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通用静思的语录大集合75句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静思的语录75句,一起来看一下吧。
1、身外的环境,要天天整理,心地的风光,要常保清净。
2、真正的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得少。
3、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能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任何批评,都是宝贵的一课。
5、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专心就是定。
6、因果感应,如回应声,如影随行。
7、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受尊重。
8、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9、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别让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以风的执念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将岁月打磨成人生枝头最美的风景。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10、滴水成河。粒米成萝,勿轻己灵,勿以善小而不为。
11、滴水成河。粒米成萝,勿轻己灵,勿以善小而不为。
12、夫妻间相处言行,对子女不仅是直接的身教,也将是子女们的处世范本。
13、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的是快乐的果实。
14、人心所起的喜怒哀乐即是烦恼,皆由心、口、意而来。
15、愚痴者,常在心地筑起坚固之墙,禁锢自己;智慧者,却能拆掉这堵墙,解放里面的人。
16、修行并非所谓的长篇大论,也不是高深难解的抽象概念,而是如实且深切地了知人性的本然。
17、一块璞玉要有粗石来磨,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18、有愿放在心裡,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19、真正的人生要乐中能知苦,在苦中也能体会乐的甘美,不知苦的人,会因对苦难缺乏敏锐的感受力,而变得没有人情味。
20、能懂得适时适机运用所得,利益人群,广结善缘,才是成功圆满的人生。
21、不再自我教育者,才是真正的文盲。
22、愤怒能剥夺一个人的洞察力及忍耐力,惹起一切的罪恶,吞服一切后果,像猛火一样的毁灭一个玩火的人。
23、命是可以改变的,掌握在自己手里。
24、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除掉。
25、多为自己祝福就是往好处想,逆境即是增上缘。
26、烦恼是因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自己却有意的接受。
27、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28、真正自爱的人,不会与人计较。
29、得先调整自己的脚步,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有端正诚恳的形象,才能真正以身、行去影响他人。
30、人若常存善解心,便可结欢喜缘,生欢喜心,纵使极复杂的烦恼,亦能从善解中断除。
31、时间可以造就人格,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32、内随愿,外随缘,才能自在如愿。
33、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的心里,佛前的灯不要刻意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34、无论环境如何困难,都能保持奋斗勇气的人,才能突破困境,掌握有利形势。
35、有人就有是非,要将是非当教育,凡事善解。
36、人生多一分感恩,就多一分美化。
37、哭泣不能消除昨日的哀伤,只能消减明日的锐气。
38、把他人拿来做自己的镜子,看他人的优点,自我鞭策,看他人的缺点,反省自己。
39、人真正的财富在行善。
40、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疑处不疑。
41、珍惜当下,就是珍重未来。
42、欢喜心是良药,不生气是消业障。
43、人之大患在于自以为是,自以为了不起,甚至自我膨胀。
44、逆境,是非来源,心中要持一宽字。
45、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
46、有哲理的静思语录:多一次原谅别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47、什么人都可以原谅,唯有不诚实的人不可原谅。
48、应走而不走,非智,难行而能行,是勇,勇者但知「行所当行,为所应为」。
49、人应该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尽是走歹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还妻惨。
50、人生最大的五种病,是「贪、瞋、痴、慢、疑」。而诸多烦恼及种种罪业,皆因贪著「财、色、名、食、睡」五欲;苦能去除五欲,则能啟发良知,开展良能,自度度人,饶益一切眾生。
51、忍,是帮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没有什麼事办不到。
52、人生如果不能忍辱,就无法成就事业、学业与道业。修行必定要能堪忍无量的苦,无忍决不会有所成就,是故「忍」為修学佛法的重心。
53、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也也须懂得谦虚和礼让。因為每个人在世间,绝对无法一手撑天。
54、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以成就;若想心念专一,就必须收摄杂念,恒持清净的一念心,这就是「繫缘修心」。
55、佛陀一再教诫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转化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宽恕别人,发挥爱念。
56、移民是消极、逃避的行為,如果把移民的心思,转而运用於积极改善目前的社会环境——人人发挥菩萨精神,将国家当作一个大家庭,以对待自己的家一样来关心、整理和照顾;如此,何愁国家、社会生活品质不能提升?
57、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著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眾生」。
58、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在诚于内,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59、学佛要注重道与理,关心人及事。能以众人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日常人事中自我磨练,以毅力、勇气突破障碍,才是真正学佛的精神。
60、还未学佛以前,我们经常被渴爱所役使,心里老是有欠缺的感觉;纵使有时好像捕捉到什么,却总是无法安定落实。这就好像在干旱的沙漠里洒上一滴水,仍旧干燥如初,丝毫起不了滋润的作用。如今我们有幸学佛,就要少欲知足,放下物欲的执迷,积极节省有用的时间和精力,充实自己的良能与学养,朝真正有意义的人生正路迈进。
61、学佛是尽本分,在什麼岗位就做什麼事,不要将人间事想得太渺茫,而忽略了自己身处在人间。
62、勿轻言挫折感、无力感。纵然困难如石,也要钻过去;更何况有时所谓的困难,可能只是如纸之薄。
63、人在健康时,应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铺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则一旦病障现前,身心不得自在时,子媳再孝顺也只能尽人事。
64、人间寿命因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65、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66、要做菩萨,就要发恒常心。菩萨决不把付出当成苦事,而是抱持游戏人间的欢喜心去付出。
67、人都有生老病死,有身体就有病痛。佛陀曾说: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既知有病,就应遵从良医的诊断治疗,免除身体苦患。
68、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69、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70、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崁在对方的心头上。
71、贪睡眠、爱闲聊,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做事懒懒散散,急躁而没有耐心,是导致堕落的重大原因。
72、所谓民主,应该是可以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
73、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辩善恶邪正,能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74、真的没有人束缚住你。
75、要用心,不用操心,烦心。
【静思的语录】相关文章:
静思的语录12-01
精选静思的语录35条11-30
静思的语录集锦99条03-01
通用静思的语录48条03-29
静思的语录集合46条11-21
静思的语录集合99句11-24
静思的语录集合58条11-10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96句05-26
静思的语录汇总85条09-17
2024年精选静思的语录95条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