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
2.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
教具准备:
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小黑板出示)
(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使它和第二个角相同,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
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把第二个角与第三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
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量角器。
(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量角器。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教师讲解。
①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符号“°”表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
②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
③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为“外圈刻度”。它们都是从0°~180°。
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180°。
④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0°刻度线,再找出10°、90°、135°、180°的刻度线。
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10°、90°、135°、180°刻度线。
2.用量角器量角。
(1)看教科书第19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①两重合:要把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②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地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
(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什么?
三、完成练一练
1、第1题。
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在书上量一量。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量的。
2.第2题。
(1)同学们量好后,将结果填在括号里。
(2)小组内交流。
(3)说说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说明什么?
3.第3题。
(1)先估计一下,这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
(2)动手量一量。
(3)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
四、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2
一、说教材
《角的度量(一)》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角的度量单位,用量角器量角,画角三个内容。本节课学习角的度量单位,知道1°角的意义,初步学习度量与估计,由于角的意义的抽象性,学生日常生活上缺乏了度量角的直接经验,学习上存在了一定的难度,因此教材上分成两节课学习,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度量单位长生的必要性,知道1°角的来历,为下节课理解量角和画教的方法奠定基础,突破难点,作为测量对象的角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不论是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还是霍尔的几何分层理论,角都排在较高的认知水平和层次,角的度量包含量角单位和实测两层含义,一是“单位”——也就是大家都认可的公度的度量单位,单位本身是规定的结果,引导学生理解公度的必要性和规定性,是学会测量的关键。公度的必要性和规定性是连自人类的通过不同的途径长期摸索之后形成的共识,是人类的共同语言,对学生来说,这里有很大的讨论、活动和探索的空间。;二是“量”——即如何实测的问题,这使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因此,出于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体会教的度量方法,感受极限的数学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1、结合学生喜欢的游戏情境,激发学生探究角的度量的求知欲,初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2、经历角的度量单位的探索过程,体会角的度量方法,感受极限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了解1°角的实际意义,知道直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发展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探索三个角大小的过程,认识角的度量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用小角度量大角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开展了如下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发学生思考:都是滑梯,为什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呢?学生就会发现3个滑梯的坡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滑梯面与地面的角度不同,从而引出角有大有小。
师:如何度量3个角的大小呢?说一说。
生:用直尺量一量。
师追问怎么量,在操作中,引导学生发现直尺不能测量角的大小。
师:如何来测量角的大小呢?测量的工具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测量长度和面积的相关知识。
观察白板,类比线、面、角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线有长有短,面有大有小,角也有大有小。
讨论如何描述角的大小
白板演示测量长度和面积时所用的单位。
测量长度时,用一小段长度标准去测,如用1厘米、1分米、1米作单位;测面积时,用某个正方形的面积标准去测,如用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作单位。
量角的大小用什么作标准呢?
请学生思考:量角的大小,用什么作标准呢?
全班达成共识,用一小点的角作标准。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量一量
生:3个角中,∠1最小,那么就用∠1作为标准去测量吧。
学生动手操作。
全班汇报交流,用∠1去测量,∠2是2个∠1多一些。在交流中发现,用∠1去测量,总会有剩余。
2、想一想
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标准去量结果能更准确?(没有剩余)当这个小角又变小后还不能准确描述角的大小时,怎么办?小到什么程度?
3、说一说
教师直观介入,帮助学生理解标准越小,测量越准。
这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测量角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很小的角。有的学生会说像头发一样的一个小角。
4、看一看
通过交流明确:要想准确描述角的大小,可以继续把小角缩小。最后得出1°的规定;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教师将自己做的1°角拿在手里给学生看。同时让学生打开学具袋拿出1°角,感受1°角有多小。
5、用1°角去量角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有了1°角,是不是就可以量所有的角大大小了?并试着用1°角去量∠1的大小。
学生在试着量的过程中感受到麻烦和测量的不准确。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6、制作量角器
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可能把10个1°角拼在一起,发现测量起来还是麻烦,最后就把90个1°角拼在一起,形成一个扇形,用它去量∠1的大小。
请学生试着用做出的“量角器”去量120°的角,并谈一谈量完后又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量角器”做成什么样正合适,并说一说。
7、简单介绍量角器
在量角器上找到直角,1直角=90°;找到平角,1平角=180°;并知道1周角=360°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教材第25页“练一练”。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说一说,都有哪些收获?
四、说反思
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学生能够感受量角器的雏形,这样使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内容更加清晰。
本节课的不足有:
1、在课堂调控方面自信不足,让学生看图片找角的时候没有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2、学生在用小角去测量大角的度数时,耽误了大量的时间,致使对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
3、学生的用具剪刀准备不充分,课堂上耽误了时间,在这方面我还不够细心。
通过这节公开课,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努力的学习,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为培养有用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3
一、设计理念:
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小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
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2、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的需要,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及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满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三、教学流程:
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滑梯吗?老师这有两个滑梯(课件1),说说你们喜欢玩哪一个?为什么?(陡、高)是由什么决定的。(角的大小)出示课件2,这两个角你能看出那个大吗?那这两个角(课件3)你能看出谁大吗?那我们有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今天我们就用这个测量工具来学习(板书:角的度量)
我们学过长度、面积、重量等。谁说说测量长度用什么单位,重量单位有哪些、面积呢,哪有没有同学知道度量角的单位又是什么呢?
人们把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人们制作出了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伙伴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出示课件)
2、小组讨论角的度量方法。板书
3、判断
4、书28页1题找同学说说,并说明理由。2题大家在书上量,找三名同学板演
5、量4题,说明角度和边长的关系。角的度量
6、判断多少度角量角器
顶点重合中心点
一条边重合
0刻度线重另一条边重合刻度线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优秀】相关文章: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06-19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06-08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09-23
数学角的度量教学反思04-22
四年级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4-25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5篇)03-12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15篇06-2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04-29
《角画法》教学设计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