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试种一粒籽》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试种一粒籽》优秀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种植步骤,学会合理地制作观察时间表,做到认真观察,耐心等待。
2、情感与态度
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持之以恒的做事态度。
3、行为与习惯
通过试种一粒籽,养成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观看视频、讲故事和调查讨论,了解种植步骤,感知生命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学会合理地制作观察时间表。
(2)养成认真观察、坚持不懈的良好习惯。
2、难点:了解种植步骤,学会如何种植一粒籽。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课件。2.提前种下的小苗。
学生准备:1.种子若干。2.搜集有关农民耕种、施肥、生产、收获粮食的资料、图片、文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小猴学种植》的故事情节)小猴子最喜欢吃桃子,便想着种一棵桃树。都过去十天了,怎么还没有发芽呢?小公鸡告诉他:“桃核要在水里泡几天再暴晒,壳裂了,才能下种。”小猴子嫌种桃子太麻烦,决定种西瓜。几天过去了,小猴子发现长出了小瓜苗,心想这下可有西瓜吃了,高兴极了。可是过了几天,连个小西瓜也没有结。牛爷爷告诉他:“播种只是第一步。此外,还要细心地呵护,勤除草,适时施肥、浇水,才会有收获哟!”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西瓜是怎么来的吗?
3、生1:地里长的。
生2:瓜农伯伯种出来的。
4、师:孩子们,一粒小小的种子种下去,要经过除草、施肥、浇水等过程才会结出果实,真的很神奇。
设计意图:以故事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问题“西瓜是怎么来的”引入,能够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深入探索问题。
二、奇妙的生命
1、师: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试着种下一粒种子|让它和我们一起成长。那么,你们打算种什么种子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你们想一想还可以种什么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图片)师: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6、生1:我们常吃的花生原来是种子,一粒花生米能长出许多新花生米。
生2:原来柳絮是柳树的种子。
生3:一斤多重的大萝卜,就是这些比芝麻还小的种子长成的。
7、师:看来,生命真的很神奇,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长出丰硕的果实。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打算种什么种子,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生命的奇妙。
三、我也来种一粒籽
1、师:同学们,我们也来种下一粒种子吧,你们知道种植前要做哪些准备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第15页“我的种植计划”)师:下面,让我们根据自己做好的计划,回家去种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写种植计划,锻炼动脑动手能力。
四、我们的收获
1、师:一周过去了,你们种的种子怎么样了?一定有很多体会吧?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种植故事。
2、生1:这是我种的土豆的照片。瞧,土豆苗多可爱啊!
生2:爷爷说不能天天浇水,也不能心急。
生3:花生苗的力量真大呀,能把好大的土疙瘩顶起来!
生4:我自己种的蒜苗都舍不得吃。
3、(课件出示教材第l7页“我的种植日记”)师: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4、生:日记中的主人翁因看到种了3天的葵花子还没发芽而心急。
5、(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植物成长记录图》)师: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6、学生讨论交流。
7、师:的确,我们在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不能心急,要认识到一粒种子的生长过程和我们的生长过程一样,需要经过耐心地等待,才会发芽、成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种子发芽的过程是一个耐心等待的过程,从而明白要细心地呵护每一个小生命。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种植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种植过程中要细心地呵护、耐心地等待。同时,我们发现学习也是如此,经过长期积累才会进步。因此,我们要像种子一样,积聚力量,突破自我。
板书设计
奇妙的生命
试种一粒籽我也来种一粒籽
我们的收获
【《试种一粒籽》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优秀06-20
《春》优秀教学设计02-17
《背影》教学设计优秀08-01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04-28
gkh教学设计优秀10-23
中班优秀教学设计12-19
《争吵》教学设计优秀10-24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12-23
《争吵》优秀教学设计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