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集合(4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活动方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来历,参与端午节的一些庆祝活动。同时,通过端午节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二、活动地点:教室
三、活动准备:阅读有关端午节的文章,了解屈原的故事,向家人学习包粽子,准备包粽子的`材料等。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端午节的由来
主持人: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生: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
主持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谁又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呢?
生:端午节的由来有多种,源于纪念屈原、源于纪念伍子胥、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源于纪念孝女曹娥,其中纪念屈原流传最广。
活动二:端午节说故事
主持人: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你们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吗?
生:讲述端午节故事:《曹娥救父的故事》、《屈原投江》。
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端午节的习俗
主持人: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生:有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系长命缕等。
(一)话说赛龙舟
主持人: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多媒体课件:赛龙舟)
主持人:说说你们见到的龙舟赛。
生交流(略)
主持人:端午节为什么要举行龙舟比赛?
生:爱国诗人屈原因为担忧国家兴衰,愤而抱石头投汨罗江自尽,而感动天下百姓,百姓为怕鱼儿吃掉屈原尸体,不仅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主持人:请你们分小组将心中最美的龙舟用手中的笔画出来。
小组合作画龙舟,然后进行展示。
(二)品味、包粽子
主持人:我们来猜个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肚里藏,要吃珍珠肉,解带扒衣裳。(谜底:粽子)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来个品尝粽子、包粽子比赛,怎么样?
主持人:谁来向大家介绍粽子及其包法呢?
生介绍粽子的形状、味道及包粽子的方法。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来包粽子比赛,以四人为一组,待主持人宣布“开始”后,各参赛选手,以最快的速度包,看谁包得又快又好看。
分小组包粽子,评选。
主持人:刚才我们品尝了粽子又亲手包了粽子,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活动四:端午节赛诗会
主持人: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为了纪念他,所以有人把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篇。
生朗诵:(1)《端午》唐文秀(2)《五月五日》梅尧臣(3)《端午节的怀念》
活动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爱心教育是文新校园永恒的主旋律,为扎实推进爱心教育,增强爱心教育的实效性,扩大爱心教育的覆盖面,丰富爱心活动形式,特制定此方案,旨在通过爱心教育主题活动月的系列活动来营造“放飞爱心 情满校园”的浓浓氛围,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爱心教育工程建设的实施开展营造氛围和奠定基础。
二、活动背景。
自20xx年xx月启动“爱心教育工程建设”以来,学校始终把爱心教育贯穿在校园工作的始终,并把每年的xx月份定为爱心教育活动月,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来营造爱心教育氛围,发现典型,树立榜样,全面推进学校各项工作,20xx年开展的“写爱、讲爱、品爱与爱同行”。
20xx年开展的“与爱同行 爱满校园”活动月系列活动以“教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学生爱父母”为主要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的活动月系列活动将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拓展到“教师爱学校”、“父母爱孩子”、“师生爱同伴”、并通过“六个一”活动即 “一次隆重的启动仪式”、 “一个最美爱的镜头”、“一次善举”、“一封爱的家书”、“一个爱心故事”、“一次爱心报告会”来丰富爱心教育内涵。
三、活动开展的意义。
秉承“起步文新、读书做人”的育人核心理念,爱心是每个文新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有爱有爱心,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才会变得更加真诚、和谐,校园会变得更加有人文气息和生命力,让师生在系列的爱心教育活动中体验爱、感悟爱、提炼爱、创造爱,让文新校园变成爱的海洋,让文新师生在爱心教育系列主题活动中幸福工作、快乐学习和生活,提高师生的幸福指数。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放飞爱心 情动校园”爱心主题月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与部署工作,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1、顾问:xx。
2、组长:xx。
3、副组长:xx。
4、组员:各支部委员和全体校务会成员及教研组长、党员小组长、工会小组长等。
五、实施方案。
1、宣传动员(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利用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会、校园标语、教师工作讲评会,教师QQ群;广播台播放爱心系列歌曲等形式进行爱心教育活动月系列活动,进行宣传动员。
2、全面实施阶段(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1)一次隆重的启动仪式。
利用一次升旗仪式时间,举行爱心教育主题活动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程序:主持人开场);教师代表宣读承诺书(爱学校、爱同伴、爱学生);学生代表宣读承诺书(爱学校、爱同伴、爱父母、爱老师)工会主席代表行政人员;各年级组长代表年级组教师向校长递交“承诺书”;爱心教育工程建设项目组组长进行动员讲话(仪式开始前一周做好相关准备),仪式后收集好相关资料包括活动相片上交项目组。
(2)一个最美的爱的镜头。
学生以班为单位,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用镜头拍下校内校外有关“爱”的美丽镜头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每个班最少提供一张,每个办公室至少提供一张(于xx月xx日前传给学部教育主管,教育主管于xx月xx日前审核后打包传至zz,项目组将评选最美“爱”的镜头并于爱心报告会上颁奖)。
(3)一次善举。
以班为单位,举行“一次善举”的竞赛活动,(形式内容不限,做一次好事,进行一次有爱的活动均可)活动结束后用图片加简单文字说明于xx月xx日前传给团委书记和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和大队辅导员审核后把资料打包于xx月xx日前发自xxxxxxx@qq.com,项目组将分中学学堂、丰羽学堂、润苗学堂评奖,并于爱心报告会上颁奖,同时倡议每个人都进行一次善举。
(4)一封爱的家书.
语文组利用一次作文课,指导布置学生向父母写一封感恩的家书,每班推荐两封最感人爱的家书送教学处语文组评奖(每个年级评出一封最感人的“爱的家书”),(一年级用图画卡片替代),家校部、教育主管、年级组长和班主任组织统一由邮局寄出,并倡议父母给孩子回复一封信(收集几张较好学生写信镜头和信寄出前放在一起的相片)。
(5)一个爱心故事。
全体教职员工写一个真实的自己爱学生或爱家长,爱同伴的故事(于xx月xx日前发自xx),家校部号召全体家长写一个爱学校或老师爱孩子的故事(教育处和年级组组织评选,每个班最少有一篇),每个年级组各评选一个最佳爱的故事,教育主管汇总后发至xx,项目组将组织评选并在爱心报告会上颁奖。
(6)一次爱心报告会。
通过邀请省师德楷模教师出席活动并通过PPT图片展示和讲述,展现爱教育爱学校之情;通过综合表演剧《美丽幸福母子情》展现母爱;通过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演讲爱心故事;通过对最感人的爱的家书、最感人爱心故事、最美爱的镜头的评选颁奖,营造情动校园的氛围(活动将邀请各级领导出席)。
xx月xx日前从最感人爱的家书和最感人爱心故事中选取典型的材料通过指导以各种形式在爱心报告会上展示。在xx月xx——xx日期间进行展示。
(7)根据文新学校“爱心教职工”、“爱心标兵”评选细则评选出20xx年度“爱心教职工”、“爱心标兵”。
(8)把系列活动方案、活动照片、成果制成宣传展板进行宣传;对获得“爱心标兵”的教职工进行爱心、先进事迹宣传;对典型感人爱心故事和人物组成爱心教育报告会宣讲团,利用家长学校授课时间向家长和社会宣传。
(9)小记者对爱心教育主题活动月系列活动有系列跟踪报导(xx月)。
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xx市教育局20xx深化课改实施意见及教师进修学校的艺体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把校本教研作为推进课改进程的首选策略。为强化非应试学科课程的实施效果,提高“2+1”特长培养课程的管理效果;为促进区域内教研的均衡发展,增进学校的优势互补;为解决学校和教师课程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搭建教研交流和互动的平台。
本学期区域教研工作以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为思路,以求实工作过程为目标,开创学校教育教学的新局面。特制订xx市中片区域教研活动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以区域教研为主阵地,以调动全体教师的课改积极性为前
提,以构建全员参与、合作互动、展现个性的教研平台为出发点,以研讨兴趣课堂教学与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为原则,以解决兴趣课堂教学问题为基本任务,最终实现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研活 动效益,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促进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完善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三、活动主题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突显学校办学特色
四、活动内容
以兴趣课堂为载体,依据各校师情、生情及特殊的'教育
资源,有特色地实施音乐、体育、美术等校本课程,强化学生“2+1”个性特长培养,着力探讨研究兴趣课堂实施的有效策略,开发并实施彰显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五、活动形式
观课议课,分课研讨。
定课备课---执教者先确定观课议课主题,再和本校相关教师进行课前集体备课。
观课议课---要求教师观课认真,议课主动,解决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兴趣课堂教学与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
六、活动时间
四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七、活动地点
五常市时代小学
八、承办方组织机构
组 长:王国秋
副组长:扈海霞 王丽娟 赵春玲 李志超
组 员:苑梦依 姜铁柱 王爽 刘晓雪 唐帅 李志超
九、活动安排
1、区域教研活动组织实施安排(略)
2、区域教研活动当日日程安排
十、活动相关要求
1、各校观课的领导和老师请准时到时代小学报到。
2、参加活动老师以教学课例为研究对象,就课论课,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研讨兴趣课堂教学与学校特色发展的策略。
3、各校的主管领导及承担兴趣课堂教学的教师均需参与。
活动方案 篇4
一、活动主题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活动时间
8月-11月。
三、参加对象
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学生(每项主题活动中,一位辅导教师只能辅导报送一件学生作品)。
四、活动内容
20xx年“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包括“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我的家风故事”“英雄在我心中”。
(一)“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
组织中小学生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民族文化、历史典故、神话寓言等经典读物,开展诵读和主题演讲,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奖项设置。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每个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项奖项名额按实际评选结果核定。
报送数量。各县市区每组别推荐作品各3件,开发区分局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市少年宫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有关直属学校可根据本校所处学段推荐作品各1件。
(二)“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墨香书法”
积极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
奖项设置。设小学硬笔组、小学毛笔组、初中硬笔组、初中毛笔组、高中硬笔组、高中毛笔组,每个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项奖项名额按实际评选结果核定。
报送数量。各县市区每组别推荐作品各5件,开发区分局每组别推荐作品各3件,市少年宫每组别推荐作品各5件,有关直属学校可根据本校所处学段和书法组别分别推荐作品各1件。
报送时间:20xx年10月15日前报送书法作品。
报送要求:报送时要在作品背面标明作者姓名、学校、学段、组别等信息(信息标注不明确,无法参与评选,视为自动放弃)。
(三)“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寻访红色足迹”
要充分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研学实践基(营)地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加深对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
奖项设置。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每个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项奖项名额按实际评选结果核定。
报送数量。各县市区每组别推荐作品各3件,开发区分局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市少年宫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有关直属学校可根据本校所处学段推荐作品各1件。
(四)“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小小传承人”
各地各校要组织中小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掘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并动手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产品(表现形式不限),争做非遗的小传承者。通过传承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
奖项设置。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每个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项奖项名额按实际评选结果核定。
报送数量。各县市区每组别推荐作品各3件,开发区分局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市少年宫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有关直属学校可根据本校所处学段推荐作品各1件。
(五)“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我的家风故事”
鼓励中小学生熟记自己家族中的优良家风故事,通过征文、演讲、主题班会、微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孝顺、坚韧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的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奖项设置。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每个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项奖项名额按实际评选结果核定。
报送数量。各县市区每组别推荐作品各3件,开发区分局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市少年宫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有关直属学校可根据本校所处学段推荐作品各1件。
(六)“少年传承中华美德”之“英雄在我心中”
通过宣传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阅读英雄革命家书,走访革命后代,引导学生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传承和弘扬无私无畏、精忠报国的英雄精神。
奖项设置。设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每个组别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项奖项名额按实际评选结果核定。
报送数量。各县市区每组别推荐作品各3件,开发区分局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市少年宫每组别推荐作品各2件,有关直属学校可根据本校所处学段推荐作品各1件。
五、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是20xx年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对系列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协调,统一部署,层层动员,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注重导向,严格把关。
各地各校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确保申报作品能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做到作品主题鲜明,思想观点正确,内容健康向上,上报的作品能代表本地水平。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地各校要广泛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电子显示屏、校报校刊、微博、微信,以及本地主流新闻媒体,对“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各地各校活动开展情况持续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
(四)积极参与,推新荐优。
各地各校要主动搭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系列活动。组织评委对每一个专题活动进行评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并按照上报指标,按时上报学生作品参与市级评选。
【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活动方案(经典)01-14
活动方案(精选)11-19
活动方案[经典]01-04
活动方案(精选)02-05
[经典]活动方案02-24
活动方案07-29
活动方案(经典)12-26
活动方案[精选]05-31
(经典)活动方案03-27
活动方案(精选)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