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
②确定调查对象;
③选择调查方法;
④展开调查;
⑤记录结果;
⑥得出结论。
(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
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
②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
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2、数据的表示方法
(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
3、调查方式
(1)全面调查,优点是可靠,、真实;
(2)抽样调查,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随机抽样调查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4、总体和样本
(1)总体:要考察的所有对象;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所有实际被调查的对象组成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给个体的数目。
5、组距
每个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
6、画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决定组距与组数,先根据数据个数确定组距,再计算组数,注意无论整除与否,组数总是比商的整数位数多1;
(3)确定分点,并分组;
(4)列频数分布表;
(5)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01-09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11-09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09-26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09-27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12-07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11-13
【热】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知识点整理12-12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整理【精】12-28
2019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