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教学计划>物理教学计划

物理教学计划

时间:2022-12-15 14:59:2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物理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教学计划

物理教学计划1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为适应新的高考形式,计划今学年完成高二物理,下学期完成高中全部课程,教学具体内容:第一章,在库仑定律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电场中力的性质和电场能的性质,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规律。二章恒定电流重点:在初中学习的串并联电路的基础上,熟练掌握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应用。三章磁场:学会用磁感线描绘磁场,分析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四章电磁感应:理解电与磁的关系,运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本章的'难点。五章交变电流:明确交流电的产生及变化规律,分清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熟练解决交流电的输送问题。第六章,传感器

  二、学生分析:

  这级高二学生基础较差,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 工作计划,使高二的物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七校联合体中居二争一。在新课改这个大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认真分析学生情况

  物理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牢,虽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和训练,但对建立物理情景、物理模型还有待加强,知识点的连贯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物理过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培养,有待提高。

  二、认真分析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本学期理科学的是选修3-1、3-2的内容,有静电场、恒定电流、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传感器的教学内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的物理思想;知识和能力方面,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情感态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解题的规范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考试中力争学生成绩能稳步提高。

  三、主要工作

  1、做好思想工作,坚定学好物理的信心,由于物理学科理解性强,加之中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产生了畏惧情绪,为此,多在班级介绍学习方法,做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对物理学科有深刻认识,掌握学习物理的规律和方法。

  2、讲求质量,提高能力,从教学入手扎扎实实做好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改革标准》,利用集体备课活动时间交流体会,并将理论学习的成果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3、认真研究考纲,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要求。由于自己教有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普通班,所以要注意做到每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侧重点,进一步做好分层次教学工作。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

  4、各班的作业量要适中,能及时批改并加以反馈。对学生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以便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

  5、利用自习课等时间段,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既要优秀率,还要注意全员的平均分。

物理教学计划2

  一、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三、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四、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物理教学计划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质点的定义,研究物体某种运动时会判断其能否被看做质点,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要求能在选取不同参考系后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

  知道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领悟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体验物理研究的科学思维方法,通过对机械运动的描述,体会参考系选择的重要性。分析质点运动的实例,学会用坐标系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体验,使学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

  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并使学生学会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

  (4)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不同层次学生分工不同,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点

  质点概念的建立过程。

  会正确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并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难点

  建立质点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学生搜集视频 :神州卫星的发射,鸟的飞行、行星的运动等运动视频

  教具乒乓球、小车、皮球、装有金鱼的鱼缸、悠悠球、双节棍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由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结果,并板书本节课需要的掌握知识点(不必写出详细内容),学生举手阐述自己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在此基础上,老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内容逐项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对疑惑问题逐一解决。

  一,机械运动

  【问题探究】——C层学生操作

  学生展示搜集的视频:神5升空

  学生活动: 1。对打乒乓球 2。秀球技 3。学生表演悠悠球 4。表演双节棍

  (设置目的: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结归纳】——B层学生总结

  概念: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请大家举出生活中有关物体做机械运动的其他例子

  二,质点

  【问题探究】——学生生成问题

  学生展示小鸟飞行视频,并生成以下问题:

  1。要准确描述飞鸟身上各点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容易吗?困难和麻烦出在哪?

  2。如果我们研究它从北方的某个地方飞到南方的某个地方,需要了解它各部分的区别吗?

  3。那么如何来描述它的运动呢?

  【总结归纳】——B层学生总结

  1)概念:忽略物体自身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质量。

  2)条件:物体自身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无影响。

  3)理想化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1)举例说明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哪些物体可以被看作质点,而哪些不能被看作质点?

  2)以前还学过哪些理想模型(轻杆,轻弹簧,轻绳,光滑小球),其分别忽略了物体的哪个次要因素?

  三、参考系

  【问题探究】通过一首诗来探究参考系的选取——A层学生诵读

  《襄邑道中》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总结归纳】——B层学生归纳

  概念: 描述物体运动时,选择标准的其他物体。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学生自荐向全体学生展示

  1。回忆有关描述物体运动的诗句,并指出选取的参考系是什么?

  2。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考系,运动情况是否相同,请举例说明?

  四、坐标系

  【问题探究】——学生独立思考,举手展示思考结果

  生活中有关运动的例子很多,请依次举出三种运动:直线运动、平面运动、空间运动

  1)物体落地

  2)板擦擦黑板

  3)鱼在水里游

  如何准确研究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

  【总结归纳】——B层学生归纳

  1、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分类:

  一维坐标系(直线坐标系)

  二维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

  三维坐标系(立体直角坐标系)

  3、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拓展延伸】——学生小组讨论,由A层学生整理讨论结果,向全体学生展示

  学生活动:举出三个不同物体的运动,要求其需要用三种不同的坐标系描述其位置

  【自我测评】

  1、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 )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

  B。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

  C。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

  D。表演精彩芭蕾舞演员

  E。参加一百米跑竞赛的运动员在冲刺过程中

  F。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的箱子

  G。计算子弹从枪口到靶心的飞行时间

  H。测量子弹船过一张薄纸的时间。

  2、描述物体地运动,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

  (A)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参考系是地面

  (B)地球绕太阳近似做圆周运动,参考系是太阳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只能取地面为参考系

  (D)在不同参考系中描述物体的运动,简繁程度会不同

  【小组合作学习】

  3、一深4米的井中用水桶提水,出井口后再往上提了1米,选井口处为原点,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是 。如果选水面为坐标原点,那么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坐标为 ,最后水桶的位置坐标为 。

  【板书设计】(阴影部分为预习学生的板书,后面内容为上课时其他同学补充的知识点)

  1、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简称运动

  2、质点:概念: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关判断

  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

  3、参考系:概念: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

  如何选择

  4、坐标系:概念: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分类:一纬坐标系、二维坐标系、三维坐标系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作业】《必做题》

  1。复习本节课内容,预习第二节课,并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2。 (1)GPS定位系统是怎样确定地面置?

  (2) 冰场上的花样滑冰运动员,要描述他们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怎样建立坐标系?

  (3)在教室中建立一个坐标系,确定你坐位的坐标。

  《选做题》

  3。思考课本第13页“问题与练习”中各题,要求准确回答。

  (第1、2题为全体学生作业,第3题为选做题,要求A层学生必须完成、B层学生自愿完成、C层学生可不必完成)

物理教学计划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匀速运动、变速运动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位移---时间图象,能及如何用图象表示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的意义;

  4、知道公式和图象都是描述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物理工具,它们各有所长,可以相互补充。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多种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用描点法描绘位移---时间图象,并能从图中获取反映出来的物理信息。

  教学难点:

  如何分析物理图象而从中获取物理信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运动的概念,并且知道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我们引进了质点和位移,一个物体运动时不但其位置在不断改变,其位移在随时间不断地改变,那么一个物体运动时位移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阅读教材弄清楚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用投影片出示图表并要求学生回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相等时间内位移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它的运动有何特点:

  学生分析后回答: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每2.5s内的位移为50m,每5s内的'位移为100m,每10s内的位移为200m??任意相等和时间内位移都相等。

  师:对,这种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如果有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每5s内的位移都是100m,那么这辆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吗?

  学生如果回答是,则举一反例让学生分析。学生如果回答不一定,则由一学生举例说明,并在黑板上作图说明。

  小结:一物体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位移都相等。

  2、位移---时间图象

  师:请同学们以上面图表所给出的数据,以横轴为时间(t)轴,纵轴为位移(s)轴,用描点法作图,看是一个什么样的图象,s与t存在一个什么函数关系?

  教师边看边指导,并且改变一组数据(速度不同的物体的一组位移、时间值)让学生在

  同一坐标上作图,然后把同学所画的图象在投影仪上打出分析。

  学生:可以看出几个点几乎都在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上。

  教师:同学们与我们在初中学过的一次函数y=kx对照,s与t有什么函数关系。 学生:s与t成正比。 教师:对,这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也可以用图象表示,利用图象可以比较方便地处理实验(或观测)结果,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更多的用图象来处理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就要重视图象的学习。

  教师:再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两条图线有什么不同,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小结: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线是一条直线,其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教师:从图象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呢?

  学生分析后小结:可以知道任意时刻物体的位移和任意位移对应的时刻,可以知道哪段时间里的位移和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

  3、巩固性训练(出示投影片)

  (1)请同学们看图,说出各种图象表示的运动过程和物理意义。并模拟其运动的实际过程。

  (2)请两们同学上台模拟以下两图中所表示的物体运动过程,下面的同学注意观察并指出其错误。

  师生共评:在甲图中,0时刻即开始计时,已经有了位移s1;AB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s与t成正比,t1时刻,位移为s2;BC段表示s没有变化,即物体处于静止状态。CD段,物体匀速运动,位移越来越小,说明CD段物体的运动方向与AB段的运动方向相反,最后回到起始点,位移为0。

  所以物理图象主要观测方法是:看横、纵轴表示的物理量;其次看图象,从横纵轴上直接可获取的信息,联系实际,搞清物理情景。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位移—时间图线和物体运动轨迹是否相同。

  4、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汽车刹车时、飞机起飞时,其运动特点是什么? 学生:汽车运动越来越慢,飞机运动越来越快。 教师:对,这就是变速直线运动

  板书: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就叫变速直线运动。

  提问:那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还是直线吗?

  学生分析:变速运动中,位移s与时间t不成正比,肯定不是直线,应是曲线。

  归纳总结: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一定为直线,这是判定是否是匀速

  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的依据。

  为大家推荐的高一上册物理时间位移教学计划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物理教学计划5

  转眼间,短暂的一学期时光又即将过去。本学期我执教高三1、2、3班物理选修课,本人能按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试卷、讲评试卷,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完成教学进度。

  二、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考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物理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较灵活。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内容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商讨综合科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知识点和练习。二是针对物理课上的教学问题展开研讨,制定和及时调整对策,强调统一行动。另外,到外校取经,借鉴外校老师的经验,听取他们对高考备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效果明显。三是多向老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课堂组织学习他们的教学思路,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教学水平

  三、对尖子生时时关注,不断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更要多给一点热爱、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微笑。

  四、经常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让他们远离学习上的困扰,轻松迎战高考。五、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把握各部分物理知识的重点、难点

  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分力、电、光、热、原子物理五大部分。

  力学是基础,电学与热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都是与力学相结合的,因此一定要熟练掌握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以便在复杂问题中灵活应用。力学可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振动和波。

  静力学的核心是质点平衡,只要选择恰当的物体,认真分析物体受力,再用合成或正交分解的方法来解决即可。

  运动学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几种特殊运动。基本概念中,要区分位移与路程,速度与速率,速度、速度变化与加速度。几种运动中,最简单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可直接解决;稍复杂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只要将运动正交分解为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后,再运用匀变速公式即可。对于匀速圆周运动,要知道,它既不是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也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解决它要用圆周运动的基本公式。力学中最为复杂的是动力学部分,但是只要清楚动力学的3对主要矛盾:力与加速度、冲量与动量变化和功与能量变化,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恰当途径,许多问题可比较快捷地解决。

  振动和波是选考内容,这一部分是建立在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之上的,只不过加入了振动与波的一些特性,例如运动的周期性(解题时要注意通解,即符合要求的答案有多个),再如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等等。

  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大部分,可分为:静电、恒定电流、电与磁、交流电和电磁振荡、电磁波5部分。

  静电部分包括库仑定律、电场、场中物以及电容。电场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是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和能量变化是比较具体的,因此,引入电场强度(从电荷受力角度)和电势(从能量角度)描写电场,这样电场就可以和力学中的重力场(引力场)来类比学习了。但大家要注意,质点间是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而点电荷间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关于电势能完全可以与重力势能对比:电场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为了使电场更加形象化,还人为加入了描述电场的图线———电场线和等势面,如果能熟练掌握这两种图线的性质,可以帮助你形象理解电场的性质。

  场中物包括在电场中运动的带电粒子和在电场中静电平衡的导体。对于前者,可以完全按力学方法来处理,只是在粒子所受的各种机械力之外加上电场力罢了。对于后者要掌握两个有效的方法:画电场线和判断电势。

  恒定电流部分的核心是5个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电阻与功率)和各种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串并联关系。特别强调的是,基本概念中要着重理解电动势,知道它是描述电源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以通俗理解为电源中的非静电力将一库仑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推至正极所做的功。对于功率一定要区分热功率与电功率,二者只有在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时才相等。欧姆定律的理解来源于功能关系,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条件。

  电与磁的核心是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只要掌握这三件事的产生条件、大小、方向,这一部分的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这一部分的难点在于因果变化是互动的,甲物理量的变化会引起乙物理量的变化,而乙反过来又影响甲,这一变化了的甲继续影响乙……这样周而复始。

  交流电这一部分要特别注意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电压、电流、电功率的因果关系,对于已经制作好的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决定副线圈的电压(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变化),而副线圈的电流和功率决定原线圈的电流和功率。

  电磁振荡、电磁波部分的难点在于LC振荡回路中的各物理量变化,只要弄清电感线圈和电容的性质,明确物理过程,掌握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问题就不难解决。

  在物理学科内,电学与力学结合最紧密、最复杂的题目往往是力电综合题,但运用的基本规律主要是力学部分的,只是在物体所受的重力、弹力、摩擦力之外,还有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或洛仑兹力),大家要特别注意磁场力,它会随物体运动情况的改变而变化的。

  五、高三复习策略

  1、全面复习,打好基础,降低难度,以不变应万变。高三复习要设法落实每一知识点,强化学科双基,只有强化双基才谈得上能力,谈得上多元目标。由于时间紧,带领学生复习应重在概念、理论的剖析上,侧重在核心和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落实每一个知识点。

  2、指导学生,学会复习,提高能力。学生应自觉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用已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再进一步提高到用新学知识解决未学问题。理综物理考试虽然考查得比较基础,但题目比较新,基本上是没有做过的原题,故学生应该掌握总结、检索、迁移、演绎、推理和归纳等学习方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新、质疑,强调联系实际,强化实验。建议在高三复习阶段重做高中阶段已做过的重要实验,开放实验室,但不要简单重复。要求学生用新视角重新观察已做过的实验,要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同时要求在实验中做到“一个了解、五个会”。即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原理;会控制条件(控制变量)、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解释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并会根据原理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以实验带复习,设计新的实验。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明确认识结论、过程和质疑三要素,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打下基础。学会正确、简练地表述实验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特别是书面的表述。在日常生活中多视角地观察、思考、理解生活、生产、科技和社会问题,学会知识的应用。

  4、严格规范,认真审题,减少失分。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学科用语规范和解题格式规范。

  一学期勿勿而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相信以后我们的教学工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总之,信息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情分析我教高三年级107班物理,人数76人,从学生学习情况看,高三面临着高考,社会的关注,父母的期望,老师的督促,同学的挑战,时间的紧迫,灵山中学107班的全体同学,个个刻苦学习,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从课堂情况看,没有学生迟到早退,更没有学生缺课,老师要求学时,个个全神贯注看教材,教室内鸦雀无声,讲时,认真听课,练时,只听到写字声。从学习能力上看,由于天资的差异,各位学生在高三以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同,因此,出现了有些学生,根本上没有能力自学物理,等待着老师的讲解,甚至讲了还是茫然,而另一些学生,自已有梳理知识的能力,对各类解题方法,胸有成竹,大部分的学生,通过学、点、测、评,才能得到提高。从学习成绩看,通过多次单元测试、月考,考题跟近几年高考试题相同,结果,平均分35分左右,优秀率0,及格率百分之十左右,差生率百分之十左右,虽然通过高三第一学期的教与学,大部分的学生都在不同成度上,得到提高,但是,本班学生人数多,对物理学习能力差异大。要做到人人超过全省平均,须百倍努力。

  教材分析根据学生的情况,本学期准备套三教材,第一套是山东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课本,也是我校平时上课的课本,它覆盖所有的考点,它用字、数、图的形式,形象地阐述各个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对于差生,重温教过的知识,加深理解有很大的好处;第二套山东出版社出版的《三维设计》作为高三复习教材,本教材以考纲为基准,以课本为依据,分成十多单元,先梳理单元的知识结构,再描述各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接着对主体知识与前后知识的`链接做详解,以例题的形式,揭示了各种解题方法,同时,有对应的练习,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熟练解题方法,针对大部分有基础的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套专题复习教材(自编),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依据,分解各种题型,总结它们的解题方法,以例题的形式,与学生共同分析,再由对应的题型进行测试,对好的学生,可以提高他们在考纲中,提出的五能,好处多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成绩差的学生

  1、通过对课本的再学习,加深对各个考点认识。

  2、能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分析问题。

  3、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中等学生

  1、通过复习熟悉所有的考点。

  2、能梳理各个知识之间的链接,掌握它们的内涵与外延。

  3、会运用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熟练推理、判断、分析问题。

  好的学生

  1、熟练掌握各个考点。

  2、熟练区分各种题型,一看很快就进入题景,理解题意,方法胸有成竹。

  3、熟练掌握考纲中,提出的五能,且熟练应用解决各种物理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过程,渐渐感悟出对物理知识的网络梳理,表格梳理,纲目梳理等等方法。

  2、通过大量的做题,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通过与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学会交流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各种练习,产生好奇,引起兴趣,寻根究底,生成方法,从成功解决问题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从艰苦的学习中,感悟科学家研究的辛难,从而更热爱科学,从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体现出物理的价值。

  方法

  高三备考。按轮次复习,已经被大多数高三教师认可。有些老师一轮复习,有些老师两轮复习,有些老师三轮复习。甚至,有些老师还进行四、五轮复习。

  无论多少轮复习,复习的依据都离不开考纲,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最后一点显得更加重要。学生认知不同,复习的轮次也不同。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轮复习选用课本为母本,以章节复习为主,针对基本差的学生。就是对某个科目,平时各类考试分数都在40分下的学生,说明他们对该科目,自学能力差,遗忘快,几乎不知从何学起。因此,对这类学生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我们应当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引入一些根本的应用类型,放慢复习速度,让学生慢慢模拟老师的方法,日积月累,渐渐掌握考点的基本知识,成绩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时间,从高三开始到高考前半个月。

  二轮复习选用课本加复习资料为母本,以单元复习和版块复习为主,针对中等学生,就是对某个科目,平时各类考试分数都在41到70分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记忆力很好。第一轮,以单元复习,让学生自学,教师走动指点,每单元都要进行测试,根据考试情况,进行分析,特别是针对多数学生做错的方地,认真讲解。再出一些对应的练习,让学生练习,直到学懂主止。时间,高三上个学期。第二轮,版块复习,在学生学好各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进行串联,分为更大的知识间空,通过本轮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各种知识归类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之间的渗透应用。时间高三下个学期。

  三轮复习选用课本加复习资料为母本,以单元复习、版块复习、专题复习为主,针对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对某个科目,平时各类考试分数都在71分以上的学生,他们有很好的自学能力,极好的记忆,第一轮,单元复习,以测试为主的复习方法,先测后公布答案,由于学生有能力自己解决任何问题,所以,这一轮,老师编制试卷和做一些指点,时间,高三上学期15周。第二轮,版块复习,把知识进行串联,分为更大的知识间空,通过本轮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各种知识归类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之间的渗透应用。时间上个学期后5周。第三轮,专题复习,对高考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复习,针对各个专题做对应测练,让学生通过练中感悟,总结出各专题解题方法,提高考纲中提出的“五能”。在高考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都能应付自如。时间,高三下个学期。

  措施

  我们无论做任何事,都有解决事情的方法与技巧。同理,考试也有它的方法与技巧。

  先易后难从小学开始参加考试,老师已经教我们的方法,既是古老的方法,又是流行的方法,更是成功的方法。具体操作是:按顺序阅读卷面上的题目,某道题,一看就非常熟悉,且解题的模型已经在自己的大脑呈现,说明这道题是易题先做,并且要做准;某道题,读了一片,感觉到一知半解,可见这道还有希望解决,先把易题做完再解决;某道题,读了一片,还不知道所以然,本题对你来说是难题,先放下,有时间,最后再做。

  前对后丢单项选择题,有四个答案,如果前面的答案对,就不要再看后面的答案,既省时间,又不容易搞错。例如20xx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题,1、法拉第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将历史上认为各自独立的学科“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在下面几个典型的实验设计思想中,所作的推论后来被实验否定的是

  A、既然磁铁可使近旁的铁块带磁,静电荷可使近旁的导体表面感应出电荷,那么静止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B、既然磁铁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C、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静止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那么静止的磁铁也可在近旁运动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

  D、既然运动的磁铁可在近旁的导体中感应出电动势,那么运动导线上的稳恒电流也可在近旁的线圈中感应出电流

  分析:由产生感应电流。电动势的条件,可知被实验否定的是A,应选A

  点评:本题有三百字左右阅读量很大,按常规的方法阅读整道题后再解这道题,需要的时间为四五分钟,假如你“精”已经确定这道题A正确,就不需要阅读BCD答案,需要的时间就只有两三分钟。本题告诉我们在考试中,不仅是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还有注意考试的技巧。

  少得比不得好根据海南省近两年高考,物理多项选择题,每道题四个答案,都是两对两错,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想拿一半不难,因为概率高,四个答案两个对,一般必有一个容易选,即使你不理解这道题,只选一个对,也不难,再加上运气好的话,拿2分轻而易举。象这样的题,有把握的全拿,没有把握的选一个答案,拿2分,再多选,有可能2分变为0分,不合算。

  写上去比不写好计算题,有一些题,看起来,不知道从何做起,仅仅糊里糊涂知道它可能用到某些公式,最好是把公式写上去,写对了,说明你还懂一点,可以给一些分数,不写,肯定0分。

  显然,考试不仅考学生的水平,而且考学生的应变能力

物理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较差。

  2、对一些物理现象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地理课中有了一些了解。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运动与能量、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质量和密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它们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语言。

  三、本学期教学指标:

  及格率20%,平均分40分。

  四、教学措施(包括本人本学期学科教研课题)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材施教。

  2、加强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3、加强物理概念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

  4、每学完一章测试一次。

  5、每月进行一次月考

  6、科学开展课外活动,课外小实验。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提要

  作业安排

  1/9——5/9

  1-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学

  1-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

  8/9——12/9

  1-3.活动:降落伞比赛(2课时)

  2-1.认识运动

  测试1

  2

  15/9——19/9

  2-2.运动的描述

  2-3.运动的速度(2课时)

  2

  22/9——26/9

  2-4.能量

  测试2

  1

  29/9——3/10

  国庆放假

  6/10——10/10

  3-1.什么是声音

  3-2.乐音的三个特征

  月考

  2

  13/10——17/10

  3-3.奇异的声现象

  3-4.噪声

  3-5.声与现代科技

  2

  20/10——24/10

  测试3

  4-1.光的传播

  4-2.光的.反射定律

  2

  27/10——31/10

  4-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4.光的折射定律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一课时)

  3

  3/11——7/11

  4-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第二课时)

  期中考试

  1

  10/11——14/11

  期中考试讲评

  4-6.神奇的眼睛

  4-7.通过透镜看世界

  2

  17/11——21/11

  4-8.走进彩色世界

  测试4

  1

  24/11——28/11

  5-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5-2.熔化和凝固(2课时)

  2

  1/12——5/12

  5-3.汽化和液化(2课时)

  5-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2

  8/12——12/12

  测试5

  6-1.质量

  1

  15/12——19/12

  6-2.物质的密度(2课时)

  6-3.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物理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物理教学计划09-04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05-05

苏教版物理教学计划01-20

物理下册教学计划01-08

初二物理教学计划11-12

高二物理教学计划01-21

高中物理教学计划05-02

高三物理教学计划01-26

物理教学计划15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