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教学设计>三年美术教学设计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10 13:22:0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美术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花格子小牛》是义务教育《美术》(湘版)三年级上册第13课,本课是针对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装饰色彩的设计制作课,旨在让学生利用格子纹样进行色彩装饰,制作各种花格子的小牛立体手工作品,教学重点在“装饰”二字上,其中对“形的排列与组合”和“对色彩的运用”是本课的难点。属“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非常强,他们对美术课充满了兴趣,对每一节美术课的内容都显得兴致勃勃。他们会很直接的把“格子”认为是“方格”,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引导扩展他们的思维。

  一、教学目标

  1.能简要画出小牛的外形,给小牛添画上花格子衣裳。

  2.感受丰富的色彩装饰效果,初步建立设计意识。

  3.享受装饰色彩的美感,激发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花格子小牛的制作及色彩装饰方法。

  教学难点:格子及色彩装饰的个性化表现。

  二、教学准备:课件、白纸、卡纸、彩笔或油画棒、剪刀。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表演接电话:你好!是小牛队长,啊!你们要成立花格子服装表演队,请我们帮助设计花格子服装,好的好的,我们的小朋友都是设计师,保证完成任务。

  同学们森林里要举行花格子服装大赛了!小牛队长请我们为它们设计漂亮的花格子衣服。你们愿意吗? ??

  2.揭示课题花格子小牛(请同学们看课本26页)

  (二)方法探索

  请同学们看课本26页,齐读儿歌。

  1、课件展示牛图片:师生讨论、了解牛的特征。(两只角弯弯的、眼睛大大的、鼻孔大大的、背很宽厚、体型大)

  2、小牛队出场:同学们小牛队长带着它的队友来了,我们掌声欢迎。

  3、分发小牛半成品到各组,学生观察、讨论是怎样让小牛站立起来的。

  (学生讨论:对折)

  5、观察图例,说说选择哪个牛的外形好?(学生讨论:简洁的外形)

  6、教师示范:教师范画小牛的外形。 小结:画牛要尽量饱满画大,牛背就是对折线。

  (三)欣赏体验

  1、与学生一起寻找穿戴有格子衣饰的人,有个小任务请同学们寻找身边的格子,观察格子的线条走向。

  2、你会画格子吗?请学生上台设计格子。(板书格子:大小?均匀)

  3、欣赏图片(由简单到复杂),请学生分析不同形状的格子。

  4、你想为小牛设计一件什么样子的衣服?

  5、课件欣赏不同颜色搭配的.格子。(板书色彩:单色多色)

  6、课件展示:同样用红、橙、黄三种颜色能排列出不同的格子吗?

  7、请同学们欣赏几组学生作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板书色彩:和谐)

  8、教师示范剪牛:要沿着边缘线剪,注意用剪刀的安全。

  9、回顾制作步骤?

  (1)对折(2)画牛的外形(3)画格子(4)格子着色(5)剪外形

  (四)创作表现,体会乐趣

  1、作业要求:简要画出小牛外形,并给它设计一件花格子衣服吧!

  2、提示:先在上面画横线,再在上面画竖线,画好一支笔,可以再换另外一支笔,这样就可以画成美丽的格子服装。 ?

  3、将格子画得疏密有致,为格子上色。

  4、注意环境卫生。

  (五)展评作业?

  1、让小牛上台来,让学生自由欣赏。

  2、互评:你最喜欢哪个花格子小牛的色彩装饰?他的方格排列有什么变化?

  3、我们来欣赏它们的服装走秀彩排吧。(音乐起,各小组派出代表扮演小牛进行走秀表演,在欢快的舞蹈互动中感受美术的快乐!)

  4、教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13、花格子小牛

  小牛------折、画、剪

  格子------形状大小、均匀

  色彩------对比、和谐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2

  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让学生回忆看过的有关大人国或小人国的故事,简要说明一下故事内容。然后讨论故事是如何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小人国)的?

  请学生将带来的各种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说说感觉并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同一样物体看起来有时候显得非常大,有时候又显得非常小,让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也可以用一些图片,影像资料告诉学生: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二、发展阶段

  学生思考:你想表现大人国还是小人国?你想有那几样物体的大小反差来表现主人公来到了大人国或小人国?继续启发学生思考:画面的主体是什么?用什么背景来衬托它的.大或者小?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开始作业。

  三、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四、课后拓展: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及其模板的主要功能。应会: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电脑软件多种模板组织画面并搭配出自己满意的色彩效果。

  2、培养学生运用电脑绘画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合理运用不同的模板组合画面的重要性。

  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克服电脑软件每次只允许选中一个合适的模板进行着色和添加,从而对把握画面的整体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教师拿来几幅普通的绘画作品和几幅电脑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一下。

  提问:你能感觉出这些绘画作品的差别吗?这些漂亮的'电脑绘画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二、出示课题。

  三、教授新课:

  1、教师解释:什么是模板?模板就是模型样板的意思。在模板库中以轮廓线的方式预制有各种几何图形、自然图形、标志符号等。他们可以直接调出使用。

  2、学生构思作品的内容。

  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确定自己的创作内容,用剪影式的方法在电脑中或纸上勾画出草稿。

  3、相关技能技巧的学习。

  教师:浏览并讲解电脑美术软件中各种模板的样式、特色和使用方法。特别介绍模板造型的灵活运用。

  4、感受和认识相关美术作品。

  教师:介绍并欣赏拼贴画、装饰画作品的特点,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出示作品)

  5、创作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6、教学评价: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论作品,教师给以适当的总结。

  18、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

  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关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板书: 18、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与垃圾带给人们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3、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4、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回收废纸,生产好纸;

  回收废金属,制造飞机;

  回收废玻璃,再造玻璃;

  回收废塑料,回炼燃油;

  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5、说说分类回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6、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7、音乐、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8、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让学生在色彩游戏中,认识三原色,并学会用三原色调配出三间色以及其他更多的颜色,从而初步了解色彩的变化规律。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学习,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色彩学习习惯:课前准备好绘画工具,课内上色由浅到深、调配颜色水分不宜过多、常洗笔避免颜色混杂,课后要作好绘画工具的清洁等等。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学习色彩的开始,学生尽管已有色彩创作的尝试经验,但初次学习颜料的调配还是会让他们觉得或多或少会有些困难,老师不仅要借助ppt进行色彩的变化演示而且要用实物进行三原色的调色演示,让学生直接感受色彩的变化规律,其间可穿插师生互动的对话问答、小组合作尝试等,以使学生加深对三原色以及由三原色调配而来的色彩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寻找自然界和生活里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让学生逐步了解自然界的光影变化。学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有关知识。

  2、能用学习掌握的简单水粉画的表现技巧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心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美的情感,激发表现自然美的欲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进行创作表现。

  教学准备:

  教具:色彩卡片、着三原色的圆纸片(每色各两张),涂上三间色的圆纸片(每色各一张),液体三原色,玻璃杯。学生:常规水彩画或水粉画用具、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

  1、师生共舞,用颜色表达自己的心情

  师:听好几位老师说我们班歌唱的不错,舞也跳的很棒,来吧,站起来和老师一起动一动。(播放:幸福拍手歌,师生共舞)

  师:看每个同学都笑哈哈的,心里一定很高兴吧,我想问问在生活中你是怎样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如果要你用一种颜色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你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如果你不高兴,很伤心,很难过,你又会选择什么颜色呢?小结:原来色彩也可以表达我们的心情!

  2、放录像思考问题: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贴出相应的色彩卡片)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色彩知识----《原色和间色》。

  三、讲授新课:

  1、认识原色

  在这么多的颜色当中什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课件播放)

  师生共同小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我们称为三原色。

  2、认识间色

  a、(教师“魔术表演”:取红色水稻一些在空玻璃瓶中,再向里倒入同样多的.蓝色。摇一摇,变一变。变成了什么颜色?)

  通过这个魔术表演证实了:红加蓝会变成紫色。

  b、同学们,现在请你们也来变一变魔术,看看蓝加黄、黄加红能调合成什么颜色(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共同验证)

  师:同学们,请高举你们手上的玻璃瓶,告诉老师你们变出了什么颜色?(学生得出自己的验证结果:蓝加黄变成绿色,黄加红变成橙色)

  师生共同小结:从刚才的魔术表演中,我们发现橙、绿、紫这三种颜色,不管哪一种都是由几种原色相加产生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验证结果,师展示色轮)

  红加蓝变成紫色,黄加蓝变成绿色,红加黄变成橙色。根据这点我们也给间色下定义(大家一起来说说看):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四、教师示范:用颜色表现自己的心情

  师:用画笔把两种原色相叠,看我们在纸上也可以变魔术。接着我们可以借助颜色的调合变化把自己的心情很痛快的表达出来。(教师示范)看看这张画,同学们觉得老师的心情怎样?

  五、学生大胆表现

  1、作业要求:

  让我们随着音乐起舞(师播放轻音乐),用美丽的三原色、三间色把自己的心情大胆的表达出来吧。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六、作业讲评

  学生自评、互评,谈感受七、快板谈唱,发现拓展

  (快板谈唱:瞧一瞧,欸,看一看):老师身上带有很多三原色,三间色的宝贝,请同学们帮忙找一找

  (快板谈唱:瞧一瞧,欸,看一看):在同学们的身上、书包里,也带有三原色,三间色的宝贝,找一找,看谁的宝贝多(快板谈唱:瞧一瞧,欸,看一看):不知道我们的教室里有没有这样的宝贝?

  (快板谈唱:瞧一瞧,欸,看一看,往哪里瞧往哪里看往外瞧,往外看):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课后走出教室(快板谈唱:东瞧瞧,西看看)会有更多的宝藏等着同学们去发现。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一年四季的知识,能运用花、树等自然界中的各种景物来表现四季的不同特征。

  2、培养学生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工具、材料表现四季,学习给诗配画或画配诗,体会画画与作诗互相融合的感觉;能用色彩表现四季的象征景色,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表现力和综合创造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四季的兴趣。

  教材分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杜甫眼中的春景,碧与白,青与红,色彩流溢,春天的美景历历在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眼中的夏天,碧绿的莲叶,茂盛而广袤,阳光映照下的荷花显得特别的红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眼中的秋天,色调明朗、充满生气,充分展现了秋季的美丽;“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眼中的冬天,则因为有了梅雪争春而更显活力,色彩鲜明。

  那在儿童眼中的四季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本课以《四季歌》为题,意在通过观察、欣赏一年四季的典型美景,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知道有关色彩的象征意义;学习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诗画融合创作的能力。教材提供了春天的樱花、桃花,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和冬天梅花的图片,目的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比较四季的特点,体会四季色彩象征意义。为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诗画融合的名家大作或同龄作品,教材还提供画家笳咏的《春江水暖》、徐英槐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潘天寿的《映日荷花别样红》及一些学生作品,并以此激发创作欲望。那么,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加强生活感悟呢?让学生游览、观察,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这样,学生的创作才会更有生机,教师的教学也更显得有本有源。

  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四季的`特点,进行四季的诗配画或画配诗创作。

  难点:画出四季的象征景色,能够在创作时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4--6人为一组。

  要求:

  ①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知识水平、家庭环境等情况分组;

  ②选好组长,明确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和责任(实际上本学期学生的分组都可以参照这样的要求来安排);

  ③各组做好主题描述、过程分析、总结工作;

  ④发挥组长的作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对四季景色的描述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课前汇报。

  (1)学生分组派代表汇报收集的有关四季的资料:四季的特点及其景物的变化。

  (2)教师总结。

  2、观看录像。

  (1)播放有关四季景物的录像: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感受?

  (2)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

  (1) 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范作的创作工具、技法和画种。

  (2)进一步介绍蜡笔水彩画、水粉画、钢笔画作品在表现主题上的技巧区别。

  4、布置作业。

  (1)主题:我喜欢春天或者夏天、秋天、冬天,四季都画也可以。

  (2)学生说一说创作计划。(主题、内容、色彩、工具等。)

  (3)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进行创作;注意色彩要体现出该季节的特点;用心创作,让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完成后可配简要的文字说明。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5、作业讲评。

  (1)学生展示、介绍作品,集体评价作品。(注意色彩及所选的季节性事物特点。)

  (2)教师小结。

  (3)课外作业:收集一些诗画互配的艺术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分组:4--6人为一组。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继续创作。

  (1)学生继续创作。

  (2)教师分集体和个别进行指导。

  2、欣赏范画。

  (1)课件出示诗画结合的名家作品,学生思考:最喜欢哪幅画,诗与画存在怎样的联系?

  (2)教师小结。

  3、尝试配诗。

  (1)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特点:

  ①主体事物特点;

  ②环境特点;

  ③色彩特点;

  ④意境特点。

  (2)学生尝试为自己的作品配一句话或一首诗。

  (3)教师巡回指导。

  4、尝试配画。

  教师出示有关四季的古诗或现代诗句,让学生根据诗意配画。(注意色彩要体现出季节的特点;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5、交流作品。

  (1)学生展示作品,大家互相交流各自的诗画创意。

  (2)集体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情感表达。

  (3)教师总结评价。

  (4)放入档案袋。

  6、拓展作业。

  收集触动你的情感或有象征意义的诗,进行配画;观察自然界不同的季节特点。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四季的材料(诗歌、故事、图片等)

  (教师)课件、各种四季的图片资料、范画

  教学过程:

  1、作品分析。

  根据上节课所展示的学生作品,结合四季特点,师生共同分析色彩的象征意义。

  2、了解色彩。

  (1)教师让学生根据色彩来联系事物及感受。如:红色,使人想到火光、太阳等,让人感到炎热。

  (2)学生选择一种色彩进行讲述。

  (3)教师小结,讲述色彩的象征知识。

  3、学生创作。

  (1)主题:温暖的春天。(或者炎热的夏天、凉爽的秋天、寒冷的冬天等。)

  (2)建议:注意色彩对季节的表现,突出每个季节的色彩特点。(春的明绿、夏的火红、秋的金黄和冬的雪白等。)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作业讲评。

  (1)学生互评,师生共评。

  (2)展览作品。

  5、课后作业。

  进一步探索一年四季的变化的规律,比如四季的天气变化、树木的变化和其他景物的变化等。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6

  一、设计思想:

  中国民间剪纸是民间文化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广阔、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源远流长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而据史书可考,南京剪纸明代已流传民间300多年。这节课它能使学生左右手并用、手脑结合,它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还能提高左右半脑的灵活性,提高孩子们的专心致志的能力,对文化课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南京民间剪纸艺术美,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典型作品启发学生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南京剪纸艺术已经有3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一般来说北方剪纸粗犷朴拙,而南京剪纸的艺术特点为“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如喜花之类,大都在特定的花纹外廓内,围绕主题,根据内容需要,填满散花散叶,和谐地构成完整的图案,显得美满充实,喜气洋洋,含意丰富。剪纸的形式有阳纹、阴纹、点色、套色、分色、衬色等。剪纸使用简化、夸张和添加的造型装饰了法,着意艺术情趣和意境的表现。构成形式呈均衡或对称式。剪纸经起稿、剪刻和贴裱完成。剪刻时按先细后粗、先密后疏、先内后外、先上后下、先在后右的顺序进行。在剪刻时阳纹要“剪剪相连”阴纹“剪剪相断”注意剪刻刀味。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生对剪纸艺术比较陌生,虽然拥有熟练运用剪刀的经验,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变现方法依然难以适应。并且在小学中美术中加强剪纸艺术的欣赏和学习,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对剪纸的学习和了解,而是通过这个窗口去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树立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加强剪纸艺术为代表的民间工艺美术的学习。

  四、教学策略:

  (1)学生初步学习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的欣赏教学。通过欣赏使学生理解有一种特有的表现规律,能够事半功倍,是一种适合表现的捷径。剪纸的构成大多采用对称和多摺的手法,容易变现对称构图出现较繁杂的图案。

  (2)让学生正确读懂剪纸的艺术语言。教师示范,让学生了解“月牙”和“锯齿”的剪法和正确的'运用,如在剪公鸡时,就可以用“锯齿”来表达公鸡的羽毛。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欣赏剪纸作品,使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学生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摸索简直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表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连。教学准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一看

  l、教师出示南京剪纸作品。

  “同学们,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要到来的时候,家家张灯结彩,十分热闹,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简直图片

  “对!他们在剪窗花,窗花是中国传统剪纸艺术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节日期间用彩色剪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出示课题:剪纸

  (二)新授出示图片

  请学生欣赏剪纸作品。欣赏的同时请同学讨论剪纸的题材种类。种类:

  1、贴在窗户上——窗花

  2、贴在门上——门签

  3、用于喜庆——喜花

  4、用来祭祀——祭纸

  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其中江南剪纸中属南京剪纸最有特点。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

  出示南方南京剪纸和北方的陕北剪纸

  1、象征吉祥的团花

  2、表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剪纸——风俗剪纸

  3、北京奥运会福娃剪纸

  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可以分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相同点:纹样相聚,造型生动

  不同点:陕北剪纸粗普豪放,单纯,南京剪纸华丽,工整。总之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有以下几个特点:简练概括,夸张传神善用比喻,寓意谐音构思大胆,幽默取巧富于装饰,印物赋形

  出示有特点的两幅作品让同学比一比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阴剪”是一块为主,把造型的线剪去。阴剪的线是线线相断,阴剪是把形剪空,称为负形。

  阳剪”,是一线为主,把造型的线留住,其他部分剪去。阳剪的线是线线相连。阳剪是把形留住,形以外的剪去,称为正形。

  综合法:一幅好的剪纸作品,大多采用阴剪和阳剪结合的办法来进行艺术处理。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

  出示不同的剪纸作品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经过比较议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须注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窗花图样,做到造型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第17课剪纸剪纸方法:阴剪阳剪综合法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7

  一、 教学目的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全册重难点

  (一)重点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习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二)难点

  1·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2.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3.造型能力、动手能力,

  三、教学情况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发现该年段学生的自力更生能力有所提高,在新教材的学习中思维比较灵活,选择作品材料方面有更大的主动性,本学期提前通识教材就可以推动本册教材材料准备的问题;学生喜欢合作,但有懒惰的习性,自己就看着不做,喜欢依赖他人,在教学中评价教学方面需要强调;作业收集整理要逐步给学生养成习惯,为学期末作品成册装订作好准备。

  四、措施

  1.多给学生欣赏优秀美术作品,开阔视野,在平时教学中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的“玩”中各种想象画训练,各种不同美术知识技能渗透,以提高学生作品的表现力,对自己美术能力充满信心。

  2.学习时,要求学生在绘画创作时直接作画,不再使用黄色构图,以提高绘画进度,培养学生大胆作画的能力和敢画、敢做的决心。

  3.结合不同班级情况与学生各自不同表现,多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美术带给他们的感觉,经过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4、水墨游戏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3、工具的使用。

  4、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具学具: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新授:

  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2、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育学生热爱环境卫生。

  2、重重复复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简单形成重复,了解重复图案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素养。

  2、学会设计简单的重复图案,训练抽象构成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实物中的重复排列,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掌握重复排列的设计方法。

  教具学具:绘画用具、剪纸用具等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家设计公司要开发一种新的项目,想请同学们帮忙搞设计,你们有信心吗?一会儿,就在我们班级进行评比,选出最佳设计作品送给设计公司,你们说好吗?

  师: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公司要求我们设计什么?我们先看一幅画就知道了。

  2、新授:

  教师出示课文范图,让学生发现重复排列的特点。

  师: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幅画有什么特点?

  (1)引导学生概括出重复的概念。

  (2)师:谁能把刚才看到的说一说?

  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反复连续的排列的图案叫重复图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设计公司要设计的内容。

  (3)板书课题:重重复复。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

  小结:重复排列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师:除了书上的的图案可以进行重重复复的排列,还有其他的图案可以重复吗?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范图,诱导学生说出还有用植物、静物、几何图形等进行排列。 三、学生作业

  教师辅导:自由想象,进行课堂练习。

  四、小结: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有图案,图案来源于生活,而且图案能美化生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好基础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3、曲曲直直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3、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2、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具学具:“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

  二、讲授新课:

  1、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它们给人们的感觉。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

  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

  四、小结: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学会用绿色装扮家园、社区。

  2.学习用折剪纸的方法,表现各种树的外形,感受不同树的造型美感。

  3.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剪纸造型的乐趣。

  教材分析:

  新美术教育理念让我们认识到,小学美术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会欣赏美,会运用美术知识去美化生活,会实践创造的新一代。本课就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美术应用能力及剪纸能力的'造型活动课。了解植树绿化的作用,感知不同树的造型美感,通过折剪、组合、美化等形式,装扮家园、社区。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和学习折剪纸材树,培养学生有爱绿护绿的兴趣和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

  难点:掌握折剪树的各种具体制作方法。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 、彩色水笔

  (教师)剪刀、彩纸、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1.谈话引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植树节?

  植树有哪些好处?

  2.欣赏感知。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图片作品,谈谈感受。

  3.分析剪纸树的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教材中的问题,研究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的折剪方法。

  (1)对折法。

  (2)四连折法。

  4.作业建议。

  用折、剪、添画的方法,设计制作各种树。

  5.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具体问题。

  6.作业展评。

  展示:将剪出的各种纸树,用胶水粘贴在教室四周的窗玻璃上。

  讲评:师生互评。

  7.小结下课。

  教师表扬设计造型有新意的学生。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剪刀、彩纸 、彩色水笔

  (教师)剪刀、彩纸、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用彩笔画出“我们的家园”。

  (可以画楼房、学校、社区等。)

  2.学生用折剪纸的方法剪出各种不同的树,在完成的画面上进行粘贴。

  3.作业展评。

  4.课后小结。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9

  目标:1、能掌握“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

  2、在做做玩玩中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六面怪脸的折法,装饰的想象发挥。

  教学难点:想象大胆,把五官的夸张、变形运用到制作六面怪脸作品中。

  学具准备:白卡纸、剪刀、彩色笔、油画棒、固体胶。羽毛、树叶扣子、毛线、彩色曲别针……

  教具准备:课件、范作“六面怪脸”一个 、“六面怪脸”半成品若干个

  教学设计:

  一、(自我介绍-师生相约-送礼物)欣赏激趣:鬼脸视频

  1、谈话:同学们,这是谁?你认识他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他在干什么?做鬼脸!你们做过鬼脸吗?做鬼脸时是什么心情?

  2、视频:远古时候,人类的祖先就喜欢做着各种表情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脸上用色彩画上怪脸,使自己显得神秘。

  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神秘的非洲,奇特的怪脸带给我们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祭祀活动中的法师因为有了怪脸式的面具便认为自己可以通神、从而辟邪、祈雨求福、驱除瘟疫。

  3、观察:老师今天给大家也带来了几个怪脸,看一看,它是有几个面组成的?一起数一下。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1课《六面怪脸》。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一)出示任务一:观察并尝试六面怪脸的制作步骤、方法,遇到问题,不会的问同伴,小组交流制作方法。

  自学、探索研究

  1、小组研究讨论:(每组桌上都有已完成的六面怪脸作品)

  ① 大胆动手拆一拆,看看它是由什么形状的纸组成的。(正方形)

  ② 想办法将拆开的六面怪脸再拼合起来。想想这张正方形的纸经过哪些方法才做出六面怪脸来?

  2、小组汇报研究情况,教师小结并板书:折、剪、粘贴。

  3、课件出示:这是六面怪脸制作示意图。

  ①请1号小组第一名同学做准备,提问:示意图1里面的虚线是什么意思?(折的意思。)回答正确。示意图2两种虚线各代表什么意思?注意:折的`时候要注意使劲压一压折痕,才能使作品显得更加精致漂亮。②请 号小组第 名同学做准备,提问:示意图里面的实线是什么意思?(剪的意思。)阴影部分呢?(粘贴的意思)

  4、参看制作示意图,请同学们尝试着用自己手中的纸做一做。看能发现什么问题?(小组汇报)谁能解决,个人加分。

  5、做得快的同学帮一帮你身边的同学。小组选最好的展示。

  (二)出示任务二:能不能在折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自己动手做个怪脸。

  观察思考

  幻灯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7页,看书上这些图挑一个你最喜欢的,和同伴说说它怪在哪里。

  幻灯2:

  1、课件六面怪脸范品:六面怪脸,可以表现哪些内容?这是谁你们认识吗?或象什么?你能看出他是怎么装饰的吗?(人物、动物、怪兽、机器人、精灵、外星人等)

  2、对比欣赏作品。提问:描绘六面怪脸重点要注意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①五官突出②夸张变形③色彩鲜明

  3、让我们看看在画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装饰六面怪脸呢?(可以剪贴。)你带来了什么东西?你准备装饰到怪脸的什么地方?

  4、出示双面怪脸范品,想一想它是怎么做成的?

  创作表现

  1、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2、怪脸火车:将自己做好的怪脸粘贴在教室前面的黑板上。

  检测导结:

  1、自己的作品怪在哪?用了什么材料,说给同伴听。

  2、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请你给黑板上你认为最好的打个分。

  3、哪个小组都做完了,加分。

  没完成的课后互相帮助。

  小结:你认为六面怪脸是美还是丑?同学们用心做的一切都是美的,这堂课看到大家都非常用心,我非常高兴。那么大家玩得高兴吗?

  拓展延伸

  怪脸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它不仅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现在还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并成为联系世界友谊的桥梁。它使我们今天可以尽情舞蹈狂欢,让地球变成一个开心的家。同学们,生活离不开创造,让我们用灵巧的双手为世界创造更多的财富吧!下课。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0

  教学目的

  1、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

  2、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3、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眼、脑、手的协调运用。

  教具准备

  水粉画颜料(红黄蓝)、排笔、调色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与三原色调配出来的三间色。

  教学难点:三原色与三间色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图片,让学生从大自然中寻找色彩。

  (红、黄、蓝、绿、紫、橙等颜色)

  大自然的颜色千变万化,这些色彩让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在我们的美术学习中更离不开这些丰富的色彩,这节课让我们从这些漂亮的`色彩中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

  二、学习新知

  1、认识三原色

  (1)师:那么什么是三原色呢?

  很多颜色都可以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配出来,而任何其他颜色却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我们把它叫做“原色”。

  (2)请 同 学 们 举 例 生 活 中 带 红、黄、蓝 的 实 物。(如:红旗、黄香蕉、蓝色海水等)

  (3)小游戏

  小火车,开起来,三原色,红黄蓝。请同学们以开火车的形式快速的读出,加深对三原色的认识。

  2、认识三间色

  (1)猜猜看:用两种不同原色调和会变成什么颜色。

  (2)教师调色示范,学生验证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出:

  三原色两两相配,调和出来的绿色、橙色和紫色,我们称之为三间色。

  3、总结三原色三间色

  出示彩虹图片,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色彩,是世界上最鲜艳的色彩。

  4、课堂互动考考你

  教师出示色卡,让学生填色,加强学生对三间色的认识。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三间色是哪三种颜色?

  板书设计

  三原色三间色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三原色三间色之间的关系

  红+黄=橙

  黄+蓝=绿

  红+蓝=紫

  四、绘画练习

  1、作业要求:

  用圆、方、三角形等图形,自己设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平涂着色。

  2、课堂展示:

  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师生评价。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彩墨画的绘画工具。

  2、欣赏艺术大师的经典艺术作品,了解艺术表现的丰富性。

  技能目标:

  在充分的艺术实践中,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合理运用点、线、面等造型的元素,大胆在宣纸上或其他材料上进行彩墨的组合,形成美的画面。培养孩子的彩墨表现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感受彩墨画的乐趣,激发孩子热爱民间艺术的浓厚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彩墨的各种变化和趣味。

  教学难点:

  通过水分控制彩墨的浓淡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见到可爱的你们,我感到特别开心,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咱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板书:游戏)

  游戏就得有规则,必须用我们桌上提供的工具来玩。看要求:一会我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开始时,你们拿起笔在纸上自由的作画,音乐结束,必须停笔。

  刚才在游戏里我们体验了一番,你们发现今天的画与平时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受?

  生:用的笔、颜料、纸的不同

  小结:你们知道吗?能产生这些变化,是因为我们用了神奇的纸,它的名字叫宣纸。吸水性强是它与其他纸不同的地方。与之相匹配的是毛笔,墨、砚,组成了彩墨的主要工具,它们并称为“文房四宝”。

  二、明确目标,主动探究:

  1、感受用笔方法

  (1)来看看同学们的画,这条最细的线是谁画的?你是怎么画出来的?能上来画一下吗?(笔尖,轻画)

  小结:让笔挺直腰杆,笔尖垂直在纸上运行,就能画出细线,这种用笔方法叫做,中锋用笔。

  (2)这条粗线又是谁画的?你来画,大家看,他是怎么画的?谁能让它变更粗?

  小结:你们看他的笔都斜着,倒了下去,用笔肚画出了更粗的线条,形成了一个块面,这种用笔方法,我们叫做侧锋用笔。

  2、感受用墨的方法:

  大家看,这里都是用墨画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呢?

  生:因为加了水。

  是这样吗?我想用一个游戏来验证一下,你们想和我一起玩吗?好,那我们就分成两队,彩队和墨队,来玩接龙游戏,老师来画

  第一笔,你们一个一个接着来,上来的同学在我这准备的清水里,用笔尖沾一点清水,画一笔,水不许沾多,沾多久违规了,看哪一组所有人先画完,哪组获胜。

  游戏结束,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接龙游戏,我们发现彩和墨的浓与淡是与水密不可分的,水分越多,彩墨越淡,水分越少,彩墨越浓。我们聪明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一规律,他们将墨由浓到淡大概分成了五色:它们是焦、浓、重、淡、清。

  通过以上两个游戏,我们了解到中锋可以画细线,侧锋可以画粗线或大的块面,彩墨的浓淡可以通过水分的多少来调节。

  (3)彩墨结合

  在大家的画里,我发现了个一种不同的地方,这是哪组画的?他们把彩和墨相结合了,能派个代表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画的吗?

  这效果真有趣,我也想来尝试了(师示范)它们还能怎么玩?来看看这里,彩和墨相互碰撞可以产生这么多丰富的效果,你们想尝试吗?一会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这些表现方法尝试着在画中去玩一下!

  4、欣赏画家作品

  老师今天不只带来了游戏,还带来了大师的作品,他也是用我们今天所用的工具画的,你们找找看,大师作品里有没有我们今天总结出来的表现方法?它们都藏在画面的哪些地方?

  生:屋顶,墙壁上。

  你们的眼睛真厉害,的确如此,这是画家吴冠中爷爷画的《江南水乡》,画面中黑与白,浓与淡,虚与实的`对比,使这幅画显得简约,清雅,一点一扇窗,一线一屋檐,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的宁静之美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形式叫做水墨画。

  再来看看他的另一幅画《吴家作坊》,你们发现它与《江南水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生:彩色

  有了色彩的画面有带给你什么感受呢?

  小结:这两幅画各有各的没,《江南水乡》简约,清雅之美,而《吴家作坊》添加了丰富的色彩,用彩墨的变化和点、线、面的形式相结合。使这幅画像听一段悠扬的音乐一般,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没有具象的东西,却给我们设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三、实践创作,以画促效

  刚才我们欣赏了大师的作品。同学们对彩墨一定有了新的想法,现在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将原来的画拿下去添加几笔或者在拿一张纸来画,要求:用见天所学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大胆的画出一幅有墨色浓淡变化,并且有趣的彩墨画。

  四、展示评价,师生共研:

  1、看谁的作品彩墨表现有变化?

  2、看谁的作品内容最有趣?

  五、课后延伸,拓展升华:

  老师看到同学们画出这么多精彩的作品,为你们团结协作的精神点赞,今天我们开开心心的玩了一次彩墨游戏,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美,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传统的彩墨画出我们多彩的生活。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一民间玩具为题材,引导学生欣赏学习。民间玩具师我国劳动人民为启迪儿童智慧、伴随儿童游戏玩乐而制作的娱乐用品,一般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更,把它介绍给在电动玩具世界里的孩子们,既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让他们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启迪智慧。

  2、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自己对于民间玩具的感受,并能了解民间玩具的悠久历史。

  2、学生对于民间玩具制作工艺的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幻灯出示多种多样的潍坊风筝,并实物出示学生自带的风筝;讲述风筝的来历和潍坊风筝的悠久历史,从而导出民间玩具的学习主题。

  师:同学们知道风筝吗?你在春天里放过风筝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风筝的民间小故事,能讲给大家听一听吗?

  师:风筝就是一种标准的民间玩具而且它还凝结了许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梦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多种多样的民间玩具。平时你都玩过哪些民间玩具?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玩具吗?(课件出示问题)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兴趣盎然,分别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了回答。

  2、认知

  (1)、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民间玩具。

  师:我们中国民间到底都有哪些民间玩具呢?

  多媒体展示相关信息。

  (2)、学生分成4-6人一组,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泥塑小玩具,每组分发几个让学生讨论研究其制作方法。学生口述小玩具的`制作过程,并讨论其制作方法。

  教师在旁指导。

  3、实践

  师:请各组根据所准备的材料,分别进行小玩具的制作,先讨论如何制作形态可爱五彩缤纷的小玩具,再动手制作。要求分工合理,体现团结协作精神。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播放民乐《步步高》,并在旁指导。

  4、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了解涉及民间玩具的其他制作技法,讨论泥塑玩具的制作小技巧。

  5、创新

  (1)、师: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小知识,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泥塑面塑小玩具

  ,也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富有个性的布艺小玩具。

  (2)、将自己设计制作出的小玩具,在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选出最佳创意奖,并根据制作质量与时间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6、拓展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很多,你还能说出其他的民俗的东西吗?

  学生小声议论这个问题,但答出者甚少。

  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对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多加关注,因为它是我们民族的生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总结教师从小组作品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指导性评价。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十二课《五彩斑斓》。

  学习领域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着重介绍色彩知识。色彩知识在小学阶段是一项系列知识,有三原色、三间色、复色、色相、对比色等等,这些都是以原色为基础。学生对于色彩是不陌生的,但要使其理解色彩理论知识,并准确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因此,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拟定本课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2、让学生通过了解三原色、三间色在艺术品中的运用,认识其独特艺术魅力。

  3、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将学到的色彩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捕捉艺术作品中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运用,并能把这些色彩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二、教学方式

  本课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讲较为枯燥。应当注意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应围绕课题,设计游戏环节并结合多媒体,把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课堂活力和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颜色水、一次性杯子、彩色卡纸、数码相机等。

  四、教学特色

  在教学《五彩斑斓》一课时,结合课题,利用游戏,以这种学生喜闻乐见形式促进教学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环节,抛弃在纸面绘画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机记录下来,做一个“小小摄影师”。然后师生一起评价搭配出的视觉效果。

  五、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中,同学想想看,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那些?

  学生:有红、黄、蓝、绿、紫、黑、白等等。

  教师:是啊。色彩就像个魔术师,把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充满乐趣。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色彩的知识

  板书课题。

  3、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你们用过水粉吗?谁能说说把两种不同的颜料混合回怎么样?

  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

  教师: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拿出水粉笔,把任意不同的两种颜色调在一起,然后画在纸上,看看发生了什么?

  学生: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教师:但老师知道有三种颜色它们脾气很奇怪,是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而成的,它们叫做原色。

  板书原色。

  (2)认识三原色

  原色是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的,下面老师请它们出来,听听颜色自己是怎么讲的。

  播放课件。

  教师:看了动画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颜色在说话吗?

  学生:红、黄、蓝。

  教师:它们说了什么?

  学生: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和成。

  得出定义:红、黄、蓝不能被其他颜色调和成,那么它们就是原色,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把三原色的`色纸贴在课板上。

  (3)认识三间色

  教师:红、黄、蓝都是好朋友,我们试一试把它们两两混合,看看直接由原色调和而成的是什么颜色。

  教师演示:把红色水和蓝色水到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让学生说出颜色。

  学生:绿色。贴出绿色纸。

  依次演示,贴出橙色和紫色。

  得出定义:由三原色中任两种相调得出的是绿、橙、紫,我们把它们叫做三间色。

  (4)通过游戏巩固知识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寻宝探险——我们要去寻宝,可是占据宝物的妖怪给我们弄了一个关卡,同学们看。

  展示游戏。

  教师:妖怪说,它在宝物箱上了放了两个一组的三原色或一个间色,在这组颜色后面是钥匙孔,同学们必须把这两个原色调和那种间色或这一个间色由那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正确颜色放在钥匙孔上,才能打开宝箱。

  学生游戏。在此过程中巩固色彩知识。

  4、展开

  欣赏中国民间艺术品和绘画大师的作品,从中感受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色彩运用,体会通过不同的配色所带来的艺术效果和情感体验。请同学们来谈谈,喜欢那一幅作品及其感受。教师引导。

  红色主调——温暖、热烈、奔放的感觉。

  黄色主调——活泼、愉悦的感觉。

  蓝色主调——清凉、冷静、稳定的感觉。

  三原色与三间色结合——眩彩夺目的感觉。

  5、课堂作业

  做一位“小小摄影师”。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组成员的服装,确定作品名称,搭配色彩主题服饰,并通过数码相记录下来。

  6、评价

  作品完成后,通过数码相机在电脑中展开。请个小组派代表来讲解自己小组的作品设计思路。

  (1)什么样的主题?

  例:春天。跳动的红。

  (2)这样搭配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例:使人显得活泼可爱。

  教师在学生评价时加入自己的看法,来引导学生。

  7、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绿、橙、紫),知道了它们的特性。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装点美好的人生。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中国画的启蒙课,在以前学生了解了笔墨纸砚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体验与探究墨、色、水在宣纸上的有趣变化。让学生运用这种变化规律来表达学生内心深处的美好世界,形成色彩斑斓、韵味无穷、童趣横生的写意画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彩墨变化的趣味,了解彩墨变化的规律,并用这种规律写意地表现物象,形成画面。

  2、通过学生对彩墨变化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形成知识并运用知识的探究能力。

  3、通过激发学生想像和表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墨色变化的体验。

  教学难点

  水分的控制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水分在绘画过程中比较难掌握,水分少了,显得没有韵味;水分多了又很难控制,影响画面效果。

  学具准备

  毛笔、墨、国画颜料、水、毡,每人一套,宣纸数张。

  教具准备

  国画用具和宣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喜欢做什么游戏?说一说。

  2、平时,老师喜欢用墨和颜色做游戏,老师觉得非常有意思,同学们想知道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八课彩墨游戏 。

  板书课题

  8彩墨游戏

  二、探究

  1、墨色尝试一

  交流:我们班里谁的胆量最大?(让同学们推选两名学生)选出后,继续鼓励:同学们都说你俩的胆量大,老师看看你俩的胆量是否真大,你愿意接受老师的检验么?

  让他俩各拿一支大毛笔蘸浓焦墨横着分别把两张生宣纸涂满,但笔触不能重复,这样由于焦墨干笔在生宣上的作用,就会形成斑斑驳驳的效果。

  然后再找两个学生(可以交流一下:胆量大的还有谁,欢迎他上来!)用底纹笔分别蘸红、蓝两种颜色把两张纸刷满。让学生观察。

  问:看到画面后,你想到了什么?(学生马上会说大海、水,朝霞、晚霞等)接着再问:彩和墨的变化神奇吗,有意思吗?

  2、墨色尝试二

  那么,彩墨还可以做哪些游戏呢?再找一部分同学并用大笔蘸浅墨,蘸颜色竖着涂,看谁涂的大胆,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联想到什么(远山等)

  问:还能联想到什么?

  教师用小笔蘸浓墨再在其中一张学生的色块上画上几个方格,再让学生联想。学生会马上脱口而出(高楼大厦)。

  3、墨色尝试三

  找一个学生,把宣纸放在投影仪上,拿毛笔蘸清墨在宣纸上点点,让学生大胆多点,然后再让用小笔蘸浓墨,在原来点的基础上再点。这样,浓淡墨相互同化的过程就会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幕上慢慢展现,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水墨的神起变化。

  教师适时点上几笔,使原来的点形成鸟,树木等形象,形成一幅写意画形象,让学生切身体验水墨画的制作过程。

  三、布置作业

  1、谈话交流激发想象:同学们,我们都到过很多的地方,见过好多的明山大川、田园风光。自然界中好多优美的景致,在你心中一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说一说。

  2、当学生说得兴致非常浓厚时,师话锋一转:同学们,在我们心灵深处,都隐藏了一个美妙无比的世界,如果我们用彩墨游戏的方式把它们表现出来,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好,今天我们就看谁画得痛快、饱满,谁表现得强烈。

  四、学生创作画,教师巡回辅导。

  为了让学生在作画时,保持长久的创作激情,我用一段充满激情的音乐不停播放,这样,会让学生在激情饱满的状态下创作。

  五、作业讲评。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成功的快乐,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把学生的'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及黑板两侧的墙上进行讲评。

  1、自评:找一找自己的作品,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的,怎么表现的,心情怎么样?

  2、互评:说一说你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喜欢,那里打动了你?

  3、师评;点评笔墨大胆、构图饱满、想法独特、富有童趣的作品,以利于学生以后创作,促进学生以后发展。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彩墨游戏,玩的痛快吗?我们体会到了水、墨、颜色在宣纸上的神奇变化,并运用这些神奇变化,创作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用笔墨语言把我们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这节课上的快乐吗?今后,我们要继续运用神奇的彩墨,不断创造出美好神奇的作品,来表现我们的世界,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成为传递美的使者。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黄色和蓝色的画情感体验中,提高对色彩美的认识。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和感知黄色、蓝色带给人的不同的`感受及其在画面上的运用。

  教学难点:

  黄色和蓝色的画,绘画时注意主体和背景的色彩对比关系以及同类色之间的深浅对比。

  课前准备:

  课件,图片,各种颜色的水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

  1、 出示黄色的实物和图片,提问学生的感觉。

  2、 一年四季里,哪个季节可以用黄色来表现?

  3、 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 出示课件,赏图片,并要求学生在身边的物品中寻找类似的颜色。

  2、 欣赏图片,问这些画面以什么颜色为主?给你什么感受?

  3、 在生活中用红、黄、蓝的色彩做什么?

  4、 你打算表现哪一种类似色的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1) 欣赏以其他颜色为主的绘画。

  (2) 总结其方法,尝试着去表现。

【三年美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设计11-09

中班美术教学设计11-0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7-03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15篇08-12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设计12-28

二年级美术教学设计02-11

三年级美术教学总结05-14

三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30

三年级教学设计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