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求学问答>中小学辅导>语文>最新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发现之旅》教学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发现之旅》教学

时间:2022-04-17 17:07:03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发现之旅》教学范文

  案例背景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发现之旅》教学范文

  寒假到了,为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高启山老师为人教版第十册第七单元习作活动所做的设计《走上“发现”之旅》的作文教学设计。这次涉及针对教材“习作要求是自由写作,内容可以是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千姿百态的事物、各种各样的人,也可以是自己的快乐、烦恼,幻想和理想……写什么都可以”,主要解决“虽然习作的内容比较宽泛,但是由于学生在以前的多次习作练习中,这些素材几乎都写遍了”的问题。另外,从上个学期的研究性作文教学尝试来看: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性活动,丰富学生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关注程度和情感体验。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随着学生惊喜的发现和真切的体验,不仅可以积累和丰富学生的习作素材,还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自主表达和交流的欲望,为学生作文奠定了内容和情感的基础。我决定,在假期中开展“发现之旅”活动,并把第七单元的习作调整到开学的第一次习作的位置来进行教学。

  教学案例介绍

  《“发现”之旅》的研究活动从上个学期的寒假里就拉开了序幕。

  寒假里,我布置了一个实践性研究活动:任选自己喜欢的事物(动物、植物、人物、生活用品……)或者某一种现象(民风民俗、生活中的疑问……)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活动。并要求认真做好研究记录(可以记录自己的研究所得、研究过程、自己的研究感受……)。寒假结束后,我把学生的研究日记收上来认真翻阅,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学生确定研究的内容看,以动物、植物为研究对象的居多,部分学生表现出了自己的个性:有人研究名人,有人研究春节习俗,有人研究学习有好有坏的原因,有人研究亲人的脾气,有人研究冰面上为何有很多小洞洞……

  从记录的形式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探究型。既发现问题后,通过观察、咨询、查阅等研究手段,寻得问题的答案;二是观察型。既针对某一种事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并把自己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从研究记录反映出来了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活动在假期进行,活动过程缺少监督和指导,因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搞这项活动。他们没有深入到生活中去,没有发现,没有体验。二是学生的在研究大多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进去。比如,调查学习成绩为什么有好有坏,只是将多次寻访的过程记录下来,却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归纳。看来,小学研究性学习活动离开了教师的组织指导还是有一些难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举行了一次“发现之旅”趣事交流。我找了几个活动做得较好的学生,让他们讲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乐趣,其他同学在倾听中一起分享和体验这种乐趣,从而激起他们主动研究的兴趣。选取三个典型的例子进行剖析。通过剖析引导学生体会:研究要有细致的观察、深入的分析,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有人对一种植物感兴趣,认真观察了它的样子。那么它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这种植物的名字有没有来历呢?再比如有人发现了冰面上有许多小孔,并且发现小孔中有小煤粒。那么追究一下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样不断地往深处追问,就会发现更多的有趣的问题。

  及时调整授课的顺序。我将“积累运用八”中的阅读《爸爸的咳嗽》和第二单元中的课文《桃花心木》(内容是介绍研究经历方面的)提到了前边来学习,同时又让学生在课外搜集了一些与研究、创新相关的故事来读,依此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表面的事物深究下去。接下来,我又给了学生一周的时间,要求他们能够把活动开展得深入一些。但是在检查学生的研究记录时,总觉得他们的研究结果不够理想:除去小猫小狗,就是小花小草,没多少有价值的发现。我简直有些泄气了。与高老师交流的时候,高老师对我说:“不要把研究看得太高,是让孩子们‘玩’一把!”

  我明白了:我总是感到不理想,是因为我一直期盼着学生能够研究出符合我兴趣的“成果”。我是以成人的眼光和要求来看待学生的“业绩”呢。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我把自己的标准降了下来。等我再回头翻阅孩子们的“发现”时,才感到那是多么的有趣呀:小猫小狗在他们的日记中简直就是游戏的伙伴、可爱的精灵;那些不起眼的花草一旦进入孩子们的视野,便会享受到公主般的重视,它们一丁点儿的变化都会给孩子们带去惊喜,那叶片花瓣上的一条条纹理也会让孩子们享受到发现新大陆般的快乐。

  当我读着那个种蒜苗的孩子如实记录下的一条条观察记录时,便会想象到他歪着头认真查看蒜苗时那天真可笑的神情,也会想象到他用小刀切开蒜苗发现那一圈圈年轮般的纹理时惊喜的欢呼。听着那个研究自行车的孩子朴实的叙述时,我忍不住就笑出了声──“自行车的前轮为什么也会转?”我能发现并提出这样有趣的疑问吗?可是,这个可爱的孩子却托着两腮皱着双眉盯着车轮冥思苦想呢!随着活动的进行,随着我对他们的欣赏态度的产生,孩子们探究的兴趣越来越浓,课余时间总有学生围着我谈论他们的发现,而且总是问这问那。一个孩子开始研究切葱时为什么辣眼睛,她想当然的认为葱里有辣的物质,所以才辣眼睛。我启发她进一步深入思考:蒜和辣椒也是辣的,为什么不辣眼睛呢?我这一问她也想起来了:“老师,我妈妈常说‘葱辣眼,蒜辣心,青椒辣嘴唇’是怎么回事?”我说:“你自己去尝一尝就明白了。”接下来她有了切身的体验,明白了这句俗语的意思,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为什么葱辣眼而青椒、大蒜就不辣眼睛呢?”她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也参与了这个问题的研究,引导她到网上查阅资料。

  随着学生研究兴趣的高涨,我觉得时机成熟了,就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班队课上讲一讲,比比谁的发现最有趣、最新奇。然后又提议,让他们把自己的“发现”整理成文章介绍给唐山的小朋友,让对方小朋友也分享我们发现的乐趣。

  收上作文,我却发现,做得精彩未必写得精彩。虽然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素材,但是在成文过程中,学生从选材的角度到写作的技巧都不很理想。认真分析了一下,发现了如下问题:

  ●有研究的过程,但是成文时,却不能写出自己的精彩。比如,一个孩子研究猫为什么一下子就跳那么高。为了搞清楚原因,他甚至动用了高科技手段──用数码摄像机拍摄猫的跳跃动作,然后再在电脑中放出慢动作来研究。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有趣呀,可是,在他的文章中却只用了一句话概括完了。

  ●有研究过程,却不能清楚的表述出来。有一个孩子对蒜苗非常感兴趣,为了观察研究,他自己培植了一盘。在观察过程中他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问题。为了搞清这些问题,观察、实验、解剖、询问这些研究方法都用上了,可是我却怎么也读不懂他整理后的文章。

  ●有研究过程,但是不能在介绍研究过程时加进自己的思考。

  一个孩子想研究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什么有好有坏。她寻访了很多人,都一一做了记录,可是,就是没有自己归纳性的思考。所以,写成的文章,就是这些记录的简单累积。看来,素材的筛选、文章的立意、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是需要来引导的。我利用作文课的时间,选取了几个典型的习作进行评点,在评点中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自己的习作:

  1.活动中的素材虽然都可以入文,但是一定要进行比较筛选,写之前想一想:在你这个研究过程中,你最得意的、最有趣的是什么?对方的小朋友可能都喜欢听哪些方面的介绍?

  2.介绍要有一定的顺序,叙述要清楚明白。如果自己要介绍的事物是别人不知道的,一定要用一些大众化的语言来描述,或者用一些熟悉的事物来做比较。这样,别人才可以听得明白。

  3.表达一定要有一个主题:你在这次活动中主要的收获是什么?你想告诉对方的小伙伴什么呢?

  然后,我让学生重新整理自己的研究活动。重新整理后的文章就有了很大的改观。我把学生的习作全部刊发到班内的小报上。当小报分发到每一个学生的手中时,他们是那样认真地读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在这次作文活动,孩子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较以前有了进步。有的学会了利用查阅资料来完成自己的研究主题,比如《民俗习惯面面观》;有的通过认真观察,发现了以前不曾注意的问题,比如《鼠妇》;有的学会了用访谈调查的方法来研究,如《学习为什么有好有坏》;有的尝试着用高科技的手段来研究问题,如《猫之谜》……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有一个小女孩,平时一写东西就愁得慌,这次,竟然写出了长长的一篇文章──《可爱的小懒》(小懒者,一条小狗也!);更惊奇的是一个孩子竟然为她家的狗写出了1500多字的文章,我戏称为“狗传”。大多数的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品尝到了研究的乐趣,不管他们的研究多么的幼稚,活动的本身让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多了一份在意、一份欣赏:“生活中的事物原来是这么美好、有趣、可爱呀!”这是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声音,这也是最有价值的发现!

  评析:

  设置一个开放的学习主题,围绕学习主题来构建融“课外研究实践、课内外阅读学习、资料查阅搜集、口语交际、人际交往”于一体的单元式学习系统,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最大的特点。这样的教学,极大地发挥了教育的整合效应,实践来看,确实促成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调整教材的顺序、增加教学内容,为主题教学需要服务;在时空上融课内、课外和不同学科的学习于一体。个人认为,这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开发课程资源、重组课程资源的一种方向,也是实现新课程所要求的“课程综合”的一条有效的途径。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与习作教学整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师要做哪些工作?代老师的案例启示我们:在学生的实践研究、习作表达方面都要进行指导。所不同的是:这时的指导是学生需要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

  当然,从案例介绍和代老师遇到的问题来看,觉得老师在创设学生想学、想做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还有欠缺──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还是“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因此,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还需要一个“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题情境”。寒假前布置学生开展活动,不能仅仅是“布置”,而应该通过“开题”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促成学生要研究、指导怎么研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啥叫幸福啊?你提出了一些你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观点,有人自愿而且非常乐意当“马前卒”,去实践你的观点,帮助你验证你观点的科学性、合理性,帮助你体验到你的研究的价值所在,这能不让你幸福吗?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发现之旅》教学】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总结07-1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1-18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2-1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2-10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6-28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总结04-29

五年级的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6-26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4-03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5篇01-17

语文下册教学计划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