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教学设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2 09:58: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难点

  1、文言知识积累、学法探索。

  2、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书标题]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三.重点字

  拼音——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哂,音shěn相,音xiàng铿,音kēng沂,音yí喟,音kuì雩,音yú冠,音guàn

  实词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等,虚词注意它的用法。注意特殊句式的句子。

  重难点解决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字词句,通过研讨解决困惑。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课文。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

  摄:课文注释说“夹、迫近”,二者意义差别较大,不宜并选,选前一个义项即可。因之:之,指代师旅。亦:副词,这里有“只是”、“不过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认为。这一句省略了成份,还原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如,如果。或,有人。尔,你们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句,即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用。

  四、指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教师点评,掌握重点知识:

  (一)、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顺序和现代汉语不同

  1、 不吾知也

  2、 毋吾以也

  3、 则何以哉?

  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

  1、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 何陋之有?(《陋室铭》)

  5、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6、 唯利是图(成语)

  寻找规律和方法:

  1、 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 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二)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的'词

  1、 吾一日长乎尔

  2、 乎大国之间

  3、 异乎三子者之撰

  4、 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尔”的用法

  1、 子路率尔而对曰

  2、 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尔:代词,你

  (四)、翻译学过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

  1、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 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五)、翻译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准则

  复习学过的知识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

  2、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六)、翻译下面句子,注意“与”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与:语气助词

  复习学过的知识:

  1、 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2、 遂与外人隔绝与:和

  3、生三人,公与之母与:给予

  (七)、翻译下面句子,注意加点词的用法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练习:指名学生口头翻译下面的句子,特别要注意关键词。

  1、 居则曰:“不吾知也。”

  2、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3、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 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6、 何伤乎?

  7、 吾与点也。

  8、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五、学生讨论:

  1、 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2、 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1、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

  2、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六、思考并回答:

  (1) 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 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3) 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学生交流作业中的问题答案并发言。师生明确。

  1、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2、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3、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4、 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附:板书设计

  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哂之(以其言不让)

  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生活气息,探究富有生活情趣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理解、鉴赏:

  1、课堂导入:请一个学生模仿班里某位同学的言谈,其他同学来猜,并分析这位同学言谈背后的情态或性格特点。

  2、诵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课文,概括四个学生的志向分别是什么?从其言谈中能看出怎样的性格来?

  四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三处短短的对话,非常鲜活地刻画出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率尔",把直率鲁莽的子路表现得准确到位,而后两处对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位谦虚谨慎、平易谦和的彬彬君子。

  写曾皙较详细,先用"鼓瑟希"来渲染师生间融洽随意的生活气息,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曾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情趣高雅,淡泊功名,"铿尔,舍瑟而作",寥寥六字,而人物从容有礼的精神气质便跃然纸上,鲜活生动起来。

  3、曾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案范例一:曾皙的言志与其它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答案范例二:曾皙言的志,抒发的是春风沂水的情怀,实际上是人生的一种艺术审美境界,是人际

  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不愿求仕的心态。"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许曾皙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二、发现、探究

  1、读写结合

  (1)、读完本文,你心中浮现出怎样的孔子形象?课下完成此篇随笔。

  本文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孔老师平和宽厚、深谙教育艺术的智者形象。如开头,

  老师用温和自谦的话创造了师生间轻松亲切活跃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能畅所欲言,表现了孔老师和蔼可亲,开明可敬的精神品格。

  又如对学生评价:有的直接评价,有的不加评价,背后都能读出孔老师的鲜明形象来。对子路,孔子是"哂之",并批评他"其言不让",不懂得谦让;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都比较肯定,但认为他们过于谦虚了。孔子对曾皙的人生理想听了之后表示赞同,而不加评价,一来避免直接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强加于人,表现了一位大教育家的风范;二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弟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自受启发,自我领悟。一位关心爱护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进而因材施教,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好老师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2)、用诗意语言,形象地口头再现曾皙的一番话,并以《我理想的课堂情景》或《我向往的生活场景》等为题,写百字小短文。

  2、活动设计

  (1)、把本文设计成一个小舞台剧,可添加一些适当的情节,如能演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那说明你已深得文章精髓。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理想、追求等,全班可以开展小型演讲或辩论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观。

  3、专题研究

  (1)、课下阅读《论语》中关于师生对话的篇章,小组合作探究专题:孔子教育艺术之浅见。

  (2)、比较阅读必修选修课文中涉及人生追求和选择,人生梦想和志向的课文,探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生追求持何观点、态度?如何联系自身?

  必修课程中《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谈的是人生追求和选择,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课文我们读出了儒家积极向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和民族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生追求和选择,从《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读出了道家遵循内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和选择。这可以和高考对接,如07年作文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理解: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3

  【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学习重点古诗文的诵读和欣赏,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各组成员分别活动,由分担角色朗读上升到扮角色表演。活动的原则是:由读到演,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在读中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在表演中体会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进而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气质和风范。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对话语言,分析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3、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魅力。

  【学习重点】

  通过语言和简单的动作描写展示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文中重要的词语和特殊句式。

  【学习方法】

  反复诵读,分角色朗读,从体会作品语言着手,分析人物性格。

  学习过程:

  一、夯实基础,积累有关常识。

  (1)(以邀请嘉宾的形式展示出孔子的画像,然后借机介绍孔子和《论语》)

  内容:智者、仁者——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思想宝库——《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2)文化常识抢答巩固:(幻灯片)

  孔子,名_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鼓励人们_____,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_________体散文集,是记录__________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合称为“四书”。

  明确: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代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孔子的教学魅力。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并把原句读出来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并在课本上标出。

  哂()莫()俟()铿()

  沂()冠()雩()喟()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并说出原句)

  率尔:哂:知方:

  撰:喟:与:

  2、再读,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1)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幻灯片)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毋吾以也(省略句)

  则何以哉 (宾语前置)

  加之以师旅(状语后置)

  (2)学生结合注释阅读课文,教师答疑,帮助学生疏通文意。

  (3)思考并讨论问题:

  ①从内容来看,这一段对话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围绕谈“志”展开。

  ②你能理出这篇文章的思路吗?

  明确:问志————述志————评志

  3、品读,把握性格,感受魅力。

  根据课文对话及简单的动作描写,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小组分角色朗读,用现代语言演绎现代版的“孔子讲学”情景。)

  问题1:从弟子的述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子路——强国冉有——富民

  公西华——以礼治邦曾皙——春游图

  问题2:根据课文对话及简单的动作描写,分析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幻灯片)

  子路:冉有:

  公西华:曾皙:

  孔子:

  明确: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

  子路:直率自信,粗疏鲁莽。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

  孔子:热情严格,谦和亲切。

  问题3:孔子对这4人的回答态度是怎样的?用一个字来回答。

  子路——哂冉有——赞

  公西华——惜曾皙——与

  问题3:孔子为什么“哂由”“与点”?从中可以看出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明确:

  哂: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补充:《礼记曲礼上》规定“长者不及,勿谗言。”这就是说在长者面前,如不问及,是非礼的,所以受到孔子的哂笑。这种形式的主动发言,并不被孔子所提倡。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与点:曾点描绘了一幅“暮春咏归图”,是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是太平盛世的一个缩影,人们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的和谐社会理想生活

  问题4:为何是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明确: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小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末期,曾点能对古礼作如此具体生动的描绘,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这在孔子看来是十分难得的彼得我心者,因而内心狂喜而情不自禁地喟然赞叹了。孔子不满子路,是因为他“非礼”;赞赏曾皙是因为他懂得古礼。礼与非礼乃是儒家人生理想中的首要问题。

  4、小组分角色表演“孔子讲学”情景剧,并作出评价。

  三、谈学习感受。

  在你心目中,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的课堂有什么特点?你喜欢这样的课堂吗?

  学生自由发言

  四、朗读下列经典名言并达到背诵。

  (学生齐声朗诵以下经典名句,深刻领悟古代大教育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诲。)

  (幻灯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结束语: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的教育场景,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这,就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无穷魅力,也是孔子这位大教育家的无穷魅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2、体会孔子的思想

  3、掌握“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在文中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2.难点: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射雕英雄传》第三十回

  只听他读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读得兴高采烈,一诵三叹,确似在春风中载歌载舞,喜乐无已。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那书生听她这般牵强附会的胡解经书,不禁哑然失笑,可是心中也暗服她的聪明机智,笑道:“小姑娘果然满腹诗书,佩服佩服。你们要见家师,为着何事?”

  北宋开国宰相赵普说过一句名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论语》中的另一名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二、自主学习:

  1、孔子与《论语》

  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曾任鲁国司寇,受人排挤,携弟子周游列国,晚年返回鲁国专心执教。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为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编。《论语》善于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本文就是如此。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492章,12700字。

  2、“四书”、《五经》、六艺。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六艺: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命理)六种才艺。

  3、注意读音

  俟sì莫mù甫fǔ哂shěn相xiàng铿kēng沂yí喟kuì

  雩yú冠guàn

  4、根据内容,课文可划分为几个段落?试用简洁的语文概括段意。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二、合作赏析

  第一部分

  1、孔子在问什么?

  (明确:问志)但他有没有一上来就问呢?而是先用温和的话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子的话讲了两层意思:1.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你们大,你们就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2.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该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循循善诱。

  2、孔子这样出场给你以什么印象?

  态度和蔼,思想明智等

  第二部分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曾皙很潇洒、淡泊功名、高雅。

  在老师问到别的同学的志向时,他正在弹瑟。当老师问到他时,他“鼓瑟希”“舍瑟而作”,表现其从容有礼。前边三人谈的是安邦定国的大事,唯独他讲得是玩乐,表现其淡泊功名。

  第三部分

  1、孔子为什么笑子路?

  (因为他不谦让,不合礼)以笑代责,既是善意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从中能看到孔子对学生怎么样呢?(爱护、尊重)

  对冉有和公西华谦虚的态度,孔子是欣赏的,因此他不但没有笑他们,反而充分肯定了他们的才能。尤其对公西华的才能,孔子是深信不疑的。他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从中又能看到孔子对自己的学生怎么样呢?(了解)

  2、孔子对四弟子述志的态度怎样?

  子路——哂之。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子路:并没有否定子路治理“千乘之国”的才能,但他认为子路的谈话的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孔子“哂之”。

  冉有——叹之。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冉有: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没有评点,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孔子叹之。

  公西华——惜之。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对公西华: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孔子惜之。

  曾皙——与之。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A、曾点的话给人们描绘了一幅“太平盛世”图,图中的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大同和谐社会。曾皙所表达的正是孔子所期望的境界。所以“与点”!

  B、孔子一生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但到处碰壁,不为所用,晚年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曾点“不求为政”之意正合孔子恬退避世之心,故孔子“与点”。

  C、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回答吧。

  “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

  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

  4、这篇文章写了哪些人呢?你之所以会记住人物,是因为什么呢?(性格鲜明)那么文章是通过哪些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呢?

  (语言,动作,神态)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一、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

  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我们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态度的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番事业。

  二、文章还写出了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可亲,善于启发和诱导的特点。

  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的关心与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委婉的批评。因为“治国以礼”,所以他不满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清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五、归纳总结

  孔子是主张入世的,他鼓励弟子学以致用、为国效力。现在,我们很流行说“自我”、“个性”,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将来实现自我价值。但个人是脱离不开社会的,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必须投身到社会实践中为社会做贡献。换句话说,学习一定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只有目标明确了,动力才会更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疏通字词,了解文意,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讲授课文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分析上,从而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更好地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列举所知道的孔子的名言(用投影显示),导入新课: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下来,不断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得怎么样呢?”

  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坦荡,小人永远局促忧愁。”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0、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1、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能在一起相互谋事。”

  这些是孔子两千五百多年前留给我们的教诲和启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孔子以及《论语》的有关文学常识。

  1、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

  2、《论语》是体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它和、、合称“四书”。(参考答案: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孟子》、《大学》、《中庸》)

  二、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

  三、学生接力翻译,老师提示有关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那么(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别国)以师旅加之”。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

  唯求则非邦也与?——(难道)求(所言之事)就不是国家(政事)吗?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如果)赤(只能)做小事,谁能做大事呢?

  四、自由朗读全文,并翻译全文:

  五、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孔子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学生应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孔子点评

  六、布置作业:熟读、背诵课文,能翻译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翻译: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集体背诵。

  二、结合书后练习一,分析课文: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讨论: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三、集体朗读课文。

  四、讨论课后练习二、三。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6

  一、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书标题]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幼年丧父,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当作圣人。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旁陪伴长辈,叫做诗坐。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后人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思路结构: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1、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2、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3、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四、思考并回答:

  1、第一段写孔子启发诱导学生言志。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了孔子在教学上哪些态度?

  明确: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对他的学生说,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们大,你们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这反映出孔于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教育学生时,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2、第二段写弟子述志。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师生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明确: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明确: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明确: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3、第三段写孔子评志。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明确: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三个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育志的内容,孔子赞成子路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故哂之。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4、这样看来,孔子是肯定他们三人的治国方略,相信他们的治国才能的,那为什么他要说:“吾与点也”呢?

  明确: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但是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由于到处碰壁,孔子自然也会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就很突出。《论语公冶长》中有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孔夫子既然懂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晚年深感自己的主张难以推行,以为诸侯们已经“舍之”,面对这样的现实,就应该“藏”了。孔夫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所以说“吾与点也”。从政治国的路没有机会走,那就和人办教育吧。“浴乎沂,风乎舞雩”,和学生一起“咏而归”,倒也很潇洒。所以“不求为政”的曾点能得到孔子的赏识。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课文中的孔子又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比较苦闷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平时我们景仰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7

  教学设计说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自主赏析中第一篇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基于此,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并结合必修一的名著导读,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由点到面再回归到点的过程,即深入文本——拓展延伸——回归文本。

  本文记述了孔子与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向、性格,表达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也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之作。文章在阅读上难度不大,关键是课前准备环节一定要充分。可以在课前一个星期让学生搜集整理有关《论语》的篇目,我将其中的内容归类为四个部分:学习篇、教育篇、礼乐篇、仁德篇。学生课前可以自主阅读并查找难于理解的字词,是为准备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学习重要字词句,并能在熟读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其次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小组合作讨论为主,围绕:“夫子何哂由也?”及“吾与点也”两个问题进行研讨。事实证明,通过课前对《论语》的了解及课堂讨论,学生完全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加深了对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的理解。有的学生甚至把曾皙的“春日沂水图”转化成了一段诗情画意的小短文,指出了曾皙描绘的是一种天下和谐太平图,赢得了热烈地掌声。最后,回归文本,找出文中涉及到的“礼乐”,比如年龄大小排序、曾皙鼓瑟、春日沂水图等。布置课后作业《论语》的读后感,加深学生的`思考。有学生写到,聆听孔子,是在聆听一场语重心长的教诲。阅读一本深沉而温和的书,体味一种神秘而感人的文化……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千年的话语却与和谐社会如出一辙,聆听孔子,原来也是现代人向原始虚心的借鉴……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普遍反映拓宽了视野,感到学而有用、学有所得,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传统文化中习得了为人处世之道、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比、俟、哂、喟。

  2、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4、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孔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2、能够基本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星期你们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有什么感受呢?(众说纷纭,了解《论语》)

  二、诵读感悟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在诵读中落实有关词语。

  重点词句(幻灯显示)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2)、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要前置,即,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4、从文中找出比、俟、哂、喟并指出含义

  三、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2、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补充资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四、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1、夫子为何“哂之”?

  明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由此引导学生对“礼乐治国”思想的理解。

  【相关链接】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记》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礼记·乐记》

  (3)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

  (5)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6)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论语·乡党》

  (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10)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11)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2、夫子为何“与点”?

  明确: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补充资料】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2)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3)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

  五、回归文本

  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礼乐”的细节

  明确:按年龄排序

  曾点鼓瑟推测瑟之内容(和谐)

  舍瑟而作彬彬有礼

  春日沂水图

  六、课堂小结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希望我们能够感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经典,感悟生动。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学习《论语》的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问志——言志——评志

  礼乐治国——以礼治教

  九、教学反思

  选修课的教学在内容上要比必修课更深入一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激发对《论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特别是课前预习,学生查找了大量有关《论语》的资料,并进行整合。利用工具书自主翻译、自主理解。我仅布置任务,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期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解文章。当然,作为一节选修课,内容很多,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在这堂课能够了解什么是“礼”“乐”,理解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学有一得,这节课就值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和孔子的思想。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学习重点:

  1、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2、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学习难点:

  理解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仁与礼的学说: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礼已名存实亡。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论语》记载,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对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虽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所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着眼于"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等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他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

  逻辑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了"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包含了逻辑证明的初步意识。孔子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孔子还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

  美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他的仁学基础上,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就要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他力图发挥文艺的特殊社会作用,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把文艺作为唤起人们自觉行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力求使人们对行仁不但"知之"、"好之"而且"乐之"。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他主张"尽善"、"尽美",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是同一的。孔子还要求"美"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礼",为维护礼服务。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历史地位: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二)《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曾为《论语》作注释,名为《论语集注》,是比较通行的读本。全书主要内容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解释下列熟语,感悟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二、诵读感知(诵读方式可灵活多样)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再读,读懂语意。

  3、三读,读出人物性格。

  4、四读,读出情感和语气。

  三、梳理归纳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全文,并标注出有疑问的地方。

  2、组内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并归纳出重要文言现象。

  (1)请标注出“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请结合课后“探究讨论”第三题,总结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

  以:

  因:

  (3)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结合以前学过的古文,归纳出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四、品读赏析

  1、自由品读,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

  2、分角色朗读,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

  3、其他同学对朗读进行点评,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全班齐读,共同感受文中的氛围。

  五、合作探究

  1、孔子为什么哂笑子路?

  2、孔子为什么会“与点也”?又为什么要“喟然叹”?

  六、课后反思:

  七、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批文入情赏析法;

  2、知人论世。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1、从文本出发,批文入情、知人论世。

  2、赏析要能举一反三。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文论七则》中,我们知道郑板桥喜画竹子,根据他长年的创作实践,总结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但艺术创作是如此顺序,阅读作品要“批文入情”却应该是反方向。今天,我们就从手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眼中之竹来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师生互动

  (一)眼中之竹——你最喜欢谁?(分析人物形象,概括性格特点)

  1、请几个女同学用现代汉语的方式表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请同学点评表演(提醒同学注意“侍坐”二字)

  3、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形象,请加以分析概括。

  4补充资料:

  (1)子路:

  A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

  子曰:“不知也。”

  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指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不知其仁也。”

  B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讲,说先生于子路,每下毒手。

  (2)曾皙:

  A “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矣。”——《孟子》

  B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死时,曾皙曾“依门而歌”。

  (3)冉有:

  孟武伯问:“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指担任县长或总管),不知其仁也。”

  (4)公西华:

  孟武伯问:“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指接待外宾办理交涉),不知其仁也。”

  (二)手中之竹——编者最推崇谁?(人物形象塑造,写作意图)

  1、请几个男同学分角色朗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体会人物形象塑造

  (1)直接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

  (2)间接描写

  3、写作意图

  (1)提醒《论语》的编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可能是谁?

  《论语七则》中,对谁称“子”

  (2)知人论世

  (三)眼中之竹——孔子最欣赏谁?(治学时的`知人论世)

  1、孔子最欣赏谁

  (1)文中孔子的判断依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孔子的思想观:

  A仁

  B礼

  C仁与礼的关系: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宰予欲改三年丧制,孔子便斥之为“不仁”,原因即在于此。

  礼的本质内涵是仁

  2、曾皙为人

  3、子路为人

  (四)总结

  1、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庄子渔夫》

  2、对下联:

  诲人不倦万代宗师

  学之不厌千古贤人

  横批:教学相长

  3、推荐阅读书目:

  (1)南怀瑾《论语别裁》

  (2)于丹《论语》

  (3)鲍鹏山《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10

  课文简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本章以“言志”为主线,体现了孔子及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论语》中师生“言志”“论志”的记录非止一章,但本文的“言志”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判断、为政之道等多方面内容,内容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思考空间,故长期以来为人所重。同时,文章对人物的语气、表情、动作的描写简洁传神,也颇具文学价值。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学会从语言入手读通读懂文言文。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梳理文章段落大意,划分内容层次,整体把握文意。

  3、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文章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想象品味“沂水春风图”所传达的和谐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

  4、文化传承与理解:比较分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提升文言阅读素养;分析人物性格和志向,探讨孔子之志和儒家思想,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难点

  从“吾与点”出发探讨孔子的志向,加深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正式开启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的学习。请同学们看教材第一单元目录和单元导引。可以发现,本单元所选文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史书重要选段,可以引领我们去探寻中华文明之光。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观点的一部经典,古人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初中时我们曾学习了《论语》十则,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篇幅最长的一章,也是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研读这篇文章,进一步了解、探寻儒家思想。

  二、题解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先进》篇,标题为后人所加。

  1、“侍坐”意即“在尊长旁边陪坐”。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年龄不同,性格也各有差异。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即文中的“由”,当时约51岁。子路很勇敢,63岁时是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发生内乱,孔悝被劫持,子路知道消息,马上赶往京城救难。到了城外,遇到卫国大夫高柴由城内逃出,高柴劝子路不要进去,子路说:“我拿孔悝的俸禄,就应该救孔悝的难。”进城后被杀。

  曾晳,名点,字皙,即文中的“点”当时约39岁。他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为“曾子”。平时所说的“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即文中的“求”,当时约31岁。冉有有治国才能。鲁国的大夫季康子问孔子:“冉有可以从政吗?”孔子说:“冉有多才多艺,从政有什么不可以的?”季康子就请冉有辅佐自己。鲁哀公十一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有力排众议,率领鲁国军队抵抗强敌,获得了胜利。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即文中的“赤”,当时约18岁。据《论语》记载,他衣冠整齐,生活从来不马虎,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应对得体。孔子说他“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他可做一个很好的外交官。

  三、听读正音,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先听老师通读一遍课文,听的过程中用红笔将生僻字的读音标注在课本上。

  特别要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

  曾晳(xī)哂(shěn)舞雩(yú)铿(kēng)尔

  小相(xiàng)比(bǐ)及冠(guàn)者喟(kuì)然

  2、听读完一遍之后,你认为这篇文章大概在讲什么?

  明确:孔子和四名弟子畅谈人生志向。

  四、逐段细读,把握文意

  接下来,我们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一起疏通文意。在此过程中也要训练文言文阅读的“推断意识”(学会借助字形、语法、成语、句式等推断词义)和“整体意识”(联系上下文语境读懂词义、句义、段落主旨)。

  注意以下文言知识点:

  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一词多义

  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形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以

  1。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2。毋吾以也认为

  3。则何以哉用

  4。加之以师旅用

  与

  1。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同

  2。唯求则非邦也与?同“欤”,相当于“吗”

  乎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比

  2.摄乎大国之间在

  3.异乎三子者之撰和、跟

  4.浴乎沂,风乎舞雩到、在

  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

  3。鼓瑟希,铿尔。。。的样子

  4。尔何如你

  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会同,端章甫穿礼服,戴礼帽

  鼓瑟希,铿尔弹奏

  三子者出,曾皙后最后走出

  冠者五六人戴帽子

  浴乎沂,风乎舞雩吹风;乘凉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符合礼仪的行为准则

  赤也为之小,小的国家

  孰能为之大?大的国家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不吾知也

  毋吾以也

  则何以哉

  (2)状语后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以吾一日长乎尔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选六名同学分角色共同完成课文的朗读,其中一人旁白,五人角色朗读。读的过程中注意要尽可能贴近人物的身份、语气、动作。通过朗读,一方面进一步熟悉文本,也为进一步思考探究做铺垫。

  二、问题探究

  上节课我们读通、读懂了文意,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将针对文本中的几个问题作深入研讨。(以下问题已呈现在学案上)

  思考1:全文围绕着哪个字展开?文章的逻辑层次是什么样的?

  明确:围绕“志”展开。大致逻辑层次是:问志——述志——评志。

  思考2:四位弟子的人生志向和孔子对他们表现出的态度各是什么?你更认同谁的志向?(完成下表)

  人物回答问题时的'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的态度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人物动作、神态、性格特点志向孔子态度

  子路“率尔而对”

  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侧重“强兵”哂之

  曾皙谨慎小心,谦虚退让“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侧重“富国”

  冉有谦恭有礼,娴于辞令。“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侧重“礼仪”

  公西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洒脱高雅从容淡定“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沂水春风图”与之

  思考3:孔子为什么“哂”子路?如何理解“其言不让”?

  可参考以下内容: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侍于君子(长者),不顾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

  “四子以子路为年长,自当先对,但亦当顾望,不得急遽先三人也。”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论语季氏》

  明确:“其言不让”更多的是说子路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不够谦让,而不是说他的志向。

  思考4:用现代汉语描绘曾点的所说的“沂水春风图”。并结合下列文段说说孔子为什么“与点”?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第五》

  总结:

  孔子赞赏曾皙之志,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子路等人的说法。事实上就治理国家而言,子路讲的是“不挨打”,即“强兵”;冉有讲的是“不挨饿”,即“富国”;公西华讲的是“知礼节”,即“文明”,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而曾皙讲的是“幸福”,是终极目标,富强、文明的终极目标是人民的幸福。目标重要,过程同样重要;既应敢于承担,又要谦逊礼让——这就是孔子的态度。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想要重整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秩序,而曾皙说的正是礼治下的太平盛世的图景,是治国的最高境界。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

  课下任务:

  5人一组,将本文改写成一个课本剧。要求用现代汉语,且与原文尽量保持一致。下节课抽选一到两个小组在课堂上表演。

  第三课时

  一、课本剧表演

  抽选1—2个小组表演课前编写和排练的课本剧,表演完之后其余学生要做点评。

  (设计意图:表演过程中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对学生完成全文背诵任务也有帮助。)

  二、各言己志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了孔子及其四位弟子的志向。纵观古今,很多仁人志士都曾在年轻时候立下过志向,比如杜甫心存“致君尧舜上”的志向,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袁隆平立志让全球无冻馁之人。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分享一下,请同学们畅所欲言,各言己志。

  三、完成同步练习题(见《同步练习检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11

  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名,字,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思想核心是,政治上主张,鼓励人们,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体散文,是记录的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孔子及其弟子。

  二、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

  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赤也/为之小

  三、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们。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

  则何以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由于。

  四、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五、研讨性学习

  1、 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 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哂之

  冉有:谦虚——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惜之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游玩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回答,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回答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论。

  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点的回答吧。

  “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便上去的地方吗?

  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看来,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这样的弟子,又怎能不博得老师的赞赏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12

  教学理念:

  本课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一篇赏析范例,课下有详细的注解,《新课标》也主张在选修部分,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内容和文字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散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因此我把本文的文句疏通和文言知识分类整理教给学生,要求在预习时把存在的困难加以记录,教师在第一课时补充和归纳总结,并梳理文章内容。在第二课时,根据课堂回顾做针对性的检查和指导,达到落实基础知识的目的;然后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文本,通过三个问题的设置,初步把握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之后通过讨论和教师补充、追问等形式进一步了解孔子的志向,这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分析教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一篇文章。本文选自《论语?先进》篇,是《论语》中篇幅相对较长的一篇,它主要表达了儒家的治国理想。首先,课文中字词句的疏通,是深入理解文本的前提。其次,本文的主题是言志,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由“问志”——“述志”—“评志”三部分组成。其中 “述志”部分是重点,“评志”部分是难点,即孔为何“哂由”,又为何“与点”, 孔子的“志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孔子及《论语》;

  积累本文中的文言词语、句式,疏通文意;

  梳通课文内容,了解四子的志向,理解孔子的评价;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及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对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三个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进行理解和分析,达到对文本知识有效掌握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曾皙和孔子志向的学习,树立自我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文意,理解孔子“礼治”的思想。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观。

  一、导入:

  1、课前导入:播放歌曲视频《孔子说》。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迅速从课间回归课堂。)

  2、课堂导入:宋代诗人米芾的诗:“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宣言吧: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圣儒的《论语》,从节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领略圣人的风采。

  二、三维目标展示: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目标,使学生明了教学思路、教学意图。)

  四、检查预习——你是我的眼

  步骤:

  1、学习小组以组为单位提问。

  2、教师总结问题,并重点解难。

  3、集体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借学生的眼看他们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作针对性指导;梳通文意、感知文本内容。)五、合作探究——元芳,此题你怎么答?

  曾经有一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十年寒窗苦,初战败北落孙山;有志能通天,重整旗鼓夺魁元。”说的是人要有志,就可以拔开云雾见天日。黄巢铮铮誓言“他年我若为青帝,报得桃花一处开”,人要有志,孔夫子也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有了志,就可以“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他们的志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探讨。

  1、熟读全文,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孔夫子给他的四个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主题班会课,你知道孔老师四位高徒的志向分别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弟子的志向,为理解孔子的形象做铺垫。)

  2、孔老师是怎样评价四个弟子的志向的?(用原文回答)从文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设计意图:理解孔子的评价,把握孔子的性格形象。)

  3、曾点向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用原文回答)这种生活状态寄托了他什么样的生活理想? (设计意图:理解曾点的志向,为下面理解孔子的治国理想做铺垫。)

  (总设计意图:1、根据课文内容,由浅入深,从学生的志向到课文的主题逐渐引出孔子的治国理想,为下面当堂检测做合理铺垫;2、让学生全员参与,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展现课堂的主体的积极作用; 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目标回扣:

  教师小结课文内容

  1.回顾目标

  2.小结内容: 让我们慢慢打开这幅画卷:冰河融化,草长莺飞,春暖花开,身着美丽轻薄的春衫,约几个知心好友,带几个烂漫孩童,在清澈的小河沐浴戏水,在高高的台上享受习习春风,带着清爽,在夕阳暖暖中,踏歌而归。 曾点所言说出了人心最平淡最朴素最适合人性的活法。前三者兴国安邦的用让那个华贵理想,曾点的志向有如邻家女孩,亲切平常,不施粉黛,有如平淡流年波澜不惊。咏而归的闲适,舒张人性的散淡。曾点的理想举重如轻,他符合孔子社会理想。

  七、当堂检测:

  《颜渊季路侍》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第五》)

  1、翻译这篇短文。

  2、结合短文,说说本文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社会理想。

  (设计意图:通过当堂检测,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曾皙和孔子的治国理想,使学生的思想境界更加开阔。)大同境界。政治清明,国泰民安。

  这里有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为思想家孔老夫子,他博大精深,如金声玉振,如万仞宫墙;我们还看到了作为教育家孔老夫子,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堪称万世师表。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读百篇也其义自现,要精通论语,既要纵读百变,还要横读百篇,今天我们读背论语,就是让孔子的精神在我们精神的原野里长成一株开花的树。

  八、拓展延伸:

  孔老师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支军队可以失去他们的主帅,但是一个人却不可以失去自己的志向。的确,“人无志则不立”,一个人假若没有远大的理想,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比照孔老师的学生,身为学生的你们,有什么样的人生规划,请同学们畅谈自己的志向,并说说,你会为之如何奋斗。

  (设计意图:及时拓展延伸,由孔子学生的理想,到孔子的理想,水到渠成,让学生谈自己的理想,落实情感目标,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得以升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1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一、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3、能够较准确地翻译全文。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总结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体会其为政的观念。

  审美鉴赏与创造:进入情境,分角色朗读,分角色翻译,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

  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1.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句义;

  2.从四名弟子的言行中总结其不同的性格特征,体会其为政的观念。

  3.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论语》中的篇章,有了一定的基础,课前自学,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文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导入:播放歌曲视频《孔子说》。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迅速从课间回归课堂。)

  2、课堂导入:宋代诗人米芾的诗:“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孔子以前,既无孔子;孔子之后,更无孔子。孔子孔子,大哉孔子!”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宣言吧: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今天我们一起来拜读圣儒的《论语》,从节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领略圣人的风采。

  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1.了解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了解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特点:①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

  ④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⑤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4、题解

  “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题译: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从孔子坐着。

  三、诵读感知(整体感知)

  1.录音或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2.引导学生正字正音,齐读,把握字音和节奏。

  重点字词读音及句读:

  曾晳(xī)哂(shěn)舞雩(yú)铿(kēng)尔

  小相(xiàng)比(bǐ)及冠(guàn)者喟(kuì)然

  3.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结合注解整体把握文意。

  (讨论交流后,教师点拨。)

  点拨:本文记叙的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文章先写孔子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再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等人谈自己的志向,最后写孔子对他们志向所作的评论。孔子问志,四个学生的'回答,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的。

  四、掌握字词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重点字词句,写成纸条,教师有选择地采用实物投影的方式,由写纸条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重点字、词、句加以讲解,教师点拨、纠错。教师可适当提示下列重点字、词、句(在课文注释“基础”上补充,投影)。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侍坐:陪侍孔子坐着。侍,在尊长旁边陪伴服侍。“侍坐”二字表现了师生关系的亲密无间,为下文的对话渲染了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子曰:子:指孔子。这是孔子的弟子对孔子的尊称。

  “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以:因为。一日长乎尔:比你们年纪大一两天。一日,一两天的意思,作“长”的状语。长:年纪较大。乎:介词,同“于”,这里表比较,可译为“比”。下文中的“乎”,除“何伤乎”一句的“乎”是疑问语气词之外,其余都是介词。尔:代词,你们。

  毋(wú)吾以也。没有谁任用我了。毋:代词,表无指,没有谁。在句中作主语。以:动词,任用。这是个否定句,代词宾语“吾”置于动词之前。课本注对这一句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这里采用的是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说法。

  居则曰:居:平居,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同“辄”,副词,往往,总是。这句主语是“你们”。

  不吾知也。’知:了解。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如或知尔,如或:如果有人。如:连词,如果。或:无定代词,有人。则何以哉?”则:连词,那么,就。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以,动词,用。○这一层记述孔子问志,表现了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他先从自己谈起,把师生摆在同等的地位;“一日长乎尔”的说法,又充分表现了他的平易近人,谦逊和蔼地对待学生的态度。“居则日”一句,反映出他对学生平时的思想动态了如指掌。

  子路率(shuài)尔而对曰:率尔:轻率地。尔,助词,用作修饰语的词尾。对:回答。在古汉语里,“对”一般指对上级或尊长的回答。○“率尔”一词生动地写出了子路爽朗而又缺乏谦让的性格。“千乘之国,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这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乘: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这里指四匹马拉的战车。摄乎大国之间,摄:夹。乎:于,在。加之以师旅,加之:加在它上面,指侵犯它。之,指千乘之国。以:介词,用。师旅:指军队,古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因之以饥馑(jǐn),因:动词,继,接续。之:代词,指“师旅”所进行的侵略战争。饥馑:指灾荒。五谷不熟为饥,蔬菜不熟为馑。这句直译是:又把饥荒年岁接在战争之后(加给它)。由也为之,由:子路自称其名。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也:语气词,用在主语后表提顿。为:治理。比及三年。比(旧读bì)及:等到。这是介词性复音虚词,“比”和“及”是同义并列关系。可使有勇,“使”后省兼语“民”。且知方也。且:连词,并且。方:义,正道,这里指礼义。○子路的政治抱负,和孔子“足食足兵”,“既富矣”又“教之”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但他轻率地直言其志,显得毫不谦虚,并把事情看得过于容易。

  夫子晒(shěn)之。哂之:对他微微一笑。哂,微笑。之,代子路。○一“哂”字传神地表现出孔子对子路的委婉含蓄的表态,既以微笑表示对他的政治抱负的认可,又含而不露地批评了“其言不让”。

  第二课时

  师生合作,继续梳理课文实词虚词并翻译课文

  “求。尔何如?”求:冉有的名。

  对曰:“方六七十,指面积六七十里的小国家。方,见方,纵横。如五六十,如:连词,表选择,或者。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使”后省兼语“之”,“之”指这个小国。足民:人民生活富足。如其礼乐,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和“如五六十”的“如”同是连词而用法有区别。其:指示代词,那。以俟君子。”以:把。后边省宾语“之”。俟:等待。○富而后教,礼乐治国,政治主张明确;而语言谦恭,与子路不同。

  “赤。尔何如?”赤:公西华的名,“公西”是复姓。

  对曰:“非曰能之,能:动词,能做到。愿学焉。焉:代词,指下文提到的事情。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这在古代被视为国家大事。宗庙,天子、诸侯放祖宗牌位的处所。如会同,如:连词,或者。会:诸侯之间的盟会。同:诸侯共同朝见天子。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都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xiàng)焉。”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焉:兼词,于是,在这些场合里。○政治抱负不外乎“礼乐治国”。所言均为国家大事,不曰“能”而曰“愿学”,并且只是“为小相”,态度更谦虚。

  “点,尔何如?”点:曾皙的名。

  鼓瑟(sè)希,鼓:弹。瑟:古乐器。希:同“稀”,稀疏,这里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这句主语是“曾皙”。铿(kēng)尔。铿:象声词,这里指曲终收拨划动琴弦的声音。尔:助词。舍(shě)瑟而作,舍:放下。作:站起身。○从“鼓瑟”到“而作”,短短九字,生动地描绘出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而“舍”“作”两个动作,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乎:介词,跟,和。者:特殊指示代词,复指“三子”。撰:同“供”,善言,这里指上文子路等三人所陈述的志向。

  子曰:“何伤乎!伤:妨害。乎:语气词,呢。亦各言其志也!亦:副词,表限于某个范围。只是,不过。○善于点拨诱导。

  曰:“莫春者,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音义同“暮”,是“暮”的古字。者: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后面表提顿。春服既成。既:副词,已经。成:稳定,指春服已经穿得住。冠(guàn)者五六人,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guàn)。童子六七人,这是曾皙指自己偕同冠者与童子。浴乎沂(yí),乎:介词,在。沂:水名。风乎舞雩(yú),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乘凉。舞雩: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曲阜县东南。古代求雨之祭,叫“雩祭”。有巫人在坛上歌舞,所以称为舞雩。咏而归。”咏:唱歌。○曾皙没有直接说明怎样从政治国,而是描绘出一幅“风清俗美,人民安乐”的太平盛世的风情画,展示出自己的政治理想,并表现了一种“安贫乐道”“澡身浴德”的高洁志趣。夫子喟(kuì)然叹曰:喟然:长叹的样子。“吾与点也!”与:动词,赞成,同意。○不但盛赞,而且喟然有感慨。盛赞,是由于曾皙所描述的太平盛世的情景正反映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喟然有感慨,是因为孔子正经历“毋吾以也”的遭遇,自己也有过“道不行,乘桴(fú,小筏子)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的设想,抱有“君子固穷”(君子在处境困窘时还能坚持自己的德操。见《论语卫灵公》)的态度。曾皙的志趣,与孔子正相投契。

  写孔子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

  三子者出,曾皙后。后:用作动词,留在后面。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夫:指示代词,那。○孔子只对曾皙明说“吾与点也”,故曾皙有问。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也已矣:语气词连用。“也”表论断语气;“已矣”表限止语气,罢了。

  曰:“夫子何哂由也?”何:疑问代词,作状语。为什么,怎么。也:与“何”相呼应表疑问语气。

  曰:“为国以礼,为:治理。以:介词。靠,用。其言不让,其:他的。让:谦让。是故晒之。是故:连词性结构,因此,所以。○评子路,指出其不谦虚的缺点。唯求则非邦也与(yú)?唯:句首助词。求:这里指冉求所说的。则:副词,就。邦:国,这是指国家大事。与:疑问语气词。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安:疑问代词,作状语。怎么。也者:语气词连用,与“安”相呼应,表疑问语气。○冉求对于“礼乐治国”方面谦言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故孔子评冉求意在鼓励。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不是诸侯国家的大事又是什么?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又”。赤也为之小,为之小:给诸侯做一个小相。这是双宾语结构。为,动词,做。之,代词,指诸侯。小,小相。下句“为之大"类同。孰能为之大?”孰:谁。○公西赤有“非曰能之”“愿为小相”的话,故孔子的评论意在增强其信心。从以上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评论,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学生是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

  第三课时

  五、把握思路

  整体把握文意结构和思路。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问志。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述志。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志。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六、研讨性学习

  设计一:(启发式)

  咏读课文,分角色朗读,体会几个人物不同的性格。

  (一)问志与述志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4.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小结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二)评志

  咏读课文,体会孔子对弟子的评论。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对曾皙:赞同他的志向,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相符。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

  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

  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境界那么高,所以赞。

  (三)体会孔子形象

  1.孔子为什么不直接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而是先从自己谈起?

  学生看第一段,请个别学生朗读。

  明确:先从自己谈起,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下面的提问作出铺垫。体现了孔子态度谦和、亲切,循循善诱的教风。

  2.还有其他地方表现出孔子这一教风吗?

  明确:“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鼓励曾点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

  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

  ②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针对性强。

  ③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晳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促使曾晳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

  ④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晳的发言,“吾与点也”。当四个学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意义。

  七.拓展积累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翁:苏轼自称。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案:

  《论语》

  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四课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

  1、鼓瑟希,铿尔:希,通“稀”,稀疏 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通“暮”,暮春,阴历三月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如会同,端章甫古:诸侯相见、诸侯共同朝见天子今: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

  2、加之以师旅古:泛指侵略的军队今:军队编制单位之一

  三、活用现象

  1、端章甫:端,名作动,穿礼服;章甫,名作动,戴礼帽

  2、风乎舞雩:风,名作动,吹风

  3、三子者出,曾晳后:后,名作动,落后

  4、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小、大,形作名,小事、大事

  5、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勇,形作名

  6、异乎三子者之撰:撰,动作名,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注:鼓瑟希,铿尔:鼓,在金文中鼓的写法中本身就有动词“弹奏”的意思,所以不算活用。)

  四、句式

  1、以吾一日长乎尔状语后置

  2、毋吾以也宾语前置

  3、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4、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5、摄乎大国之间状语后置

  6、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状语后置

  7、异乎三子者之撰状语后置

  8、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状语后置

  9、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宾语前置

  10、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五、重点实词

  1、居则曰:居,闲居,平时在家

  2、摄乎大国之间:摄,夹、迫近

  3、加之以师旅:加,加到……上

  4、比及三年:比及,到

  5、且知方也:方,道,是非准则

  6、舍瑟而作:舍,放下;作,起

  7、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8、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何伤,何妨

  9、咏而归:咏,唱歌

  10、吾与点也:与,赞成

  1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让,谦让

  六、重点虚词

  1、以(1)以吾一日长乎尔:介词,因为 (2)毋吾以也:动词,认为 (3)则何以哉:动词,做 (4)加之以师旅:介词,用

  2、如 (1)如或知尔:假如(2)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

  3、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亦,不过是,只不过

  4、唯求则非邦也与:唯,句首语气词

  5、而(1)子路率尔而对曰:连词,表修饰。(2)舍瑟而作:连词,表顺接。(3)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

  七、一词多义

  1、方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2)且知方也:道,是非准则

  2、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代词,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助词,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

  3、如(1)如或知尔(假如)(2)如五六十(或者)(3)如其礼乐(至于)

  4.为(1)由也为之(管理,治理)(2)愿为小相焉(做) (3)赤也为之小(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