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澄澈(chè) 踪迹(zōng) 模样(mó)
B、掺和(he)寂寞(jì) 泥潭(tán)
C、开辟(pì)幽光(yōu)安慰(wèi)
D、掘起(jué) 女娲(wā)泥浆(jiàng)
二、综合性学习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她一心想把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
灵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踪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
莽莽榛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A、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B、“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C、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D、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四、综合性学习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________)
(2)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________)
五、语言应用
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1)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_____________)
(2)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_____________)
(3)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___________)
六、综合性学习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这句话中“人”加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着重指出
D、表示讽刺或否定
“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一句中“绝妙”换成“奇妙”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认为文章第1段与“女娲造人”关联不大,可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一句是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①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作女娲。据说,她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②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
③走呀走的,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④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
⑤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活了起来,并且一开口就喊:
⑥“妈妈!”
⑦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⑧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⑨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作“人”。
⑩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相同,看起来似乎便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女娲对于她这优美的作品,感到很满意。于是,她又继续动手做她的工作,她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这些小人儿在她的周围跳跃欢呼,使她精神上有说不出的高兴和安慰。从此,她再也不感觉到孤独、寂寞了。
1、结合具体语境说明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①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眉开眼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画线处的语言十分生动,请说说这里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说说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前文的哪一个句子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故事,回答问题。
女娲创造了人类之后,许多年来平静无事,人类一直过着快乐的日子。
不料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道为了什么事,忽然打起仗来了。这一仗打得非常激烈,从天上一直打到人间,战争的结果是,火神胜利了,水神失败了。失败的水神共工,又羞又恼,觉得再也没有脸面活在世间了,就一头向不周山撞去。这一撞不打紧,他自己倒没有撞死,却闯出了天大的祸事。
原来那不周山,本来是矗立在西北的一根撑天的柱子,共工这么一撞,把撑天的柱子撞断了,大地的一角也被他碰坏了,世界因此发生了一场可怕的大灾难。
看吧,半边天空塌了下来,天上露出了大窟窿,地面也破裂成了纵一道横一道的黑黝黝的深坑。山林烧起了熊熊大火,洪水从地底喷涌而来,波浪滔天,使大地成了海洋。同时,从燃着大火的山林里又窜出各种恶鸟猛兽,到处害人,人们无法生存下去了。女娲看见她的孩子们受到这么可怕的大灾难,痛心极了,她没法处罚那个捣乱的共工,只得辛辛苦苦地修补残破的天地。
补天这工作真是巨大而艰难呀!可是人类的母亲女蜗,为了她心爱的孩子们,一点儿也不怕艰难和困苦,独自勇敢地担负起了这个重担。她先在大江大河里挑选了许多五色石子,架起一把火,把这些石子熔炼成胶糊状的液体,再拿这些胶糊状的液体去把天上的窟窿填补好。她怕补好的天空再崩塌,便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脚,用来立在大地的四方,代替天柱,把天空像帐篷似的撑起来。柱子很结实,天再没有崩塌下去的危险了。
那时,地上有一条凶恶的黑龙在作怪,女娲便杀了这条黑龙,同时又赶走各种恶鸟猛兽,使人类不再受禽兽的伤害。剩下的只有洪水的祸患没有平息了,女娲又把河边的芦草烧成灰,堆积起来,堵住了洪水。
这时候,大地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依着顺序循环,去了又来,该热就热,该冷就冷,一点儿也不出乱子,人类又能快乐地生活了。
1、这是一个__________故事。给这个故事拟一个标题(不超过四个字):___________。
2、天是谁弄破的?他为什么要弄破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4、这篇文章所写的内容是真实的吗?它反映了古代人民的什么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选择题
下列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是著名女作家,其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她的诗集《繁星》《春水》是在印度诗人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B、《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妖怪有时也会遇到麻烦。例如青牛怪有一个白森森的“金刚琢”,能把金箍棒一古脑儿套去,让孙悟空不得不另行设法。
C、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与对方有关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D、《女蜗造人》是一篇神话,这个故事是汉民族先祖对人类起源的神奇想象。
九、综合性学习
综合探究。
课堂上,老师讲解分析道:“夸父为了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不辞劳苦奋勇追赶太阳,最终渴死途中。所以,‘夸父逐日’表现了夸父胸怀大志、英勇顽强的精神。”
小明小声嘀咕:“追赶太阳?夸父太不自量力了。”
老师接着道:“女娲炼五色石补天,表现了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小明又嘀咕道:“天怎么补?这分明是假的嘛!”
(1)小明的认识正确吗?请结合神话的有关特点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你知道这个命名跟哪个神话故事有关吗?这个命名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作文小练笔
课文对女娲造人的动机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你还能对她造人的动机作其他的想象吗?请写出来。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荐】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知识归类11-02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热门】12-26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精选9卷)12-03
七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12-20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范文08-10
【精】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11-16
【精】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11-09
【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