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林语堂的语录大合集95条
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林语堂的语录95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人生真是一场梦,人类活像一个旅客,乘在船上,沿着永恒的时刻之河驶去。在某一地方上船,在另一个地方上岸,好让其他河边等候上船的旅客。
2、宁为花中之萱草,勿为鸟中之杜鹃。
3、有时,我们听见别的船上飘来的幽怨悦耳的箫声。音乐在水上,上帝在天宫。在我那童稚的岁月,还能再希望什么更好的环境呢?
4、在这样的地方你不能不想到赋诗:在此地作诗人只需要心平气和,凝神致志,然后将诗意融入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急于去寻章摘句。
5、物各有主。在过去三千年里,那些周朝的铜器有过好几百个主人了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拿现在来说,我是主人,又轮到谁是主人呢?
6、发扬过去而绘画未来是容易的,检阅现在而冀获未来之光明与了解是困难的。因为在光荣的过去与可能的未来,二者之间,横亘着一个山谷,你要跨过它,必先下降然后上升。
7、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智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丽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
8、大自然本身永远是一个疗养院。它即使不能治愈别的疾病,但至少能治愈人类的自大狂症。人类应被安置于适当的尺寸中,并须永远被安置在大自然做背景的地位上,这就是中国山水画中人物总被画得极渺小的理由。
9、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看穿了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他自己努力的徒然,可是还保留着充分的现实感去走完人生的道路。他很少幻灭,因为他没有虚幻的憧憬,很少失望,因为他从来没有怀着过度的希望。他的精神就是这样解放了的。
10、我之所以成为这样一个人,也就是因此之故。我之所以这样,都是仰赖于山。这也是人品的基调,我要享受我的自由,不愿别人干涉我。犹如一个山地人站在英国皇太子身旁而不认识他一样。他爱说话,就快人快语,没兴致时,就闭口不言。
11、人生世上,他的问题不是拿什么做目的,或怎样去实现这目的,而是怎样去应付此生,怎样消遣这五六十年天赋给他的光阴。他应该把生活加以调整,在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快乐,这个问题跟如何去享受周末那一天的快乐一样实际,而不是形而上的问题。
12、我想苏夫人的这种智慧是自"君子之交淡如水"得来的——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是人永远不会对之生厌。真诚的友谊永远不会特别表白的,真正的好朋友彼此不必通信,因为既是对彼此的友情信而不疑,谁也不需要什么。一年分别后,再度相遇,友情如故。
13、尘世是惟一的天堂。我们都相信人总是要死的,我认为这种感觉是好的。它使我们清醒,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
14、理想人物,应属一半有名,一半无名;懒惰中带用功,在用功中偷懒;穷不至于穷到付不出房租,富也不至于富到可以完全不做工;古玩也收藏一点,可是只够摆满屋里的壁炉架;书也读读,可是不很用功;学识颇广博,可是不成为任何专家;我相信这种中等阶级生活,是中国人所发现最健全的理想生活。
15、我还想起来,我十几岁时的头脑,常常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事。在很早的时候,我就问上帝是否是无所不在,若是的话,那一定是"头上三尺有神明"还有,为什么我们每逢吃饭前先要感谢上帝。我很早就推出了结论,那就是,虽然我们吃的米不见得是上帝赐予的,我们总是要谢谢那位原始的赐予者,就犹如在历史有一段太平的岁月时,老百姓要感谢皇帝一样。
16、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
17、此处,高在山巅,天与地互相接触,风与云交互鼓荡,阴阳雌雄之气,获得会合凝聚,是以"巫山云雨"一词,至今还留为男女交欢之称。
18、中国的农民和生意人都落入王安石新政的陷阱里了。他们只有两条路走:一是遇歉年,忍饥挨饿;一是遇丰年,锒铛入狱。
19、享受大自然不单是限于艺术和图画,显现于我们眼前的大自然是整个的,它包括一切声音/颜色/精神和气氛。人则以了解生活的艺术家的资格去选择大自然的精神,而使它和自己的精神融合起来。这是一切中国文人所共持刀态度。
20、"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在木兰以后的生活里,有好多时候儿她想起父亲这句话来,这个道理竟成了她人生的指南,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与勇气。一个万恶不能侵入的世界,自然是一个使人乐观奋斗的美好世界,自然活在如此的一个世界的人会有勇气,能奋斗,也能忍受。
21、一个强烈底决心,以摄取人生至善至美;一股殷热的欲望,以享乐一身之所有,但倘令命该无福可享,则亦不怨天尤人。这是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22、人本过客来无处,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人间到处有芳香。
23、我认为一个缺乏正气的作家无论文笔多么灿烂,多么迷人,我们不可能真心仰慕他。
24、回忆过去,憧憬未来都很容易,而能够懂得把握现在,并得到领悟与力量那就难了。
25、人生所需的一切不贵豪华,贵简洁;不贵富丽,贵高雅;不贵昂贵,贵合适。
26、读书没有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
27、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28、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依赖着金钱。人应当享受财富,也要有随时准备失去财富时应当怎么过日子。
29、作家的笔正如鞋匠的锥,越用越锐利,到后来竟可以尖如缝衣之针。但他的观念的范围则必日渐广博,犹如一个人的登山观景,爬得越高,所望见者越远。——《生活的艺术》
30、如果我自已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生活的艺术》
31、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
32、一本古书使读者在心灵上和长眠已久的古人如相面对,当他读下去时,他便会想象到这位古作家是怎样的形态和怎样的一种人,孟子和大史家司马迁都表示这个意见。─《生活的艺术》
33、我曾经说过,中国人对于快乐概念是"温暖、饱满、黑暗、甜蜜"——即指吃完一顿丰盛的晚餐上床去睡觉的情景。一个中国诗人也曾说:"肠满诚好事;余者皆奢侈。"——《生活的艺术》
34、古教堂、旧式家具、版子很老的字典以及古版的书籍,我们是喜欢的,但大多数的人忘却了老年人的美。这种美是值得我们欣赏,在生活是十分需要。我以为古老的东西,圆满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生活的艺术》
35、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生活的艺术》
36、人生是严酷的,热烈的心性不足以应付环境,热情必须和智勇连结起来,方能避免环境的摧残。
37、在很大程度上,人生仅仅是一场闹剧,有时最好站在一旁,观之笑之,这比一味介入要强得多。——林语堂《吾国与吾民》
38、如果我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女人鱼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39、演说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
40、我想行字是第一,文字在其次。行如吃饭,文如吃点心,不吃饭是不行的。现代人的毛病是把点心当饭吃,文章非庄重,而行为非常幽默。中国的幽默大家不是苏东坡,不是袁中郎,不是东方朔,而是把一切国家事当儿戏,把官厅当家祠,依违两可,昏昏冥冥,生子生孙,度此一生的人。我主张应当反过来,做人应该规矩一点,而行文不妨放逸些。因为文学像点心,不妨精致一点,技巧一点,做人道理却应该认清。《林语堂传》
41、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读书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从其中看到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不断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已。——林语堂
42、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 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 ——林语堂
43、优雅不是标签,而是实在的乐趣: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44、智慧的价值,就是教人笑自己。
45、如果我自己可以自选做世界上作家之一的话,我颇愿做个安徒生。能够写美人鱼的故事,想着那女人鱼的思想,渴望着到了长大的时候到水面上来,那真是人类所感到的最深沉最美妙的快乐了。
46、目光放远一点你就不会伤心了。
47、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
48、"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
49、人生必有痴,而后有成。痴各不同,或痴于财,或痴于禄,或痴于情,或痴于渔。
50、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世界里充当配角。
51、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不必逃避人类社会,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因此,"城中隐士实是最伟大的隐士"。
52、世上无人人必读之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心境不得不读之书。
53、男人就像这支笔,总想在一张白纸上挥洒丹青;而女人结了婚,就像白纸上有了痕迹,男人画得不好,就怪这白纸有毛病。
54、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55、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会走错的。在童时我的居处靠近自然——有山、有水、有农家生活。因为我是个农家的儿子,我很以此自诩。这样与自然得有密切的接触,令我的心思和嗜好俱得十分简朴。这一点,我视为极端重要,令我建树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的观点,而不致流为政治的、文艺的、学院的,和其他种种式式的骗子。
56、苏东坡总是得到历朝皇后的荫庇。在他受审时,是仁宗的皇后救了他的命。现在又是英宗皇后拔擢他得势。甚至在他一生中较晚的岁月里,若不是神宗的皇后代摄政事,他就客死蛮荒了。"
57、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我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或阴阳注定的。——《生活的艺术》
58、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正直的福气,或是人间各式各样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59、我们的国运正处在多事之秋﹐无论国家和个人的生命,都会达到一种弥漫着初秋精神的时期,翠绿夹着黄褐,悲哀夹着欢乐,希望夹着追忆。到了生命的这个时期,春日的纯真已成追忆,夏日的繁茂余音袅袅,我们瞻望生命,问题已不在于如何成长,而在于如何真诚度日,不在于拼命奋门,而在于享受仅余的宝贵光阴,不在于如何浪费体力,而在于如何保存实力,准备过冬。自觉已到达某一境地,安下心来,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也自觉有一些成就,比起往日的辉煌虽然显得微不足道,却值得珍惜,宛如一座失去夏日光彩的秋林,仍然保有耐寒的韧力。
60、文学上不朽的声名要靠作品给读者的乐趣而定,谁能说读者要怎么样才能满意呢?文学和一般写作不同的地方就是它有取悦心灵的音律、感官和风格的魅力。名作能取悦千秋万世的读者,超越一时的文风而留传下去,必定是基于一种所谓真诚的特质,就像真宝石能通过一切考验。
61、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
62、凡是谈到真理的人,都反而损害了它;凡是企图证明它的人,都反而伤残歪曲了它;凡是替它加上一个标识和定出一个思想派别的人,都反而杀害了它:而凡是自称为信仰它的人,都埋葬了它。所以一个真理,等到被竖立成为一个系统时,它已死了三次,并被埋葬了三次了。
63、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64、今日苏堤横卧湖上,此一小小仙岛投入水中的影子,构成了"三潭印月",湖边垂柳成行,足以证明苏东坡在设计风景方面的奇才。
65、动荡性本身并不坏,动荡就是活力。我们唯一要问的是,把所有事物打碎解剖之后,又厌弃一切,还会有什么存留呢?现代中国,在五四运动之后,也经历了一个动荡的时代,我所要问的是,经过这四十多年的动荡,究竟有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留下呢?《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66、要做作家,最要紧的,是要对人对四周的事物有兴趣,要比别人有更深的感觉和了悟。要不然,谁要听你的话?…我注意到你刚才在电车上,站在车厢后面,雨淋风吹,你那痛快的感受,全表露在你的脸上。你何不把那种感受写下来?那种真的感觉如果能描写出来,就是好文章。《林语堂传》林太乙着
67、使我们悲哀,也使某些人感到一种诗意。它使我们能够坚定意志,去想办法过一种合理的真实的生活,它使我们心中感到平静。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68、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69、出外旅行的人,极其所能,也只有把自我的安危委诸天命,正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林语堂《苏东坡传》
70、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林语堂《苏东坡传》
71、"这是一个正在奋斗的心灵。何以他的生命就较你我来得没有价值呢?"——林语堂《风声鹤唳》
72、那些有潜质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73、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生,咱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好处。男子钟爱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林语堂《金圣叹之生理学》
74、女生有一种较男生优越的常识,因此在任何意外发生的时候,我总是宁可信赖女生的决定。她们有一种能顾虑事情整体性而不为其它小节所困惑的潜质。
75、人生是残酷的,一个有着热烈的、慷慨的、天性多情的人,也许容易受他的比较聪明的同伴之愚。那些天性慷慨的人,常常因慷慨而错了主意,常常因对付仇敌过于宽大,或对于朋友过于信任,而走了失着。
76、如果在一个国家之中有份自由的刊物或议会,让人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运动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重要性。
77、一个人在世上,对学问的看法是这样的: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自认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78、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的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
79、在艺术作品中,最富有意义的部分即是技巧以外的个性。
80、我若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林语堂《苏东坡传》
81、人生譬如一场滑稽剧,有时还是静观而微笑,胜于参与其中一份子。——林语堂
82、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林语堂《苏东坡传》
83、有价值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做"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84、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秋则悲悼落叶,冬则雪中寻诗。——林语堂
85、快乐哲学,只有快乐的哲学,才是真正深湛的哲学;西方那些严肃的哲学理论,我想还不曾开始了解人生的真义哩。在我看来,哲学的唯一效用是叫我们对人生抱一种比一般人较轻松较快乐的态度。——《生活的艺术》
86、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一个人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他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87、纵使那是一本关于现实事情的书,亲眼看见那些事情或亲历其境,和在书中读到那些事情,其间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在书本里所叙述的事情往往变成一片景象,而读者也变成一个冷眼旁观的人。所以,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的始末的读物。我认为人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报纸,并不是读书,因为一般阅报者大抵只注意到事件发生或经过的情形的报告,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林语堂《林语堂经典作品选》
88、人的情感达到一种高度,非短短八行的精雅律诗体所能适应了。所写的语言的本身,即所谓白话,已解脱了古典文学的羁绊,获得天然而自由的雄壮的美质,迥非前代所能梦想得到。那是一种从人们口角直接取下来的语言,没有经过人工的矫揉修饰而形成天真美丽的文字,从那些不受古典文学束缚的作家笔下写出来。他们完全依仗自己的声调与音乐艺术的灵感。——林语堂《吾国吾民》
89、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90、此等变迁虽看似甚觉浅薄,却不妨其奥妙的意味。因为人生就是这些浅薄的现象所构成的,变换了它们,即变换了吾人的人生观。——林语堂《吾国吾民》
91、一个人心中有了那种接受最坏遭遇的准备,才能获得真正的平静。——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92、财富,在黑暗天空中放出的烟火,看来是霞光万道,光彩耀目,结果只是烟消光散,黑灰飘落,地上留下些乌焦的泥巴烟花座子而已。——林语堂《京华烟云》
93、西湖的诗情画意,非苏东坡的诗思不足以极其妙;苏东坡的诗思,非遇西湖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一个城市,能得诗人发现其生活上复杂的地方性,并不容易;而诗人能在寥寥四行诗句中表现如此地的精粹、气象、美丽,也颇不简单。——林语堂《苏东坡传》
94、读书须有胆识,有眼光,有毅力。胆识二字拆不开,要有识必敢有自己意见,即使一时与前人不同亦不妨。前人能说得我服,是前人是,前人不能服我,是前人非。人心之不同如其面,要脚踏实地,不可舍己来云人。
95、如果在一个国家之中有份自由的刊物或议会,让人们能够自由发表意见,学生运动就绝对不会有什么重要性。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林语堂的语录95条】相关文章:
林语堂的语录68句12-09
林语堂的语录集合76句08-30
林语堂的语录合集36条02-01
林语堂的语录汇总66条10-31
林语堂的语录摘录79句10-03
林语堂的语录锦集30条02-08
林语堂的语录锦集35条04-26
林语堂名言10-22
林语堂名言07-14
2025年林语堂的语录合集69句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