能更好地达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通过自读、复述、填写表格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之后布置活动——情景剧演出,在第一课时进行策划和试演。第二课时,以微剧情表演、评选感动人物、诉说自我三个板块来进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接下来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
导入:最近有一个词,它火了,大家认为会是哪个词(学生发言)。是的,它就是“土豪”,与土豪做朋友吧,成为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根据本篇小说的剧情进行改编策划,大家可以尝试在其中加入一些现代流行语,一些创意的人物角色,力求展示穿越版荞麦面的故事。
1、表演驿站
要求学生结合本篇文章进行创意改编,进行微剧情表演。学生们融入角色后,更能走进文中的人物,感知人物形象。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可以加入你认为合适的人物角色,比如土豪、大儿子媳妇、服务员。每组都先做好准备,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其中一组进行表演,其他组为观众。小组表演时以自报组名、情景表演、结束语三方面内容进行展示,表演结束后抽选其他一组进行点评,教师最后进行总评。
此环节要求每组都做准备,都最终由一个组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不管结果怎样,我们都要做好准备,踏实走好每一步。这个过程中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创新的能力。
2、“我”是评委
通过角色扮演后,学生对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验感动。这个时候,教师布置下一任务:评选感动人物,并说明你的理由。他们应该会有话可说。每个人可能会结合自身的`情况,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人可能敬佩母亲的坚强,有的人欣赏老板夫妇的人格魅力,有的人会为“儿子”的孝顺、懂事而感动;或者有的人会为自己组所加的角色A而有所感触。在学生发言时,我要在黑板上写下他们评价人物的关键词语,对积极发言的小组进行奖励。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篇文章人物形象的概括,社会环境的分析、文章主旨的挖掘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美,也初步达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他们对课文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可能会不够深入,这需要老师适当引导对文章情感的体悟。
3、“我”的诉说
在对人物的评价之后,需要联系到他们现今的生活。进行诉说自我,进而升华心灵。
问题如下:
在生活中的你,曾经面对过困境吗?你是如何面对?也许有的学生到现在都是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每个人终究是要步入社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假若你的生活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或是破烂不堪,你又会做如何选择?
要求:要条理清晰、使用普通话,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最多两位学生作答,对诉说后者的给予加分鼓励,拓展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三分钟的准备时间,回答时间为2分钟。
六、课堂小结
一、二节课学生通过自我感知、参与活动、诉说感悟等方面学习了本篇文章,可以尝试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故事情节、本文宗旨、自我感受),这样更能达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已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需要策划、引导和补充。
七、为“幸福”加油
亲们,请各小组结合幸福二号桌的故事为北海亭面馆策划一则广告语。要求:以一幅画的形式展现,图画尽量唯美,富有个性;广告语以一句话为佳,要求语言新颖。加油,同学们!
说起作业,大多数同学都会头疼,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作业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愿意做。老师对学生们的鼓励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语言上的还是行动上的。
附记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微剧情表演 自报组名、情景表演、结束语
母 亲 坚强、无私
评选感动人物奖 老板夫妇 善良、热情
儿 子 懂事、孝顺
角色A 真诚、乐观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26
《桥》说课稿05-24
《孔乙己》说课稿05-16
英语说课稿05-21
《心声》说课稿02-10
《纳税》说课稿12-26
印度说课稿11-21
说课稿范文08-24
《狼》说课稿09-29
雷雨说课稿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