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学习计划>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

时间:2022-12-02 11:39:35 学习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

  一、合理创设情境,使学生愿学。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一是要求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点;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以前学的是一个物体的运动,而现在是有两个物体在运动,有些学生对题中的术语如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的意义不明白,就会对题意理解不清,造成学习困难。我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幅动态画面:首先是两车从两地同时出发,接着两车相向而行,直至相遇的全过程,并适时通过闪烁、发声等手段,让运动过程由"静"变"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的含义,为后面计算方法的学习,扫清了障碍。这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生动、形象、直观、科学地虚拟了"相遇问题"的现实情境,化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开始活跃,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新课学习活动中去的准备,从心里愿意和老师及同学一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

  二、诱导学生思维,使学生乐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数学本身的规律和诱人的奥秘,更好的诱导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从整体上提高综合解题能力,使学生乐学。

  例如,我在教学面积计算时,通过看一看、折一折、想一想等启发学生认识到: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是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基础推导出来的;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平行四边形是用割补法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梯形是通过拼合成平行四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指导学生在这些关键的地方思考,把面积计算知识系统化,既沟通了面积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了思路,又渗透平移、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圆的面积”时,就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实验操作、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整个过程中,老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学地位,体现教育教学价值。

  三、自我评价分析,使学生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老师要鼓励学生自我反馈和评价,开展同学间的互相评价。

  如:“这位同学的题目符合要求吗?”“为什么不符合要求”那么应如何改动呢?“这些答案中谁的答案最合理呢?”通过互相反馈和评价,学生学会了评价别人,也更学会评价自己,因为,学生在评价别人时,必须自己先作出判断,发现它不符合在哪里,或错在哪里,在评价过程中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6x4+4(2)6x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做7x4。我热情表扬他大胆创新,同学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不知不觉地参与辩论。此时全班的同学学习热情及课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学生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各特长都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

  四、分层指导训练,使学生善学。

  由于一个班的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分层训练和指导,尽可能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优秀生“吃”得好,让后进生“吃”得饱。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即上、中、下三层,其数量比为1:2:1。前后座按比例组合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分别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实行全班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学习,得到发展,争取进步。例如:在教“带余除法应用题”时,出了这样一道题:

  筐里有50个橘子:

  (1)平均分给8个同学,每人几个,还多几个?

  (2)最少加上几个才可以平均分给9个同学?

  (3)拿走几个就可以平均分给7个同学?

  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上等生做第3题。

  鼓励相邻几个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使各层次学生互相启发,促进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随着进取意识的增强,不断的向上一个层次递进。

  四、关于研究目标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重建,促进知识的迁移;改善学生数学学习状况,提高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

  构建“开放式、建构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自主建构”数学课堂的理论模型、程式和方法。即探索有利于小学生“自主建构”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和模式。

  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力和水平;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数学精神和数学实践能力。特别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的广泛联系,学生会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整理数学信息,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学习与运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以期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改变并完善目前小学教师数学教学和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教师通过指引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激发起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和浓厚的求知欲,养成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和习惯,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使其保持终生。教师缺少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的关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的现象必须得到有效的改善。

  五、研究内容

  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每日一题”的活动。先由教师每天出一道趣味性、探究性比较强的数学题,让学生在课外练习,让一部分学生“冒尖”,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生的好胜心,并让解答正确的学生进行讲解;然后逐步发展到让每一位学生每天轮流出题,并进行讲解,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要去收集这样的题目,这样学生在课外的数学阅读势必会得到发展。其次在学生中开展写数学日记的活动。通过数学日记的撰写,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年级设置“生活中的数学”学生实践作业的研究。通过调查、统计,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编写数学小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2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个人发展五年规划,结合本学期实际情况,本学期个人研修计划将以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力争在师德、业务上都有所提高。

  二、研修目标

  1、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不断学习课程标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

  2、通过同伴互助的方式,以组内教研为重点,提高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

  3、以自主学习、同伴互助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研修内容

  1、师德教育

  学习某市仁爱之师的事迹,不断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提高师德修养,完成一篇5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

  2、新课程

  按时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新课程专题培训,通过自主学习以及同伴互助帮助自己掌握更多的新课程理念,指导平日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争做紧跟时代步伐的,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新一代教师。

  3、教育技术能力

  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4、小学学生管理与教育专题

  学习赏识教育方面的理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充分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全面转化,在学校教育中发挥一名教师的教育导向作用。

  5、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自觉学习教师心理、心理健康与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开阔心胸,缓解职业压力,使自己保持身心的.健康,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

  6、学科专题

  通过组内专题研究,学习他人丰富经验,不断扩充自身的理论储备,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不断提高。

  7、其他方面

  完成每次学校业务理论培训,将体会或反思及时上传至博客,丰富博客内容,为他人提供资源共享。

  四、月研修计划

  2月:

  1、制定一份个人研修计划。

  2、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

  3、参与组内教研,分析教材结构、目标、重难点。

  4月:

  1、学习一篇心理保健方面的文章。

  2、参与组课题研究。

  3、自主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相关专业理论。

  5月

  1、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

  2、积极参与组课题研究,完成一节教研课。

  7月

  自主学习一位仁爱之师的事迹,写一篇学习体会。

  9月:

  1、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

  10、积极参与组课题研究。

  学习赏识教育方面的理论,完成一篇赏识教育实践体会。

  11月:

  1、按时参加市、区、校的研修培训。

  2、积极参与组课题研究。

  12月: 撰写一篇个人研修总结。

  五.本学期个人研修任务记要:

  1、个人研修计划上传到博客上。(4月)。

  2、学习素质教育方面的书籍,写一篇体会上传到博客上。。(5月)。

  3、心理保健500字体会,上传到博客上。(7月)。

  4、学习仁爱之师500字体会上传到博客上。(9月)。

  5、博客转载赏识教育方面的文章。(10月)。

  6、赏识教育实践500字体会上传到博客上。(11月)。

  7、个人研修总结上传到博客上。(12月)。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3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陡庸蹋扑隳芰Ω犹岣撸苡盟У氖е督饩黾虻サ氖导饰侍猓娲锏奖狙诠娑ǖ慕萄勘辍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二、复习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总复习的编排应对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分别集中复习。在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口算结合起来进行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同时,注意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达到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巩固计算熟练程度的作用。

  三、复习的重、难点

  复习的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几部分内容。

  复习的难点: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的退位及进位加法;钟面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具体复习安排

  1."100以内的数"的复习。(1课时)

  教材中安排了4道题,着重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习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习,它是学习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习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4课时)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习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习,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习,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第98页的第5题。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习,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复习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图中的素材比较丰富,除了蝴蝶和蜻蜓外,还有不同颜色的小花。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解决问题时,也可以先让学生解答,然后再说一说解题的思路。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不必一定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说。

  3."元、角、分"的复习。(2课时)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习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复习。(2课时)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习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复习。(1课时)

  第100页第10题是本学期所学有关位置的"上、下、左、右"等概念的综合复习。题目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提供一个楼房住家的情境,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出自己所住的位置,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复习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全面复习的目的。

  第100页第11题是数物体的题目。图中所摆的正方体有部分的遮挡,学生数的时候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如果学生看图确有困难,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用小正方体摆成图中所画的形状,然后再数一数实物。最后,对照实物和图,让学生讨论,哪部分是开始没有数到的,以后在看图时应注意什么。

  6."统计"的复习。(1课时)

  本学期统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第101页第12题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的事"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图找出所需数据,并根据数据解决问题。最后,引导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复习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习一遍。

  五、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9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习行为习惯等问题而使他们的学习有较大的困难。尤其本学期已经涉及到了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退位减法,对于一些计算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还有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习惯。另外,对于时间的认识,人民币的认识以及位置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

  六、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4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复习的重、难点重点:

  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

  三、复习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

  四、复习措施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对10以内口算加减法的练习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等生进行个别辅导五、复习时间安排1、回顾与反思本学期的学习情况(1课时)2、0—20各数的认识及相应的加减运算(2课时)3、分类(1课时)4、认识物体和图形(1课时)5、认识钟表(2课时)6、 期末练习试卷3份(3课时)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5

  复习目标

  1. 牢固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规则和公式,可以指导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3.能正确解决单词问题的分数和百分比,进一步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4. 了解圆,掌握圆的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

  复习难点

  1.混合运算和分数、百分比和单词问题是复习的重点。分数四的混合运算比较全面,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是分数四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2. 分数与百分制应用题审查的重点是通过比较和比较,厘清基本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厘清解决思路和方法。

  3.这个单元中最难的问题是分数和百分比。

  复习要求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规则,提高四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

  2.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分数的乘除与应用题之间的定量关系,更好地掌握分数乘除应用题的思维和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6

  新的学期即将到来,为了使下学期的学习成绩进步、各科成绩优异、不偏科,在此做新学期的打算,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好各科的第一个环节,所以预习应做到:1、粗读教材,找出这节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并复习这些知识;

  2、列写出这节的内容提要;3、找出这节的重点与难点;4、找出课堂上应解决的重点问题。

  二、听课。学习每门功课,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听好课,听课应做到:1、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2、听课要特别注重“理解”。

  三、做课堂笔记。做笔记对复习、作业有好处,做课堂笔记应:1、笔记要简明扼要;2、课堂上做好笔记后,还要学会课后及时整理笔记。

  四、做作业。1、做作业之前,必须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认真复习,理解其确切涵义,明确起适用条件,弄清运用其解题的步骤;2、认真审题,弄清题设条件和做题要求;3、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步骤;4、认真仔细做题,不可马虎从事,做完后还要认真检查;5、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积累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6、遇到不会做的题,不要急于问老师,更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要在复习功课的基础上,要通过层层分析,步步推理,多方联系,理出头绪,要下决心独立完成作业;7、像历史、地理、生物、政治这些需要背的科目,要先背再做。

  五、课后复习。1、及时复习;2、计划复习;3、课本、笔记和教辅资料一起运用;4、提高复习质量。

  做好以上五点是不容易的,那需要持之以恒,我决心做到。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7

  学习安排:

  第一周(5月26日——30日)学习内容: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大小的比较

  周一,三,五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3节)

  第二周(6月2日——6日)学习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

  周二,四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2节)

  第三周(6月9日——13日)学习内容:

  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周一,三,五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3节)

  第四周(6月16日——20日)学习内容: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复习,第五单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周二,四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2节)

  第五周(6月23日——27日)学习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复习

  周一,三,五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3节)

  第六周(6月30日——7月4日)学习内容:

  总复习第一,二,三单元,课本P125-P127,P130-P131

  第七周(7月7日——7月11日)学习内容:

  总复习第四,五单元,课本P127-P130

  具体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定时收看空中课堂,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注意思路和方法的学习。

  遇到疑问要用心钻研,或打电话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3在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10-9:40空中课堂有高年级数学课,同学们要安排时间及时收看。(具体安排以电视台预报为准)

  学习建议: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系统学习分数的重要单元,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务必认真学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整数,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3,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进行分小互化。

  4,初步树立实践第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你正浏览的文章由 www。整理,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

  具体安排:

  第一周(5月26日——30日)

  分数的意义:5月26日——27日,教材P75-P79

  注意要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要注意"平均分"的含义。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例如:教材P81练一练,教材P77例一。

  理解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概念时,尤其要注意分数单位这个概念。分数单位实际上是单位"1"的若干分之一,不同分母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任何一个分数都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作业练习:课本P77练一练,P77-79练习12

  5月26日上午9:10-9:40收看空中课堂——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月28日——29日,教材P79-P82

  注意要点:

  要利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知识,理解例2的方法。

  例3和例4是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具体运用。例3要掌握聚法的方法,进率使用要正确;例4要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问题,分清谁是被除数(比较数)谁是除数(标准数)。

  附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除法

  一种运算

  被除数

  除号

  除数(不能为0)

  商

  分数

  一个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不能为0)

  分数值

  作业练习:练习13,课本P81-P82

  5月28日上午9:10-9:40收看空中课堂——约分

  分数大小的比较:5月30日,教材P83-P85

  注意要点:

  掌握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比大小。

  掌握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比大小。

  学习新课,一方面借助图形直观的进行比较,另一方面也应结合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比较,归纳出结论。学习例5和例6重点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学习P102练一练,要说出比较分数大小的依据。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8

  今年我很荣幸成为了宁蒗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我希望通过一年的学习,能使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教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锻炼,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同时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学生,更好地服务教学。因此,特定以下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加强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3、开展课堂展示,提高实践能力。

  二 对个人的学习工作要求

  1、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多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文章及书籍,理解新课标的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各阶段的要求,多读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和报刊,如《云南教育 》、《中国教育报》等,经常关注就教育教学动态,提高自身的数学教学素养。

  2、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实践教学中,认真上好每堂课,钻研教材,勤写教学反思,主动承担公开课的教学任务,每年最少承担两次学校组织的公开课

  教学任务,加强“设疑导学”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特色,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勤于钻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教育科研活动,把握基础教育改革的动态,特别是小学数学学科研究的动态,善于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在学校教学改革中发挥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逐步提高自身和学校的教育科研能力。

  4、学会观察、评价、改进课堂教学的技术和策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会学、乐学、好学。

  三 计划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

  1、深入研究自己所教的新课标人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体系,研究其编排的特点、内容及方法等,能博采众长,正确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了解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成果与新视点,明确数学改革的方向,自觉更新知识结构,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积极参与工作室组织的各项研究,学习活动,根据工作室的要求积极收集,上传与工作室研究课题有关的教学资源。

  四本年度的工作安排:

  1、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常规活动。

  2、建立业务学习,工作交流例会笔记。

  3、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前沿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关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态和趋向,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4、积极参与小组学习的课例分析、课题交流、专题研讨等活动。

  xxx

  20xx年9月25日星期三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9

  一、关于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产生背景

  我国数学教育历来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数学功底扎实得到了普遍的赞誉。但是,几次大规模的国际数学教育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几乎排在十几个被调查国家的最后,与排名榜首的我国中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相比,形成强烈的反差。

  《新课标》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些在公开教学活动中时有所见,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却是难得一见,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入学年龄小,很贪玩,学习的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强,几乎是教师逼着或是家长压着来学习的。

  2、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基于普遍反映学生的学习不主动,对数学知识不能系统的进行整理和建构。学生自主学习几乎成了一句空话。阅读看的也只是看一些作文或是童话之类的,对数学阅读的学生更是凤毛麟角。这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构建学习型社会、终生学习的要求是相悖的。长期以往一个人的成长,一个民族的发展势必会受影响。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学习不应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即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教师要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供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空间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开放教育的教学观:

  开放的课堂教学就应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设置教学情境,提供教学素材,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究的引路人。

  3、动态生成的教学观:

  一般来说,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最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其次是“教等于学”,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学大于教”和“有教无学”。理想的课堂教学应当建立在“学大于教”的逻辑起点上,这是现代教学应当追求的境界。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前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理论”等,都是以“学大于教”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三、相关研究综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陶行知先生所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0

  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将有:《代数》上、下册、《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四本课本,高一年级学习完《代数》上册和《立体几何》两本书。高二将学习完《代数》下册和《平面解析几何》两本书。一般地,在高一、高二全部学习完高中的所有高中三年的知识内容,高三进行全面复习,高三将有数学“会考”和重要的“高考”。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将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有几种排队方法,(=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3种)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们课学生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数学教师将相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相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反对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那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不全是),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其实,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他从一个方面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时间是有导师的学习,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学习,靠的自学最终达到了自强。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笮,对实际问题的思维受到了局限,就几何来说,我们都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的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采用对方程ax2+bx+c=0(a≠0)的求解,讨论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时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学生很快的掌握了对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学习中我们还会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所用的数学思想。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压轴题都以函数题为考察方法的。高考题中与函数思想方法有关的习题占整个试题的60%以上。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其它注意事项

  1、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2、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自学中进行。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学习的相反数概念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以下理解:

  ①从定义角度求3、—5的相反数,相反数是的数是xxxxx。

  ②从数轴角度理解:什么样的两点表示数是互为相反数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

  ③从绝对值角度理解:绝对值xxxxxxx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

  ④相加为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些不同角度的教学会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望同学们把握好课堂这个学习的主战场。

  五、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1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已经成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在新学期里,我要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好习惯,做好以下几点:

  1、每天早晨6:40起床,按时到校。

  2、每天读课外读物,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上课认真听讲,写字端正,工整。

  4、每周背一篇棋谱,争取早日升三段。

  5、我要改掉做事慢半拍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6、在新学期里我会让我的作业不在拖拉!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2

  期末复习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习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确实抓好复习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

  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习重点。要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习;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习效果。

  二、梳理拓展,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习,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习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数学复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复习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的大忌。复习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六、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习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习,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平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不能掌握小学数学应该达到的要求。

  七、在复习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毕业班数学复习课的备课,重点要抓住二点:一是要把握教材内容,善于提炼和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二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练习题。练习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习题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挑选和重心组织质量高、准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

  八、我们在制定复习计划、实施复习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复习单纯为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防止在复习中不适当地加重学生过重负担,大量挤占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只重少数学生提优、轻多数学生提高和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错误做法,应该把复习看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习,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要检查前阶段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克服复习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

  3、克服复习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

  4、克服复习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

  5、克服复习中只注意大纲和课本,不关注课改和(标准)的做法。

  九、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4—5周

  第二阶段 归类训练发展提高 3周

  第三阶段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2周

  把握复习的基本策略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第一阶段、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是小学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在具体操作中笔者认为:

  1、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以练为主,且以学生自己笔练为主,应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常见复习时有的课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或者以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应答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大多没有以学生动笔练习为主的效果圩。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

  2、整理知识,学生为主。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常见在复习时师生涌过一间一答由教师将知识整理出来,笔者认为整理知识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实践证明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己为主,井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整理知识,学生容易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记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查漏补缺,调查为先。查漏补缺是复习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复习前摸清学生中的"漏"和"缺"非常重要,在复习课中应十分重视补"缺漏"和纠错误。摸清"缺漏"和常见的错误,平时摘记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在复习课之前,作些摸底调查也非常必要。

  4、发展提高,思维为先。发展提高是复习的又一重要目的。通过复习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应让大多数学生除了在知识技能方面有所发展和提高外,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在思维方面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特别要注意发展提高学生的发现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所发展提高,实践证明拟好或选好复习题是重要一环。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教学观念中,知识的传授多以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并形成了新课导入——对旧知识的复习提问———教师讲授———巩固新知识的大量练习为主的固定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探究未知的能动性,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事实上,我们往往注重教师“传授知识”的责任,却忘记了最为关键的一点,亦即,教师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疑惑,试问没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质疑,教师又何来针对性的答疑呢?

  我们常将素质教育挂在嘴边,究其实质,是对学生实施主动性教育,而不只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现代教育观要求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及共同发展,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关于所谓的“自主互助”,我的理解有以下两点: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倡学生“先学后教”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简而言之,就是教师要转变灌输式教学为体验式、参与式、自主式教学,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构建焕发学生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先学后教”,就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重教材、学生等教学资源的利用,让学生学会在课前预习新课程,学会自主探究,发现问题。通过问题的讨论,可以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互动,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同时这些问题也能及时将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及时反馈给教师,使得教师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自己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让学生有受到重视的满足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促进学生快乐、主动地发展。

  可以说,“先学后教”是在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立足于课堂学习中,培养学生自行获得数学知识与能力,促进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提高,逐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从旁指导为辅的课堂教学范式。这样一种“学”与“导”相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能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以发展思维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尽管这一模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提供了帮助,但不可避免的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直在灌输知识的角色,表面上很累,实际上在技术层面而言并不需要更多的能力,久而久之,其教学亦会僵化无趣。进入“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学实践后,教师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最大深度的了解,随时准备应对学生的疑惑,在充满活力和想象力的学生面前,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个人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落实?这就涉及到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小组合作”的课堂实践。

  二、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建议课堂“小组合作”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走进课堂。小组学习是互助性学习的一种社会型学习模式。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多方面合作,各施所长。小组合作并不仅仅意味着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的小组,而是要创造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如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也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很有必要的。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如果组织不当,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始终唱主角,不喜欢学习的较为懒散的学生则总是不好好预习课文,依赖他人,等待别人的帮助;还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性格活泼大方的孩子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也就能更好地得到老师的呼应,学到更多的知识,反之,有些内向的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不敢提问题,往往被老师忽视。这些都是使得“小组合作”的课堂实践不能获得有效实施的问题所在。

  与其说我们需要构建“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不如说我们要争取“合作—达标”教学目的,就是形成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让学生有计划、有任务、有目标地进行多项交流、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教他们如何组织同伴学习,提醒小组成员之间要学会互相帮助。如怎样组织同学发言,怎样组织同学评议等,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如此,小组合作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从更长远的意义而言,让学学会生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换言之,合作的过程是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对学生的成长能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简而论之,我们所倡导的“自主互助”型的教学模式,从“自主学习”的角度上说,是以学习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立足点,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为手段,以形成自学能力为目的;立足于具体的“小组合作”的教学实践,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具体的问题,更在于建立起学习的共同体。一个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是同学们在自主探究知识的基础上,与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往、对话、交流和合作,最终达到全体同学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是值得广大教师借鉴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上的。

  一、归纳法的定义

  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即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数学上的归纳法即由某些特殊的生活数学事实,概括出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结论的推理过程。运用归纳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教给学生知识,更是教给学生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想方法和能力,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二、运用归纳法设计教学,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都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手段,而推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零碎的知识变成系统性知识的重要手段。推理本身又是一种相当严密的思维过程,它必须依赖正确的'知识或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孤立的推理教学是不现实的,它必须与其它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为学生进行正确推理提供了知识的准备。因此,要更好地运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就必须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与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下面笔者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来具体说明: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的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的减法。在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忘记的是相同的数位对齐和加进位的“1”或减退位的“1”。为此,笔者归纳为“一对两注”。“一对”是指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两注”是指注意加进位的“1”或减退位的“1”。提醒学生在做题时都要提到“一对两注”,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有余数除法。”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既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又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例题前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不可能是完全可以除尽的。如果在教学中直接教给学生算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来说比较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计算结果往往失误较多,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笔者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归纳为“一对两小”。“一对”指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两小”分别指商和除数的积要小于被除数;余数要小于除数。然后,要求学生自己用“一对两小”去检验所计算的有余数的除法,大大地减少了学生在计算中的失误。

  3.“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母相同、分子不同和分子相同、分母不同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中首先出现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简单引导,学生就可以得到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因为按“分子的大小,谁大谁就大”,这是正思维,学生能轻易地掌握;到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数的大小的比较中,大部分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知识迁移、思考、猜测等步骤就做出“分母大的分数小”的结论。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总是掌握不好。为此,笔者将分数大小的比较概括为“上大下小”。即“上大”指分母相同比分子(因为分子在分数线的上面),谁的分子大谁就大;“下小”指分子相同比分母(因为分母在分数线的下面)谁的分母大谁就小。学生一但记住“上大下小”的含义,在本册分数大小的比较中再也没有出过错误。

  三、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数学教学中,仅有教师归纳是不够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自己形成概括、归纳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一是调动学生观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引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自主发现新知,了解到将要学习什么内容,明确学习目的。二是引导学生猜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猜想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猜想的同时,学生的智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三是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发现问题。四是在说推理过程中锻炼推理能力,融合所知,完成推理。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思维,又可加深他们对新知的认识。五是组织学生验证结论,形成新知。在教学当中要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必须注意使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及其教学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使学生在头脑中不断形成一些科学概念,并发现某种规律,为日后学习更高深的科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归纳法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比较辨别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4

  20xx年12月3日我县各个中学数学教师在我县梧桐中学参加了中学数学教师国培活动。培训工作在新疆教育学院初中数学组负责人李新华老师、雪松中学教师乃吉米丁、原八一中学教师郑启明老师等人的领导和精心组织下顺利开展,并取得阶段性的成功。

  本次教师培训的目的是构建适合我县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更好的提高我县各学校教师教研、专业授课、课堂组织等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对数学教研的主动性、创新性和执行力,切实有效的提升我县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们听取了我县各个学校教师及专家精彩的授课,课堂中各位老师都展示了自己优良的教学能力。课后我们我们开展了评课、磨课、二次授课等。在评课中每一位教师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点评,在这次培训中我也对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首先,教学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门艺术。第一、教师授课能力及课堂的应对能力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刚刚进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日常课堂教学我们往往忽视了基本知识,许多知识体系没有连贯起来,因而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深,没有掌握知识的重点。第二,教师的授课方式存在问题,教师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好的教师能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绪牢牢牵引在课堂和对知识的思考上。正如,乃吉米丁老师关于教学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我深有体会。课堂是我们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是信息的直接交流。我们往往重视了教的过程,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和提高,我们应该强化这些基本功,课堂上只有老师和同学的双向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一次深层次的改造,三天的培训课程安排满满当当,但是收获也颇丰,这次培训一定会成为我教学生涯的宝贵财富,同时,我也希望以后能多参加此类活动。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学科研能力,而这也需要自己在今后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15

  学习安排

  第一周(5月26日——30日)学习内容: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大小的比较周一,三,五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3节)第二周(6月2日——6日)学习内容:

  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与带分数或整数的互化,分数的基本性质周二,四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2节)第三周(6月9日——13日)学习内容:

  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周一,三,五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3节)第四周(6月16日——20日)学习内容: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复习,第五单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周二,四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2节)第五周(6月23日——27日)学习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复习周一,三,五收看空中课堂五年级数学(共3节)第六周(6月30日——7月4日)学习内容:

  总复习第一,二,三单元,课本P125-P127,P130-P131第七周(7月7日——7月11日)学习内容:

  总复习第四,五单元,课本P127-P130具体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定时收看空中课堂,培养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注意思路和方法的学习。

  遇到疑问要用心钻研,或打电话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中央教育电视台CETV-3在每周一到周五上午9:10-9:40空中课堂有高年级数学课,同学们要安排时间及时收看。(具体安排以电视台预报为准)

  学习建议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是系统学习分数的重要单元,是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基础,务必认真学好。

  1,理解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整数,带分数与假分数互化的方法。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的进行约分和通分。

  3,理解分数和小数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进行分小互化。

  4,初步树立实践第一,矛盾转化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一周(5月26日——30日)分数的意义:5月26日——27日,教材P75-P79注意要点:

  理解单位"1"的含义。

  要注意"平均分"的含义。

  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例如:教材P81练一练,教材P77例一。

  理解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概念时,尤其要注意分数单位这个概念。分数单位实际上是单位"1"的若干分之一,不同分母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任何一个分数都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

  作业练习

  课本P77练一练,P77-79练习125月26日上午9:10-9:40收看空中课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月28日——29日,教材P79-P82注意要点:

  要利用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知识,理解例2的方法。

  例3和例4是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具体运用。例3要掌握聚法的方法,进率使用要正确;例4要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问题,分清谁是被除数(比较数)谁是除数(标准数)。

【小学数学的学习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02-22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03-17

小学生数学的学习计划03-17

数学的学习计划08-25

数学小学学习计划8篇09-18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15篇03-21

小学生数学学习计划02-10

小学数学学习计划(15篇)11-20

数学小学学习计划汇总9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