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网>实用文>教学设计>《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07 13:20:5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2、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能分析文中老人的形象。

  3、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反对战争、渴望和平、尊重生命的美好感情。

  学习重点

  能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掌握重点字词及作者相关知识。

  学习难点

  能说出小说的叙述视角和叙述人称并有所应用。

  一、知识储备

  和全体同学共同回忆所学知识,并拓展新内容,丰富海明威的形象。

  问题如下:

  1.你知道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都是什么?

  2.小说的三要素又是什么?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什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

  这是他在哪一部小说中通过谁讲出来的?

  4.请介绍你所了解的海明威。

  明确答案:

  1.常见的四大文学体裁是: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2.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3.海明威的.励志名言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桑地亚哥之口讲出来的。

  4.略

  5.丰富海明威的形象,走近海明威。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他的一生经历丰富,富有传奇色彩。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年)《永别了,武器》(1927年)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所谓“迷惘的一代”,意思是指由于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不知该怎么办的一代。在20年代初期,美国一批初登文坛的青年作家,他们年龄相仿,经历相似,思想感情相近,文艺创作倾向也约略相同,他们带着玫瑰色的幻想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们所看到的尽是残酷的厮杀和恐怖的死亡。他们的幻想破灭,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他们憎恨战争,但不知如何才能消灭战争,心情苦闷,对前途感到茫然。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社会危机,又加重了他们心灵的空虚和苦闷。他们没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只能消极逃避现实的斗争,躲到个人的小天地里去,企图用爱情、友谊、寻欢作乐来解除精神的痛苦,想在富有刺激性的活动中使自己振奋起来。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风格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叙述的简洁在小说中的特殊作用

  【教学重点】

  叙述的角度对于故事内容和题旨呈现的作用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把握作品主题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自读课文

  2.词语积累(读音):蹒跚,轮辐,踯躅,撇下

  3.海明威及其创作(海明威、“硬汉”、“迷惘的一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我们一般都能在语境中判断出对方言语的真实用意。比如A同学问B同学:上个周末你回家去了么?”B同学回答:“我们去爬山了,真有意思,我们还采了野果子呢,要不要给你尝尝?”B显然没有回答A的话,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学生回答)很显然,他是想让A分享他上个周末爬山的快乐,对于有没有回家这个问题,他不感兴趣。

  现代西方语言家认为,对话是有原则的,即有问有答,答和问构成对应关系,显然上述对话没有遵循对话的原则,但这种破坏往往是任务内心真实感情的表现。这在文学作品中也是经常运用的,通过破坏对话原则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主题的目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人物对话为主的小说——《桥边的老人》。

  二、自读课文

  学生代表分角色朗读(“我”、老人、旁白)

  三、初读小说。关注对话者:了解“视角”。

  1.对话在“我”和老人之间展开,但我们无法确定二人的具体身份。你能否依据文本内容对他们的身份作一点推测?

  【明确】故事讲述者“我”可能是个共和军战士,也可能是个战地记者。

  (判断依据:“我的任务是过桥去侦查对岸的桥头堡,查明敌人究竟推进到了什么地点。”;“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你的政治态度怎么样?”我问。)

  老人:没有别的人,坑内一个人在家,没有工作,也可能在动物园照看动物。

  2.这篇短小的小说就是由“我”来讲述的。请大家思考:由“我”来说这个故事各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参考阅读:课本“叙述角度”部分)

  【明确】(可能出现的答案):

  (1)由“我”来讲述故事,给读者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有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优)

  (2)由“我”来讲述故事,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现在进行时”,使读者对下一个情节有所期待,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优)

  (3)由“我”来讲述故事,“我所知道的内容是有限的,比如这个老人额身份、经历和未来,很难把故事的全部内容呈现出来。(缺)

  【点拨】这种由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来讲述故事的视角是有限视角,叙述者只了解故事的部分情节,通常用第一人称。

  3.小说还有一种视角就是全知视角。

  请看莫泊桑《项链》中的一个片段:

  她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

  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着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很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因为在妇女,美丽、风韵、娇媚,就是她们的出身;天生的聪明,有没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他们唯一的资格。

  这两种视角的区别是什么?

  【明确】全知视角的叙述者是全知全能的,了解小说全部的细节和所有的心理和命运,甚至在叙述过程中加入评论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限视角的叙述者则只介绍故事的部分细节,把其他部分内容隐藏起来。

  【点拨】作者海明威正是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的,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

  四、细读小说。关注人物对话:理解作品主题。

  1.仔细阅读这篇小说,请用横线画出老人答非所问或者无问也答的地方,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

  【明确】

  ①那时我在看管动物。

  【理解】“我”并没有问他在圣卡洛斯干什么,这是老人主动提起的,表明他很希望能讨论这个话题,这是他谈话的兴趣所在。

  ②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理解】“我”并没有问老人是什么时候离开圣卡洛斯的,但他强调自己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其用意在于表明动物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若不是迫不得已,他是不会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的。

  ③唉,只能把它们撇下了。

  【理解】“我”问的是“什么动物”,他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自己离开动物的无奈,表明其恋恋不舍。

  ④“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理解】在“我”再次问及“什么动物”时,老人终于回过神来,但没有只回答“什么动物”,他把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说得很清楚,他不在意“我”对此是否感兴趣。在谈及动物的时候,他如数家珍,如同谈论自己的家人一样,在老人看来,他所照看的每一只动物都是值得珍惜的。

  ⑤“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理解】“我”问的是老人又没有家,但老人除了回答这个问题外,还提到了动物的安危,他念念不忘自己照看的动物,为他,它们的安危担心,并在后稳中不断重复这种担心,表明他对自己照看的动物发自内心的牵挂。

  ⑥“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是再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老人的自言自语表明了老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同时也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一旦爆发,便全民都要卷入战争,不管你是照看动物的还是种植庄稼的。

  2.根据我们的推测,照看动物也许只是老人的工作职责,也许只是他晚年的一个爱好,但他却如此牵挂他所照看的'动物,那么这些动物对老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明确】他所照看的动物是他生命的全部寄托,他没有家,没有家人,他所照看的动物便是他的全部,没有了这些动物,他便失去了精神依靠。

  3.作者把这样一个故事置于战争的背景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明确】战争意味着杀戮,战争无视生命的存在,战争漠视生命的价值,战争使这样一位无辜的老人也不得不逃离家园,离开自己心爱的动物。战争史残酷的。

  老人只是照看动物,但他却对动物充满了爱,把它们看做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仅仅是动物,这与战争的杀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是对生命的尊重,而这尊重在战争的背景下弥足珍贵,正是这种尊重才使我们人类永久的和平有了希望。

  五、再读小说:关注对话:体会小说叙述的简洁性。

  作者海明威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述故事,他隐藏了一些内容,使得叙述简洁。而相比之下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则繁复得多。如果说伍尔夫偏爱叙述的“加法”的话,海明威则更爱叙述的“减法”。

  我们再细读小说的主体部分(对话部分),看看作者哪些地方用了叙述的“减法”,在“减法”中作者隐藏了什么?

  (示例)

  1.“你从哪儿来?”我问他。

  “从圣卡洛斯来,”他说着,露出笑容。

  那是他的故乡,提到它,老人便高兴起来,微笑了。

  “那时我在看管动物,”他对我解释。

  “噢,”我说,并没有完全听懂。

  “唔,”他又说,“你知道,我待在那儿照料动物。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

  【明确】“微笑”就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暂时忘却身处艰难凶险却微笑是因为谈起了故乡,因为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他温暖的回忆,包括这些有关动物的回忆。

  “最后一个离开”也是一处减法。作者隐藏的是:老人因为战争,不得不离开,最后才离开是因为不舍,但是让自己心爱的动物留下遭受炮火的摧残又是多么的无奈和悲哀。

  2.“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

  【明确】这也是一出减法。“最后几辆大车”没赶上,就意味着老人要留在战场上了。平静而简洁的叙述中隐藏的是作者对老人命运的深深担忧。

  (与老人命运相关的句子还有):

  “谢谢你,”他说着撑起来,摇晃了几步,向后一仰,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坐了下去”也就意味着老人凶多吉少的未来。

  明知此处即将成为战场,“我”两次荃老人离开,但老人为什么不走?

  【明确】一方面是因为体力不支,疲惫不堪,“我七十六岁了。我已经走了十二公里,再也走不动了。”另一方面,老人还有对故园的留恋,对未来的茫然,“那边我没有熟人”,老人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和希望,求生的欲望减退了。

  3.“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东西怎么办呢?我简直不不敢想”

  ……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可讨论:这里是叙述的“减法”还是“加法”?

  【明确】小说全篇简洁,惜墨如金,这里却反复提及另外几只动物的危险,好想用了“加法”,其实依然是“减法”。因为在这简单的疑问背后深深的隐藏着老人对动物的同情、担忧,老人“每家”,也就意味着没有亲人,那些动物是与他相依相伴的。但是,战争来了,人们自顾自地逃离,动物是最无助的,被人们抛弃在战火中。

  可接着讨论:这位老人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自保,为何还念念不忘他的那几只动物?

  【明确】在老人眼中,动物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一样可贵的,老人博大的爱心,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与残害生命的战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何其可贵,战争多么残酷!

  4.“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明确】这个“只是”意味深长。这里交织着一种“怨”和“冤”的情感:“我”只是在照看动物,招惹谁了?为什么要毁了这一切?这个“只是”隐藏的是对战争的控诉。

  六、拓展提升

  通过以上阅读和讨论,我们知道作者的叙述是一种“减法”,隐去了一些内容,力求简洁明快,这正是作者“冰山理论”的表现。

  (海明威说:“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动作等八分之一的内涵隐藏起来)

  作者叙述“减法”正式要求我们读者阅读做“加法”:一切被省略的东西都是可以连接和弥补的。读者既可以从“我”的角度体验故事,也可以发挥想象,推测每一个人物的心理。读者自己去推理、想象、判断,极大地丰富了故事的内容。这是现代小说对读者提出的要求。

【《桥边的老人》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12-20

教学设计01-14

《给动物设计名片》教学设计06-16

尊严教学设计11-24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2-01

《雾凇》教学设计12-02

数学教学设计12-06

盼教学设计11-26

颐和园教学设计11-11