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教学设计>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4 10:03: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1

  文本解析

  《四季之美》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单元的内容主题是“四时景物皆成趣”,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简单的结构,按照四季的顺序写景,每段开头作者都开门见山点明在这个季节中最美的时刻——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然后抓住这一时段中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进行描述。本文选择独特的视角,运用动态描写,结合精妙的语言表达,写出了四季所具有的独特韵味,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在设计本文时,我把本文定位为“语用型”,引导孩子从结构和用词上来学习运用。结构上来说,四个自然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开头,齐齐整整,后文描写则或长或短,错落有致。从用词上来说,“微微、红紫红紫、漆黑漆黑、蒙蒙、翩翩”等叠词,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等13个词语。

  2.通过寻找景物、品味语言、读出韵味的方法,感受动态描写,体会春天黎明独特的韵味。迁移此法,感受夏夜之美。

  3.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运用动态描写将生活中的景色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抓住主题,破题引入

  1.出示篇章页,谈话导入: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交流四季之中富有特色的景物,感受“四时景物皆成趣。”

  2.板书“四季之美”,指名读、齐读课题3.学生自由交流对作者清少纳言的了解。教师相机补充,并解释《枕草子》中“草子”的含义。通过书名感受散文的随性美。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写了四季的哪几方面的内容,同步完成作业本91页上第3题第一行填空。

  小结:四季之美,作者却用她独特的视角选择了黎明、夜晚、黄昏、早晨这四个时间点来写,不愧是日本散文的鼻祖。那就让我们先进入春天,看看作者笔下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

  三、探究文本,品读感悟

  (一)走进春天,感受“春天最美是黎明。”

  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里感受到了春天黎明的美?

  1.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①:“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三幅天空色彩图,感受天空的色彩美。

  “鱼肚色的天空”:春天黎明宁静的色彩。

  “微微的红晕”:很淡很淡的红色。

  “红紫红紫的彩云”:随着时间的变化,天空的颜色越来越浓。

  春天黎明天空的色彩果真很美。指名读。

  预设②:“一点儿一点儿”

  天空就是这样一点儿一点儿地慢慢地在变化,作者就是如此善于捕捉景致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天空的动态美。(板书:动态美)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读出缓慢、柔美的感觉。

  预设③:“泛着”“染上”“飘着”

  通过泛着、染上、飘着这样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天空的颜色是一直在发生变化的。这种动态美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春天最美是黎明。

  伴随音乐指名读。其余同学闭眼想象画面。2.引导学生感悟这样的黎明是一种怎样之美?

  预设:安静之美、柔和之美……

  小结:是啊,春天最美是黎明,这是一种平静之美,柔和之美……这让我们享受到了一种美的生活。

  (二)学法迁移,自由品读“夏天最美是夜晚。”

  学法小结: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圈画关键词、展开想象的方法,感受到了春天最美是黎明。那么夏天最美是夜晚,又是一种怎样之美呢?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课文第2自然段,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夏天夜晚的美?

  1.学生根据第一段的学法,自学感悟“夏天夜晚之美”。四人小组交流分享。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提问、指导。

  预设:

  (1)“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板书:萤火虫)

  ① “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它们是在干什么呢?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预设:它们可能在开派对,感觉特别的快乐。

  它们可能在进行着舞蹈比赛,感觉特别的自由,舞姿很优美。

  它们也许是在指引方向,感觉很暖心。

  ② 指名读,读出轻松、优雅的感觉。其余同学闭眼想象画面。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③ 出示萤火虫图片,学生根据画面齐读课文。

  ④ 引导学生关注“明亮的月夜固然美”,通过前后对比,再次感受夏天最美是有萤火虫翩翩飞舞的夜晚。

  再次朗读,感受有萤火虫飞舞的暗夜的美。

  (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 这一只两只的萤火虫为什么要在雨夜出来呢?他们会飞到哪里?

  预设:它们大概是饿了,飞到树丛里觅食。它们可能比较贪玩,溜到河边去玩耍。它们一定是在给雨夜迷路的小动物照亮回家的'路。

  ② 教师根据学生想象,相机指导朗读,感受夏天雨夜萤火虫飞舞的美。

  ③ 萤火虫飞到哪,哪就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全班齐读。

  ④ 句子对比,感受“动态美”。

  出示:“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这情景着实迷人。”学生对比原文,发现不同。

  预设:“一只两只”,感受到萤火虫是不断地在出现的。而“一两只”缺少动态美。

  预设: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通过“飞行”感受到作者将雨夜的萤火虫进行动态描写,使文章更为生动。

  谁来读一读这种萤火虫不断飞出来又消失,并且到处飞行的动态美。指名朗读。

  ⑤ 这样的夏夜又是一种怎样之美?(宁静之美) 再次通过朗读,感悟“夏天最美是夜晚。”

  四、课堂小结,迁移运用

  同学们,在清少纳言的眼里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那在你们眼里什么季节最美又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交流,并尝试运用动态描写,把印象最深的某一个画面写具体。

  五、板书设计

  22.四季之美

  春 黎明

  天

  空 动态美

  夏 夜晚 萤火虫 秋 黄昏

  作业设计

  1.在课堂自学过程中完成《语文作业本》第3题春、夏两列。 2.仿照课文1.2 两段,用上动态描写,把选择印象最深的某一个画面写具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3.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课文的韵味。

  4.初步了解动态描写,培养学生的文学品鉴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3.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课文的韵味。难点:初步了解动态描写,培养学生的文学品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授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散文《四季之美》谁能说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四季之美,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独特的韵味。

  2.一年四季人人都会写,如果让你写,你会写什么?譬如春天,你会写……我们写四季往往写的是事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而作者写的是四个时间段。这是一种时空的视角,这种视角很独特。

  二、研读“春天的黎明”感受独特的韵味

  1.让我们随着作者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自己读一读,尽可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没读出来。

  2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把春天的黎明写的这么美?(抓描写色彩的词语,体会天空颜色的动态变化。)抓关键词语“一点儿一点儿”体会天空逐渐变亮;“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的彩云”体会天空色彩的变化。(动态描写)

  3.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

  三、研读“夏天的夜晚”感受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1.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了夏天的夜晚,自由读文章想象文字当中的画面。

  2.我们想着想着就会发现,作者描写了三种夜,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这三种夜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是作者却写的特别简洁。明亮的月夜她只有了三个字:“固然美”,后面几种夜也只用了一半句话,为什么?他为什么要写的这样的简洁呢?明亮的月夜---常见、熟悉,作者只有了“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作者用了“也有、即使……也”这些词语本身没有画面感,但是却能把丰富的画面送到了我们的眼前,送到了我们的心里然我们感受到作者这种独特的审美情趣。

  3.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三种夜,感受夏夜的美丽,和独特的韵味。

  四、自主合作探究,研读感受秋冬之美

  1.四人组合作学习

  四人组合作要求:

  (1)自由读秋冬部分,说说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写旁批。(有意思、有情趣)

  (2)四人组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景物:归鸦 大雁 风声 虫鸣 (体会人情味温暖)

  乌鸦并不美,但在作者的笔下却成了美的象征。点点归鸦像人一样充满感情,急急匆匆归巢的情景,十分动人、美好。家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大雁比翼而飞,相亲相爱,这不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吗?这些动态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

  3.出示: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对比体会清少纳言的温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在清少纳言的心中秋是温暖的,秋是有人情味。归鸦、大雁所展示的温情和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温暖。而这一切都源于清少纳言心中充满爱,所以眼中皆是爱。

  4.谁来继续和大家分享,指名汇报冬天的景物,体会作者笔下冬日的“和谐”。

  寒冷的冬日,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围着炭火,捧一杯热热的牛奶,看着窗外漫天飞雪,此时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着闲逸的心情和着寒冷的冬晨是多么的和谐。

  5. 请把这份闲逸与和谐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吧!

  6. 配乐背诵全文。

  五、品析词语,了解结构

  1.再次默读全文,你发现这篇散文中的词语有什么特点? 作者使用了叠词,一方面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节奏感和音韵美,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新鲜词语“闲逸的心情、寒冷的冬晨”的使用然我们会有一种不一样的体验;大量四字词语或成语的使用让整篇文章读起来很美。

  2. 从结构上来说,四个自然段都是使用“……最美是……”的句式开头,齐齐整整,后文描写则或长或短,错落有致。

  3. 从表达上来看这篇散文具有独特的视角、表达和韵味。

  六、小练笔:

  课文所写景致不多,却营造出了没得氛围,请你仿照课文试着写一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某个景致。

  七、作业:

  1.搜集不同译者翻译的《四季之美》比较阅读。

  2.读《鸟的天堂》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课文里的动态描写。

  板书:

  22.四季之美

  独特 视角

  表达 韵味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重难点)

  3、仿照课文写几句话。

  课前积累:

  我们积累几个短语,谁来读第一行,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请你来读,声音响亮。第二行,你来读,字正腔圆。请你说。

  鱼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红润红紫红紫的彩云朦胧的微光

  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润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闪着朦胧的微光

  预设1、是的,加上动词之后给我们一种动态的画面感(是呀,加上动词之后增强画面的动态美)

  这是大自然向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多姿的画面。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四季之美》的散文,(板书《四季之美》),跟老师板书课题(我相信同学们的目光一定都集中在我的手上)齐读课题,嗯,声音真响亮。

  2、了解作者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请看大屏幕(出示简介,生读)

  清少纳言日本散文的鼻祖,这么厉害的女作家写的文章,相信大家已经预习好了。

  二、检查预习,摸清脉络

  1、听写词语。

  现在老师要检测一下预习情况,拿出听写本开始听写,注意坐姿和执笔姿势。红晕乌鸦比翼而飞愈发心旷神怡凛冽闲逸

  请同桌两人对照大屏幕互相检查批改,错误的圈出来,并让你的同桌修改订正。

  预设1、老师在听写时发现“凛冽”这个词语错的最多,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跟老师在书写一遍。(预设2、错三个以上的请举手,请你说,比翼而飞的翼,闲逸的逸,凛冽,这些词语有错误的请举手,看来有些难度,跟老师一起书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在写两遍。)大家的学习习惯真好,写完之后马上坐端正了。

  2、这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描写了什么?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说。

  预设1、按时间顺序,描写了四季之美。太简单了,我们在第二单元学习如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什么来写呢?对,抓住课文的关键词语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2、你真会读书,抓住关键词句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是每一段话的中心句。

  3、同学们四季之美,人人都能写,如果让你写四季之美,你会写什么?

  预设1、比如春天你会写什么?山和树、花、草、柳树等。夏天呢?荷花绽放、下河游泳。秋天:瓜果飘香、五谷丰登。冬天雪花飞舞、堆雪人、打雪仗。

  孩子们,我们写四季时往往写的是事物,这是从事物的视角来写,它是比较常见的。

  三、精读课文,感悟四季。

  过渡、是啊,作者写的是四季的四个时刻,这是作者写作的一种时空的视角,它是很独特的。(板书:视角)

  1、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并简单批注。

  2、小组交流。

  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随着作者这种独特的视角,走进春天的黎明。自己读读,尽可能的把你感受到的美读出来。指名读。

  2、读的真好,你们听出来没,它那一点点泛着鱼肚色的天空,好像让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1、天空慢慢的亮了。

  没错,这是一种动态的变化,谁还想说?

  预设2、:我想到的是太阳一点点的升起来,天边的白云都被太阳染成了红的或者金的,五颜六色的,大地也被阳光照耀着发出了美丽的光彩。

  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她能从文字当中看出颜色的变化画面,你来读一读。

  预设3、孩子们,你们欣赏过黎明吗?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我们又欣赏过几个美好的黎明呢,但是清少纳言不一样,她爱着这每一个黎明,她爱这黎明中变化的色彩,她爱这黎明里面悠然的清新,春天,读第一段——

  第二自然段

  1、走过春天的黎明,我们来到夏天的夜晚,自己读一读文章,想象文字当中的画面。看到什么样的画面能描述一下吗?

  预设1:看到在美丽的夜晚中,时常飞过几只美丽的萤火虫,给这夜晚增添了一份乐趣。

  她看到的是明亮的月夜,月色迷人。

  预设2:夏天最美的夜晚就是明月和萤火虫,在漆黑的夜晚显得比较幽静。

  预设3:我看到清朗的夜晚,天很黑,萤火虫给人一种幽静而快乐的感觉。

  2、其实我们想着想着就会发现,作者其实写了三种夜,第一种夜,明亮的月夜,第二种夜,你们说——漆黑漆黑的暗夜,第三种——蒙蒙细雨的夜晚,没错,这三种夜中蕴含的画面非常丰富,但是作者写的却非常的简洁,明亮的月夜他只用了三个字:固然美,后面几种用他也一两句话,为什么他要写的这么简洁?琢磨琢磨。

  预设1:我认为他第一个写得比较简洁,因为我们都见过比较普通。

  预设2:作者总的笔墨写的后面,没有用过多词语就写出了动态。

  3、也就是说这些画面作者没有给到你眼前,而是给到了你脑海里,心里,这种表达也是也在文章中处处可见(板书:表达),我们来读一读这三种夜,带着我们的想象。指名三个学生读(相机指导学生朗读,先肯定学生再扣关键词句)

  4、同学们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词他们没有画面感但是可以把这三种夜连起来,一层一层细腻的送到我们心里,咱们接着再听。指名生读。

  5、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清少纳言给迷住了呢?

  预设1:生命的美。

  预设2:写了夏天的三种夜,各有各的特色,她被迷住了。

  6、那如果我们就看第三句,她在第三句中,这情景着实迷人是什么把她迷住的呢?

  预设1:被灯光迷住。

  7、如果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迷住清少纳言的不是单一的事物——

  预设1:我觉得是蒙蒙细雨衬托出萤火虫微光的感觉。

  8、同学们,这蒙蒙细雨的夜晚就是一个大的背景,那种宁静那种深邃的映衬,其中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更加的迷人。这种宁静的背景之下的动态之美,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表达。孩子们,你们有谁用心感受过夏夜呢?快节奏的生活已经几乎让我们忘记去感受夏夜的美好,清少纳言不同,她爱着这每一个夏夜,明亮的月夜她觉得美,漆黑漆黑的夏夜她觉得也美。就算是蒙蒙细雨的夏夜她还是觉得美,她静静地看,静静地听,静静地微笑,全班读——

  第三自然段

  1、走过夏天的夜晚,我们来到秋天的黄昏,自己读一读,看看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1:秋天写了在太阳快落山时,大雁和鸟都比翼而飞飞到自己的巢里,在夜晚还有风刮起来,让人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2、 、同学们,蒙蒙细雨的夜晚,那点点萤火的动态之美,让清少纳言着迷,而夕阳斜照点点飞鸟的动态描写,则让他感动,同样是对鸟的动态描写,我们曾学过《鸟的天堂》里也有: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3、有什么不一样吗?

  预设1:四季之美描写的鸟是安静的,静谧的,鸟的天堂里描写的是鸟的热闹。

  这种心境不一样,情绪不一样,感觉不一样,还有哪不同?

  预设2:第一句有点悲伤,灰鸦到底干什么,无从知晓。但第二句,这是个鸟群幸福的家,这两句时间不一样,第二句没有时间,给人对比的感觉,给人的情感不一样。

  但是这两位作者有相通之处,他们都要写飞鸟,但是一开始却都不写飞鸟,为什么?

  预设3:我觉得她应该先把环境写出来,第一句是悲伤,一般描写诗人悲伤都在夜晚,这里环境衬托出心情。

  4、大家从大的背景衬托,这点点飞鸟的'动态之美才更加生动,才更美,同学们像这种写法,这段里面还有,你们能找到吗?同学们,你们看,上面也有。指名读。(相机指导阅读。孩子,那种辽远空旷你感受感受,再读。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的声音,你再感觉感觉)

  5、同学们,读着读着我们会发现,大的背景下动态美如此生动,指名读——

  6、同学们,有句古诗说的很好,它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听过吗?也就是秋天往往会引人伤感,但他眼中的秋天却不伤感,他感动着凝望着秋天,读——

  7、同学们走过秋天的黄昏,我们来到冬天的早晨,冬天的早晨我们常常会说“好冷啊”,但是你猜一猜清少纳言她可能会说什么?自己读读。

  预设1:今天早上我去跑步一点都不冷,感觉这首诗是一个小孩子写的,不是大人写的。

  她有一颗少女的心。

  预设2:我觉得作者可能会说今天下雪了,好高兴,想起自己的童年,从书上写“冬天最美的是早晨……”作者很喜欢下雪,“只是到了中午……”作者很喜欢冬天,但中午到了雪没了,作者有点扫兴。

  8、其实老师觉得他可能还会说,我的那盆炭火呢,它在这儿,它变成了一堆白灰,有点扫兴,但是挺有意思,大家一起来读。

  9、同学们走过冬天的清晨,我们再一次走过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春天的黎明,谁来?春天黎明中变幻的色彩,那悠然的你来读,夏天的夜晚,蒙蒙细雨中的动态之美,无限的遐想,你来读,秋天的黄昏,静谧高原之下的点点飞鸟的动态,那温柔而深情的凝望,你来,冬天的早晨,那份和谐,那份闲适,你来读——

  10、掌声送给他们四位,这种韵味(板书)他们感受到了,同学们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只属于清少纳言,别人他看不到那也写不来,那我们自己,心里一定也有一处难以忘却的景致,它属于谁?它也只属于自己,别人可能真的看不到,也不来,让我们也写写自己心中最美,印象最深的那一处景致,写出我们自己,如果你能在大的背景之中写出一点动态的美,就更好了,作文纸在课桌里,三分钟时间,开始。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爱上四季景物:

  二、复习生字词语,回顾课文内容

  1、板书课题,指导课题的写法:四字上宽下窄,季,上面的撇捺要伸展。

  2、检测生字:自读,开火车读。

  3、读准生字词,相信大家课文可以朗读得更流畅,端正坐姿。

  4、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和第一段,完成板书。

  板书:春天:黎明;夏天:夜晚;秋天:黄昏;冬天:早晨。

  三、体会动态描写,感悟情景之美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觉得写得很美的句子,学习动态描写。

  预设: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全体初读,初步理解,这句描写美在哪里?(板书:情景美)

  (2)品析:写了什么动物?它在干什么?想象萤火虫飞行的样子,生交流。

  师总结:第一段中写颜色慢慢变化的句子是动态描写,像这样写出萤火虫飞行样子的句子也是动态描写。

  (3)生再读,读出荧火虫的动态之美

  (4)师指导:重读能表现萤火虫动态美的词语。

  (5)熟读自然成诵。

  (6)师总结:这一句我们重新认识了动态描写,写出了事物运动时的样子的描写,就是动态描写。(板书:动态描写)

  2、像这样的`动态描写,文中还有很多,你还发现了哪一句?交流。

  (1)预设交流: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2)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因为它写了归鸦急匆匆朝窠里飞去的运动的样子。)

  (3)这句写得美吗?品析美的原因。这句写“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想象乌鸦为什么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呢?它急着飞回去干什么?(预设:喂孩子,喂妈妈,乌鸦反哺。)这句话用动态描写表现了情感美。(板书:情感美)

  (4)读出归鸦着急的心情,指名读。

  (5)背诵。

  (6)师总结:作者用动态描写表现了情感之美。

  3、继续交流动态描写的句子。

  预设交流:成群结对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1)理解:什么叫“比翼而飞”?翅膀挨着翅膀飞翔,比喻同事同学朋友肩并肩向前进。这就是让我们感动的地方啊。这是什么美?也是情感美。

  (2)它是动态描写吗?为什么说它是动态描写?(因为它写了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的运动状态。)

  (3)读出喜爱之情,背诵。

  (4)出示小视频,用动态描写写出一两个句子,交流。

  四、师生对读课文,感受独特韵味

  1、师:这篇课文作者不仅用动态描写写出了四季之美,而且她的感受格外细腻,笔下的景物独有韵味。师生对读:

  我们写夏天的夜晚,多写明亮的月夜,作者却说——明亮的月夜固然美——(生齐读)。

  我们写秋天的黄昏,多不喜欢那黑漆漆的乌鸦,作者却说——夕阳斜照西山时——(生齐读)。

  我们写冬天的早晨,多写雪景的美丽,作者却说——落雪的早晨(生齐读)。

  2、作者笔下的四季好美啊,请大家配乐朗读课文,读出喜爱之情。

  四个小组展示读,各读春夏秋冬。

五、认识文章作者,扩大阅读视野

  清少纳言是日本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姓清,少纳言是她的官职。《四季之美》选自她的《枕草子》。《枕草子》,语言优美,有独特的韵味,是日本最早的随笔作品集。

  六、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1、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预设:

  (1)认识了动态描写,积累了动态描写的语句。

  (2)朗读了课文,提高了朗读能力。

  (3)认识了清少纳言的《枕草子》,激发了阅读的兴趣。

  2、布置作业:

  (1)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

  (2)选做:观察一个你自己喜欢的季节,用动态描写写出你喜欢的季节的景色的特点。

【四季之美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四季》教学设计12-04

《桥之思》教学设计05-11

四季教学设计12-05

《四季的脚步》教学设计05-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05-31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2-27

教学设计优秀06-20

《二十四诗品》之“雄浑”教学设计11-12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