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76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合集65句
人之所以会被诱惑,皆因贪图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然而这些有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执迷于此,我们就会如无果禅师一样遭遇"魔境",若不如禅师般定力深厚,就难免深陷其中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佛语的语录65句,供各位参考。
1、每个人都要成长,这是一条必经的路,也是一条逃避不了的路。不愿成长的人,只能被现实拉扯着跌跌撞撞向前,即使遍体鳞伤。没人在乎你是否痛了,他们有他们的路要走,他们很忙;也没人能够替你承受,这些都得是自己承担,无可奈何,无可避免。
2、人生如梦,岁月无情。每个人的流年都有属于自己的光,它永远会在你的背后默默的照亮着你,让你温暖,看着你一步一步的成长。不管再多少个黑夜泪流满面,那只是让你学会坚强。
3、有种风景叫花开花落,有种流年叫春去秋来,有种感悟叫岁月沧桑。伸出双手,搂一缕清风,融一抹优雅文字,用生命的画笔记下点滴的过往。尽管岁月无情,人生沉浮,但唯心独醉……
4、人生苦,要苦得有价值,不离菩萨心,不离教化众生。
5、闭目不见色,内心动虑多,幻识假成用,起名终不过,知色不关心,心亦不关人,随行有相转,鸟去空中真。
6、福报不能浪费,而应该培育。少浪费、多付出、多奉献自是培福的法门。
7、所谓顿悟,即是无念。何名无念,佛语有言,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简单地说就是,在顿悟的这刻,一刹那间妄念俱灭。人的思维等于进入了无物,无他,无我,一切皆无的浑噩状态,即如同空明一般。
8、性无有异,用则不同。在迷为识,在悟为智。顺理为悟,顺事为迷。迷则迷自本心,悟则悟自本心。一悟永悟,不复更迷。一《马祖》
9、我们都想让不安定的心安定,却很难做到,反而浮躁、焦虑,原因是我们从生到死一直在不断向外求。已经获得一些世间的成功,却仍然不满足,并为追求更大的成功不停地造业。有些人失败,却体认不到因果报应,仍然继续造业。现在我们的所思所做,注定了难以获得内心安定,更不用说稳同或发挥功用了。
10、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所以对过去迷惑;因为我们不晓得将往何处去,所以对未来茫然;因为我们不明白要活在当下,所以对现在没有好好珍惜和把握……我们的"心"总是在回忆过去、盼望未来、随从当下妄念的状态里,这些都是对自心缺乏认识所导致的。
11、对于修行之人来说,有了愿力,就不会浑浑噩噩;对于世人来说,有了愿力就不会愚痴苦闷。在心中有愿的情况下,才能设立愿景,即愿力的具体化。为了成功,我们必须确立一个愿景,如果没有愿景,就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12、快乐是灵魂的事情,一个人快乐与否,其关键取决于灵魂的内在态度。
13、不要总是想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应当想我能够给予别人什么,我能付 出什么样的服务与价值来让对方先获得利益。当你能连续这么做,并且帮助 别人获得大量价值的时候,也就是你该成功的时候了。记住,胜利的人都是 自动付出的人,引导者都是先服务别人的人。
14、禅告诉我们,人必须把覆盖在真我之上的虚伪面具撕下来,这样才能生活得轻松自在,显露出朝气和活力。——郑石岩
15、是非无聊是人的游戏,圣者唯有寂寞无言。
16、能指引正路,是良师;能同行正道,是益友。
17、禅并没有一定的形式与面貌,在用世的许多东西,都具有禅的一些特质,禅自然也不离开生活,如何深入于生活中得到崭新的悟,并有全生命的投入,那么这是禅的风味。
18、因缘果抱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不是静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缘果抱都是随生命主体的作用而变化。
19、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自己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20、人们常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一个人的希望越大,目标越大,得失感就越大,挫折感就越强,也就越容易感到烦恼和痛苦。如果一个人一生都在为一个妄念奋斗,那他的一生只能与苦痛相随。因此,人们要懂得区分"切实可行的目标"和"妄念",抛开不切实际的妄念,为生活中切实可行的目标努力。
21、佛言:自今日始,听诸比丘舍小小戒,上下相和,当顺礼度。《长阿含经》卷二,《游行经》佛告比丘:虽是我所制,而于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而于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
22、其实幸福与否,取决于我们对幸福要求的尺度,如果这个尺度总是在无限度的拉长,你是永远感觉不到幸福的。比如街上的乞丐,他肚子饿时,你若给他十块钱或一个馒头,他会更情愿接受馒头,因为他首要的目标是填饱肚子。同理,当我们在温饱还未解决时,一日三餐就能满足我们对幸福的要求。而当我们身穿华衣,住在豪华别墅里时,我们对幸福的要求尺度不知高了多少倍。此时,你会想:我的公司要是能上市该多好,我的股票要是再升几倍该多好,我可以去美国买几套别墅养老,我可以去欧洲买城堡,我可以提着几千万去拉斯维加斯豪赌一番……
23、岁月虽然带走了你青春的足迹,何必在意当年青春的美丽,只要你能够坦荡地面对血与泪的洗礼,直面去看待人生,无私地品味天地沧桑,正确品味自己生命中的禅唱。正确拥有自在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的傀儡。
24、以智慧手安慰众生,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25、天灾出自人祸,人祸源自人心。
26、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善良,就会多一分希望,你的一个甜美的微笑,你曾经扶助他人的一双温暖的手;你付出的关怀洒出的爱,哪怕只有萤火虫一般微弱的光亮,也会温暖一颗孤寂的心灵。
27、感恩过去,展望未来,把握现在。
28、我们的痛苦与快乐,高兴与悲伤,烦恼与智慧,富贵与贫穷,挫折与幸运,疾病与健康,都不来自于外在,既不是神仙赐予的,也不是魔鬼造成的,一切显现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犹如晚上沉睡时梦中所显现的境界一般,无论外在的显现与内在的感受,一切都由心中产生,由心而显现。
29、人类本来以为有我、你、他,若从其大同言之,即可视同一体而相爱了。譬如人的一身,头若有了痛痒,手即会抚摩他;一处有了苦乐,全身都觉得苦乐。根据这样道理推开去,在家族有同宗爱,在地方就是同乡爱,在职业就是同业爱,进之有同社会的相爱,同国家的相爱,同人类的相爱,乃至对于动物界有同血气心知的相爱,以及自然界和全宇宙的大爱了。且如人的一吸一呼,与空气、阳光息息相通,本来都是宇宙大爱的表现。能够这样略其小异而取其大同,成了全宇宙的大爱,即是佛法的大悲心。(民国)太虚《心理建设》
30、学佛人不应该仅停留在念经、持咒等表面形式上,更不应该迷信于烧香、拜神、算命、神通等。佛教精神是慈悲和智慧。我们应怀着慈悲和智慧的心去实际利益自己能力所及的众生,一切从家庭生活中做起,从点滴做起,从内心做起。
31、产生的结果又在不断地增长。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你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一旦你采取了行动,其相应结果绝不会就这么随便消失的。
32、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另一个就是外物,如金钱、权力、华屋、名声、美色、佳肴等,总是诱惑着人们,也烦恼着人们。
33、大话要从实行中出,方有益。学问须从实践中出,方能自利利人。否则学问愈大,愈易坏事。
34、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是那分无形、无染且无求的爱。
35、若学诸三昧,是动非是禅。心随境界生,云何名为定?
36、如坐禅师教诸弟子除心意识,若除心意识不更生,若不更生则无复身,若无复身则亦无命,若无有命则不更生,是为禅师杀人寿命。《文殊师利问经》卷上
37、学佛的关键,首先是通过佛法的智慧认识白己,要明白自己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根器的弟子,然后对症下药,进一步实修,才能有实质性的功效。很多学佛人就像没有经过诊断的情况下自己瞎服药一样,非常危险。自己明明是处于下等根器的人,却自以为上等根器,藐视因果、毁坏戒律,最终误入歧途、一无所成。
38、将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当,在回想过去时,不阻碍今天前进的脚步:在过好今天时,也要为明天打算,如此才能走好生活之路。
39、捷径法门唯有念佛,一代宗师个个念佛。古今名贤人人念佛,我今有缘得遇念佛。念佛念心念心念佛,口常念佛心常敬佛,眼常观佛耳常听佛,身常礼佛鼻常数佛。香花灯烛常供养佛,行住坐卧不离念佛。苦乐顺逆不忘念佛,着衣吃饭无不是佛。在在处处悉皆有佛,动也是佛静也是佛,忙也是佛闲也是佛,横也是佛竖也是佛。好也是佛恶也是佛,生也是佛死也是佛,念念是佛心心是佛,无常到来正好念佛。撒手便行归家见佛,一道圆光即性空佛。了此一念是名为佛,常住不灭无量寿佛。(元)中峰明本禅师《劝念阿弥陀佛》
40、一切万法,皆与自己无违无背,直下透脱成一片。
41、一个人大喜大悲时,要学会淡定,否则,激动心情下所做的一切,事后很容易让自己后悔。弘一大师很喜欢一句格言:"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欢喜时,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时,不要回复别人书信。为什么呢?"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42、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佛陀是公平的,痛苦往往伴随幸福并存。学会享受幸福,也要学会承受痛苦。
43、恒愚法师:所有的路,无论主动或被动,都是人选择的。某段时期的人生,只有一种味道,内心再苦,你都只能面对这种味道里,要么麻木沉沦,要么振作自救。也许有人会说,我真的没有选择,其实路有千万条,任何时候都不是只有一条道。该扛起时,别推卸责任,别轻易把抱怨养成习惯。
44、不给别人带来烦恼是一种慈悲。不给自己带来烦恼是一种智慧!要学会原谅,人难免有错误,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努力爱这个世界,不要嗔恨,否则将是一片苦海。宽恕的同时,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自由、安详、解脱。吉祥如意。
45、不去抱怨,也不值得抱怨,这个世界,看不惯的事情很多,抱怨,只会使你伤情;不去怨恨,也不用去怨恨,每个社会,都有不公不平,怨恨,会使你失去包容。
46、红尘一路,只愿如莲,不为谁开,不为谁落,任世事归入风尘,守着自己的一寸光阴,在云山水墨间,低眉,行走,水一般的穿越红尘,引得清风自来。
47、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亦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48、人生之旅,前途渺茫,命运难测,世事无常。人们一边为命运努力着,一边翘首期盼着未来,对未来充满幻想,总想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模样。但是,人们都只是一心想知道命运的背后是什么,却没有人把眼光放在命运的正面。殊不知,决定命运背后的是它的正面。正面不努力,却期望命运背后多么辉煌,那都是妄想。正面充满希望,充满阳光,背后也不会是阴云密布;正面消极暗淡,背面也绝不会是明媚阳光。
49、人生不是等价交换,凡事不要斤斤计较。无论在哪里,无论以什么样的状态,要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50、色由心生,相自念起,欢节佳期你也不必在意。
51、只有在幽暗中起身的人,才更加珍视灯盏的指引;只有真正经历过悲伤的找寻才更有丰厚的质地。也许这就是佛陀给有缺陷而不完整的人类的指引:没有痛失就不会有记取,没有悲伤则无法领会欢愉的意义。
52、要想利益众生,必须要修行好自己。那也就是说,我们发的心越大,越要从自身开始好好地修。
53、在心理建设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认识自己当下的状态和主动希求改变的心。
54、佛教的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不是相信的问题。
55、佛陀说:"学道的人,如果不能忍受毁骂,对恶毒攻击不能如饮甘露,即不能算是学道的人。"
56、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57、欲望真是会制造各种没完没了的问题。欲望愈多,就愈需要精打细算,然后花力气去实现。不久以前,有个商人对我说,他生意作得愈大,就想要再大。他愈想办法还要再大,就得说更多的慌,对竞争对手愈不留情。他发现总是想要更多并没有意义,他只要把生意的规模缩小一点,竞争就不会那么激烈,这样他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工作。我觉得他说得很对。
58、尘是心缘,心为尘困;因缘和合,幻相方生。——法藏《华严义海百门》
59、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60、人生原本就是一出木偶戏,只要自己掌握牵动木偶的线,卷放自如,不受他人左右,就算能跳出这个游戏场了。
61、众生皆平等。
62、如同箭工将箭调直一样,智者也会将自己走偏的思想像箭工调箭般地调正。就好像搁浅在岸上颤抖的鱼一样急迫地去摆脱心灵的魔境。
63、渴求离言法,充满思虑心,诸欲心不着,是名上流人。久客异乡者,自远处安归,亲友与知识,欢喜而迎彼。
64、十恶冤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从善生。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福报自然。从善至善。非神授与也。今复不信者。从后转复剧矣。
65、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简洁的佛语的语录】相关文章:
2024年简洁的佛语的语录合集76条07-28
静心佛语语录11-15
【精华】佛语的语录30句02-06
有关佛语的语录35句10-22
简单的佛语的语录40条03-24
精选佛语的语录汇编69条01-26
经典佛语的语录集锦56条11-24
简短的佛语的语录48句10-22
经典佛语的语录集锦84条05-06
简短的佛语的语录集锦50条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